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探析
2021-11-30周君佐周君辅
周君佐 周君辅
(1.广东财经大学 教务处 ,广东 广州 510320;2.桂东县旅游服务中心,湖南 桂东423500)
0 引言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做出全面部署。在政策支持下,各高校纷纷开展了主要以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类竞赛、开展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建设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平台等为抓手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提高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既面临新的发展境遇,同时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如何在当前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效性,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1-2]。此外,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核心要义。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以及制度化路径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探剖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鉴于此,本文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背景出发,从理论上剖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意蕴,并探讨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以期为高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意蕴
1.1 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一流本科教育的核心要义。作为一种以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和开拓型人才为目标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3],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转变教学形式、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一系列系统性变革,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一方面,通过开展各级各类“大创”项目、科技创新竞赛、创业竞赛等活动,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丰富其学习体验,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对于提高其研究能力、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郭卉等通过对31名理工科国家级“大创”项目负责人的访谈发现,参与“大创”项目对其技能、职业道路的选择和准备、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科研工作所需品质和态度的体认等方面都具有影响[4]。2007年,教育部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旨在鼓励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以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措施,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
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涉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体系优化、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管理理念转变以及教学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既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重构,也是深刻的教育教学改革,将对高校的各方面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影响最为显著。高校如能深刻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落实和特色彰显,将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声誉的提升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要抓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5]。在“双创”战略的背景下,教育部和各级各类大学都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1.3 创新创业教育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
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赖于高素质人才的供给。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转型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时期,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的现实选择和时代使命。因此,高校通过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既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将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有力引擎。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次[6]。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2.1 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存在偏差
“双创”背景下,各级政府和各类大学都提出要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思想观念上,对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认识仍然存在偏差。有的仅仅是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手段,未能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有的只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提高学校声誉和影响力的一种途径,或是仅仅为了完成上级部门的考核要求,未能深刻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内涵。片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认知使得功利主义、短期机会主义抬头,导致在实践中重赛轻训、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等现象突出,完全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宗旨。
2.2 高校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激发
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和各高校纷纷响应。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共识[7]。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主要由政府的政策驱动,以政策驱动高等教育改革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8]。长此以往,容易导致高校对政策过度依赖而其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不足。和高等教育领域的其他改革一样,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也存在以政府政策驱动为主、高校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未能有效激发的局限,导致一些高校更多的是把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项目立项、竞赛获奖等考核指标作为追求,或是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性、复杂性及其育人功能,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突破口”而加以推进和深化。
2.3 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和落实的主体,囿于职能多样和内部机构“条块分割”等组织机构特性,高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时常面临资源保障乏力的窘境。一方面,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涉及课程体系优化、教师教学激励、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等方面,不可避免的需要学校内部多部门的合作。高校内部职能部门间分工明确,但是由于部门职责以及部门间利益和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工作中沟通和协调难度大。例如,激励教师的制度设计一般取决于人事部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计主要由教务部门负责,而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资金的分配和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等由财务处或者资产处负责,学生的管理需要学工部、各二级学院或者校团委的协助,导致创新创业教育面临多部门管理的局面。而且,这些部门会分属不同的校领导分管,这更增加了部门间协同合作的难度。因此,如果不能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在学校层面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并理顺各部门权责,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之路将举步维艰。另一方面,高校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多重职能。当然,人才培养是其首要职能,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高校依然普遍存在,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随着高等教育重心的转移,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的经费资源、师资、软硬件基础设施等难得到有效保障。
2.4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创新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精英化”和“碎片化”的问题,未能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1)课程课程体系不完善。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载体,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推进离不开高质量的、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尽管大部分高校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了创新创业类课程或模块,但是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内容并没有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且存在简单化、同质化、碎片化现象,教学方式也多以书本知识传授为主。此外,还存在专业教育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未能有效衔接和耦合、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未能很好地融入到专业教育中去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
(2)项目制下,为有效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设置了一系列项目来资助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但是,由于经费紧张、来源单一等原因,目前不少高校针对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设置和资助的项目比较少,相比庞大的学生群体受益面非常有限,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少数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呈现“精英化”的特征等一系列问题。
3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突破路径
3.1 理念转变:全面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内涵,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
首先,要转变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手段这一错误观念。目前,随着高校大幅扩招,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大学生就业难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大学生创新创业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缓解了一定的就业压力。但是,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狭隘的理解为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途径,这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其次,要全面深刻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创新创业教育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思维。围绕这个目标高校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等举措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而不是仅仅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的理解为学生竞赛获奖、学生获得“大创”项目立项等片面的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第三,高校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度,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3.2 机制创新:激发创新创业教育参与主体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以政策驱动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有积极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如果过度依赖政策驱动而没有发挥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新创业教育难以顺利实施。因此,一方面既要发挥政府政策在目标指引、价值引导、资源供给、竞争激励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要赋予高校更大的自主权。高校是国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由于高校发展目标、资源禀赋的不同,创新创业教育的具体落实方案也将差异显著,在此情形下更应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以彰显其特色,而不是形成同质化发展局面。另一方面,也要积极鼓励高校拓宽资源来源渠道、整合各方资源,减少对政策驱动的依赖,激发自身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彰显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3.3 体系构建,建立贯穿课内外、校内外的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应从多个方面构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首先,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例如,在通识课程中可以设置《创意思维》《创业基础》等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其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通过在所有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元素,形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例如,在思政课程中可以有机融入创新创业教学理念、思维等。专业课程方面,可以强化对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研究能力。第三,通过构建由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竞赛、创业培训、创业孵化等创新创业活动为主体的课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形成与课程教学相补充的贯穿课内课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最后,通过加强校、政、企合作,引进社会资源共同建设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构建贯穿校内、校外一体的创新创业训练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上述措施,建立贯穿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3.4 制度优化:完善支持创新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体系
(1)组织保障。目前,不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未能理顺,学校各部门间沟通和协调难度重重。因此,有必要再成立由学校领导负责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机构,教务处、校团委、各二级学院等部门分别按照相应的职责在该机构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大创项目管理、创新试验区人才培养、“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和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各项创新创业教学和实践活动。
(2)制度保障。高校可通过出台一系列管理办法,为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完善的制度支撑。例如,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权威创新创业竞赛、主持省级及以上“大创”项目、公开发表研究论文和作品、公开出版专著(译 著)、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获得学分,有效激发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此外,应给予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有效激励。高校应通过明确的制度让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既能获得一定工作量和津贴,在职称评定、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有效调动广大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课外活动与竞赛的积极性。
(3)经费保障。一方面,高校要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管理,保证经费合理使用,不随意挪作他用。另一方面,要筹措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特别是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进来,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提供更多经费支持。
4 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引擎,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一流本科教育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越来越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针对现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现实困境,本文提出的理念转变、机制创新、体系构建、制度优化等路径可为突破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提供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