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理论根基和现实基础

2021-11-30张子礼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人类

高 原,张子礼

2020年伊始,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汹涌来袭,并在全球范围迅速蔓延。在抗击病魔的全球战“疫”中,国际社会守望相助、携手并肩,合奏出一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丽乐章。早在2018年3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经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在新宪法的《序言》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议被写进宪法,成为全国人民的最高意志。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被相继写进联合国重要文件与中国共产党党章之后,迎来了它的又一个“里程碑”。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大外交场合发表主旨演讲,提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共鸣,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的积极响应。为什么这一思想不仅得到国内民众的拥护,还得到众多国际组织和有识之士的坚定支持?为什么这一思想传播的如此迅速,影响范围如此之广?我们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牢固的理论根基和现实基础是其重要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直接来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最新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因此,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指导,对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阐释并形成理论自觉是弄懂学深悟透这一思想的重要一环。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脚点是整个人类社会

早在中学毕业之际,十七岁的马克思就写下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他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我们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459-460此时,马克思已经为他的一生确立了大方向,那就是要把自己的青春与才智贡献给整个人类事业。因此,最大限度地为人类谋幸福的工作才是最有意义的职业、最具幸福感的职业。

青年马克思在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业之后,踏入社会并亲眼目睹了社会底层民众的悲惨遭遇,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力图真正地解救劳苦大众,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要想实现这一宏伟抱负,必须改造民众的思想。马克思彻底批判了禁锢人的旧哲学,创立了改变世界的新哲学。他与青年黑格尔派、费尔巴哈等彻底划清了思想界限,通过“清算”他们的思想而树立了坚定的理论信仰。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2]136他这种吞吐天地的胸襟和气度,说明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是立足于全人类的解放事业。众所周知,当时的“市民社会”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是一种虚幻的或虚假的共同体。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资产阶级掌握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权,广大人民群众处于弱势地位,不会获得真正自由。因此,绝大多数资产阶级思想家的理论是“狭隘”的,他们主要致力于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合法性和永久性。这种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他们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而马克思则恰恰相反,他站在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为大多数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他不仅留下了以《资本论》为代表的多部划时代巨著,而且创立了“第一国际”,亲自领导和参与欧洲各国工人运动。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3]39即使在疾病缠身的晚年,马克思依然不忘初心,关注着整个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关心各个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代做过七年的下乡知青,他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的感恩与依恋。他是一位从群众中走出来的领袖,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仅致力于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同时,他还心系天下苍生,积极使“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联通,欢迎各国人民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是站在整个人类的立场上,为整个地球村的建设提供“中国智慧”。不难看出,马克思终身为人类幸福而奋斗的目标与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人民立场是完全一致的。

(二)马克思深刻揭示了人的本质与类特性

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框架中,对人的本质与类特性的深刻揭示具有重要意义,这为他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关键作用。德国古典哲学家在如何理解人的本质问题上,普遍存在抽象化理解人的倾向,费尔巴哈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认为:“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2]135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等对人的抽象理解,马克思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作为唯物史观的起点。他反对把人抽象地理解,极力主张从现实性上去揭示人的本质。因为只有破除宗教和资本对人的抽象统治,无产阶级才能获得解放。

马克思创造性地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135这短短的一段话足以振聋发聩,他告诉我们探寻人的本质的路径,那就是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找。他使我们认识到,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形而上的;相反,它是具体的、历史的,是变动不居的。因此,工人阶级的命运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现实中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广大无产阶级只要联合起来进行社会革命,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改善相应的社会关系,就可以改变自身命运。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4]162。这深刻说明,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通过实践,主体与客体达成否定性的统一;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形成了并随着实践活动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此,变革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人的“类活动”之一。通过实践,主体促使自己的本质真正地显露出来,这才是人之作为 “人”的存在。通过人之“类”的确认,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那就是变革不合理的、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通过实践变革旧世界、创造一个新世界。

