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生态观

2021-11-30

关键词:民间故事万物动物

马 迎 雪

中华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类型多样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记忆,记录了他们的生存智慧和道德判断。这些民间故事不仅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各民族从古至今的社会生活画卷,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而且包含着很多关于天人关系的创造性的认识与思考,体现了朴素而深刻的生态伦理与智慧。笔者在系统搜集、整理我国各民族民间故事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生态世界观、生态伦理观、生态实践观三方面阐释我国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生态观,旨在为当前生态文化建设提供借鉴,促进各民族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世界观

民间故事中的生态思想,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民间故事中蕴含着朴素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世界观要求我们把整个世界看成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复杂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人及社会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其他自然万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存在于地球生态系统之中[1]。这种朴素的生态世界观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间故事中有生动的表达。

(一)人类起源于自然的观念

人类起源于自然观念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创世神话当中。创世神话是各民族民间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先民的生活受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极大的影响,面对不测的自然界,他们产生了解释自然的迫切愿望,创造了大量极富想象力的神话传说。很多民族创世神话都讲述了自然化育万物的故事,以此隐喻“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根据创世方式的不同,笔者将各民族创世神话划分为自然形成型、化生型以及创造型三种类型,以此分析其中体现的人与自然之间血肉相连的关系。

自然形成型创世神话将自然当作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对象加以崇拜,将人类的起源视作自然孕育的结果,由此产生了自然化育人类的神话。一些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葫芦生人”神话最能体现人类起源于自然的观念。佤族的民间故事《逵惹嘎木造人的故事》,讲的是逵惹嘎木与他心爱的小母牛借助木槽躲过了洪水,后来在天神的指点下,与小母牛成亲并生下一个葫芦籽。逵惹嘎木听从天神的吩咐把葫芦籽种在土里,后来逵惹噶木用刀把结出的葫芦砍成两半,从里面走出来佤族、白族、傣族、汉族、拉祜族和其他民族的祖先。老虎、猫和熊等也从里面走出来[2]441。故事讲述了葫芦孕育人类和动物的过程,不仅彰显了人类和动物均是自然之子、人类和动物平等共存的自然生态理念,更进一步体现了各民族同根同源一家人的文化生态理念。

一些民族还留有南瓜生人神话。如黎族《南瓜的故事》讲到远古的时候有两兄弟名字叫做老当与老定。他们的妻子都怀孕三年也没有把孩子生下来,后来遇上了一位白发银须的老人,告诉他们只需在门前种上南瓜,等南瓜开花结果之日便是孩子出生之时。于是两兄弟便按老人的话在门前种了一颗南瓜苗,天天浇水施肥,就在南瓜开花结果之日,他们的妻子果然把孩子生了下来。之后天上下起了大雨,幸亏两兄弟事先把南瓜挖了一个大洞,把两个孩子放进南瓜肚子里,还把牛、马、猪、狗、猫、鸡等动物一块赶了进去。后来大水淹没了他们的家园,所有的动物都被冲走了,住在南瓜肚子里的两兄妹却靠吃南瓜肉长大,其他动物也靠吃南瓜肉生存下来。等到海水退去,两兄妹和动物们一起打通了南瓜,定居在五指山上。相传两兄妹是汉族、黎族、苗族的祖先[2]350。故事中南瓜孕育了生命,同时也保护了人类和其他动物,成为人类崇拜和敬仰的对象。该故事既反映出人类起源于自然的观念,同时也展现了人类以崇敬的态度对待自然的生态观念。

