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学生亲历思维的过程
2021-11-3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沃丽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 沃丽萍
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而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以课堂变革促进学生学习的整体优化。众所周知,好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沉浸其中,积极思维,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沉浸式教学课堂越来越为大家所推崇。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手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思维力,帮助学生沉浸在学习活动中亲历思维的过程,一步步完成教学任务,其意义不容小觑。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强调要设计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语文素养。那么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呢?
一、思维导图运用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认识到思维导图在课堂上运用的重要性。于是不管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还是在公开课教学中,往往喜欢出示一张思维导图,然后让学生以此为学习支架展开思考并交流。运用得好,自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运用得不恰当,往往就陷入浪费时间、教学效果极差的境地。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一)思维导图的设计缺乏针对性
思维导图运用于教学中是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去,通过让学习者亲历过程解决问题而获得新知、习得能力。因此,问题的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些不能有效实现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思维导图必然是无效的,也是无法引起学生兴趣的。
(二)思维导图的呈现缺乏情境性
一张好的思维导图确实存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学生静下心来潜心思考。如果不讲时机不做铺垫就呈现出来让学生自主填写,学生可能无从着手,以致思维停滞不前。可见,创设一定的情境,进行充分的铺垫,学生才会对新兴事物喜闻乐见,从而更好地投入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三)思维导图的填写缺乏方法指导
很多思维导图都需要学生概括文本内容,抓关键词进行填写。这样的思维活动是有难度的,更何况是那些较为复杂的思维导图,更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方法指导。如有的教师出示了思维导图,没能分步骤先带领学生完成一处思维导图的填写,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要么发呆,要么随便填写,交流时其他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教师也无法进行总结概括。这样的学习过程毫无意义。
(四)思维导图的教学缺乏过程关注
对于语文教学来说,关注过程表示教师对该学科学生探究过程和探究方法的关注。这种关注彰显的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及时发现学生在问题解决中的各种境况,调整、反馈、鼓励、跟进,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学习活动中主动建构、加深体验。然而很多教师对此却视而不见,或者说发现了问题,却不去深究原因,没有从本质上去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兴致缺缺,无法“沉”入课堂。
二、思维导图运用低效现象的改变策略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引领学生沉浸课堂,沉浸学习,自主建构,实现成长等方面还是比较欠缺和欠成熟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发挥思维导图的作用,改变课堂流于表面、热热闹闹走过场的现状,让学生沉浸其中,经历发现的快乐,获得成长的喜悦呢?我以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材,精心设计
有针对性的思维导图需要老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良好的教材解读能力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是思维导图设计成功的保证。作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解读能力。特别是新教师,应该预留自己的“初阅读”,即第一次阅读。然后再与教参或其他教学资料做比对,修正深化自己的阅读体验。在此基础上设定适切的教学目标,并设计合理的有针对性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来说是新颖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新颖更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兴趣,从而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充分铺垫,适时导入
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扩散,帮助学生在追寻作者的思维轨迹时形成可视化图像,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把握主题。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个前提,就是问题的情境性要有效彰显,即学生愿意置身在教者所创造的问题情境中,思维随之流淌、体验随之加深,否则后续的教学都是高耗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师要做的就是为学生实现这个前提做好充分的铺垫,搭建恰当有效的平台,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思考的愿望,让他们的思维真正动起来。
如有一位教师在部编本五年级上册《月是故乡明》教学中,先出示古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然后让学生发现李白的思维轨迹,引导学生归纳出:明月光—秋霜—明月—故乡。教师把这些词语做成卡片贴在黑板上,中间用一条长横线串联,变成了李白的思维轨迹。有了这个发现后,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出古今文人都有由此物联想到彼物的思维特点,季羡林也是如此。紧接着呈现这节课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探讨季羡林的思维轨迹,并完成思维导图的填写。此时的学生完全沉浸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习的热情被点燃,这样思维导图的呈现就显得水到渠成。
(三)方法指导,由扶到放
思维导图的设计来源于文本。完成思维导图的难点是需对相关文本信息进行提取、整合、概括。如何才能有效提取信息?首先要读懂思维导图,对思维的流程有清晰的认知。其次,要学会判断,确定思维的起点在哪里,走向在哪里,终点在哪里。也就是要学会判断出相应的空格对应的段落语句。再次,要学会整合概括,抓住关键词关键句进行摘取填补生发。由此可见,教师有必要在教学中进行填写方法的指导,提升学生有效思维的能力。
再如《月是故乡明》的教学,教师在出示思维导图后可以先带领学生读懂思维导图,确定作者季羡林在文中有四条思维轨迹,思维的起点均是由月亮生发。然后以一条思维轨迹为例,让学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试着填写完成。在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圈画关键词的方法抓信息,讨论出作者由月亮联想到想象中的山,再联想到济南的山,最后联想到故乡的月。思维轨迹在教师引领教学第二自然段中完成。在扶着学生完成第一条轨迹并掌握方法后,教师放手让学生默读课文,完成另外三条思维轨迹的填写。为了降低难度,可做闯关提示:三四自然段都是由水生发,可以写在一条轨迹上;五、六自然段各自为一条轨迹。这样学生在填写时就有法可依、有例可鉴,自主学习、主动建构便成为可能。学生均能沉浸其中,亲历思维的过程,享受发现带来的成功与喜悦,避免课堂只是个别优等生学习展示的天地。
(四)关注过程,因材施教
借助思维导图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是打造沉浸式课堂的有效法宝。教师呈现了精心设计的思维导图后,学生就要展开思考填写完成。这个过程,表面上看教师是轻松了,实际上并非如此。相反,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表现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时刻关注学生的完成情况。如果遇到学生不会填,教师应蹲下身来提醒孩子可以从哪句话中抓关键词完成。如果遇到学生一下子就填好了,应引导学生再读读文本看看自己的答案是否恰当合理。如果学生都完成得差不多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先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最终形成一致的意见和结论。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再给学生全班展示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体验到团队合作的成功和探索的快乐,最终形成学习思考的内驱力。
比如在特级老师的公开课中,我们经常会发现,面对学生不会填思维导图的情况,他们总是及时倾听学生的困难,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或是告诉学生可以在哪个自然段哪句话中圈画关键词,或者可以让他参与到同伴合作中去,从同伴的填写中获得启示,习得方法。面对学生填写关键词不到位的情况,可以让他们在小组中先交流讨论,看哪个答案最合适。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位同学上台汇报学习成果,大家再互相讨论补充。课堂上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高效运转的状态,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整体优化。
总之,思维导图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的积极效果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结合课文合理设计思维导图,适时呈现思维导图,有效指导学生完成思维导图。所有的设计、呈现、指导都应以儿童立场为前提,以优化学习效果为目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沉浸课堂,真正亲历思维的过程,获得思维力、学习力的有效提升,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