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探析

2021-11-30王美玉山东省临沂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艺术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群众艺术活动

□王美玉 山东省临沂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所以群众文化艺术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群众文化艺术可以增加人们的生活乐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在参与过程中,会增进群众之间的感情,这可以让社会更加稳定、环境更加和谐,所以,群众文化艺术是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的。群众文化艺术具有公益性,相关部门应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一、群众文化艺术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所以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有助于提高全民素质[1]。而且政府组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仅体现了政府对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重视,而且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主的宗旨,有助于构建服务型政府,彰显政府形象,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

(二)有助于营造文化发展氛围

现如今,各地政府都提高了对各类艺术发展的重视程度,大多数文化场所免费向群众开放,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百姓的精神文化生活。重视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有利于建立完善的文化建设体系,提升百姓的文化涵养,在社会中营造一种文化发展的氛围。

二、新形势下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

(一)缺乏明确目标

现在很多相关的文化部门认为,发展群众文化就是给群众营造一个休闲放松的环境,让群众自娱自乐。其实,新形势下,群众对文化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升,所以仅仅追求娱乐已经很难满足群众发展的需求,群众还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提升自己对文化的追求及对更高精神的满足。可见,很多地方的群众文化活动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

(二)文化活动没有特色

很多地方开展文化活动仅仅是为了完成目标,活动类型非常单一,而且大多是参照其他地方的活动开展的,没有属于自己的特色[2]。因此,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活动效果也不明显,而且所开展的文化活动没有起到该有的作用和彰显价值,无法让群众产生认同感。

(三)文化活动没有形成品牌

群众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是多样的,想要参与不同类型的活动,但是现在群众参与的活动类型非常单一。很多地方开展文化活动没有形成品牌效应,所以活动的过程中没有亮点,而且大多数活动只是从满足群众娱乐需求方面入手,无法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如此,相关管理部门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缺乏创新意识,没能与时俱进,导致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的新思路

(一)拓展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空间

一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中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的重大奋斗目标。加强对群众的文化渗透,可以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提高其学习和了解文化的意识。如此一来,也可以加强与各地区文化的融合,实现文化多样化的目标和需求。

(二)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培养业余文艺骨干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离不开具体的文化活动,相关部门或者群众自发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可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亲民的方式让群众与文化亲密接触。从政讲究的是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其实文化活动也是如此[3]。文化也是一种需求,能够推广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而文化活动就是满足群众需求的一种方式。可悲的是,现在很多文艺活动根本没有考虑群众的需求,只是盲目跟风,流于形式,使得群众产生厌倦和疲惫的心理。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虽然要秉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但是精华部分也不是一味地继承,而是要在创新的基础上继承,对文化进行创新,推动文化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如此才能真正将文化渗透到民间,建立深厚的群众基础。这就对相关部门以及文化传承者提出了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勇于转变、积极创新,在互联网时代既要注重文化与互联网的结合,又要注重与新的信息和传播方式的结合。反之再精华的文化也会有因跟不上时代与潮流而遭到淘汰的厄运,而这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和损失。

(三)加强群众文化品牌的建设

现代社会,不管看不见的文化,还是看得见的产品,都要讲究质量,而保证质量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创造品牌。文化和产品一样,也是可以拥有品牌的,而且拥有了品牌的文化,不仅具备永久的传承性,也会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提升文化传播的质量,以及使文化内容得到更好的改良。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文化却因为没有品牌的包装而失去了应有的色彩。所以,建设独有的文化品牌就成为一件迫在眉睫的项目。文化品牌的建设与产品品牌的建设具有相同的部分,那就是对质量要求比较高。提升文化活动质量,加强文化创新,推动文化活动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以满足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需求为目标建设文化品牌、创建文艺活动,才是有意义和有价值的文化品牌。脱离群众需求的文化活动是不可取的,这样的品牌根本没有立足之地,长远发展更成了空谈。

(四)优化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格局

在互联网时代,文化艺术要想得到长远发展必须做到一点,那就是优化发展格局。换言之,就是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来改善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但是,要实现该目标,不是纸上谈兵,更不能追求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而且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及群众等多方共同合作、共同参与。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文化活动的推广及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政府加大资金投入,既能彰显政府对该项活动的重视,又能进一步激发群众热情。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设施是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只有完善公共文化设施才能进一步推广文化惠民活动,进而让群众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与文化的接触更加亲密。最后,创建文化品牌不是短期就能完成的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在创建文化品牌时,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创。文化源于群众,在经过一定形式的加工之后,又在群众中传播。因此,无论如何,文化一定要亲民,一定要符合群众的需求和要求。

时代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是互联网根深蒂固的社会,要想创建品牌,提高群众品牌意识,就必须在文化内容中植入现代化意识。在文化传播中注重与互联网相结合,这是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生态和社会建设占据同等的地位。从古至今,研究文化,也就是在研究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程度,像唐朝时期经济繁荣的同时,文化也处于鼎盛发展时期。因此,文化与经济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此分析,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要实现中国梦,就要重视文化建设,因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结 语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艺术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及满足群众文化需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必然离不开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而要想实现这一项大工程,就必须提高文化建设的质量,树立文化品牌发展意识,推动文化活动由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更重要的一点是,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一定要立足于“群众”二字,从政要为人民服务,文化也照样要为人民服务。群众与文化息息相关,没有群众,就不会产生文化,而没有文化的发展,群众的生活也会缺少文化色彩。因此,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要在注重树立品牌、提高质量的同时,关注群众的需求,发展群众需求的文化艺术,避免盲目跟风,避免脱离实际。只有如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繁荣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猜你喜欢

群众艺术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纸的艺术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