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业学院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021-11-30李妍妍李长威哈尔滨华德学院

营销界 2021年35期
关键词:吉利校企岗位

李妍妍 李长威(哈尔滨华德学院)

■ 前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教育和人才改革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020年7月30日,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动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

学校自2007年通过就业市场走访调研与吉利集团建立联系以来,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双方经过多年探索,逐渐由互为就业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过渡到深入、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合作模式。2018年5月,在原有“成蝶计划”订单班、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学校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签约成立“吉利汽车产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实践取得可喜的成果,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形成了新的模式,培养的人才得到了企业的广泛认可。

■ 产业学院的协同育人模式

“吉利汽车产业学院”是以企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导向,将企业课程融入学校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方全过程、一体化培养“准职业人”的育人模式。学院实行校企共同管理,共同规划、共同组织和开展学生专业和职业规划等方面教育教学活动,学院根据企业需求设立订单班,面向学校多个专业招收学生进入产业学院,以“订单班”的形式搭建学生就业直通车,为企业培养储备生产与服务的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

学院实行精准订单培养模式,将企业课程引入校园,让企业工匠走进课堂,使新技术设备进入学校实验室,让学生在产业主流的技术平台上成长成才。同时,企业在产业学院设立专项“吉利奖学金”,引进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鼓励加入产业学院的学生不断提高。经过产业学院的建设不断深入,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不同,产业学院主要形成“3+1”、“2+1+1”两种培养模式。

“3+1”模式: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3年在学校学习,“订单班”的学生最后1年到企业学习和实践,根据对应的企业岗位由校企双方帮助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来源生产,实行企业导师制度,极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1+1”模式: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前2年在学校学习基础课程,第3年植入企业课程,企业工程师进入校园授课,双方组成教师团队,有针对性讲授专业课程。最后1年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实现更有针对性的职业能力培养。

两种培养模式都在产业学院中运行,企业紧密的参与其中,实现了学生与岗位的紧密接触,实现了毕业设计与就业实习和岗位的有机融合。

■ 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产业学院的建设,在原有订单班模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创新的“六共同,一实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即:

(一)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校企双方组成专家组,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提供的人员需求、技术岗位技能要求、管理岗位能力要求等,结合我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共同制定“吉利汽车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标准,有效地提高了人才与岗位的匹配度。

(二)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按照岗位的实际需求,校企专家双方共同协商,科学合理的规划理论课和实践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目标明确、主线清晰、面向岗位需求,同时推进了课程体系的改革,企业课程融入教学管理。

(三)共同进行课程设置

校企双方共同根据培养方案设置课程,学生除了完成学校规定的必修课程外,还共同开发了企业必修课程,主要包含企业文化与管理,行业与产业相关技术,企业项目开发、生产与管理等岗位相关理论和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由企业派工程师或经企业认证的校内教师完成授课。

(四)共同组建教师队伍

双方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充分利用企业技术骨干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来校介绍讲解企业前沿技术,担任教学指导;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培训和实习,了解本专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了解本专业对员工技能水平的要求,熟练掌握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

(五)共同建立实践教学中心

学校和企业共同在校内、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投入最先进的设备、软件和优质师资,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最接近企业实际运营的生产实训。

(六)共同进行质量评价

校企双方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对进入“吉利汽车产业学院”的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鉴定和评价。

(七)“一实践”即企业实践环节

学生到企业进行定岗实习,校企共同制定实习方案和考核办法,校内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进行指导。

■ 产业学院的管理运行模式

(一)组织机构

“吉利汽车产业学院”实行校企领导共同管理机制,企业学校组成学院领导班子,共同为产业学院筛选优质学生,保证学院的教学运行。

(二)学生管理

“吉利汽车产业学院”设立单独的辅导员进行管理,组织学生按照能力要求开展学习和素质拓展训练,每周都通过视频学习企业课程,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参加企业组织的暑期夏令营活动。同时吉利集团为订单班学生提供覆盖面为17%的奖学金,激励学生学习提高。

(三)教学运行

校企共建课程的教学团队,由企业的工程师和获得吉利集团师资培训资质的学校教师共同构成,课程实行任务驱动、小组教学,模拟企业的运行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产业学院培养成果显著

“吉利汽车产业学院”是我校与吉利控股集团在校企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卓有成效的基础上,顺应国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而建立的产业学院。多年的合作和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吉利集团形成了“学校品牌”。已有近千名学子进入吉利集团的各个岗位任职,因“进入角色快、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在集团内部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形成了体现新技术,新方向的课程体系和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形成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技能全面提高,校企教师交流全面增强,每年多名教师进入企业历练,多人获得企业认证的讲师资格,为教师能力提升提供了保证。

校企共建实践教学中心,培训教师,吉利集团赠予设备进入校园,先进工艺先进基础得到传承和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在学校产生了“吉利效应”。企业进入校园,不仅将企业设备、人员、技术、工艺、标准引到学校人才培养中,同时也带来了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真正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吉利成为很多学生择业的最佳选择。

精准培养打造新的合作模式。细化原有的订单班形式,开展岗位精准定向培养,针对自动化设备工程师、生产管理班组长、汽车车身修复工程师以及行政管理岗,定岗定人组成班级,提前按岗位能力要求分别实施对口培养,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校企双方实现合作共赢。

■ 总结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产业化学院的运行,为企业培养大批优秀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更好地促进了学校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教学理念的转变和育人模式的改变,有利于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用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推进学校专业实验条件的升级、有利于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提高,最终实现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吉利校企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Year of the Tiger calendar makes early impression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吉利4A军团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