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命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探索与经验启示

2021-11-30

关键词:政党中国共产党政治

叶 虹

(台州学院 商学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政党由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其作用的发挥与对现实需求的回应程度密切相关。从马克思主义视角来看,政党是具有特定政治纲领、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利益的政治组织。“政党的首要任务,就是组织本阶级的成员进行阶级斗争。”(1)王沪宁、林尚立、孙关宏:《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43页。不同于西方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承担起救亡图存的使命,是一个将缔造、维护、治理现代民族国家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而不懈奋斗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2)郑永年:《中国共产党负有使命,和西方政党很不一样》,2017-10-30,http://www.ipp.org.cn/index.php/home/blog/single/id/222.html。。基于中国社会发展和执政党建设的历史进程、经验事实,深入中国政治的深层结构,科学描述和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在现代政党分类体系中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设历程,深入分析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中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炼建设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经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民族、人类的发展之中,将使命注入血脉之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与党坚守初心理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大的政治领导及自我革命能力分不开,坚持党的领导是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

一、中国共产党建设使命型政党的历史进程

鸦片战争后,随着列强瓜分中国,当时的中国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主动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国共产党全面执政以来,始终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引领,以严密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党规党纪为保障,主动承担历史使命、切实履行政治责任,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特质。不论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还是在重重困难的建设时期,抑或是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不变的初心和使命是所有共产党人奋斗的不竭动力,是实现“两个一百年”伟大梦想的关键之匙。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使命的完成——使命型政党底色的奠定

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历史赋予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使命。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自身的使命——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没收资本家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但事实证明,在面临内忧外患的中国,这一历史使命的实现比想象得更加困难,要依靠广大人民的力量,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方能一步步完成。

在复杂的革命斗争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适时调整革命任务、战略战术,准确分析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道路,提炼出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和伟大的变革。从大革命失败、国共联合抗日到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代表和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带领人民打土豪、分田地,进行反帝反封建反分裂的斗争。为人民群众求解放的初心使命和为人民利益甘愿牺牲自我的责任担当,使党在群众中的组织动员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严明的党纪和从思想、制度、作风等方面不断强化的党的自身建设,锻造了党在革命斗争中的领导力。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残酷的斗争,完成了武装夺取政权、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党也在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中将自己锻造成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党,奠定了自身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基本底色。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使命的承担——使命型政党在探索中砥砺前行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首要使命是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着手,把新中国初步改造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艰难的环境下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国家制度,在农村和城市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有步骤地以和平手段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由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判断失误、对社会规律认识不足,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出现了激进和不切实际的做法,但依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这一时期,为了更好地承担历史使命,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国际敌对势力的打压和国内百废待兴的复杂局面,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中国共产党以理论教育、思想改造为载体,开展整风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和整党运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在此期间,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处分党的组织及党员的批准权限和手续的规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工作任务、职权范围、机构设置的规定》《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处理控告、申诉案件的若干规定》等制度,整顿党风党纪、开展反腐败斗争,清除党内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坚决处置不合格党员,确保党员的先进性和党组织的纯洁性,增强了党的政治整合力和政治领导力。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命的践行——使命型政党的坚守与创新

1978年,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打破思维上的僵化和误区,明确了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将发展经济作为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史。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化了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夯实了党的阶级基础,指明了党的建设路径,更是将党的性质、使命和根本遵循融为一体,成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发展的重要成果。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深入探究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历史问题,形成了指导和推动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这是我们党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02年第22期,第3-19页。为了顺利完成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立足国际国内形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敢于啃“硬骨头”、涉“深水区”,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激发社会各层面的活力。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执政的政党,历史使命的承担始终是推动党的建设的内在动力,时代责任的履行则成为党的建设的激励机制。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党的建设,严格党员标准、重新登记党员,在全党进行做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以保证党组织队伍的纯洁性。同时,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陆续恢复部分之前在国家机关、经济或文化组织中曾被撤销的党组,更加重视高校、企业和农村的党建工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使命的担当——使命型政党的发展与壮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际形势波诡云谲,国内改革进入攻坚克难阶段。时代又给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地回答了“时代之问”。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的制度支撑体系与具体运作机制日益优化,政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历史性成就(5)唐皇凤:《使命型政党建设的理论基础与中国经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26-133页。。今天,中国共产党一再强调坚守和践行初心使命及学习党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以党史学习为主题的教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深入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切实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制度建设,扎紧制度的笼子,创造性地提出政治巡视制度;将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相结合,提出“要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也要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群众路线。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使命和责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不断提升执政能力和治理水平,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生命力、战斗力。