化生型创世神话是讲述巨大的生命躯体化生为万物和人类的故事,其中最典型的是盘古化生神话。中国很多民族都流传有类似的盘古传说。“很久之前地球上的天地是一片混沌,在这混沌中住着一个叫盘古的巨人,它在混沌中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睁开眼,看见世界一片漆黑,他在黑暗中边摸边走,突然摸到了一个蛋,于是用手劈向蛋,把蛋打碎,这时混沌被分开,清而轻的东西变成天,浊而重的东西变成地,蛋清变成了天和云,蛋黄变成了地。盘古一高兴,他浑身汗毛孔都变成闪闪发亮的星星,汗毛变成了森林草丛;两颗眼珠一个变成月亮,一个变成太阳;眼窝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他的胳膊、腿、头变成了五岳大山;骨头变成了山梁;淌的汗变成了河流。盘古喘气形成了风,拍手变成电闪雷鸣,大腿动弹,造成了地震”[3]3。在这则神话中,天地万物都是盘古的身体化生出来的,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身处自然之中,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反映出人类起源于自然的观念。

创造型创世神话是讲述创世大神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的故事。女娲造人神话是创造型神话的代表。《女娲造人》讲述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女娲,独自走在空荡的原野上倍感孤独,于是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然后合上水,照着自己的形象捏了起来,捏成了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自己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女娲一见满心欢喜,她接着又捏了许多。她想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东西,于是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东西,她把这些小东西叫作“人”[4]。在这则神话中,女娲用泥土造出了人,具有人类源出于自然的生态寓意。人类起源于大地,大地乃人类之母。人们的生存离不开大地,人与大地相互依存。人起源于自然,依赖自然得以生存,同时大自然也因人类而变得生机盎然。

各民族创世神话虽然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类型,但其中一个共同点是肯定了人与动植物生命起源于自然的理念,体现了大自然是人类的生存根基和最终归宿,人与自然万物同根同源、共生共荣。

(二)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一体

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性、一体性是我国民间故事生态世界观的重要方面。这方面内容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创世神话及图腾神话当中。

首先,各民族创世神话中蕴含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一体观念。

藏族创世神话中讲到,以前地上没有人,只有天神兄弟俩,两人倍感寂寞,听说须弥山有个聪明多谋的山神,于是两人去找他想创造一个世界来。两人来到须弥山用法棍搅出了太阳、月亮和一个陶罐,天神打开陶罐,有了雾、云、雨,地上也长出来草、树,出现了各种动物,天神兄弟俩劝说太阳和月亮结婚,繁衍出了人类[5]5。这则创世神话反映了人与动植物同源,都是来源于天神的创造,人类与动植物一体共生平等观念。

回族创世神话《阿丹和海尔玛》中说,开天辟地的时候,世上没有人,没有动物,没有植物,也没有矿物质,只有主和四个天仙石。主用天仙石找来的五方土捏人,捏的第一个人是躺着的起名叫阿丹。有一天阿丹坐了起来,结果脑瓜骨突然从中间裂开,灵气跑了出来。“跑到山上的,变成了金、银、铜、铁、锡各种物质;跑到天上的,变成了飞禽鸟雀;跑到地上的,变成了各种走兽;跑到江河湖海的,变成了鱼鳖虾蟹”[6]。从中可以看出,在回族人心目中,阿丹是天上最高的神灵,人与日月星辰、大地、山河、动植物均是阿丹的创造物,具有平等性、一体性。

以上创世神话都反映出人与自然万物具有共同的本源,是相互平等的存在主体,具有同根同源的一体性。同时日月星辰以及山河、大地、动植物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生存环境及生存资源,离开自然生态环境及万物,人类也就无法生存。

其次,各民族图腾神话常常将动植物视作与本民族有血缘关系的图腾崇拜对象,其中也体现了各民族先民关于动植物与人类生命一体的观念。

鄂伦春族流传着一则熊是鄂伦春人祖先的神话。传说一个猎人被一头雌熊抓住关在了山洞里,每次雌熊外出觅食都会拿大石头将洞门堵死,防止猎人逃跑,久而久之猎人与雌熊生出了一个半人半熊的小兽。但是有一次雌熊领着小熊出去觅食时没有将洞口堵严,猎人就趁这个机会逃跑了,雌熊回来后发现猎人跑了,就带着小熊追赶,猎人沿河岸逃跑,这时上游飘过来一个木筏,于是猎人跳上木筏,顺河漂流而去,雌熊没有追赶上,盛怒之下就将半人半熊的小兽撕成两半,一半扔给猎人,一半自己留了下来,哭泣着走开了。从此跟着雌熊的那一半成了熊,扔给猎人的那一半成了鄂伦春人。从这则神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鄂伦春人认为熊是他们的祖先,人与熊具有同根同源性。

