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辨治感染后咳嗽经验
2021-11-30包春春陈远彬叶占兰指导林琳
包春春, 陈远彬, 叶占兰(指导:林琳)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东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东广州 510120;3.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东东莞 523820)
感染后咳嗽是指当呼吸道感染的急性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通常持续3~8周,且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的一种病症,是亚急性咳嗽的最常见的一种[1]。国外研究表明,在上呼吸道感染的人群中,约11%~25%会发生感染后咳嗽,而在呼吸道病毒流行季节,其发病率可达25%~50%[2]。目前本病的西医治疗采用药物对症治疗为主,缺乏特异性药物。《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1]推荐病毒感染后的咳嗽不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对部分咳嗽症状明显的患者建议短期应用镇咳药、抗组胺药等。但这类药物往往只对部分患者有效,且容易带来疲乏、嗜睡、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停药后易复发。中医治疗咳嗽历史悠久且理论丰富,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林琳教授为广东省中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周仲瑛、晁恩祥学术继承人,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林琳教授认为,感染后咳嗽属于外感咳嗽的一种轻症,常有自限性,但部分患者咳嗽顽固,甚至可发展成为慢性支气管炎和咳嗽变异性哮喘。本文将林琳教授辨治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感染后咳嗽的病因病机
感染后咳嗽的发生与肺的生理特性以及风邪的致病特点密切相关。肺为娇脏,不容纤芥,不耐邪气之侵,正如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咳嗽第四》所说:“(肺)只受得本脏之正气,受不得外来之客气,客气干之则呛而咳矣。”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且风为百病之长,凡寒、湿、暑、燥、热诸邪,常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临证指南医案·卷五》说:“盖六气之中,唯风能兼盖五气”。
目前,感染后咳嗽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尚不甚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与气道炎症、呼吸道黏膜损伤、气道高反应以及咳嗽反射敏感性(CRS)增高有关[3]。王颖等[4]认为,风邪伏肺导致的慢性咳嗽可能与气道慢性炎症、咳嗽反射敏感性增高相关。易璐莹等[5]研究发现,风邪犯肺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明显高于非风邪犯肺证患者,说明外风可影响促炎因子分泌,促进炎症的形成与发展。现代大多数中医名家亦认为本病与风邪留恋相关[6-7]。国医大师晁恩祥教授将本病归属于风咳,并总结风咳以“风邪犯肺,肺失宣肃,气道挛急”为主要病机[8]。林琳教授认为,本病外邪多以风邪为主,多夹寒、热、燥邪。现代临床上患者出现的刺激性干咳、咽痒多因吸入刺激性气味、冷空气等诱发或加重与中医学“风胜则痒、风胜则痉”的致病特点相似。故感染后咳嗽可归属于中医“外感咳嗽”“风咳”等范畴。
