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及实践路径
2021-11-30王鹏晓刘友田
□王鹏晓 刘友田
[内容提要]美好生活是人民依据当下生存状态所产生的主观积极评价。美好生活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活、精神富裕的文化生活、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生活;是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新时代背景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民民主为保障、以先进文化为滋养、以民生改善为依托、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才能实现丰裕富足、风清气正、精神富裕、安定和谐、环境友好的美好生活。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因此,正确把握美好生活科学内涵、梳理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探索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对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
美好生活是人对于美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的高质量追求。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不断成就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生命存在美好样态的过程,正是由于人的这种特有的生命存在和价值实现的形式,构成了人对于生活的本质规定。生活是人独有的社会行为,人不仅仅需要生活,更需要美好的生活。美好生活正是体现了生命存在的美好样态,“是人的自由自觉之存在本质的现实确证和对象化过程[2]”,美好生活包括物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方面的科学内涵。
(一)美好生活是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
物质生活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在社会活动中占据首要地位。“人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3]”,人作为一种自然的生命体,其首要的需求是满足其自身的物质需求,只有满足物质的需求才能实现生命的延续,进而从事其他各类生活的实践。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层次划分为五个不同的等级,其中生理需求处于第一等级,也是最基本、最直接的需求。只有当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以此产生并实现其他较高等级的需求。因此,物质生活的满足是现实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美好生活首先表现为丰裕的物质生活。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已不再局限于量的积累,而是更加注重质的需求,美好的物质生活意味着在占有生存所必须的物质材料的基础上享受更加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追求更高品质的物质生活。所以,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们在享受丰裕富足的物质生活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的同时不断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反之,困于温饱问题,限于物质财富的匮乏,难以称得上美好生活。
(二)美好生活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活
政治是人类社会独有的现象,政治生活在人类生活中占据至关重要的核心地位。马克思指出:“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4]”,人只有在政治生活中,才能获得自身需求的满足,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因此,政治生活是人类在所难免的独有的存在方式。政治生活,是指为减少人际交往中的冲突,更好地实现协同合作而制定和完善社会规则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政治生活为其他人类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其他人类生活提供了高品质的发展方向。新时代,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离不开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活。美好的政治生活,意味着人们在民主和法制的原则下平等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意味着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领域的管理,人们将感受更多的公平正义,呼吸自由平等的空气,体会美好生活的政治意蕴。显然,美好政治生活为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政治保障,缺失了美好的政治生活,美好生活只能是空谈。
(三)美好生活是精神富裕的文化生活
美好生活的实现依赖于美好的物质生活,但物质的丰裕富足并不代表着精神富裕,不等于文化富足,更不等于美好生活。实现美好生活,还需要美好文化生活的支撑和滋养。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人对于精神力量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尽管精神文化依赖于肉体生命,但它所追求的是远远高于肉体生命的超越现实的永恒的意义世界,并在追求中不断实现生命的价值、提高生命的境界。因而,人才能谓之拥有文化意义的人。离开精神滋养的人犹如没有灵魂的躯体,不仅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必将在无意义的空洞中寸步难行,难以真正获得美好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1]”,只有精神富裕的文化生活,才能使人摆脱物质主义的束缚、挣脱消费主义的枷锁,才能重拾生命的自由,回归生命的意义,实现精神的升华,才能以崇高的意志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人类生活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拥有真正的美好生活。
(四)美好生活是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
美好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代表着美好生活的全部,美好生活的拥有离不开美好的社会生活。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5]。”人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其现实生命唯有在特定社会关系中才能得到具体的存在、展开和确证[6]”,在现实性的意义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所处的各种社会关系直接影响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样式,无论是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政治生活,还是其他各种生活本质上都是由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社会关系制约着所有其他生活的美好程度。因此,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更离不开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个满足人类生活基本需要、改善人民其他生活水平、为人们参与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等各种其他生活提供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的社会行为的过程。安定和谐的社会生活为其他人类生活的开展提供了社会保障,是人民幸福的重要根基,也是美好生活的题中要义。
(五)美好生活是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生活
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生活也是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前提。人是伴随着自然界的发展而产生的自然存在物,自然界是人类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1]”,人无论是作为自然存在物还是本质意义上的社会关系的总和,都离不开自然界提供了的生存环境和物质给养。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一种自然生命体,在接受自然界所赋予的生命力和改造世界的天赋的同时也像其他动植物一样受到自然界的约束。自然界给予人有机的肉体,却更是人无机的身体。人必须依靠自然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7]”,人的一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与自然界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7]”。唯此,环境友好的生态文明生活本身就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美好的生态文明生活意味着,生态环境得以改善,人民能够立足于清洁的大地,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自然所带来的绿色环境,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二、美好生活的生成逻辑
