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疗仔猪消化道疾病
2021-11-30李娜
李 娜
(河北英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般仔猪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消化道疾病,此类疾病对仔猪来说发生率高、病因较复杂、治疗难度大,如果治疗不当极易造成仔猪死亡。许多养殖户对治疗仔猪的消化道疾病都有棘手的感觉。治疗此病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准确的致病因素。这是由于不足3 周龄的仔猪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消化器官还处于发育阶段,此时仔猪的免疫功能较低,极易出现应激反应或感染,表现出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由于中草药的毒副作用较低,采用中草药治疗仔猪的消化道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 仔猪消化道疾病鉴别以及诊断
1.1 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是仔猪养殖中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其高发于1 月龄内仔猪,该病的病原为埃希氏菌,该病会在不同日龄哺乳期仔猪间相互传播。仔猪黄白痢的发生,除与仔猪机体抵抗力水平较低有关外,还取决于致病菌的感染。临床上,仔猪黄白痢的主要症状为:
1.1.1 仔猪黄痢
仔猪粪便呈浆状,颜色为黄色,存在明显的腥臭味,粪便内可见适量凝乳片,仔猪精神萎靡、不食,机体极度消瘦,随着病情的发展其日渐衰竭,最终导致死亡。
1.1.2 仔猪白痢
仔猪腹泻症状的发生较为突然,其粪便颜色为乳白色或者灰白色,粪便类似于浆糊,存在独特腥臭气味,同时仔猪粪便内可见适量血丝或者气泡。随着病情发展,病猪排便日渐频繁,若病情严重,可引发排便失禁,部分病猪甚至出现脱肛症状。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佳,被毛杂乱,呼吸受阻,长期卧地,部分病猪出现呕吐症状,最终亦因衰弱而死亡[1]。
1.2 仔猪副伤寒
仔猪副伤寒又被称为沙门氏菌病。该病高发于2 周龄仔猪,在养殖密度较大的断奶期仔猪间发病概率较高。外界不良环境是该病的一个主要诱因,例如气温骤变、天气寒冷、长途运输等。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病猪一般出现食欲废绝、精神不振、体温急剧升至41℃~42℃,病猪机体多个部位可见蓝紫色斑点,同时表现为呼吸受阻,出现便秘以及下痢等,仅仅3 d 病猪即会死亡。若病猪所患为慢性型疾病,通常表现为食欲下降、寒颤发烧、体温41℃左右,病猪相互集聚,在发病初期病猪主要症状为便秘,随着病情发展表现为持续性腹泻,其粪便存在明显的恶臭气味,颜色为淡黄色或者黄绿色[2]。慢性型疾病病程可持续14-21 d,甚至更长,在发病的中期以及后期,病猪机体出现大片蓝紫色斑块,同时可见大小类似于黄豆,颜色为黑褐色的痂皮样湿疹,随着病情发展病猪最终因衰竭而死亡。
1.3 传染性仔猪胃肠炎
传染性仔猪肠胃炎是仔猪感染传染性的肠胃炎病毒后引发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剧烈腹泻的传染病。该病一般多在寒冷的冬春季节流行,高发于12 月-翌年4 月,该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的仔猪,其中断奶前后仔猪发病概率更高。病猪主要临床症状为:突然呕吐及水样腹泻,部分病猪粪便喷射而出,高热、拒食、食欲不佳、精神萎靡、长期卧地、饮欲增加。到了大病后期,病猪频繁出现水样腹泻,最终因衰竭而死亡。传染性仔猪胃肠炎发病较急,同时具备较高的死亡率。其死亡率与仔猪日龄呈负相关[3]。
2 辩证治疗
2.1 仔猪黄白痢
母猪由于产前受热,造成乳热现象或乳汁过浓,当仔猪吸食后收到湿热所伤引发下痢,一般可用中药方:龙胆6g、白头翁12g、黄莲2g,将其研碎后拌入饲料中,连续使用2~3d。另外,白头翁、金银花及钩藤各50g,地榆40g,黄柏以及黄芩各30g,黄连20g,在母猪生产前70d 与30d 左右分别服用1剂,一般采用水煎喂服,每日1 剂,连续喂服2 剂。
2.2 仔猪副伤寒
中药方剂为黄芪、麦冬、滑石、金银花、黄柏、桑叶、甘草及木香各50g,车前子45g,生地、知母及秦皮各35g,桂枝、升麻及枇杷叶各30g,陈皮40g,加清水煎煮后分2 次为病猪灌服,每日1 剂,连续用药3-5 日。也可将板蓝根45g,黄连、银花及黄芩各40g,地榆及穿山连各35g,蒲公英、秦皮及青木香各25g,山鸡椒20g,加清水煎煮后为母猪喂服,对哺乳仔猪具备良好预防效果。
2.3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
将甘草45g,黄芩、黄柏及连翘各30g,泽泻及猪苓各25g,白头翁及枳壳各20g,木香15g 加清水煎煮后为仔猪灌服。若病猪腹泻严重,同时粪便带有较多黏液,需加入地榆炭以及大黄碳各15g;若病猪里急后重,需加入酒大黄20g;若病猪存在严重的口渴贪饮,需加入花粉20g、沙参以及麦冬各15g;若病猪热毒炽盛,需加入二花、赤芍以及丹皮各15g;若病猪存在咳喘及肺癀现象,需加入贝母、知母及栀子各15g,产后体弱母猪还需加入阿胶2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