怒族民间故事《腊普和亚妞》讲述洪水过后腊普和亚妞兄妹成婚的故事。兄妹成婚以后,他们的儿女与动物结合繁衍后代。故事讲到:“几年过去了,腊普和亚妞生育了七个子女,这些孩子长大后,有的兄妹结为夫妻,有的跟会生活的蛇、蜂、鱼、虎繁育下一代。后来人类逐步发展起来,就把同一始祖的后裔称为一个氏族,与蛇所生的为蛇氏族,与蜂所生的为蜂氏族,与鱼所生的为鱼氏族,与虎所生的为虎氏族。”[7]在这则故事中,人与蛇、蜂、鱼、虎等不同动物繁衍后代,其中体现了动物与人同属生命的平等观,以及人是动物后裔的生命一体观,体现了独具特色的怒族文化。

以上少数民族的图腾神话体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密切的亲缘关系,蕴含着人与自然同根同源、自然对人类有无上恩情、人类应对自然感恩崇敬并将之视为亲人的生态观念,客观上对于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人与自然万物的相互依存

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古代社会,人类先民的生活密切依赖自然,如风调雨顺则能衣食无忧,如遭遇自然灾害则民不聊生,因而对自然力极为敬畏,也因而在民间故事中,自然万物常被赋予神性,并以此表达人与自然万物的相互依存。

维吾尔族人认为树木是与神灵沟通的“天梯”,具有主宰生育的能力。这一点在其族源神话《乌古斯可汗的传说》中关于乌古斯可汗与树穴中的美女(实为树瘿)成婚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人与树上的树瘿结婚,生下孩子,之后还繁衍出一个民族,可见维吾尔族的先民认为树木是自己民族的母亲神,具有主宰生育的超自然力。也因此维吾尔族视树为自己的保护神,并尊称树为“神树母亲”,民间多把古老的榆树和胡杨树视为神树,认为神树是妇女和儿童的保护神。

西藏人民对雪山有着特别的崇拜,他们认为万物都是有灵魂的,雪山同样具有灵魂,存在与之相应的山神,在人们心目中是令人敬畏的神山。西藏民间故事《山神沃德贡杰》中传说沃德贡杰是一位身色极白,右手拿着彩剑和长矛,左手握着如意降雨的吐宝兽,骑着白宝马的尊神,他是以山的形象显现的。他与另一位山神拨拉俄桑先后生下了九座山子,在父亲沃德贡杰和母亲拨拉俄桑的守护下,该地雨水充足,年年丰收,牛羊马驴膘肥体壮,未发生战争、灾荒和疾病,后来时运发生了变化,各个地方的保护神都返回了寻香城和大林地,各地灾害不断,官民请求沃德贡杰派他的孩子们到各个地方担任保护神,并带去各种粮食和牲畜,从此各个地方又恢复了富足安宁的生活[5]100。这个故事表明西藏民众意识到山地对自身生存的重要性,能给人们带来稳定和谐的生态环境,丰富的生活资源,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因此在西藏人民心中神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人们对神山有着崇拜和敬畏之情。

布朗族的稻种神话包含着“谷神崇拜”的原始信仰。流传在勐海县布朗族的稻种故事讲到:远古时候,布朗族居住在平坝里,栽种的稻谷已经成熟了,即将开割。就在这个时候,接连下了几天暴雨,把平坝淹成一片汪洋,布朗人被迫退居山上。为了日后生存,他们想尽办法也未能将被淹的稻种取回来。后来还是蚂蟥主动帮助布朗族人取回稻种。布朗族人也因此答应让蚂蟥吸食人血。蚂蟥送稻种的故事既解释了蚂蟥吸食人血的来历,也说明了布朗族进入农耕社会后对稻种的重视和依赖,其中蕴含了布朗族人对谷物的崇敬和珍视,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敬畏和崇拜之情。

