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21卷(卷终)总目录

2021-11-30

关键词:转设民办民办高校

2021年第1期至第6期

总第184期至第189期

林家骊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举行学术研讨会

No.1 (封二、封三)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No.2 (封二、封三)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年发展掠影

No.3 (封二、封三)

二届三次全国民办高校学报工作研讨会暨《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座谈会圆满举行

No.4 (封二、封三)

浙江省政协主席葛慧君一行来我校调研

No.5 (封二、封三)

第四届中白青年论坛在杭成功举行

No.6 (封二、封三)

特 稿

破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困局 加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徐绪卿教授新著《民办高等教育研究二十年》序

别敦荣 No.1 (1)

坚守特色 精益求精 推动学报再上新台阶——《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回顾

本刊编辑部 No.3 (1)

我国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郭德香 No.4 (1)

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制度创新经验和前景——以福建省为例

任 力 No.5 (1)

新时代中国特色媒体社会责任体系简论

包国强 No.6 (1)

民 办 高 等 教 育

“校中校”独立学院转设:实践、困境与思路

丁秀棠 No.1 (4)

全球私立教育学段的举办结构及对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启示

徐绪卿 胡建伟 No.1 (10)

大陆民办高校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基于台湾地区私立高校退场制度的经验

阙海宝 邓 双 No.1 (19)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的主要特征、现实困境与优化对策

吕宜之 No.1 (25)

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王馨悦 李维民 No.1 (31)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法人实现形式与治理机制

单大圣 No.2 (1)

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创新

王一涛 No.2 (7)

分类管理背景下民办学校举办者查阅权的司法保护

吴凌畅 No.2 (16)

教育部收费管理规定对现有民办学校的影响及其落实

董孟怀 古雯业 No.2 (23)

现代大学治理体系下民办高校党组织作用的发挥

李帅卫 No.2 (28)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阵地的坚守者——贺《浙江树人大学学报》创刊20周年

邬大光 No.3 (5)

民办高等教育的“利己”与“利他”

阎凤桥 No.3 (8)

“十四五”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思考

董圣足 No.3 (11)

办好民办高校学报 服务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

徐绪卿 No.3 (15)

民办学校分类管理改革的政策困境与解决路径

余雅风 储招杨 No.4 (10)

利益相关者视域下民办高校社会责任的实现

李旋旗 No.4 (19)

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影响力的制约因素及提升对策——基于广东8所民办高校的调查

曾小军 刘紫燕 No.4 (28)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及对我国的启示

孟园园 朱 剑 No.4 (36)

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政策:演变历程、实践困境和优化策略

刘永林 刘玉娟 No.5 (8)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融资风险防范:理论探索和路径创新

李俊杰 No.5 (16)

独立学院转设的症结研判和路径前瞻

侯 琮 王一涛 No.5 (25)

困境与破局: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发展之路——基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李和平 郭 婧 No.6 (12)

民办高等教育行业并购的动因及趋势

郑瑞萍 No.6 (21)

“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转设新路径探索

刘 洪 王佳丽 No.6 (29)

社 会 民 生 研 究

养老服务一体化的阻滞困境与策略选择——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例

李圆圆 王新雅 No.1 (36)

残障人士出游障碍的社会治理机制探索——基于国外研究的启示

陶长江 No.1 (44)

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历史逻辑与演化路径——基于“组织—环境”关系视角的分析

李 敢 徐建牛 No.2 (34)

再生性贫困、继发风险及其阻断机制——基于H省X县的调查分析

俞 滨 汪卫芳 等 No.2 (41)

民营养老机构数字监管的困境及对策——以S市智慧养老综合服务监管平台为例

卢子敏 No.2 (51)

养老变享老 老龄更乐龄——第八届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暨“乐龄享老”服务经济发展研讨会综述

翁江焓 郭人菡 No.2 (56)

“卫生强省”战略与老年人健康

李兰娟 No.3 (19)

发展智养融合医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李 鲁 No.3 (22)

电子健康档案中的患者权利:法律问题

玛丽亚·阿布拉梅科 纳泽亚·沙克尔 等 No.3 (27)

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治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2019年68个突发公共事件的统计分析

童素娟 曾美娴 No.4 (44)

腐败与人力资本迁移研究

周传豹 No.4 (54)

我国乡村文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共同富裕理念的分析

徐 达 No.6 (38)

影响居民参与社区微更新的社会人口学因素探析——以广州为例

陈伟旋 王 凌 等 No.6 (47)

浙 江 社 会 现 象 研 究

“两山”理念与浙江“十四五”时期的高质量绿色发展

尹晓敏 No.1 (55)

“去内卷化”: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互动逻辑——以浙江为例

郑普建 No.1 (60)

新时代温州企业家精神与民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陈静慧 No.1 (67)

后疫情时期浙江旅游业复苏的风险及数字化转型

沈 洁 No.2 (59)

商业信用环境对经济增长的推进作用及建议——以浙江为例

陈海盛 No.2 (65)

创 新 与 发 展 专 题

创新三基石研究——努力建构有利于创新的社会人文生态

卓勇良 No.3 (32)

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浙江实证

郑健壮 张楚妍 No.3 (38)

青年人才城市根植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杭州实证

姚连营 No.3 (46)

经 济 与 管 理

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2000—2017

陈宇峰 缪嘉峰 等 No.1 (76)

国内外战略创业研究的演进路径、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周翼翔 王秀秀 等 No.1 (87)

民宿旅游发展中乡村社区居民旅游增权感知差异及其对策——以浙江安吉横山坞村为例

潘雅芳 No.3 (56)

