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十四五”糖业发展新思路的探讨
2021-11-30陆长言
陆长言
(扶绥县农业农村局,广西 崇左 532199)
目前广西糖业发展正处于一个瓶颈期,由于受人工成本制约,虽然原料蔗的收购价处于高位,但种蔗的效益一般,蔗农种蔗的积极性并不高,甘蔗种植面积减少趋势明显。制糖企业受制于原料蔗价格高,制糖成本也高,在国际食糖价格的压制下,许多制糖企业的效益也在亏损的边缘左右摇摆。蔗农和制糖企业都对甘蔗生产陷入左右为难境地。
1 糖业发展面临瓶颈问题分析
如何突破广西糖业发展面临的两难瓶颈?传统的思路以提高甘蔗单产,降低成本,延长蔗糖产业链,推广全程机械化等为主,这些技术措施都是针对蔗糖产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的解决之道,但治标不治本。在广西糖业发展面临诸多的问题中,只有抓住关键问题,突破解决关键问题,广西糖业发展瓶颈才有突破的希望。
在当前情况下,提高甘蔗单产、降低成本,延长蔗糖产业链,推广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问题是不是突破瓶颈关键问题所在?首先看看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的问题。在广西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下,甘蔗平均单产75t/hm2将是“天花板”。在这二十多年来广西的甘蔗单产维持在61.5~70.5t/hm2之间,要突破到75t/hm2以上,难度较大,涉及系统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而不是仅仅品种、灌溉条件改善就能解决。系统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当前甘蔗小农、分散种植模式下,并不是短时期内可做到的,而是长期的过程。所以在“十四五”期间,75t/hm2还将是一个“天花板”,甘蔗单产的提高是缓慢的,效果不会很明显,寄希望于提高单产来降低成本,突破瓶颈,难度太大,短时间难以实现。其次是延长产业链,更多是解决制糖企业的效益问题,而不能解决蔗农的问题,农民不种甘蔗,延长蔗糖产业链价值将是空谈。看看当年台湾糖业辉煌发展史,如今的沉寂;看看贵港糖业曾经是综合利用的标杆,如今举步维艰;这些便是最好的明证。第三,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确是解决劳动力紧缺,降低成本的好方案,是蔗糖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但在当前大多农村土地没有规模化的情况下,推广机械化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单在机械收获方面有不少问题,如机械收获的甘蔗目前糖厂扣杂率约为8%,与人工收获的扣杂率2%以下,相差6%左右,相当于每吨甘蔗机械收获比人工收获多扣杂30元,而目前机械收获价格在90元/t左右,人工收获价格在140元/t,相差50元/t,扣杂率高抵消60%的机械收获价格优势。还有土地小块、分散,严重制约机械收获的效率。甘蔗种植模式并没有与机械化相配套,蔗蔸破损率比较高,严重影响宿根蔗产量。这些问题抵消了机械收获成本方面的优势,让机械收获推广不尽如人意。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需要方方面面配套,才能体现出优势,所以它的发展将受制于各方面配套,其发展任重道远。
2 广西蔗糖产业突破瓶颈关键问题
大幅提高甘蔗种植土地效益是问题的关键,重点是大幅提高效益。目前甘蔗种植的土地效益在12000~15000元/hm2,大幅提高效益意思不是提高3000~4500元/hm2,而是提高1~5倍以上的土地效益,是30000元/hm2、45000元/hm2,甚至于75000元/hm2以上。大幅提高土地效益是突破瓶颈的关键所在,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蔗农种植意愿
原料蔗是制糖企业生存的基础。原料蔗绝大部分来源于农民种植的甘蔗,而农民种植甘蔗的意愿对原料蔗供应影响巨大,农民种植意愿很大程度取决于甘蔗土地效益。在水果、蔬菜等作物种植效益比较下,农民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的期望值。在基层农村调查中,如现在沃柑种植,按5元/kg统收,盛产期沃柑的土地效益纯收入达到105000~150000元/hm2,管理好的,甚至达到300000元/hm2以上。又如豆角种植,市场行情好时,按3~4元/kg收购,2~3个月时间,土地纯收入也达10000~12000元/hm2。甘蔗种植土地效益如果每公顷只提高几千元,与农民期望值相距甚远,难以提高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所以大幅提高甘蔗种植土地效益是提高农民种蔗意愿的必然选择。
2.2 乡村振兴的需要