二、中国共产党作为使命型政党的特质

不同于西方政党,中国共产党因救亡图存的使命而建立,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动承担起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其使命型政党特质在此进程中一一展现,进而奠定了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一)为使命而生——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衷

西方政党的产生基于相对成熟的政治形态,这与宪政和代议制政府的出现有关。美国著名学者亨廷顿(1989)认为,政党产生和发展必然经过宗派阶段、两极化阶段、扩展阶段和制度化阶段,当允许围绕权力进行有组织的竞争制度化时,西方政党便出现了(7)塞缪尔·P.亨廷顿著,王冠华译:《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381-388页。。早期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多是因为某些政治原则分歧的出现,由政府内部的不同政治派别组建而成。随着现代选举制度的确立和普选权的扩大,以获取、维护政权或参与执政为目的的西方政党产生。在选举决定成败的制度安排下,西方政党以获取执政地位为最大目标。其使命是不断变化的:若赢得选举成为执政党,在掌握国家政权后需要兑现竞选承诺;若输掉选举成为在野党或者反对党,就要履行监督执政党的职能。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在内忧外困的境地下,中国进步人士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美国著名学者史华兹认为,“中国灾难”“中国困境”是建党之初中国的基本国情,组建的共产党本质上就是实现历史性拯救的组织(8)转引自路克利:《哈佛大学的中国共产党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0-111页。。1921年,党的一大将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废除私有制和最终消灭阶级差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1922年,党的二大讨论通过了第一部党章,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并在最低纲领中明确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目标,吸引了志士仁人和广大群众的加入。可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目标追求,同时,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将实现共产主义和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因对使命的认知而建立,因对使命的主动承担而发展壮大。

(二)以使命铸魂——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追求

西方国家代议制政府出现后,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普选权逐渐扩大,利益群体开始在代议制政府中最为重要的立法机构中结盟,早期政党及政党制度逐步形成。西方政党的诞生体现了浓厚的政党利益,首先是为了“抗衡控制行政部门”,其次是出于选举的需要,以获取选民的关注和承认,进而赢得选举为目的(9)韦农·波格丹诺著,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39-441页。。政党起源于国家立法机构内部的派系或者联盟,是立法机构为了制衡行政部门而结成的利益集团(10)韦农·波格丹诺著,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制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39-441页。,因此西方政党实际上是为了参与、获取国家权力而诞生的一种组织制度。从建立动机来看,西方政党表面上是通过聚合政党内部资源,整合政党党员的人力、物力、财力和影响力,来实现政治纲领中承诺的自由和民主,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特定的少数利益群体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一直是理论上最丰富、政治上最坚定的(11)特里·伊格尔顿著,李杨等译:《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重庆出版社2017年版,第2-3页。,这为中国共产党奠定了红色政治基因。在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中,党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的目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百年奋斗历程的每一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政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2)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41页。,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努力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行党章与时俱进地把党的性质概括为“两个先锋队”,即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以往一切政治组织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初心和使命,将践行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视作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并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动党组织不断发展,这是使命型政党独有的典型品质(13)唐皇凤:《使命型政党:执政党建设的中国范式》,《浙江学刊》2020年第1期,第69-79页。。

