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艺术的“谐和”观

2021-11-30彭译萱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艺术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歌艺术设计

□彭译萱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谐和”思想经由古代哲人的阐发和社会实践,逐步凝聚成中国人的固有观念,可以说,该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的、和美的社会。传统文化中的“谐和”观念并不是要消灭差异性的笼而统之,而是要在保持事物各自差异性的同时,寻找它们的共同点,从而达到彼此的相知相合,避免产生对立和冲突。

“谐和”的观念来源于艺术,或者说,该观念最早是由艺术来进行阐发和表述的,这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古典时期的艺术需要协调才能凸显它的美感,美术中的美丽的花纹图案也是在均匀、对称、平衡的状态下显得更加美观,音乐中乐音的高低和节奏也需要协调才能动听,不像我们今天的艺术,故意打破业已形成的美感原则,展示“艺术”个性。即便是在使用最不发达的单一乐器演奏时,乐音的高低顺序也是需要有规则的,尽管可能最早时期做不到这一点,但毕竟是人们的一种本能的追求。

一、内在精神之谐和

音乐是由节奏、音高、旋律等元素构成的,在动听的音乐中,这些元素都是谐和存在的。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是音乐内涵表达的主要手段,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方式,旋律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功能,是因为它融音高、节奏、节拍,强弱、速度及调性等诸多元素为一体,才能谐和,从而具有突出而强大的表现力[1]。如果要通过音乐作品的例证来说明内在谛听这种必要的意向方式,恐怕没有比湖南民歌更为恰当的了。

湖南的风俗习惯和地域特色深入人心,很多民俗借助民歌得以保存、流传。湖南民歌在诉说当地的风土人情的同时,也向外人展示独特的地方音乐,使之成为民俗文化的象征符号。独特的民俗风情催生了湖南民歌,与此同时,湖南民歌也将湖南的民俗活动和风貌、人们的衣食起居等记录下来。在1994 年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湖南民歌占有很大的比例,而湖南民歌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在民俗的储存、传承过程中,民歌作为重要载体而存在。因此,我们要想学习和研究民歌,需要把民歌与民俗结合起来,只有把握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获得对民歌最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民俗活动推动了民歌的发展,如“小调”“打锣腔”等使得民歌得以保存,部分民歌的种类得以发展,进而使湖南民歌呈现出繁荣的景象。

在隋唐时期,曲艺是唐朝娱乐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一些常见的、关于唐代的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能找到一些歌曲的片段,这说明唐朝时期曲艺较为发达,并进入了创新与革新时期,这与当时社会的性质是密不可分的。唐太宗平高昌得高昌乐,并入原九部,成为十乐:燕乐、清商乐、西凉乐、天竺乐、高丽乐、龟兹乐、安国乐、疏勒乐、康国乐、高昌乐。唐玄宗是一位著名的音乐人,特别是他既能作曲,又能弹奏,在其众多的作品中,《雨霖铃慢》《春光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作。在唐玄宗执政时期,唐朝的音乐业迅速发展,“梨园”这个词就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唐玄宗精通音律,又酷爱乐曲,所以就选了乐师和宫女约三百人在梨园教授音乐、舞蹈和戏剧,如果有人出错,唐玄宗必会发现并帮助其改正,所以这些人就被称为“梨园弟子”。

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宫廷音乐与民间音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阶层艺术的代表。虽然二者都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构成部分,但二者的特性有很大差别,民间音乐多为民间自发形成的,影响范围较广,为普通大众所传唱,而宫廷音乐是王宫贵族所喜爱的艺术,也是权力与地位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同时带有神秘性。此外,文人音乐、宗教音乐也具有一定地位,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构成。同时,文人音乐主张的儒家“入世”思想与宗教音乐主张的道家“出世”思想也形成了对立。这四级结构相互制衡、补充,共同形成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关于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是一个开放的领域,它们一直吸收着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且在不断地相互交叉和融合。

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纵横交叉和纵向重合主要表现在早期民族音乐学的研究中,研究重心集中在民族音乐学上,旨在探索出音乐在某一社会思想中所具备的各种表现形式。由此可知,我国传统的音乐研究可划归为民族音乐学的下级学科,但若将其视为方法论的一种,民族音乐又彰显了其独有的特色,不仅密切关注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还探寻社会文化中的音效、行为及相关概念,显现出十分丰富的人类学与民族学色彩。就中国传统音乐中现存的问题而言,其并不在本课题的研究范畴,但若将其纳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学科名下,便可涵盖所有的分支,如民族音乐的研究方向、形态研究、美学方向等。由此可见,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传统音乐领域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论及研究方法的选用,民族音乐的研究更倾向于选择人类学、民族学等相关方法。相比之下,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重点则体现在形态分析上。以《论各民族的音阶》为例,其作为民族音乐中的代表成果,诞生于比较音乐时期,是由该学科的创始人艾利斯所创作完成的。然而,有关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不管是早期阶段的安波、杨荫浏,还是以“十大文艺集成志书”编撰者为代表的广大研究人员,均未重视田野调查。所以,凡是这种类型的研究,都应该将其视为两大研究方向的交汇点。