人与自然万物是相互依存、息息相关的,不仅人依赖于自然万物,而且人也能协调与环境万物的关系,维护自然万物的生存与繁衍。这方面内容在民间故事中也有相关体现。汉族民间故事《为啥人会说话》中,本来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所有动物都会说话,但是声音嘈杂搅得老天爷不得安宁,所以老天爷派天神下凡放了两盆水,一盆清水和一盆浑水,喝了清水的就不能说话了,而喝了浑水的仍然可以讲话。这个秘密被青蛙偷听到了。动物和人听到喝水的消息就匆匆赶去,因为青蛙跑得最慢,所以要跑得最快的带它去,但是所有动物都各顾各的,只有人过来帮青蛙,青蛙于是把秘密告诉了人,并误导动物喝了清水,只有人喝了浑水,所以只有人会说话,后来人为了报答青蛙,就世世代代保护它,而青蛙也年年为人们吃害虫[3]401。人与青蛙相互帮助,人类保护青蛙,青蛙为人类吃害虫,其中体现了人与青蛙相互依存的意识,这则故事实际上也体现了人们对青蛙的感恩与保护意识。

以上我们从人类起源于自然、人与自然万物平等一体、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三方面,论述了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世界观。应该说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世界观并不是清晰的哲学表达,而带有朴素直观特征。惟其如此,也更容易打动民众的情感,促进人们关于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生命一体的体认。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世界观与生态伦理观、生态实践观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是生态伦理观、实践观的基础。

二、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观是“关于人们对待地球上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系统和自然界的其他事物的行为的道德研究。它的主要特点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与人关系的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关系的领域”[8]。生态伦理观不仅在西方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中可以探寻其思想来源,在我国民间故事中也孕育着宝贵的生态伦理思想的胚芽。

(一)仁爱万物的伦理观

我国很多民间故事都以生动形象的形式,传达了“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念。在民间故事中,表现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友爱、和谐相处的故事占很大比重,这些故事反映了先民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并常以“善恶有报”的形式表现出来。民间故事一方面赞扬人们对自然万物的尊重爱护,让善待自然的人获得美好结局;另一方面对破坏自然万物的恶行予以鞭挞,让这类人恶有恶报,受到应有的惩罚。当代社会动物权利论、大地伦理学思想家主张将道德伦理的范围拓展到其他生命乃至整个自然世界。我国民间故事仁爱万物观念则以其朴素的方式将自然万物纳入到自身道德关怀的范围。

满族民间故事《放生的报答》是一则动物报恩的故事。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打猎本领高强的猎人带领王子在林中打猎,途中他们依次遇到了小鼠、小猴子、熊崽、虎仔,王子想要猎杀它们,而猎人坚决不同意,说这些动物太瘦小没有什么肉,杀掉幼小的动物是造孽的,死后要去地狱,应该放生积福,兽仔杀一只少一只,以后就一只大兽也不会有了。猎人也因此得罪了王子,被王子下令装进木箱扔进水里,猎人本以为死到临头了,然而他救下的那些动物赶来救下了猎人,并历经千辛万苦为他找到一件宝贝,猎人从此过上了富足幸福的生活[5]459。故事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动物道德伦理特征,其中表达了如下观念,动物和人一样都是有情感和思想的,它们在得到人类的救助后,也会报答救命恩人。该故事还表达了满族民众保护幼小动物及珍惜动物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保护动物,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阿昌族的民间故事《牛蛙》讲述了牛蛙和财主对待动物截然相反的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故事。有个孤儿帮助财主家放牛,人们叫他牛蛙。有一天,牛厩里爬进了一条蛇,牛蛙把它丢出去,它又爬回来。如此几次之后,牛蛙才明白蛇可能饿了,便用香菜喂它,还让它在自己的箩里睡觉。第二天,箩里的蛇不见了,留下一堆雪白的银子。牛蛙有钱了,让财主非常羡慕。财主也仿效他,结果被蛇咬死了。这则故事中善良的牛蛙真诚善待他类,获得了好的回报;而贪心的财主则自食其果,落得被蛇咬死的下场。故事形象地反映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传统道德观念,也体现了民间救护动物的伦理观念。