(三)因使命而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作用

西方发达国家政党政治发轫于19世纪,晚于现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出现。西方发达国家政党体系在建立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关键性作用,而是在宪政统治为政府、社会团体和公民普遍接受之后才运作起来。民族国家统一在前、政党竞争产生在后,政体确定在前、政党制度形成在后,如此政党才能与统一相容(14)萨托利著,王明进译:《政党与政党体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7页。。政党作为社会多元体系中的一元,其主要功能是代表和表达。从政党、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来看,政党是公民和政府之间联系的纽带。现代西方卡特尔型政党与国家关系越来越紧密,与社会越来越疏离,逐渐变成“国家代理人”,政党政治更多成为统治者控制被统治者的一种手段,这种代议制民主的“仪式性”更加凸显。

相较于西方政党,中国共产党具备了代表、表达、整合、分配和引领等五大功能,前两个是常规功能,后三个是长期执政党所具有的独特的崭新功能(15)唐亚林:《使命—责任体制:中国共产党新型政治形态建构论纲》,《南京社会科学》2017年第7期,第1-7页。。中国共产党建立无产阶级军队,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推翻了压迫,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因此,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主要建设力量。执政以来,中国共产党通过引导和协商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与公共需求,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公平分配公共利益,从而引领国家和社会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伟大的历史使命激励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道路中不断成熟壮大,为后发国家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四)担使命而能——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西方政党有些产生于社会运动,有些扮演着利益集团的角色。逢选举时,政党的各级组织会在财团和社会募捐的支持下(有的还有国家财政的支持),通过媒体广泛宣传竞选主张,拉拢选民,努力获得更多选票,以赢得选举进而组织政府、掌握政权。但不选举时,有些政党除主要的全国性机构、委员会履行一些日常工作外,其基层组织往往消失在政治生活中。在两党或多党制国家中,党派竞争激烈,其地位高低由执政、在野两种状态决定,执政党直接执掌政权,在野党通常只能通过牵制和监督执政党的方式影响政府决策,难以实现对国家政权的长期执掌和政策的长期主导。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光辉历程,在全国范围内执政72年,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43年。作为一个始终承载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历史使命的政党,对使命的主动承担决定了党的建设的目标与路径,提升了作为执政党的政治合法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成为政治上的组织者和引领者,是因为党为承担和践行使命而建立了强大的组织体系、忠诚的干部队伍和严明的党规党纪体系,从而强化了党的执政能力。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其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必然和中国人民的选择。党的领导地位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凝练的重要经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勇于承担和实现历史使命,积极推动自身由“是”到“能”的提升,是不同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政党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使命型政党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应对

在全球化、市场化和网络化背景下,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国内改革逐步进入“深水区”,世情、国情、党情不断变化,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深刻变迁,使党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强化风险意识、积极打破困境,对中国共产党建设使命型政党有着重要的理论启发和现实意义。

(一)使命意识淡化、偏离群众路线的困境及应对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自身利益,要以人民的评判标准作为工作的评判标准。然而,少数党员干部颠倒了自己和群众的关系,脱离群众,漠视现实,更多依据个人经验和主观判断开展工作。他们政绩观错位、使命意识淡化,工作上不求实效、只讲留痕,遇到问题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产生了懒政、庸政现象。诸如此类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蚕食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民贵君轻的思想,相对朴素的民本思想虽带有阶级局限性,但也一直激励着古代官员勤政、贤政和廉政。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提出并形成了群众路线的基本观点和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主要做法。毛泽东将党群关系比喻成鱼与水、学生与先生、种子与土地、公仆与主人的关系,多次强调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严守群众纪律,相信和依靠群众(16)范登生、田侠:《关于党群关系的八个比喻》,2014-04-1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414/c1001-24892915.html。。邓小平强调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传家宝,人民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17)《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出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第80-81页。。江泽民将脱离群众视作党执政后的最大的危险,要求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求是》2002年第22期,第3-19页。。胡锦涛进一步完善党的群众观,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1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50-5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论述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党上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于如何坚持群众路线,他进一步总结:“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2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虽已完成,但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坚持群众路线,持之以恒地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显得尤为重要。