基于社会嵌入理论的农民乡村旅游创业意愿研究

单文君 No.3 (66)

浙江省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地方立法建议

吴可人 No.4 (63)

双向FDI协调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政策启示——基于多种空间分析技术的实证研究

孙 攀 丁伊宁 No.4 (71)

信用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建议——基于浙江省特色小镇的案例分析

白小虎 陈海盛 等 No.5 (34)

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溢出效应的检验——基于1998—2019年时间序列数据

程永文 No.5 (42)

政府数字化转型驱动下环境监管体制的反思及优化思路——基于“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分析

陈真亮 王雨阳 No.5 (51)

特大城市郊区新城建设的比较及启示——基于杭州的思考

陈明鑫 马利华 No.5 (61)

语 言 与 文 学

司马承祯及天台派道教对浙东唐诗之路的影响

林家骊 何玛丽 No.1 (96)

文 化 与 艺 术

“两山”理论背景下绿色文化传播的路径与方式

张 静 No.2 (71)

水文化对杭州历史人文构建的意义

元小佩 No.2 (78)

南阳汉乐舞画像石与汉代乐舞思想流变

林 涵 No.2 (83)

有意味的形式:中国传统绘画审美意蕴下的中国诗电影

郄欣萌 No.2 (88)

新 闻 与 传 播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新媒体事件的发生机制与行动过程——以“江山娇之问”为例

陈伟军 张伟韬 No.3 (76)

媒介进化与智能升维:媒体融合发展的未来图景

张 荡 No.3 (81)

《人民日报》新冠疫情新闻评论的语用论辩研究

汪 曼 No.4 (82)

新发展阶段人文社科期刊高质量发展探讨

吴晓妹 龚晓莺 No.4 (90)

偏激与向善:网络攻击行为中个体行为动机分析——以鲍毓明事件中的若干女性网民为例

戴颖洁 吕梓剑 No.6 (56)

“西湖时代”到“钱塘江时代”:杭州城市符号生产与变迁

徐雅琴 No.6 (64)

教 育 与 教 学 管 理

“变轨超车”:互联网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赵 劲 侯丽朦 No.2 (94)

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困境及优化——兼议对杭州的启示

米高磊 张 杰 No.2 (100)

大学在培养什么?——“excellent sheep”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比较分析

黄 冠 No.5 (72)

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的内涵及提升路径

罗 云 No.5 (80)

思 政 与 法 律

私人数字货币的法律风险与属性分析——基于478份裁判文书的实证研究

童志锋 徐 蔚 No.1 (105)

大学生生活事件与社会适应: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以西部地区3所民办高校为例

王佳丽 邓建军 No.1 (111)

真实意思表示对“黑白合同”效力的影响

朱美丹 李孟义 No.3 (86)

后真相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嬗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赵 芮 No.3 (92)

使命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与经验启示

叶 虹 No.6 (72)

高校党建研究百年:回顾与展望

阙明坤 金 成 等 No.6 (82)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论点摘编

论民办教育对国家教育发展的独特贡献

吴 华 姬华蕾 No.1 (118)

走出体制吸纳的误区:增强非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师职业吸引力的路径转

卢 威 李廷洲 No.1 (118)

分类管理视域下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多元筹资的境遇与对策

吕宜之 No.1 (118)

新《民促法》背景下民办职业院校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

阙明坤 武 婧 No.1 (118)

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登记为事业单位的悖论及其破解——以《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细则》第7条为中心

张海鹏 No.2 (107)

国有民办型独立学院转设的困境与对策

阙明坤 耿菊萍 等 No.2 (107)

民办高校营利或非营利性质选择困境及其对策——基于行为决策理论

段淑芬 杨红娟 等 No.2 (107)

2020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汤建民 No.2 (107)

中国民办教育政府干预逻辑的转换——从政治逻辑、经济逻辑到社会逻辑

方晓田 No.3 (99)

从单一到多元:民办本科高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变革

亓小林 刘献君 等 No.3 (99)

我国独立学院转设法律纠纷探微——基于三个典型案例文本的分析

阙明坤 郑育琛 No.3 (99)

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的反思与重构

黄海升 No.3 (99)

模糊性治理: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逻辑

沈亚平 刘澜波 No.4 (97)

独立学院转设现状分析与转设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

钟秉林 景安磊 No.4 (97)

基金会举办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现实基础、产权保障与推进策略

黄洪兰 No.4 (97)

我国独立学院转设风险分析与因应之策

雷承波 No.4 (97)

民办高校资产证券化:政策空间、发展现状与未来理路

李 虔 No.5 (88)

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周海涛 廖苑伶 No.5 (88)

民办高校教学学术的推进成效与制度反思

张国平 徐雄伟 No.5 (88)

生态学视角下营利性民办高校教师发展困境与策略改进

王义宁 No.5 (88)

基于政府规制视域的独立学院转设研究

夏百川 No.6 (91)

独立学院转设的新选择:基金会办学

郑淑超 No.6 (91)

民办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发展的问题、成因与对策

廖秀花 阙明坤 No.6 (91)

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胡小瑜 No.6 (91)

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索引

2020年10月—11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索引

No.1 (119)

2020年12月—2021年1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索引

No.2 (108)

2021年2月—3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索引

No.3 (100)

2021年4月—5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索引

No.4 (98)

2021年6月—7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索引

No.5 (89)

2021年8月—9月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索引

No.6 (92)

猜你喜欢

转设民办民办高校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在晋招生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学校名单
基于SWOT模型的独立学院转设背景下招生工作策略探究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教育部要求各地为民办幼儿园纾困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教育部发布民办本科教育首份“体检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