论及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融合,可追溯至民族音乐进入我国后的本地化发展,中国传统音乐被其视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也因此相继探索出一系列研究方向,如描写音乐形态学、音乐文化区域研究及仪式音乐研究等。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不但文化底蕴深厚,而且艺术气息浓郁,世代沿袭着书写与音乐的传统,因此,文献与形态同样是民族音乐学不断进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一大原因。从某个角度来说,前者之于后者的影响更为深远,究其原因,在于民族音乐是立足于文化价值的视角来赏析音乐,将其视为一种高度综合的文化创作,而随着研究思想多元化的趋势愈演愈烈,民族音乐理论也逐渐摆脱了以往思维狭隘的困窘局面,实现了思想上的自由与解放[2]。如今,民族音乐的观念已成为我国传统音乐学研究的统一思想。

民族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交叉融合的复杂性还在于国外的民族音乐本身是多元的。民族音乐学起源于欧美,后来与各国学术传统发生了碰撞,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学科。西方学者目前正在呼吁建立一种多元的民族音乐,国外各地区和不同的学者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各不相同,民族音乐学也缺乏一定的统一标准,并且各个学科都在不断发展,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两者交叉融合的复杂度更大。

民俗精神是民歌物质形态的反映,民歌是人类生活的产品,民歌的存在也正是由于民俗精神的渗入,才赋予了其存在的意义及价值。民俗精神是民歌之魂,两者之间的关系促成了音乐内在精神的“谐和”。

二、多种艺术形式之“谐和”

我国古代艺术的“谐和”观还表现在多种艺术的综合运用上,如考古发掘出来的战国和秦汉的乐舞陶俑,往往是成组成群的,把这些陶俑摆在一起,可以分明地看到当时表演的场景。这是一种综合使用多种艺术手段的方式,把杂技、舞蹈、歌曲和乐队演奏合在一起,也有一种“和”的理念在里面。中国戏曲也是一样,其讲究“唱、念、做、打”。中国戏曲中的甩袖子,本身是一种舞蹈;念就是对白,是话剧因素的表现;做就是表演。我国的戏曲艺术把多种艺术表现方式结合起来,做到了水乳交融、和而不同、协调融合。

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艺术设计思想的源泉。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精神文明也有了很大的发展,艺术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审美理念、思想文化的内涵也越来越多,这在某种程度上要求设计者设计的作品应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现代科技相结合,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艺术需要,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使其得到广泛的认可[3]。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益广告中,画面展示的是一个衣着装扮极具西北风情的泥娃,旁白是“梦娃醒,太阳笑,中国梦,多美妙。国是家,勤为魂,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这则广告将传统民族文化形式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具有西北特色的文化形式,得到了观众的一致认可。

我国的艺术设计比西方晚,而在起步时期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本身的创新和发展。这就要求我国艺术设计工作者不仅要借鉴外国优秀的文化,更要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艺术设计的核心理念来实践。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艺术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的精髓融合,并非简单的形式上的相加,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4]。例如,将传统文化植入艺术设计的典范——香山酒店设计,它将苏州园林建筑的设计特点融合到总体设计中,突出了传统文化对现代艺术设计的影响。

现代艺术设计应当合理运用因果、辩证、整体、综合和归纳,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并与传统文化完美融合,进而促使艺术设计更具文化魅力。

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能给现代艺术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设计素材。当前,我国的艺术设计者越来越注重在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风格的艺术设计。在历史发展中,一些文化符号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和顽强的生命力,被时间赋予了历史的厚重感。将这些文化元素、文化符号融入现代艺术设计中,能够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性,并引发观者对现实生活的关注[5]。例如,水墨画是中国画坛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近几年,众多的设计师包括一些外国设计师,都将水墨元素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内涵。例如,中央电视台的形象广告“水墨篇”,用水墨幻化为山、水、鱼、鹤、中国龙、长城、武术、鸟巢、磁悬浮火车、飞机等,丰富的艺术形象也展现了广告的丰富主题,极具观赏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运用,不是单纯地堆砌民族元素或符号,而是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并把具有深刻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设计艺术中。

将传统图案应用到艺术设计中,为艺术设计增添了视觉美感。一些传统图案本身就代表了一种概念,或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或具有某种寓意,或是一种情感的寄托、精神的特征,这些图案如果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得到恰当运用,不仅可以提高设计作品的美感,也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对我国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是极为有益的。

传统材料在现代设计艺术中的运用,更多的是对意识、审美的植入,而且其在艺术设计中的运用是很广泛的。近年来,环保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提高,绿色包装(如纸、竹、木等材料制作而成的包装)实用且美观,引发了人们的怀旧感,体现了艺术设计对传统精神的崇尚和回归。在艺术设计中,设计者通过合理运用传统材料,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从而使设计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化色彩,体现了时代特征和艺术的完美结合[6]。