(二)时代主题变化、革命意识淡化的困境及应对

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党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不断与时俱进。随着时代主题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已从“革命党”转变成“执政党”的论调在一段时间内流行,甚至离开党的指导思想和最高纲领来谈党的转型。部分党员革命意识淡化,未认识到在世情、国情和党情的不断变化下,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诸多风险和考验。

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终理想,即否定数千年来的私有制,使人类彻底摆脱动物界的生存和生活法则,克服异化,实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即无产阶级革命,因此,革命性是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彻底的革命,不仅仅在于彻底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更在于彻底的自我革新和净化。在百年奋斗中,党在革命中执政、在执政后不忘革命。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党的工作侧重点和主攻方向不同,但革命与执政始终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执政党与革命党在角色定位上并不互相排斥,而是融于一体。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建立临时中央政府,领导根据地人民搞建设、动员和发动他们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取得执政地位也并非革命的终结,中国共产党继续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二次革命”。

革命意志和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党之本。回顾党的发展历程,党的早期创立者们在远大理想的号召下建党,在革命意志和精神的支撑下领导中国人民展开斗争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执政后仍坚持革命精神,抵御糖衣炮弹的诱惑。而今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必须始终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继续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在持续革命中担当执政使命,在长期执政中完成革命事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三)权力认知偏差、政治生态污染的困境及应对

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构建起一整套确保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治制度。权力是把“双刃剑”,依法用权、廉洁用权能让权力造福于民,反之,就会损害人民的利益。然而,少数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滑坡,将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升官致富的手段,钻营潜规则、经营关系网,官商勾结、拉帮结派,搞权钱交易,败坏了社会风气、污染了政治生态。

腐败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远发展。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共产党员犯法从严治罪”的理念。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就有“厉行廉洁政治,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共产党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的规定,体现了党依法执政的理念。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相继开展整风运动、“三反”“五反”运动和整党运动。改革开放后,为遏制腐败,我国恢复重建了国家行政监察体制,党的十七大更是首次将廉政建设列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建立追逃追赃协调机制,对大案要案一查到底。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腐败工作呈立体化推进,既用法治思维反对腐败,推进反腐败立法和加强反腐倡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又注重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将廉政教育纳入道德教育体系,筑牢自律之堤。一系列强有力的打击手段,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使政治生态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府,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中国共产党建设使命型政党的内在要求。

(四)主要矛盾变化、执政能力调适的困境及应对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局势的急剧变化和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要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少数党员和基层组织存在理论学习欠深入,实际工作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不够,判断形势科学性不够,抓住机遇和抵御风险能力不足,问题导向意识缺乏,解决复杂矛盾、统筹协调各方能力不足等问题。

重视学习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这是提升党员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学习对于党的重要意义。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只有不间断地学习,才能够“领导工作、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21)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出自:《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 179页。。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变,邓小平强调要善于学习,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学习(22)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出自:《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3页。。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战略任务,中央政治局带头坚持集体学习制度,各级党组织采用多种形式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23)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09-28,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10130215.html。。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加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除了突出政治标准,也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强调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历练年轻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2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出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3页。。为了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全党结合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能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离不开其一直以来坚持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水平的提升。

四、中国共产党建设使命型政党的经验启示

中国共产党因使命而生,不同时期党对历史使命的主动承担,是党的建设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使命型政党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从严管党、治党,优化运作机制,成长为拥有长期执政能力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

