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混合样本检测的研究进展
2021-11-30梁爱珍
梁爱珍
(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防城港,538000)
2019年12月发生发热、肺部感染和咳嗽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经证实是由COVID-19所引起。WHO于2020年2月1日将其定为2019年冠状病毒病,且宣布是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为应对COVID-19的流行,快速、准确适宜的检测技术对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1]。针对COVID-19诊断方式有病毒基因组测序、核酸检测与特异性抗体检验,核酸检测是目前首选的检测方式,其具有窗口期短,检测灵敏度高等特点,最为广泛的是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RT-PCR)技术,扩增位点针对病毒基因组中3段保守序列,即、核壳蛋白(N)、即开放读码框lab(ORF lab)、包膜蛋白基因(E)[2-3]。在能够保证样本治疗与检验质量的前提下,核酸检测存在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的特点,常用样本有、肺泡灌洗液、痰液、咽拭子、鼻拭子[4]。目前,COVID-19核酸检测需求量大,需要提升其效率,扩大检测范围,故推荐混采检测和稀释混合检测,其中,混合检测相对较优,不但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还降低了检测成本。本文现对混合检测进行综述。
1 混合样本的检测背景
混合样本主要指将多个不同人的样本混合采集之后,若结果呈阴性,表示每个人的样本均是阴性,若为阳性则说明其中有人血样为阳性,之后分别对该人群样本进行逐个检测。混合样本时建立在比较成熟的检验方式上,即采集、保存、混合检测,最大程度避免了非实验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影响[5]。在进行该项操作时要考虑几个因素,样品混合后不可相互干扰,以免产生假阳性或是假阴性。比如,不同血型血液混合后出现凝集反应,导致标本性质的改变,再对血细胞检测,故所得结果将不准确;稀释混样后,可使待测物浓度低,导致假阴性结果,其次是需要有足够灵敏的技术支持[6]。相关研究表示[7],混合检测有效提高检测效率,节省了医疗资源。一项国外研究[8]中证实了该检测方式,通过对粪便蠕虫进行检测,以独立检测和混合检测对比,后者敏感性特异性较高,同时减少耗材。
2 COVID-19核酸的混合样本检测
在早期的核酸检测中,均以单检方式,该方式比较稳定、可靠、不易出现漏检等优势。但缺点也较为明显,其效率较低,在检测任务重的情况之下,不能有效满足大范围群体快速筛查。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维护群众的健康混合样本的实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9]。一项北京市疾病预控混合检测中[10],对北京市民多以这种1:5混合检测模式。另一项实验室中取不同样本混合提取核酸,从而5份样本中取40ul组成200ul混合提取核酸,但因有一定的稀释效果,故对地病毒载量样本具有假阴性的可能。同时考虑到混合检测是针对地位人群的筛查,因此,对节约资源与加大人群筛查具有显著优势。所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核酸 筛查稀释混样检测技术指引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核酸10合1混采检测技术规范的通知》,由此加快筛查诊断速度,减少传播与节约社会成本[11]。在我国疫情中后期防控工作中,各地区疫情再次来临之时,多地使用该项检测用于全人群进行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工作。
3 混合检测质量和应用思考
混合样本检测依据混合时机分采样混合和实验室内混样检测,采样混合在核酸检测中已明确使用。国内已有研究或是指南证实使用1:5、1:10、1:48的混合比均可显示理想的敏感性[12]。但在实际应用中还要考虑到试剂敏感性问题,混合池内样本量越大,对试剂敏感性要求也较为严格,目前我国核酸检测试剂盒灵敏度能够达到500~600copy/ml,急性期阳性样本中病毒拷贝数在104~164copy/ml,能够满足稀释后样本检出的要求。另外,从技术层进行分析,感染的初期利用咽拭子样本行独立核酸检测,rRT-PCR阈值为18~22,我国常用的为40循环,若是依据样本每稀释2倍Ct值升高1估算,Ct在30左右样本即使使用1:256混合比依然可保证其敏感性。而最终决定混合样本量是临床操作,即,采样方便、安全和操作等。样本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混检结果,所以要对采集样本人员标准化培训,同时,采集样本前要充分的震荡样本管,实验室检行混样检测的步骤较多,故注意灭活,以免产生院内感染[13]。此外,不可一步法提取,推荐以磁珠法、柱提法,从而获取较高浓度的核酸,减少对扩增体系的干扰。
4 小结
总而言之,混合检测与独立检测的敏感性方面相当,特异性未受到影响,特别适于群体检测,对此,该项检测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查提供了快捷有效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