“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思想,在各地汉族民间故事《荷花藕》《义犬》《白毛狐狸》《张子和医狐》《狐女》《义虎亭》《水牛与黄牛的来历》《荼薇仙子》《龟女婿》等均有生动的体现。这些民间故事在情节上大同小异,但传达的“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是基本一致的,即人类应该善待其他生命,善待自然万物。

(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伦理

传统儒家“禁伐有时”,禁止猎捕幼小动物等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源于民间,同时也促进了资源可持续利用伦理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也因此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很多民间故事中都有呈现。

藏族创世神话体现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故事讲到普陀山上的观世音菩萨点化一只猕猴,命它在雪域高原修行,期间有一魔女引诱猕猴与她结合,猕猴得到菩萨的许可后与其结合并繁衍出人类,然而其猴子猴孙数量过多,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生存出现危机,菩萨因此命猕猴取五谷种子洒向大地,其子孙才得以生存,并慢慢进化成了人类[5]4。这则创世神话中涉及到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的问题,表明自然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毫无节制地利用自然资源定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匮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

回族民间故事《博格达山的传说》反映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伦理观。故事讲到,依斯麻得到了两件宝贝:提山桃和垫山石。把提山桃放在最高处,山就能被提起来,把垫山石放在最下面,人就可以走进山底,想要啥应有尽有。王没牙得知这个消息,没日没夜地挖金子,最终山塌地崩,被压死在山下。依斯麻和庄里的人只拿自己需要的物资,过着富裕的生活[9]71。这则故事揭示了贪心掠夺矿产资源只会害了自己的道理,其中蕴含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伦理观念。

基诺族的风俗传说故事《树神的传说》,反映了人类应适度、节制地索取自然的生态伦理观。阿嫫腰白造出人类之后,基诺族就在山上砍树烧草,他们把一片森林砍光后,就搬家。有一年,他们砍倒了一大片森林,其中有一颗千年古树。可第二天所有被砍倒的树再次站立起来。基诺人决定当天守候在山里,弄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夜晚,人们发现千年古树变成一位白发老人,是他将砍倒的树全部吆喝起来。人们便责问老人。老人反问:“我叫自己的儿孙起来有什么错?”基诺人知道他是树神,就恳请他同意大家砍树种粮食。树神提出要求,砍树必须有节制,砍树前必须祭献一条狗。此后,基诺族砍树均要杀狗祭祀树神[10]274。这则故事强调砍树要有节制,对待自然的索取要适度,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警告和惩罚,其中体现了基诺族民关于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朴素认识。

阿昌族的风俗传说《八月十五先喂狗》体现了人类应爱惜自然资源和节俭朴素的可持续生态观念。故事讲的是很早以前,稻谷到处都能生长,粮食根本吃不完。观音娘娘看见人们经常糟蹋粮食,就一阵风把所有的粮食刮走了。人们没有粮食,哭得震天动地,饿得腿软眼花,狗也饿得奄奄一息。观音娘娘寻思,是人们不爱惜粮食,何必连累狗呢?于是她从天上撒了一些谷子在狗身旁,想救快要饿死的狗。狗见身边有谷子,赶忙告诉人。于是人们把谷种撒进田里,种出更多的谷子。为了感激狗送来的谷种,每逢八月十五收获的季节,人们要先喂狗[10]210。阿昌族的这则谷种故事,和其他民族谷种故事的差别之处在于,除了具有“谷种来之不易”的故事类型所共通的生态观念之外,这则故事还突出了珍惜粮食、节约粮食等资源可持续利用伦理思想。

