大学校园共享单车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2021-11-30李飞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张 丽 李飞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高速发展背景下,将社会资源合理高效配置的一种新型资源利用模式,共享单车则属于出行交通领域共享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共享单车运营模式自2005年出现,2016年高速发展,2017年到达最高峰。共享单车填补了居民短途出行的空白区,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进入交通市场,进而广泛融入人们的生活中。然而,由于共享单车的发展速度过快,监管制度和运营模式存在许多缺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共享单车的持续可循环使用和进一步发展。
大学校园是共享单车使用高频场所之一,因其便捷,成为学生们偏爱的代步工具之一。2014年,共享单车首次出现在北大校园,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快捷的出行服务。大学校园的共享单车在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期后,逐步进入稳定调整时期。本文对大学校园内共享单车的不足进行简单阐述,并对大学生出行的影响因素和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出行行为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几个建议,促进共享单车在大学校园运营模式的优化,推动共享单车有序使用,为共享单车的高速发展打下基础。
■ 共享单车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不当
由于部分市民素质不高,对共享经济的认识不足,随意停放、恶意破坏,甚至占为己有等现象的出现,对共享单车运营的积极性造成了很大打击。
(二)交通管理不足
自行车在我国交通管理领域本就处于薄弱环节,对于自行车道的建设较为落后,行驶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基于这个背景,共享单车的安全就难以保证。此外,在自行车停放方面的监管也存在不足,往往出现停车区设置过远、过少,被杂物或其他车辆占据的现象,对共享单车的使用造成了不利影响。
(三)覆盖率不足
共享单车投放量不足,覆盖率较低,也是阻碍共享单车发展的因素之一。但是共享单车的大量投放,还是要基于公民素质的提高和共享单车管理规范化、合理化的基础之上。
(四)监管政策不够完善
共享单车缺少健全合理的管理制度,在用户行为规范和企业行为等方面都存在缺陷,政府与企业的监管应该双线并行,统一出台合理的管理制度,做到用户、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 影响大学生出行行为的因素
出行行为指的是在一系列影响条件下,出行者对于出行方案的最终决策。大学生的出行被许多限制因素影响着:(1)学生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大部分学生没有自主交通工具,这是大多数学生选择共享单车的原因之一。(2)学生作为没有自主经济来源的人群,经济条件是影响大学生衣食住行的一大因素,交通工具的花费也是影响大学生出行方式的关键。(3)学生的出行目的会很大程度决定出行方式,对于大学生而言,出行目的大部分为上课或在校园短距离内的生活。(4)学生的出行时段不同,交通工具的选择也有不同,在上下班高峰期,共享单车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是在晚上或其他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就不再适用。(5)具体交通环境包括道路和天气情况等,如在阴雨天气,选择共享单车出行的学生会大大减小。根据以上因素,可以对大学校园共享单车出行的行为特征作出更准确、更全面的分析。
■ 出行行为特征分析
大学生成为共享单车骑行的主要成员,是大学生群体的日常行为特征决定的。具体表现在:一、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较强,可以快速理解并使用共享单车;二、大学生相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于电子产品的应用更加得心应手,能够较好地处理共享单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如无法上锁、无法认证开车等问题,因此对于共享单车使用的风险感知性较低;三、大学生的时间安排较为宽松,除了上课,可以自由安排课余时间,利用共享单车进行短距离的出行。此外,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和受环保意识的影响,决定了大学生是共享单车使用人群的主力军。大学生共享单车出行行为特征归纳如下。
(一)校内的日常通勤为大学生出行的主要目的,较为单一
大学生生活的校园环境相对比较封闭,日常行为轨迹也较为简单,所以大学生出行的距离一般较为集中,慢行空间占一大部分,共享单车是更能符合大学生出行行为特征的交通工具。一般情况下,学生选取共享单车作为交通工具的出行目的为上课、回宿舍、去超市,去其他生活学习场所等。可以概括为以共享单车为交通工具完成校内的生活学习通勤。
(二)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出行频率高
出行次数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大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频率和强度需求。在对某高校大学生的出行调查中发现,大学校园内学生的平均日出行次数达到8.4次/日,远远高于社会人群出行次数,所以学生高频率的出行也就意味着对于短期出行交通工具的需求较大。
(三)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出行时间短
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出行时间都较短,使用时间一般为14min左右,出行频率大,距离短,也就意味着出行时间短。对此,可以为大学生定制一套短时间的出行套餐服务,不仅方便大学生使用共享单车,也能为共享单车的运营商吸引潜在使用人群。
(四)大学校园共享单车的出行距离近
大学生高频率的出行意味着出行距离较短。大学生的生活区域一般就在校园内,基本生活、学习、娱乐等行为需求都在校园内得到满足,对长距离的校外出行要求较少,这恰好与共享单车能够提供的出行距离不谋而合,这也是共享单车在大学校园得到广泛推行和普遍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大学校园共享单车受天气情况影响大,呈现季节性
大学内共享单车的使用受环境尤其是天气因素的影响大,所以在阴雨天气、天气炎热和冬天较为寒冷的时期,都会减少对共享单车的使用。所以,大学校园内共享单车的使用量往往会根据气候变化,出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六)大学校园共享单车出行中单人出行用户占大多数
一般情况下,选择共享单车出行绝大多数用户是单人出行。在长期的教育中,大学生对骑行的安全性非常注意,一般不会出现骑车带人和骑车并行聊天的情况,所以,共享单车的使用数量就会上升。
■ 共享单车在大学校园有序发展的建议
(一)对共享单车在大学校园内的调度、运营以及维护方式制定合理的方案
大学校园相较于社会共享单车的使用更具有规律性,方便管理人员制定更合理的方案对大学校园共享单车进行调度、运营及维护等管理。可以结合校区内建筑的功能结构进行投放,结合学生的上下课、假期等时间安排设置维修期等。
(二)合理设置单车停放空间和场所
大学校园内共享单车的使用具有同时段、同场所、短距离的特征。为此,在学生集中上下课的场所大量投放车辆;在学生流量较小,活动较分散的地区可以减少车辆投放量等。此外,也要考虑功能分区和使用人群,只有做到合理规划停车区,才能避免乱停乱放,单车损坏等问题的出现,真正做到共享单车高效化。
(三)实现校园单车和社会单车流通策略
目前大学校园内共享单车的使用往往具有很大的地域限制。有的学校校区面积大,还分为多个校区,但是共享单车只能在一个校区内使用,不能出校门,不能跨校区停放,这为学生的出行和活动造成了很大不便。建议将大学校园内共享单车数据与普通单车运营之间的数据互联,打破单车不能出校的限制。对于学生停放车辆的规范性,可以考虑列入学生日常考核管理的一部分,对共享单车进行保护。
(四)改良借车过程,促进使用便捷化
大学校园的共享单车使用具有距离短、频率高等特点,对此,可以考虑将单车使用与学生校园卡使用相联系,构建数据共联,简化手机认证、扫码、付款等流程,实现校园卡一卡便捷通行。
■ 总结
本文以互联网共享经济发展为背景,分析了目前共享单车运营存在的几个问题,对大学校园内大学生交通出行的影响因素、共享单车的出行行为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提出了大学校园共享单车投放、运营维护的几个建议,为校园共享单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