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2021-11-30莫水冰贺州市中医院广西贺州542899

今日健康 2021年9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机体下肢

莫水冰(贺州市中医院,广西 贺州,542899)

1 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因

1.1 血流缓慢产妇剖宫产分娩后,若产妇长时间卧床会减缓血液流速,易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多种原因导致产妇卧床,如手术后切口疼痛、下肢输液、分娩劳累以及产后出血等,多数产妇剖宫产后脂肪增加,机体出现微胖,同时产妇分娩后由于子宫还未完全恢复,需卧床休息;我国产妇产后均有“坐月子”传统,主要是通过休息使受累的机体尽快恢复,但因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血液循环减缓,增加静脉血栓风险[1-4]。

1.2 高凝状态孕妇在妊娠期间,机体雌激素较孕前有较大差异,呈现明显增加趋势,易使肝脏产生凝血因子,其中纤维蛋白原随着妊娠时间延长而不断增加,导致抗凝血酶Ⅲ含量降低,致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此种状态可加快宫体内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能够有效降低出血量,但是也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风险[5-6]。

1.3 血管损伤产妇在妊娠终期与产褥期,由于某种影响因素易导致血管损伤,其中剖宫产术后若产妇出现严重感染或炎性反应会对血管造成损伤,且分娩后子宫增大对盆腔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造成损伤;若盆腔出现充血水肿的情况下也易造成血管损伤[7-8]。

2 护理研究进展若产妇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可采用溶栓、抗凝等治疗方法,以上措施虽可控制血栓形成,但会导致产后出血加重,若不及时控制极易导致栓子脱落、多脏器出血,最终增加肺栓塞形成的风险[9-11]。所以,产妇在手术后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可显著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2.1 预防性护理术前护理:机体评估:孕产妇在入院时,应及时采用Wells临床评估量表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评估,其具体评分为低危为0分、1-2分为中危、≥3分为高危,同时由评估结果对产妇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案[12]。健康宣教:由于较多产妇属于初次分娩,对术后护理内容不了解,因此医护人员需在患者术后给予健康宣教,针对高危产妇与家属讲解产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知识及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使让产妇及家属对该疾病的危害性全面了解,以此可提升其疾病知识认知度,避免出现不良后果[13]。在对产妇进行宣教期间,时期明白进行肺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如咳嗽练习、深大呼吸等;主被动运动,如择期手术孕妇教会其正确进行踝泵运动练习。

术后护理:环境护理:医护人员在对产妇期间期间,应为产妇营造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同时根据产妇自身抵抗力调整病房温湿度,以此为产妇提供保暖的环境,病房温度应以25℃左右为主;医护人员还可根据产妇需求在病房中增添一些物品,缓解内心不良情绪,有助于机体较快恢复[14-15]。运动护理:产妇术后,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讲解锻炼对加快机体康复的重要性,同时对产妇产生的疑虑给予详细解答,同时告知产妇通过下床锻炼可加快下肢深静脉血液流动,同时通过锻炼产生的肌肉泵加快血液回流,能够显著避免血栓形成,且还可确保术后脏器血液供给[6]。产妇术后取平卧位6 h,护士及家属对双下肢进行按摩,生命体征平稳后后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翻身运动。产妇取自由卧位,以侧卧位、半坐卧位为主,每2 h翻身一次,同时对下肢肌肉进行收缩;采取坐位的情况下,需脚部着地,强化腓肠肌收缩,若产妇无法下床,可在床上进行曲伸下肢作跖曲、背曲、内翻、外翻运动,足踝“环转”运动,3~4次/d,逐步增加频次至可下床活动为止[16]。随着机体不断恢复,可采取主动锻炼方式,①患者取平卧位,稍微抬高产妇床尾高度,抬高约为6°左右,在此期间医护人员可指导患者放松大腿,同时向上脚尖勾起,该运动的最大幅度以无疼痛感为宜,5 min/次,5-6次/min。医护人员还需指导患者实施踝关节伸屈反复练习,评估患者自身机体运动耐力后实施下肢锻炼,20 min/次。②医护人员还需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下肢被动运动与按摩,进行足外翻以及趾踝关节运动,按摩双侧下肢,其按摩顺序主要有自上而下,拍打大小腿肌肉,持续2 min,同时应该被动屈伸产妇双侧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趾关节,对经产妇定时翻身,1-2 h翻身一次[17]。鼓励产妇在床上进行主动下肢、踝关节屈曲、内外旋转等活动,活动产妇的关节以及肌肉,并嘱咐家属和产妇尽量早一些下床活动,但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限度与时间,以散步为主,5-10 min/次,3-5次/d。产妇术后在修养期间,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机体需求注意保暖,避免出现冷刺激引起静脉痉挛,同时指导产妇进行下肢肢体运动,可在产妇术后实施踝泵运动,增加产妇足趾的活动和股四头肌静力性收缩的练习,同时进行被动屈曲运动,加强产妇肌肉的按摩。以此加快产妇下肢静脉血液流动速度[18]。按摩护理:对术后产妇进行双下肢定位按摩:①术后2 h,医护人员单掌沿小腿自下而上环形按摩,同时轻捏小腿肌肉,持续2 min。②双手指腹相对交替轻拍腓肠肌及比目鱼肌,持续2 min。③术后3~4 h,随着产妇肢体功能逐渐恢复,医护人员将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握四趾做足趾的屈伸运动,连做10次,同时参与足背屈及下肢肌肉等长收缩[19]。④术后6 h,产妇垫枕后,取侧卧屈膝位,使用手掌部位对大腿部位进行形按摩,同时进行膝关节屈伸活动。连做5-10次。机械预防:可采用气压压迫或使用分级压力袜等,气动压迫是对套在肢体的袖套充气和放气来促进下肢血液流动和深静脉回流至心脏。分级压力袜是通过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增加下肢血液回流,它能提供不同程度的外部压力。积极预防妊娠期并发症:孕妇在分娩前,需对孕妇剖宫产指征进行明确,其中孕妇在分娩期间极易出现产褥感染,尤其是剖宫产产妇发生率更高,产妇若出现产褥感染会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极易增加肺栓塞风险[20]。所以,需对孕妇介绍自然分娩对新生儿审图发育的优势,同时对术前机体出现的原发性疾病有效治疗,如孕妇在术前应对自身血压积极控制,确保孕妇收缩压始终维持在 90~140 mm Hg,舒张压维持在60~90 mm Hg;若孕妇自身血糖偏高,需控制在6.1 mmol/L以下。

2.2 治疗性护理常规护理:心理护理:若产妇出现下肢静脉血栓,极易出现焦虑、紧张情绪,不利于术后机体恢复,为此医护人员应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采取有效的心理疏导方法,如音乐疗法、心理疏通等,提高产妇治疗信心。体位护理:产妇术后需卧床静养,可抬高患肢制动,在患肢下部垫梯形软枕垫,再次期间避免腘窝勿受压。患肢抬高15°~30°为宜,并高于心脏20~30 cm,膝关节屈曲10°~15°。做床上足关节运动,保暖患肢,勿按摩、热敷以及随意搬动,且患肢应制动避免随意挪动,以防血栓脱落。

综上所述,通过本文分析显示,在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期间,主要通过产前、产中以及产后护理,在不同护理环节采用针对性的护理方法,可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在对产妇进行护理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期间,医护人员需根据产妇病历资料对其风险实施全面评估,同时了解产妇及家属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并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从而确保产妇对该疾病有深入认知,以此提升产妇依从性。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机体下肢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某柴油机机体的设计开发及验证
大型卧浇机体下芯研箱定位工艺探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