(一)根本保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新时代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总结党的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后发现,以往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追根溯源都是政治方面的。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面对多元化思想的腐蚀和权力、利益的诱惑,容易淡化政党权威意识,出现权威资源流失和“被稀释的”有限控制(25)闫健:《中国共产党转型与中国的变迁——海外学者视角评析》,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新时期党的建设必须将政治建设的统领作用落到实处,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既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更要保证党中央权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培育优良的党内政治文化,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更加重视党性教育和党性锤炼,“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两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26)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6页。。通过持续性、制度化的学习,党员在思想上更加成熟、立场上更加坚定。加强组织建设,既抓住关键少数,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又管好绝大多数,聚人心、汇民智;更加重视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准,将“德”居于首位,建立和执行选人用人“负面清单”。执行好《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规党纪,以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保证党组织的先进性、纯洁性。总之,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通过正确的政治纲领、路线、立场和目标,严明党的纪律,保证全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动力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始终站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党对人民群众的代表性、与人民群众的契约性和对人民群众的回应性,是党实现群众路线、确保始终遵从和坚持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27)李海青等:《砥砺前行——引领民族复兴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20页。。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将党组织的先锋队性质、引领发展和服务人民的功能、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崇高理想有机统一的现代政治组织,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为保障、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主体性价值(28)唐亚林:《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203页。。中国共产党坚守人民立场,集中广大人民的智慧,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构建一系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制度,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民主权利,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在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中,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群众路线,为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近年来,党深化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在新的征程上,党继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始终坚持把人作为主体、依靠人,把人作为尺度、尊重人,把人作为目的、为了人,让人民获得感更加充实、安全感更有保障、幸福感更可持续。继续贯彻和落实群众路线,进一步完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把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体现到基层群众自治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夯实人民群众在基层群众自治中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等发展中亟待攻克的难题,加大力度扶持农村、基层和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事业的发展,稳扎稳打地做好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和扶幼等工作,不断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朝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方向坚实前进。

(三)思想武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无产阶级的斗争要从自发上升到自觉并取得最终胜利,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思想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理论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在前进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加强全党的理论武装”(29)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读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年版,第104页。。中国共产党在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规律的认识与遵循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诞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先进思想,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规律,成为党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征程上,要继续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党既要坚持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中国实际、时代主题相结合,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更要持续开展整党整风和党内集中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统一思想和行动,保证党旗不变色、方向不偏失。具体来讲,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充分融合,推动党的理论创新迈向新阶段,进一步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进而增强其理论自觉、坚定战略定力,提高其运用科学理论观察分析事物、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将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行为准则,转化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力量,真正做到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另一方面,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治国理政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相结合,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哲学思想、治世之道、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相结合。深入领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深刻内涵,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领域的积极作用,增强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阐发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抵御意识形态渗透,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使命型政党。

(四)必由之路:坚持和发扬自我革命精神

勇于自我革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也是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在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少数党员干部在权力和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导致“四风问题”不同程度地出现,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受到污染。“它暴露了制度的低效,并引发了一些无法实现的期待。干部和官僚的能力也下降到了一个较低的水平,而党的治理能力和提供公共产品的能力随之下降。”(30)沈大伟著,吕增奎等译,俞可平审定:《中国共产党:收缩与调适》,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管理好党员,教育全党从党的根本宗旨、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检视和修正自己,是关系民心所向的关键问题。加强党外监督是必要的,但自我监督、自我完善才是最根本的。中国共产党历来具有自我革命精神,通过严格入党条件、严明党的纪律、加强作风和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等举措,夯实政治根基,“形成科学管用的防错纠错机制,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3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85页。。2014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从严治党的重大意义,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对新形势下管党治党工作作了部署。同年12月,全面从严治党被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百年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持续推进纪律建设,探索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加强政治巡视工作,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巡视工作落实民主集中制。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建设全过程,将使命意识转化为强大的制度力量,依规治党,扎紧制度的笼子,强化党规党纪约束,做实做细日常监督,形成有效的党内监督。勇于自我革命,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使命型政党建设的必由之路。

五、结 语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时刻葆有理论创新的思想品质,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党的建设,以强大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自我革命推动伟大社会革命,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诠释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展现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活力与担当。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必将继续秉持人民立场,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完成历史赋予的宏大使命,构建更优良的国家治理模式,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政党中国共产党政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