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的流派艺术
2021-11-30高新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高新建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
“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各地域戏曲之首。豫剧的起源已经很难考证,并且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是明末秦腔和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相结合而成的;第二种说法是由北曲弦索调直接发展而成的;第三种说法是在河南民间演唱艺术和时尚小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据艺人相传,豫剧最早的传授者为蒋门、徐门两家,在清朝乾隆年间,河南就开始流行梆子戏,蒋门在开封南面的朱仙镇,徐门在开封东面的清河集,两家都曾办过科班。豫剧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形成了五大声腔,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各地流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流派,即祥符调(以开封为中心)、豫东调(以商丘为中心)、豫西调(以洛阳为中心)、沙河调(以沙河流域为中心,分布于河南东南部、安徽北部等地)、高调(以濮阳、菏泽为中心)。
豫剧以唱腔铿锵大气、抑扬有度、行腔酣畅、韵味醇美、生动活泼、善于表达人物内心情感而著称,并凭借其高度的艺术性,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 世纪30 年代豫剧五大流派逐鹿开封,形成了唱腔大融合,特别是知识分子和改革家的参与,使豫剧吸收了各派之长并相互学习、竞争,开创了豫剧大繁荣时期。在这种融合后,豫剧声腔随即又影响各地,戏曲从业者和观众争相模仿传唱,这也为20 世纪50 年代豫剧在全国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豫剧的六大名旦,最早来源于1956 年的河南省首届戏曲会演。当时陈素贞没有参评,时隔24 年后的1980 年,河南省举行了第二次戏曲会演,这次陈素贞参加了,而桑振君却没有参加,到了2000 年,河南省宣传部、文化厅,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戏曲研究院与河北邯郸文化局联合主办了一次桑派艺术研讨会,河南官方确认了豫剧的六大流派,河南大学出版社还出版发行了一套《豫剧流派六大家画传》。
豫剧的六大名旦是中国大师级别的戏曲艺术家,分别是陈素贞、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六大名旦唱腔特点各领风骚,有悠长天籁般的豫剧陈派、高亢激昂的常派、韵味深厚的崔派、大气响亮的马派、缠绵凄凉的阎派、委婉含蓄的桑派。这些声腔流派对豫剧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豫剧成为一门全面成熟的戏曲艺术,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地方剧种[1]。
中国的戏曲评论家分别给予六大名旦一个字的评价,直接反映了几位艺术家的表演风格:陈素贞——“美”;常香玉——“劲”;崔兰田——“韵”;马金凤——“脆”;阎立品——“秀”;桑振君——“巧”。豫剧六大名旦的表演特点如下。
陈素真:这六大名旦中属陈素真年龄最大,是从事豫剧最早、成名最早的豫剧大师。再者六大名旦中有五位都以唱为主,而陈素真则是边打边唱、边唱边舞,唱、念、做、打、舞综合运用,首创哑剧、豫剧混合运用,并把中国古典舞蹈融入豫剧中,她把只注重唱而不注重表演的土梆子(豫剧)变得舞蹈化、技巧化,开创了形式美的先河,因此为中国豫剧六大名旦之首。
陈素真从艺66 年,集一身绝技,生、旦、净、丑不挡,唱、念、做、打俱佳。早期演出剧目《日月图》《十面埋伏》《反长安》《如意剑》《火焰驹》《龙凤令》《白蛇传》《嫦娥奔月》《天地配》《香囊记》《金囍记》《黄金婵》等。
1935 年,陈素真与樊粹庭合办了中国第一个正规豫剧院团体(豫声剧院),期间还主演了樊粹庭为她量身创编的《三拂袖》《霄壤恨》《克敌荣归》等新戏。陈素真的唱腔俏丽精巧,表演细致秀美。后期她主要演出了《春秋配》《三上轿》《宇宙锋》《拾玉镯》《梵王宫》等。
陈素真还是一位诲人不倦的戏剧教育家,曾培养出李金花、陈素花、田岫玲、吴碧波、关灵凤、牛淑贤等一大批艺术人才。她还历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等社会荣誉职务。
常香玉: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原名张妙玲,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有“人民艺术家”之誉,出身艺术之家。
“常派”唱腔字正腔圆、运气酣畅、韵味淳厚、格调新颖,以声绘情、以情带声,多彩多姿、雅俗共赏,表演刚健清新、细腻大方,内涵深邃、性格鲜明,在表达人物思想感情上细致入微、一人一貌、栩栩如生。常香玉代表作为《花木兰》《拷红》《白蛇传》等剧目。原唱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合豫东、祥符各调,并吸收曲剧、坠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京剧等一些唱腔别创新腔。