新时代美好生活的话语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一个长期复杂、动态变化、包容发展的历史生成的过程。美好生活话语的生成是继承发扬儒家思想和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文化逻辑、秉持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以及党的历代领导人对美好生活不断探索的历史逻辑综合作用的时代话语。换言之,正确认识美好生活话语生产的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及历史逻辑对明晰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探索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价值和深刻意义。
(一)美好生活生成的文化逻辑
1.中国儒家对美好生活的探索
回顾历史发展的长河,不难发现,古代仁者贤士的思想中包含诸多关于美好生活的话语,无论是墨子的“兼爱思想”还是庄子的“至德之世”都以不同的哲学视角描绘了美好生活的美好蓝图,其中,以儒家的思想最具有代表性。孔子认为“大道之行”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主张以“仁爱”为核心,以“克己复礼”为途径,不断追求物质财产“天下为公”、社会治理“选贤与能”及人际交往“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孟子认为,“民贵君轻”是人民的立身之本,君主要“乐民之乐”、“与民同乐”;物质生活上,“恒产者”才能有“恒心”,主张“深耕易耨”,确保人民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社会治理要“省罚金”、“薄税敛”,实施仁政;教育方面要“谨庠序”、“申孝悌”,提升人民精神境界。荀子认为“下富而上富”,百姓富裕是国家富强的前提;社会治理上,“隆礼重法”保障社会安定和谐;社会生产上,以“重本抑末”保障人民物质生活;社会治理要“明分使群”发挥个人的才能,以“礼法兼推”的统治,推动社会进步、国家发展,使人民进入美好生活。
2.西方哲学对美好生活的探索
古代希腊是西方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作为古希腊最为代表性的哲学家,他们关于美好生活的憧憬,是西方哲学中最早的关于美好生活的探索。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知识”,只有具备知识的人才能拥有德性,才能过上理性的美好生活。他强调,“无知即罪恶”,无知的人无法获取正义、勇敢等德性。同时他认为“无知即智慧”,能认识到自身无知的人才是智者,因而采用“精神助产术”的方法,教育人们获取知识,拥有德性,过上美好的生活。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描绘了人人平等,共同追求精神幸福的美好画面,他指出:“正义者是快乐的”,他认为“正义”就是每个人都互不干涉,做他分内的事情;人的灵魂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组成,只有当“理性”能够支配“激情”和“欲望”的时候,人们才会真正过上美好的生活。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最高的善”、“幸福是合乎德性的心灵活动”、“德性须终身践行”,幸福不仅是心灵层面的满足,更是一个不断追求德性的过程。同时,“幸福离不开行为之善”,人只有借助理性的指导,才能获得充满理性的美好生活。
(二)美好生活生成的理论逻辑
1.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7]”,现实的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美好生活的逻辑主体。其一,现实的人作为自然生命体,首先必须要满足其肉体生存的物质需要,正如恩格斯所说:“追求幸福的欲望……绝大部分却要靠物质的手段来实现[8]”,因此美好生活的前提必须是满足衣食住行的物质需要。其二,现实的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统一体。由于社会关系的多元性,现实的人的需求也表现为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其三,现实的人,无一例外都生存于客观的自然环境之中,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所提供的阳光、空气、水等自然条件。现实的人依赖于自然环境,美好生活同样离不开美好的生态环境。
2.逻辑中介:劳动
美好生活的拥有不是凭空而来,也不是主观的臆想,而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9]”。现实的人,只有劳动才能生产自身生存的物质资料,才能创造形形色色的产品,形成多元化的社会关系,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真正实现物质与精神的和谐统一。劳动是专属于现实的人的活动,也是现实的人生存状态的重要特征,只有通过劳动,现实的人才能真正发挥对象化实践的力量,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样态,才能体现人的生命本质,才能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可见,劳动不仅是一种作为谋生的手段,更是超越外在局限性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拥有美好生活的工具,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然途径。在某种意义上,“美好生活不是外在于劳动的消极享受,而是体现在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之中[10]”。
3.逻辑归宿:真正共同体
现实的人是自然生命体,更是社会存在物,人的需求只有在共同体中才能得到满足。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在资本批判的过程中,提出了美好生活的未来设想,即真正共同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将不再是谋生的手段,人将彻底摆脱虚假共同体中劳动的“异化”状态,人将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将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真正共同体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11]”,将真正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感性对象性回归,人与自然将真正和解,实现和谐统一。人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等一切其他所有生活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人将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更多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发挥自身的个性与才能。那时,人将会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人将真正拥有和享受美好生活。
(三)美好生活生成的历史逻辑
1.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美好独立生活探索
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彻底“站起来”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已不再局限于国家的独立和领土的完整,而是更加注重政治制度、民族文化、外交权利等多个方面的独立生活。新民主主义时期,经济上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导发展社会经济;政治上,建立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文化上,推翻封建文化,推行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为美好的独立生活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的完成,打开了美好独立生活的新局面。党的八大以后,为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需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在经济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政治上,进一步深化了人民民主专政;文化上,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基本方针;外交上,推行独立自主五项基本原则,正是在矛盾的不断解决中,中国人民实现了对美好独立生活的向往。
2.改革开放时期的美好富裕生活探索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2]”,面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转变为对富裕生活的渴望。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在实行改革开放的十年里,社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其一,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其二,划定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开展对外经济活动,提升了沿海经济发展速度;其三,提出商品经济论,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条件;其四,建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提高了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这一系列重大成就,使人民逐步走向美好的富裕生活。十四大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巧妙结合,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为实现美好的富裕生活开辟了全新路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广大人民为出发点,大力发展生产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增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民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总之,党领导人民对社会主义不断探索,实现了人民对美好的富裕生活的向往。
3.新时代的美好富强生活探索