此外,汉族民间故事《女娲造人》《大禹推山泄洪》《榕树和榕城的传说》《海水变咸》《仙洞的白米壶》均告诫我们要尊重自然界固有的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我国民间故事中“仁爱万物”及资源可持续利用观念是指导人们爱护其他生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伦理思想。民间故事中的生态伦理观是建立在其生态世界观基础上的。正是因为人与自然万物相互依存,平等一体,因此要求我们尊重其他生命,“仁爱万物”;正是因为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因此要求人们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控制在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民间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阐明、传播生态伦理观念,对于培养人们爱护自然万物的情感,规约利用自然的行为起到积极作用。

三、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实践观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能够为人类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及物质生活资料,但自然有时候也会呈现出不利于人类生存的一面,如自然灾害、猛兽伤人等。面对这些,如果人类只是一味地顺从和畏惧,既不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也不利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因此,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自然灾害,形成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的生存智慧非常重要。民间故事中也有不少体现这些方面的内容,我们将这方面内容纳入生态实践观中考察。

(一)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

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面对强大的自然力,先民们用幻想和想象编织出人类战胜自然的神话故事,尽管缺乏科学依据,但却生动表现了原始先民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

山东民间故事《二郎担山撵太阳》体现了人类为战胜自然灾害所做的努力。故事讲述的是传说山东早年山多,有着“三山六水一分田”之说,庄稼人没有地种,于是天爷爷的外甥二郎担着山跟着太阳跑,最后山都被担到洛阳去,只剩下泰山[3]8。从这则神话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努力战胜恶劣自然生态环境的精神。人与自然虽然相互依赖,但是人类并不是完全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对生存环境加以改善。

福建民间故事《鼓山的传说》同样体现了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精神。传说原古时候,鼓山树木茂盛,土地肥沃,男耕女织,日子过得安闲自在。但是有一天,一条恶龙来了,恶龙毁庄稼,啃树木,鼓山只剩下各种各样的奇峰怪石了。神晏和尚欲为民除害,与恶龙斗法,约定三更借恶龙的地,五更还。恶龙答应了神晏和尚的要求,神晏和尚吩咐众人动手建庙,且在这里,只准打三更,不准打四更、五更,但是有个大官非要叫庙里的和尚打五更鼓,恶龙因此被唤醒,张开大口喷涂龙泉,要把庙宇冲走,最终,恶龙被神晏和尚收服,大官也被冲到山沟里去了,鼓山恢复了宁静[11]222。在古代社会,恶龙一般象征洪涝灾害,神晏和尚修建庙宇,镇压恶龙体现的是福建民众战胜洪涝灾害,建设适于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努力。

回族民间故事《李郎降龙》也体现了人类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努力。故事讲述的是掌管行云降雨的银角龙贪吃贪喝,导致西村庄稼颗粒无收,人们饿得卖儿卖女。村里的李郎机灵主意多,在给银角龙祭祀的食物中放了一连串的铁环子,当银角牛吃下食物后,它的心肝都被锁住了,李郎给它留了口气,让银角牛每家每户去认罪,后来这里每年都普降喜雨[9]92。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资源。而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少,水资源贫乏,因而对于生活在这里的回族民众而言,水资源尤其珍贵。回族人们将干旱归结于龙神的胡作非为,并勇敢地与其抗争,体现了回族战胜自然灾害,维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精神。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但它并不是为人类的生存设计的。因此,人要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改造自然生态环境中不利于自身生存的方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人面对不利因素,面对自然灾害的斗争精神正是生态实践观的重要内容。