《圣济总录·卷一十四》论曰:“风邪中人,以腑脏虚而心气不足也”。林琳教授认为,正气亏虚,无力祛邪,外邪由表入里,是咳嗽迁延的根本原因。林琳教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发现,本病总以气虚、阴虚为主,临床治疗中应固护正气及阴液。现代医学研究[3]表明,本病咳嗽症状的迁延与免疫球蛋白水平相关,在炎症细胞和炎症介质的共同作用下,患者气道黏膜上皮被破坏,由此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可能是咳嗽迁延不愈的原因。
2 感染后咳嗽的证治
2.1 风邪在表夹寒、热、燥邪者以“宣、透”为法外邪侵袭,病邪在表,多影响肺气宣发,导致肺气不宣为主的病变,治疗当以宣散透邪为法。“宣、透”的治则符合肺脏的生理特点及风邪的致病特点[9]:(1)肺脏清虚娇嫩,治疗当以“治上焦入羽,非轻不举”为原则,用药以轻清、宣散为贵;(2)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治疗时当逆其传入途径而出;(3)肺主宣发,可通过纳新吐浊以及宣发卫气,因势利导,宣散透邪外出,正如《灵枢·痈疽》所说:“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
临床可根据表邪的不同,辨证选方。如风邪独恋,寒热表现不明显者,宜祛风宣肺透邪,予苏黄止咳汤;风寒恋肺,宜祛风散寒,予三拗汤合止嗽散,风寒重者,常加生姜、细辛、五味子;风热袭肺,宜凉宣透邪,以桑菊饮、银翘散加减。燥分温凉,温燥伤肺,宜清宣透邪,润肺止咳,以桑杏汤加减;凉燥袭肺,宜轻宣凉燥,温润止咳,予杏苏散合止嗽散。“苏黄止咳汤”[8]是晁恩祥教授创立的治疗风咳专方,此方不寒不热、不温不燥,具有“疏风宣肺,缓急解痉,利咽止咳”功效。李天浩等[10]通过动物试验,发现苏黄止咳胶囊能够减少感染后咳嗽大鼠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P物质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减轻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反应,降低咳嗽敏感性。
2.2 邪入少阳当以“和解”为法感染后咳嗽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外感史,此时人体正气多见亏虚,腠理疏松,卫表不固,而太阳表邪不解,循经传入少阳,枢机不利,肺失宣降。正如《伤寒论》所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此类患者临床上多见干咳、口苦咽干、胸胁胀闷不适、心烦、食欲减退、脉弦等表现。
对于邪入少阳,病位在半表半里者,治疗宜和解少阳,通利枢机,常以小柴胡汤、柴胡枳桔汤(《通俗伤寒论》)治疗。《伤寒杂病论》有采用小柴胡汤治疗咳嗽的论述:“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说明太阳中风,邪入少阳的咳嗽,以小柴胡汤治疗,可和解少阳,枢机通利,使邪气从腠理而出,咳嗽可止[11]。若外兼表寒,加三拗汤;若表热明显,加薄荷、桑叶、菊花等以发散风热。
2.3 病邪入里热化者当以“清热”为法,兼顾虚实热化成瘀,瘀热交结。肺“朝百脉,主治节”,通过肺气的升降出入,助心行血,调节血液的运行,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这是肺系疾病易形成瘀血的重要原因[12]。周仲瑛教授根据“瘀热”理论,提出“瘀热互搏”证型[13]的形成是在急性外感热病或内伤杂病病变发展的一定阶段,火热毒邪或兼夹痰湿壅于血分,搏血为瘀,致血热、血瘀两种病理因素互为搏结为患。林琳教授师承周仲瑛国医大师,认为本病亦存在瘀热作祟。本病瘀热酿生原因:(1)肺经风热,热邪扰动营血,灼血成瘀;(2)患者素体阴虚阳盛,瘀热内生;(3)患者素有旧疾,久病成瘀,与热邪搏结。肺炎后咳嗽的患者更易致瘀热化生。因肺炎患者多有痰、热、瘀互结[14],经治疗后,虽病邪大部分清除,但肺络损伤,瘀滞残留,外邪入里化热,易致瘀热交结。感染后咳嗽瘀热交结证候特征为:患者久咳不愈、夜间咳甚或伴身热烦闷、舌质暗红、瘀斑。
