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优化
2021-11-30张红星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文/张红星(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化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人类也正式步入信息时代,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社交网络还是出行付款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收集,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使得很多行业迅速地发展起来,在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统计学的进步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机遇,为了使学生们在毕业后更好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在统计学的课堂教学中要利用好有关的信息数据,对目前的教学进行优化,以保证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统计学科本身就是一门与数据接触的学科,主要是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一个系统过程,统计学一旦离开了数据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同样的,如果只是单纯的数据而没有统计学,那么数据也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了。只有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相关数据进行精准的整理和分析,才能发挥出数据的价值。
一、大数据下高校统计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统计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的高校统计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来说,主要是教材布局的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教材中对于数据收集与整理方面的解释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讲解,但是在时代的快速变化下,统计分析的基础是要对全部数据的准确性和系统性进行分析,如何利用现有的统计方法对信息量庞大的数据进行分析,是当下最主要的问题。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是要对复杂的数据按照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目的进行分类,并形成一定形式的图表,根据总结后的相关信息来对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而教材中对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部分,只是通过文字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没有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系统的论述。教材中除了相关布局没有进行合理地安排,列举的案例也相对陈旧,与现实社会没有什么关联,统计学的意义就在于要通过课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最为基本的统计方法,并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而实际上,统计学教材中的案例太过于简单,相关数据也是为了解释理论杜撰出来的,所以,统计学要想在大数据下不断地适应社会发展,教材中的案例就要重视实践,要与生活和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统计学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通常都比较单一,大部分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对相关概念的描述,借助有关的案例来加深学生对原理的理解。但是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时,通常只能对单一的知识点进行描述,并不能将其所涉及的其他知识结合到一起,在真实性和综合性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而对于案例讲解来说,需要借助一些真实的社会数据将统计业务搬到课堂上来,通过案例的复杂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问题,以完成特定情形下的数据分析。但是目前的教学过程中,缺乏与统计实践相关的案例,从而致使案例的教学不能有效进行。另外,对学生进行考核的方法也太过单一,只是通过闭卷考试的模式考核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并没有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及运用能力进行相关的测试,侧重对基础知识及相关原理的考核,忽视了相关知识与实践活动的关系。这种考核方式的内容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来展开,以考核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主,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学生只能按照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知识点,难以将相关的知识点转化为数据分析的工具,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造成一定的限制。
(三)实践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是一项专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从数据的收集、整理及分析等方面来看,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数据信息,然而如何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单纯地依靠理论知识是无法实现的,所以,必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通过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利用一定的计算方式和具体的统计工具,才能够达到统计学教学的目的。就如同课本中的案例,选取的样本数量通常是有限的,而在实际的统计工作中,样本的数量通常都是成百上千的,而对样本进行分类的标准也不是一两个,在对数据的分析上,也存在相同的问题,这些都是理论课程无法解决的问题。目前,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缺乏对统计实验的设立,导致学生参与统计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统计学课程教学优化的具体措施
(一)对教学思维进行优化
统计学是一门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学科。在社会工作中,统计学为其分析数据和寻找数据的规律提供了一定的方法,但是由于时代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大数据时代下,学生要对所有信息数据进行分析,而不是只限于对样本数据的分析,要对所有数据背后的价值进行深入探究,不能只掌握其因果关系,所以,统计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概念理论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在信息数据时代中数据量是巨大的,而且涉及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数据之间的联系也是相对应关系,而不仅仅是因果关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方式,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第一、统计学中包括许多的公式,在对这些公式进行教学时,教师不能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只重视公式及其原理,而是应该从数据出发,多培养学生查找、整理数据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要重视数据的价值,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掌握数据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到数据与事物之间的联系。第三、教师在讲课时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师除了要讲授理论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使用新的运算工具和新的方法,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来确定分析方法,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使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对教学方式进行优化
在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下,学生本身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高校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统计学的教师只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讲解,采用灌输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得学生只能掌握理论知识,而没有具体地参与到数据分析当中。因此,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创新,活跃课堂的气氛,从不同方面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重视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相关结果,来补充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收集、整理数据进行能力锻炼,例如,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后,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带领学生从有关网站中获取一定的数据,并就该数据进行分析,讨论数据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加强对新软件、新工具的学习。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与相关的统计学软件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地将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过程结合到一起,全面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有关统计的分析技术。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目前高校统计学专业使用的教材,十几年前就在使用了,整本教材在内容上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改变,相关的案例对现在来说讲解的意义已经不大,甚至有些已经没有什么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进度。现如今,统计学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学方法,重点应该掌握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归纳。传统的教学内容只是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调查、推断及分析,这些内容已经完全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所要求的信息数据的分析。大数据时代下,数据的样本巨大,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的繁琐,对于信息数据的分析不仅要归纳、整理,还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来掌握各个事物之间的关联,而这在传统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是没有涉及的,对于这类关系的分析,传统的教学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将这种新观念和思路融入高校的教学课堂中,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将新的观点加入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接受到新的观念与思维。另外,在统计学相关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也可以进行一些相对的调整,例如,在选修课的设置上,应在内容上加入一些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内容,加强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为学生的学习扩宽视野,打开学习的思路,通过将新观念、新思路与教学内容的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大数据时代下,要加大对学生综合培养的力度。随着社会的进步,统计学科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但是在面对数据的研究过程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传统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无论是从教材、教学过程还是考核等环节都是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育,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通过转变思想,调整教学模式,改进教学内容,来挖掘有关数据的价值,从不同方面来优化统计教学课程,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统计学课程研究的重点,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型人才,保证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将数据信息分析的应用率达到最大化,从而迎接更多的挑战。
相关链接
大数据(big data),或称巨量资料,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透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从技术上看,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关系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面一样密不可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它的特色在于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但它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 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分析师团队认为,大数据(Big data)通常用来形容一个公司创造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这些数据在下载到关系型数据库用于分析时会花费过多时间和金钱。大数据分析常和云计算联系到一起,因为实时的大型数据集分析需要像MapReduce一样的框架来向数十、数百或甚至数千的电脑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