回顾历史,当年广大蔗农依靠甘蔗实现脱贫,依靠甘蔗建起一幢幢“甘蔗楼”,为实现我国“吃糖自由”作出巨大贡献。而今天的农村形势却是“3860”部队在种甘蔗,农村能人、年青人很少在家种地,这说明甘蔗种植效益一般,他们不愿留下来。在这样的情形下,蔗糖产业如何发展强盛,乡村振兴如何实现?所以必须大幅提高甘蔗种植效益,吸引更多农民留在土地上,通过甘蔗产业实现致富梦想。
2.3 国家食糖安全需要
国家食糖安全政策主要手段是食糖收储和蔗糖生产保护区。食糖收储政策与农民关系不大,但蔗糖生产保护区与农民有直接关系。农民家里的几公顷土地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前没有水利只能种甘蔗,现在有“双高”糖料甘蔗基地建设,就有了水利,有些农民就想改种其它效益好的作物来提高收入。现在不少“双高”甘蔗基地,农民改种其它作物屡见不鲜,虽然经过多次整顿,但仍然屡禁不止。所以大幅提高甘蔗土地效益才能稳定甘蔗种植面积,才能让蔗糖生产保护区成为真正保护区。
3 融合产业一体化可提高土地效益
提到提高效益,传统的思想是围绕提高甘蔗单产来提高效益,如品种良种化、机械化、水利化、病虫害防治等,这些技术措施的确能提高效益,但提高幅度不大。比如通过这些技术措施,甘蔗单产每公顷提高15吨,不考虑投入,则增加了7500元/hm2种植效益,但这与大幅提高土地效益目标30000元/hm2、45000元/hm2,甚至于75000元/hm2以上,还有很大的差距。
事实上,以围绕提高甘蔗单产为技术路线很难实现大幅提高甘蔗土地效益。所以大幅提高土地效益需要创新,需要有新的思路:以甘蔗种植为轴,融合第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技术路线。它重点不在于提高甘蔗单产,而是融合发展第一、二、三产业,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一体化融合发展来大幅提高效益。那么一体化融合发展是否有大幅提高效益的潜力?
扶绥县甘蔗套种西瓜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现在每年甘蔗套种西瓜面积达2.67多万公顷,每公顷套种1500~1800株嫁接西瓜苗,加上进口复合肥和地膜等费用,成本大约在7500~9000元/hm2。正常年份,西瓜产量在22500~37500kg/hm2,按这几年西瓜平均收购价格1.2元/kg左右,收入达27000~30000元/hm2,扣除投入,每公顷纯收入15000元以上。再深挖套种西瓜的潜力,发展西瓜的深加工,把西瓜汁加工成西瓜酒、西瓜醋等系列产品,西瓜皮加工成西瓜霜等,通过深加工,将大大提高西瓜应对市场风险,大大提高西瓜附加值,并形成一系列副产品,效益更加可观。
发展以蔗尾梢、蔗渣为饲料养牛项目,一头150kg的小牛经过10个月养殖,可长到400kg以上,育肥了250kg,按30元/kg收购价,其产值达7500元以上,其效益也是非常可观的。
通过这两个例子,以甘蔗种植为轴,探索融合第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各种模式,大幅提高甘蔗土地效益很有潜力,是可行的。而且融合产业一体化技术路线,它将会对甘蔗规模化经营产生实实在在的客观需求,从而促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优异的土地效益进一步促进规模化经营的发展,相辅相成。当规模化发展起来,优异的土地效益会促使一系列甘蔗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如甘蔗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品种有序更新换代、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配方施肥技术、增糖技术、甘蔗生产机械化、水利化等技术的推广应用,甘蔗单产不断提高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融合第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蔗农在甘蔗生产中面临诸多难点、痛点问题,如甘蔗砍收、甘蔗病虫害防治、甘蔗品种和肥料选择、劳动力缺乏、种蔗辛苦和种蔗收入低等,都将在规模化经营发展中迎刃而解。
4 讨论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以甘蔗种植为轴,融合第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新技术思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也比较成熟。它以蔗农需求为关注点,确确实实解决蔗农面临难点、痛点问题,对产业脱贫致富、乡村振兴将发挥巨大作用。如果它能得到政府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和扶持,得到高校和科研院所理论和技术的支撑,那么突破广西糖业发展瓶颈,再创广西糖业新辉煌将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