由于病邪复杂多样,或患者体质相异,可导致热化方式各有不同。若风热入里,或外感风寒,入里化热,且患者素有太阴脾虚,可表现为上热下寒,证候特征为咳嗽痰黄、口干、怕冷腹凉、大便偏稀。若病邪入里化热,外有风寒束表,可表现为外寒内热,证候特征为咳嗽痰黄,恶风怕冷,舌苔黄腻,脉滑。
感染后咳嗽虽有瘀热交结,但大多势头不盛,叶天士于《温热论》提出“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其瘀热多在卫营、气营两分[15]。在治疗时,可结合清营汤清营、透热转气,或加用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等清热化瘀药物。
对于上热下寒证,治宜清散肺热、温中补虚,方选竹叶前胡汤。该方出自《急备千金药方·胸痹第七》:“前胡汤,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方”。本方由前胡、甘草、半夏、芍药、黄芩、当归、人参、肉桂心、生姜、大枣、竹叶11味药组成,是一剂外可发散解表,内可养血调营,上可清肺泻热,下可温脾补虚的良方。肺热重者,常加竹茹、芦根、天花粉。对于外寒内热证,治宜宣降肺气,清热化痰,可予定喘汤治疗,痰热重者,常加浙贝母、鱼腥草、蜜枇杷叶、金荞麦等。
2.4 病邪入里寒化者以“解表化饮”为法因患者素体阳虚,肺有伏寒,阳气不化,饮停于肺;或脾阳不足,运化失职,水聚成饮,上输于肺;而外有风寒直入,同气相求,而成内外皆寒,化饮伤肺之证。《灵枢·百病始生》篇曰:“重寒伤肺”。“重寒”之意即指肺与脾胃受寒也。寒饮伤肺证证候特点为:咳嗽,咯痰清稀量多,或咯白色泡沫样痰,恶寒肢冷。
对于感染后咳嗽内外皆寒,寒饮伤肺之证,治疗宜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予小青龙汤或射干麻黄汤治疗。小青龙汤散寒解表力强,适用于表寒里饮皆较重的患者;而射干麻黄汤长于下气祛痰,降逆止咳,适用于风寒表证较轻,证属痰饮郁结,肺气上逆的患者。
2.5 病邪入里燥化者以“滋阴润肺”为法肺脏喜清润而恶燥,但因患者素体阴亏,化生内燥;或疾病初期发热,服用解表药、清热药、抗生素等,直接损伤津液或脾胃,津液难生;或六淫入里化热,灼伤津液,正如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云:“(燥金)同于火热。火热胜则金衰,火热胜则风炽,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转令阳实阴虚,故风、火、热之气,胜于水土而为燥也。”因“燥胜则干”的特点,故其证候特点为口干、干咳少痰、大便偏干。
对于燥化耗伤肺阴之证,治宜清养肺阴,润肺止咳,临床可选用沙参麦冬汤治疗,酌加太子参、玉竹、百合、知母、天花粉等。正如朱丹溪云:“治之(燥)者,外以滋益之,内以培养之,在上清解之,在下通润之,务使水液自生,而燥热不容不退矣。”
咳嗽后期,病邪多已清除,林琳教授认为可通过日常药膳调护,益气养阴,促进肺脏修复,防止病邪再次感染。可选用的药物有百合、太子参、沙参、五指毛桃、黄芪、五味子。五指毛桃为岭南传统中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行气利湿功效,补气功用与黄芪相当,被称为“南芪”,且作用温和,补而不燥,适合南方人过用滋补之品易助湿生热的禀赋特点,现代研究表明其在止咳化痰、调节免疫、抗氧化、抑菌等方面作用突出[16]。
3 病案举例