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美好生活的重要性也日益体现出来。美好的富强生活是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阶段性追求,是实现美好生活的过渡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深化五位一体的改革方案,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满足人民多元化的需求,切实提高了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经济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经济体制,满足人民高质量的物质需求;政治领域,实行制度完善和程序简化改革,使人民民主更加健全;文化领域,完善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高品质的文化需求;社会领域,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人民的获得感;生态领域,建立生态思维,不断完善生态保障机制,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可见,习近平总书记以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为途径,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的富强生活的追求,为真正实现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好生活的实践路径
美好生活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在抽象的理论上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个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指向性的社会历史过程。在新时代背景下,以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个视角深入探索,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创建美好物质生活
新时代,人们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社会发展需要更坚实的经济基础,人民需要更丰富的物质财富。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经济,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经济发展总量和质量的提升。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理念为指引,优化经济发展模式,转换经济增长动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经济供给结构,引领经济又快又优的发展;以产业创新为引擎不断突破传统的产业模式,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发展先进经济,充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完善宏观调控机制,加强金融监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利用教育资源,培养科技型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优化技术人才引进机制,提高人才福利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推进乡村建设,重视三农问题,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协调区域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确保人人共享发展成果,实现高质量的美好物质生活。
(二)以人民民主为保障创建美好政治生活
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此,在政治生活中必须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确保人民能够公平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这要求我们,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大力推进民主制度建设,拓宽民主渠道,加强民主监督、丰富民主形式,确保人民能够更加广泛、更加真实地拥有民主权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享有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权,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国家权力;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人民当家提供法律支持;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充分发挥人口优势,凝聚全民族智慧和力量,持之以恒,共同致力于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以先进文化为滋养创建美好文化生活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一个没有安顿灵魂居所的社会,与美好社会相去甚远[2]”,为此,要构建美好生活,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人们提供精神滋养,丰富人们的精神家园。这要求我们,加强历史研究,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说话、让历史说话,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借鉴外来文化,继承革命文化,摒弃粗鄙落后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好地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加大文化投资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着力解决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建立覆盖全体城乡的高质量文化服务体系,满足偏远地区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使人人共享高质量文化产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精神保障。
(四)以民生改善为依托创建美好社会生活
民生是社会和谐之本,是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改善民生有利于保障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对实现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重视学前教育,扩大义务教育,推进高中建设,创办高质量大学,加快现代化职业教育建设,以推动教育的全面发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发展医疗技术,提升社会办医质量,实现病有所医,病有良医,打造健康中国;推进精准扶贫,完善贫困治理体系,巩固扶贫成果,切实打好脱贫攻坚战,以实现共同富裕;健全就业促进机制,把稳就业摆在首位,提高就业待遇,拓宽就业渠道,全面治理工资拖欠问题,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实现有业可就,劳有所得;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增强养老供给能力,规范养老服务机制,健全医养结合机制,倡导全社会形成敬老、爱老的社会风气,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提高社会治理能力,营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保证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引导人民不断走向美好生活。
(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创建美好生态文明生活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13](P163)”。这就要求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绿色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发展绿色产业,以形成绿色的发展观,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坚持适度消费、循环消费的原则,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减少浪费,推动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同时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关键作用,为实现绿色发展奠定基础;坚持全民行动,加强绿色发展的宣传推广,发挥数字技术优势,积极引导公众参与,提高公民生态意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绿色发展政策,鼓励绿色创业,加大绿色投资力度,同时设立生态专项基金,为环境保护提供财政支持,不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的制度创新和制度供给,制定绿色发展法律法规,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以科学的理念和法律的支撑不断追求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生活,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之,美好生活包含了美好物质生活、美好政治生活、美好文化生活、美好社会生活、美好生态文明生活五方面的科学内涵,是文化、理论、历史三重逻辑的有机统一,是一个动态变化的历史生成过程。美好生活的实现,需以富足的物质基础、完善的人民民主、丰厚的精神滋养、安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生态文明为条件,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扬人民民主,发展先进文化、切实改善民生,倡导绿色发展,才能逐步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