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长寿养生法则

2021-11-30

保健医苑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友玩乐交友

我今年86 岁,除了有点耳背外,眼神很好,可以不用老花镜看书读报;胃口也很好,一顿可吃两小碗饭;喜欢锻炼,晨练跑个三四公里,不感到吃力。欲问我,哪来这么足的精气神,这要归功于长期坚持与坚守的六大养生法则。

自我玩乐

人到老年,失独、孤独、空巢等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袭来,此时当然要学会自己与自己玩乐。我玩乐的方法是自娱自乐,随意找来一把瓜子或花生、黄豆什么的,玩起了创意画。诸如花鸟鱼虫、山水林木等都是我绘画的内容。有时画累了,便更换个花样玩法。比如拿来“华容道”“九连环”等七八个玩具,自我玩耍起来。玩过了传统玩具,再更换玩童年时期耍弄的风筝、孔明锁、七巧板、百变魔尺、鸳鸯扣等老玩具。这些玩具造型看上去并不复杂,很寻常,可却暗藏玄机。它与几何学、拓扑学、图论、运筹学等数学原理相勾连,摆弄起来既费尽心思,又其乐无穷。例如一个七巧板能拼出诸多图案,让我玩得手舞足蹈,心花怒放。

想唱就唱

由于从小我就是个歌迷,一有时间就经常哼唱上几句,从中感受艺术和养生结合带来的乐趣。清晨,我总是早早起床,来到公园风景秀丽的一角,从身上掏出手机,点击页面中的蓝色“喇叭”小按钮,进入到点唱环节。然后直接通过“最热K 歌榜”和“歌星点歌”来搜索到想要唱的歌曲。将点好的歌进行下载,接着插上耳机,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起来。一曲唱罢,再来一曲,直至嗓子有些干涩,我这才停下喝点水。除了去公园单独放歌外,闲时,在社区我和邻居老人们也进行老歌分组对唱,我们唱爱情、唱生活、唱养生,想到什么就唱什么。我唱歌还有两个特点。第一个是:唱得久,唱个把小时是不够的。第二个特点是:随时随地唱。闲聊时唱,做家务时唱,聚餐时唱。家中聚餐,幸福快乐的时刻,我会即兴唱起自编自创的歌,由于内容接地气、贴近生活,有时听得大家情不自禁地与我合唱起来。

多少年来,唱歌不仅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同时也成为了一种健身养生的方式。每每放开喉咙引吭高歌,既改善了肺部呼吸,扩大肺活量,又加快了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气血通畅的效果,从而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有效调节了情绪,焕发了青春热血。

文化养脑

我退休后拾起旧梦,爱上了文学,由于一段时间内每每写的文章难以在纸质媒体上刊登发表,我便玩起了自媒体。初始在网上写起了博客,后又转战于微博。几年来从事自媒体的辛勤耕耘,有了丰硕的成果,散落于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新浪看点和BBS 论坛等自媒体平台上的时评、诗歌、散文随笔、小小说和戏剧小品,统计起来不下三四百篇。尤其是近两年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表的系列《新史记·今朝风流人物》,以“史记体”评论当下社会热点、风云人物,阅读量高,前不久结集出版,差点儿成为“网红”。

经常动脑用脑,使大脑得到了文化滋养与滋润。这正如专家所说,养生先要养脑。脑瓜得到了润泽,自然延年益寿。

动静结合

无论在哪里,不管有多忙,坚持每天散步成了我雷打不动的良好习惯。坚持每天步行4 公里,每次散步50~60 分钟,每周5 次以上。

我深知人需运动,也需静养。要活得健康,就要不时调整最佳的生命状态,学会使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进入超然的虚无状态,不受外界影响。为此,除了散步运动外,我还进行静坐静养。每天下午,我安静地坐着,尽量避免外界喧哗嘈杂的噪音干扰,保持心境平和,不紧张、不激动、不烦躁,使全身高度放松,以此来调节身体机能。

静坐养神时,我注意选择宁静、通风、无人打扰处。颈部勿靠近窗户,因为风会从窗户缝隙处吹入,若风势强劲,直吹颈部易致风邪。静坐时,我衣着以宽松、舒适为原则,并保持坐姿端正、双眼微闭、呼吸顺畅。经常静坐,真正领悟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真谛。

广泛交友

我既有不少老年朋友,也喜欢与年轻人交友。实践证明,老友小友皆交更益健康。著名学者张中行说过,老人交友,“从年龄方面着眼,可以是忘年交的小友,也可以是年龄不相上下的老友”。这是“夫子自道”,也是老人们延年益寿的一方“药石”。据社会心理学家的分析,一个人步入晚景之后,最怕孤独,也最容易陷入寂寞的窘境。一对老夫老妻,该说的话,几十年共度的时日,似也全说完了,面面相觑多于唠唠叨叨;再孝顺的子女,也因忙于工作、苦于持家,没有太多的时间和耐心倾听老人琐碎的回忆或诸多不满的絮叨。倘若老来丧偶,更会“无人言对愁暗生”。由此,老人交上“年龄不相上下的老友”,颇为必要。相似的经历、相仿的年龄、相类的情趣,使他们庶几没有心理距离,两者呈“同趋结构”。那么,老人交小友,见识相异,性格相殊,反差的心理定势所形成的是“互补结构”:老人会给年轻人某些人生的感悟、经验的体认,辅助其健康成长,少走人生弯路;而年轻人的新见、激情、活力会感染老人,使他们不经意地减少“悲哉也夫”的嗟叹,增添“不知老之已至”的心理兴奋,能常保有年轻的心态。

笑对疾病

10 年前,我的身体状况时好时坏。对待疾病,我一是不怕,二是认真对待。2006 年春节前夕,意外被车撞伤,名医给我针灸,我开玩笑说自己像只刺猬。经过治疗,终于丢掉拐杖能走动了。我高兴得像小孩似的大叫:“我又能创作了!”我曾多次病倒,又多次奇迹般地恢复,究其原因,除了积极、有针对性的治疗外,得益于乐观的心态助力。

猜你喜欢

小友玩乐交友
窗前
“党小友”,党员的贴心朋友
孔子论交友
向小友学习
小友,还有其他动物的安全问题
家里的国境线
特别的玩乐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最享受的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