1951 年,常香玉为支援抗美援朝,率剧社巡回西北、中南、华南各地演出,以演出收入捐献“香玉剧社号”战斗机一架,其有“爱国艺人”之誉。
崔兰田:豫剧表演艺术家,山东曹县人。她5 岁随父母逃荒到河南郑州,16 岁出科,加入洛阳豫声剧社,崔兰田自组班社后以一出《秦香莲》名振西安。在此期间,崔兰田通过与陈素真、常香玉同台演戏,不仅从多方面学习了两位名家的长处,而且还广泛吸取了京剧、秦腔、评剧、曲剧等剧种的演唱方法和表演技巧,兼容并蓄,融会贯通,使自身的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崔兰田的演唱以豫西调为主,兼用豫东调,是豫西流派的代表演员之一,在“豫剧十八兰”中,其成就和影响最大。她擅长塑造古代妇女中的悲剧人物形象。如久演不辍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誉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
崔派唱腔深沉浑厚,含蓄蕴藉,韵味悠长。尤其是特有的鼻腔音和高低腔对比的演唱方法,幽咽低回,生动鲜明,富有感情色彩和艺术魅力。崔兰田的表演,庄重大气,作而不过,含而不露,以静显动,朴实无华。她所扮演的悲剧人物,其唱其表,无不渗透着她对妇女命运的观察和体悟、理解和同情,给人一种凝重的历史沧桑感。
马金凤:豫剧表演艺术家,山东曹县人。原姓崔,小名金妮。6 岁随父学艺唱河北梆子。她因刻苦好学,聪慧过人,与父同台演出了《三义记》《刘二姐赶会》而崭露头角,被誉为“七岁红”。
马金凤14 岁正式登台演出,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老征东》《罗焕跪楼》《三娘教子》《对花枪》等。与剧作家宋词合作,对《老征东》进行整理,易名为《穆桂英挂帅》。1953 年,马金凤到上海演出时,曾得到梅兰芳的具体指教。后对剧本和演出进行了多次认真的锤炼和加工。并且于1956 年进京演出《穆桂英挂帅》轰动了首都剧坛,被誉为“真国色”的“洛阳牡丹”。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唱法上以假声为主,真假声结合运用;唱工以大段叙述性“豫东调”“二八板”为主,吸收山东梆子的音调加以融化;唱腔结构严谨,旋律简练、朴实,节奏明快、舒展,技巧娴熟,造诣深厚。其特点刚健豪爽,深入浅出,蕴藉醇化。她演的穆桂英熔青衣、武旦、刀马旦等表演程式为一炉,不仅独具匠心地创造了符合剧情人物需要的“帅旦”这个新的艺术行当,而且还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的巾帼英雄穆桂英这个艺术形象。
阎立品: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封丘人,出身艺术之家。“阎派”唱腔字正腔圆、以情带声,为扩展音域,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形成了七分神韵、三分造型、重神传神、运神展姿、造姿展美的艺术风格。其代表作为《秦雪梅》《蝴蝶杯》《碧玉簪》《盘夫索夫》等名剧。
20 世纪40 年代初,阎立品辗转活跃于豫东南一带,先后和豫剧名旦徐艳琴、常香玉同台演出,并排演爱国剧目《守湖州》《克敌荣归》。在高手云集的界首,阎立品吸收了许多不同剧种和名家的表演技法,由于其非常注重刻画人物,精雕细琢,所以戏越演越有味、越演越红火,在当时,其与徐艳琴、毛兰花、马金凤并称界首豫剧“四好名旦”。
1954 年初,阎立品被京剧大师梅兰芳破例收为弟子,确立主攻闺门旦的方向。
桑振君: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陈留人。自幼学习河南坠子,后改学豫剧。桑振君不仅继承了豫剧不同地域派别的演唱传统,同时还擅长从各种表演流派及多种姊妹艺术中,吸取精华,发展变化,而后融会贯通,最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桑派”演唱艺术。
桑振君在豫剧声腔中,将河南坠子这门艺术吸收到豫剧中,使豫剧的旋律丰富多彩、优美耐听。正是由于她把河南坠子的韵律和嘴皮功夫巧妙地融入唱腔,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演唱风格。她的声腔甜润娟丽,旋律变化有致,尤以“口伶齿俐、韵乖字巧”闻名。
她早期的拿手戏《对绣鞋》《桃花庵》《投衙》等,多是以唱功为主的传统剧目。几十句或上百句的段式,几个字乃至几十个字的句子,一经桑振君的口唱出,慢时如泣如诉,快时如珠落玉盘,声情并茂,与众不同。因此,在声腔造诣上,桑振君确有“百句不竭”的惊人功力,而且还表演细腻,善于刻画人物。
结 语
人生如戏,中国的戏曲可以说是享誉全球的,是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瑰宝,不仅表现了深厚的历史底蕴,还记载了时代的变迁。豫剧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地语音和民间音乐等因素的影响,在音乐上形成了带有区域性的不同风格的艺术流派[2],所以我们应科学地对待流派和流派艺术,只有极大地释放他们个性化的创造能量,流派遗产才能与时俱进,戏曲的路子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