(二)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虽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但是人类并不是完全消极地顺应自然,而是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自然环境,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人们的生态智慧正是在改造、利用自然生态环境的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我国各民族生态智慧在民间故事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维吾尔民间故事《坎儿井》讲述了维吾尔族人发挥主动性,适应当地干旱环境创造坎儿井的生态智慧。传说天山山脉的东侧有一座腾里库特山,山里有条恶龙,无恶不作、残害人间。天神为了镇压恶龙,施展神威,刮起狂风,把恶龙埋在了沙石地下,太阳神又用自己的热量将沙石烤化,凝固起来。但是从此以后腾里库特山就再也没有下过雨,为了更好地生存,一个智者想出了个点子,他让人们在戈壁荒原上挖了一口口竖井,然后从井下掏洞,把井连起来,通过暗渠把水引到地面。从此,地下水在这里常流不止。以后人们把这种井叫做坎儿井[12]。这则故事阐述维吾尔族人民以自己的智慧在沙漠戈壁地区成功引入水源,方便耕作灌溉的故事,体现了维吾尔族人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解决水资源利用的生态智慧。

德昂族《谷子的传说》体现了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自然的生态智慧。故事讲述的是:古代有一位德昂族的老人,一天看见雀屎上长出谷子,受此启发,他开始在地上种谷子。后来,他的儿子在拖树木的大象走过的地方,发现树木的枝丫把地划出一道道小沟,便琢磨出用木头做成犁、用动物来拉犁的耕作方法[10]291。这则谷种故事反映了德昂族受自然界启发学会种植谷物、从事农耕生产的过程,体现了人们善于从自然万物学习生产生活方式的生态智慧。

福建民间故事《大王与玉女》讲述了福建人民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战胜自然灾害,因地制宜栽种茶树的生存智慧。传说远古的时候,武夷山经常发大水。有一年春天,大水淹没了庄稼和老百姓的房屋,老百姓只好吃野菜充饥。武夷山有个勤劳能干的后生叫大王,在大水过后,他带领百姓一山一山地挖,一曲一曲地开,终于开出了一条九曲河,治住了大水,并且他们还在九曲河的河边,种上了茶树,大王教老百姓学着种茶制茶,过上了幸福的日子[11]218。福建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季节降水量丰富,且福建地区山地坡度大,容易在暴雨的冲刷下引发山洪,山洪冲毁房屋,毁掉良田,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威胁。而通过泄洪,能够起到降低山洪危害的作用,故事中的大王带领人们挖出九曲河,将水引出去,并且在九曲河的旁边,种上了茶树。福建自然生态环境适合茶树的生长,而且茶树还有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的作用,因此故事中开九曲河,种茶制茶,体现了福建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生态智慧。

河南先民不仅对自然规律有着深刻的认知,顺应自然规律去战胜自然灾害,同时也在顺应自然规律谋求自身的生存、发展。在《尧王找水》的故事里,尧王在大旱的情况下带领人们找水源,在太行山下弯腰抓了一把土觉其湿润,断定下边泉水很旺,建议村民修河,果然大家从南到北挖出一条河,不仅养活了人,同时浇地养鱼种藕[13]。故事中,尧王正是凭借自身的生产生活经验,为百姓找到水源,在干旱的环境下谋求生存之路。

上文我们从战胜自然灾害,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改造自然,以及适应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创造性谋求自身生存方式两方面,论述了我国民间故事中体现的生态实践观。其中体现了我国人民在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上,既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生态环境,又注重改善生态环境,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努力与智慧。

本文从生态世界观、伦理观、实践观三方面较系统论述了我国民间故事中蕴含的生态观,应该说这三方面生态观既有各自独立内涵,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统一整体。其中生态世界观是基础;生态伦理观体现了人们关于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理想追求,也是对待自然万物,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生态实践观则是世界观、伦理观的实践运用。我国民间故事中的生态观蕴含了千百年来人们关于人与自然万物关系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谋求自身可持续生存、发展的智慧,对于我们今天生态文化建设依然具有多方面的启迪意义,值得我们更进一步深入发掘。

猜你喜欢

民间故事万物动物
万物皆可折
友谊使者讲述的民间故事
万物生
说说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为什么感动人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最萌动物榜
动物可笑堂
哪双是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