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前者是后者创新的源泉,后者是前者得以传承的有效载体。因此,艺术设计必须不断地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否则就会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失去自身发展的动力。艺术设计者要继承传统文化的优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而使艺术设计作品体现出无限的艺术魅力。同时,艺术设计者也需要不断创新,除借鉴国外设计思想和理念外,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使艺术设计保留民族特色才是文化设计的生存基础。

传统文化多彩的艺术形式、广泛的艺术主题、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文化内涵,都为现代艺术设计的科学借鉴提供了宝贵资料。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艺术设计的结合、创新,对促进中国当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以及创作出更多体现既具有市场经济价值又有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都是至关重要的[7]。

三、“和而不同”的启示

春秋时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其音乐思想认为,“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即天有六气,地有五行,而音乐则有六律和五声,音乐平和才能使阴阳调和,人心和乐;还认为乐通天、人,要求以平和之乐调和人际关系。《吕氏春秋》中有《大乐》《古乐》《音初》等篇论乐,篇中以五音配五时、十二律配十二月,构成宇宙图式,强调音乐与自然的统一,认为音乐应该像自然一样平和、适中,以平和、适中之乐修身、治国。

“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与发展。《乐记》更强调音乐能以气沟通天、人,使天、人相互感应,改变自然事物。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青主的“音乐是上界的语言,音乐是心灵的表现”等音乐思想,就集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音乐文化精神。他在《音乐通论》中指出:“音乐是一种灵魂的语言……如果把我们的灵界当作我们的上界,那么,我们也可以把音乐当作上界的语言。”[8]

我国对音乐自身的规律、音乐的美感和娱乐作用的重视和研究还不够。西方音乐,尤其是近代西方音乐,具有近代资产阶级进步的文化属性和近代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并且带有审美方面的愉悦、和谐功能,形成了科学的理论体系。我国古代只有《声无哀乐论》《溪山琴祝》等少数音乐论著关注音乐自身的特征和规律。而西方音乐从中世纪后半叶开始就带有唯物主义色彩的观念,体现出新的和谐的音乐文化精神[9]。

自音乐形成以来,困扰人们的音乐问题就绝非简单的艺术问题。早在春秋时期,音乐就被我国圣人孔子赋予极高的社会地位,甚至与品行修养、陶冶情操及国家兴亡有着密切关联。“乐”与“礼”成为相辅相成的存在,二者的结合不只是用于教化世人的形式,也是教化的实际内容。尤其在“乐”成为古代文人墨客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后,更引得无数文人争相炫耀自身的文化品位与艺术修养,可见“乐”与文人情趣形成了双向互动。具体而言,即“乐”象征着文人的艺术情趣,后者也使前者的发展更为规范、合理。中西方音乐之所以有着天壤之别,关键在于中国音乐在出现之初就已定性,其他的则已被历史所淘汰。

纵观我国古代艺术体系不难发现,“致中和”可以称得上是顶级追求,至迟在其名为《尚书》的一书中概括了“和”的美学理念与主张。“和”并非消除事物所独有的特性,以此来实现所谓的化一境地,实际上,“和”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可谓是各种冲突与矛盾的统一体。然而,它们不会以对立面的姿态来爆发,而是会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规则来进行调整与转化,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和”既要求人们保持井然有序的生存状态,也要尽可能地展现其所具备的丰富内涵。隐藏在“和”外衣之下的并非“同”,而是绚丽多姿的“不同”,这也是“和谐”精神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较之我国古代社会的“乐”而言,现代中国的“乐”颇显落后,尤其是与西方相比,中国音乐并未占据平等对话的地位。此外,由于后者的形成离不开前者所打下的基础,所以问题的根本是创新过于出色还是继承存在缺陷?这一问题仍需我们进一步探索。民族音乐学历史悠久,中国音乐也有其独一无二的来源与发展方向,基于此,唯有认真总结前人的经验,才可能勾画出理想的未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要以不变应万变,而是要在改变的过程中依旧保留让人准确识别出来的特点,这也是“独特”的内在含义。只有与时俱进地创新,保持不一样的风格,才可以让传统得以流传。中国音乐也不例外,其灵魂之美亦在待人探寻。

从古至今,无数华夏儿女都秉持着先辈们的和谐精神,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实现文化与艺术的传播,这对当今世界历史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地沿袭这种精神,为文艺发展增添助力,为构建和谐美好的新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一笔。

结 语

综上所述,当代艺术领域中的求异、求奇风气仍未消退,与国人的传统艺术观念有着极大的差距,无论是艺术界与民众之间的疏离,还是人们心中“无厘头”的艺术家形象,皆不符合我国流传至今的本土传统文化。若站在传统艺术的和谐观角度来说,艺术最少可在哲学、人性及表现形式三个层面达到“谐和”的标准,也可以说,“谐和”本就是艺术的一大属性,因此,深入了解我国传统艺术中的“谐和”观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现代艺术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歌艺术设计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穿花衣 唱民歌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