3.1 温燥伤肺型感染后咳嗽病案患者李某,女,43岁,职员。2020年9月30日初诊。主诉:咳嗽1个月余。现病史:患者1个月前外感后出现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喉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状,经口服抗病毒药及退热药后发热、流涕等症状缓解,但咳嗽迁延。现症见阵发性咳嗽,痰少而黏,常自觉痰液黏于咽喉难以咯出,夜间咳甚,吸入冷空气或闻及刺激性气味时加重;咽干咽痒,口渴欲饮,无鼻塞流涕,鼻音稍明显,食纳一般,小便可,大便偏干。平素易上火,上火则咽痛、口腔溃疡。舌质偏红,苔薄白,脉浮弦。查体:咽暗红,充血,扁桃体未见肿大,咽后壁可见淋巴滤泡增生。西医诊断:感染后咳嗽;中医诊断:外感咳嗽(温燥伤肺证)。治法:清宣温燥,润燥止咳。处方:以桑杏汤加减。拟方如下:桑叶15 g,苦杏仁10 g,浙贝母15 g,北沙参25 g,栀子10 g,淡豆豉15 g,前胡15 g,桔梗15 g,麸炒枳壳10 g,肿节风15 g,牡蛎20 g(先煎),僵蚕10 g,木蝴蝶10 g,鲜梨皮30 g。共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服药1周后,电话回访患者,患者诉咳嗽咳痰症状明显缓解,咽干咽痒症状消失。
按:患者为中年女性,发病时岭南地区余热未清、气候干燥,且平素易上火,体质偏热,四诊合参,此咳嗽为温燥伤肺,肺津受灼,肺失宣肃所致,当清宣温燥,润肺止咳。方中桑叶、杏仁共为君药,清宣燥热,润肺止咳。前胡、淡豆豉辛而偏凉,助桑叶清宣透热;浙贝、牡蛎、僵蚕清热化痰软坚,助杏仁止咳化痰;沙参润肺生津;木蝴蝶清肺利咽,肿节风祛风通络,共为臣药。栀子质清入上焦清肺热,梨皮清热润燥,桔梗宣肺、载药上行,共为佐药。全方共奏清宣透邪、润燥止咳、理气化痰之功,故获效颇佳。患者咳痰黏稠,常自觉痰液黏于咽喉难咯出,林琳教授在祛除黏痰时,常配伍软坚化痰散结之牡蛎、僵蚕等。牡蛎咸而微寒,《本草纲目》谓其“化痰软坚,清热除湿”,与僵蚕合用,加强软坚化痰之功。
3.2 风寒袭肺之上热下寒型感染后咳嗽病案患者李某,男,55岁,职员。2020年6月11日初诊。主诉:肺炎后咳嗽2个月余。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外感后发热、咳嗽咯痰、痰黄量多,于外院就诊,胸片提示左肺下叶感染,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后发热、咳痰症状缓解,但咳嗽不解,影响工作生活,遂来诊。现症见:咳嗽,晨起时痰黄黏稠,时有气短,无咽痒咽痛,恶寒腹冷,疲乏,易感冒,食欲欠佳,眠一般,小便可,大便稀薄。舌暗淡,苔薄黄,脉弦细。西医诊断:感染后咳嗽。中医诊断:外感咳嗽(上热下寒,风寒袭肺证)。治法:清肺化痰,温中补虚,解表散寒。处方:前胡20 g,竹茹10 g,芦根20 g,法半夏15 g,黄芩10 g,人参5 g(另煎,取汁冲服),北沙参10 g,党参10 g,生姜30 g,大枣10 g,炙甘草10 g,当归10 g,桂枝10 g,白芍10 g,僵蚕10 g,牡蛎10 g(先煎)。共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两次服用。
2020年6月24日复诊。症见:咳嗽、气短明显改善,痰量较前减少,恶风,余症基本同前。辨证同前。处方:于前方去僵蚕、牡蛎,继服1周。2020年7月1日电话随访,患者诉咳嗽咯痰症状消失,神疲乏力减轻,胃纳改善。
按:本病案患者病机为肺气亏虚,脾胃虚寒,风寒袭肺,入里化热,为寒热错杂、虚实夹杂之证。治疗采用竹叶前胡汤加减。为增强清肺热功效,以竹茹代替竹叶。方中前胡降气化痰、散风清热,李时珍谓“其功长于下气,故能治痰热、喘嗽、痞膈、呕逆诸疾,气下则火降,痰亦降矣。所以有推陈致新之绩,为痰气要药”。前胡、竹茹、黄芩、芦根、僵蚕、牡蛎配合使用,可清肺化痰、降气止咳;当归、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为建中汤合桂枝汤类方,具有温中补中、益胃气、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温补气血之功;人参、北沙参、党参合用,加强补虚,鼓舞正气而祛邪外出。纵观全方,共奏解表散寒、清肺化痰、温中补虚之功,兼顾表里、寒热和虚实各方面。复诊时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可知方药契合病机。因患者复诊时风邪未尽,余热未清,肺脾尚虚,故继服竹叶前胡汤;痰量减少,故于前方去牡蛎、僵蚕。林琳教授言,竹叶前胡汤外可解表、内可清热,温中补虚,是一剂调肺理脾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