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马克思所憧憬的一个新世界。在这样一个新世界中,没有国与国之间那种不平等的欺凌与压榨,而是世界人民平等的分工合作,一起享受一个安全、平等、美好的世界。在全球范围内这样的共同体一旦形成,人类共同之本质在这样一个共同体中将不再“异化”,而是真正的类本质之回归。在当前,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全球范围内最有效的实现人的共同类本质的途径。

(三)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

马克思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5]119共同体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团体,同时,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形成一定种类的、稳定的社会关系;人类生活其中的共同体有大有小、多种多样,承载一个人日常活动的所有共同体之和则构成个人的全部社会关系。只有在这些共同体促成的特定环境下,人才能获得真正的、现实的自由。自由是相对的,是依赖于外部条件的。因此,费尔巴哈所预设的那种“孤立的”人的个体是不能获得自由的,抽象的、绝对的自由是脱离现实的、不存在的。

既然人是需要在共同体中生活并依赖于共同体的,那么,什么样的共同体中的人才能得到自由?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向全世界公开了无产阶级的社会理想:“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50由此可见,资产阶级旧社会是一个“虚假的共同体”,在那里充满着不平等的社会关系;而广大无产阶级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只能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无法获得自由。只有“自由人联合体”才是真正的共同体,是一切人可以在其中自由发展的共同体——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全世界无产者描绘的理想社会。

面对当前越来越严重的全球性危机,习近平总书记在诸多重要外交场合向世界人民发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是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中国方案”。可以说,旨在改善人类境遇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奔向遥远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关键一步。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肥沃土壤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注重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以建立文化自信。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孕育与产生同样离不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片沃土。这一思想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牢固地植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

(一)建立“大同”社会的远大政治理想

建立“大同”社会是儒家远大的政治理想。这一社会理想在《礼记·礼运》中被表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6]375通过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天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本质特征,是“大同”社会理想的统领。顾名思义,“天下为公”就是财产和政治权力为全民所有,而不是仅仅归于王权。这样,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恩惠并真正实现平等,这体现了当时身处皇权统治下的人民之朴素的社会愿望,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social blueprint)。那么,怎么做到“天下为公”呢?就是通过“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来实现这一宏大目标。其中,“选贤与能”表达的是广大民众对政府的诉求。既然“天下”是大家的,那么,就一定要选举出贤能(即德才兼备)的人来治理社会,这样才能不辜负人民信任。“讲信修睦”是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之诉求:人与人交往要讲诚信,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因此,每个人不能只对待自己的亲人好,同样对待他人也要友好;每个人不能只对自己的孩子好,还要把他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对待。我们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老年人善终、青年人发挥才干、少年人能够不断成才,进而达到“各行其是、各得其所”的理想状态。

康有为深谙 “大同”思想的精髓,他指出:“大同之道,至平也,至公也,至仁也,治之至也。”[7]甲部绪言11他寥寥数语就一语中的,指出了“大同”的实质:“至平、至公、至仁”,也就是说,那是一个十分公平、全民公有、充满仁爱的社会。如果一个国家的制度设计能实现这三大目标,就能达到社会治理的最高境界。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据说,这一句“箴言”是出自1990年当代大儒费孝通(1910—2005)先生在其80岁寿辰聚会上的讲话。这一十六字“箴言”。这一“箴言”可视为处理不同民族关系的“金钥匙”,恰好切中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本质。各民族要对自己的发展道路有充分自信并且要选定适合本民族发展的模式,一定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与社会制度。只有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心灵相通”,各个民族才能真正地建立一个牢固的命运共同体。只有在“和而不同”的基础上,世界各民族才能真正实现“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汲取了“大同之道”的精髓,旨在建立一个“与邻为善”“美美与共”的世界。

(二) 胸怀“天下”的政治情怀

在古代中国,文人们的心态一直比较保守。在他们心中,“学而优则仕”是他们一直秉持的人生信条。他们往往抱有积极“入世”的心态,期盼能在官场中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因此,“治国、平天下”一直是精忠报国的贤达之士抱有的坚定信念。

胸怀天下苍生的诗圣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哀叹,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如果“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居有定所,这才是让人向往的太平盛世。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在《别董大二首》中对朋友表达了依依不舍的情愫:“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在高适看来,天下人与他的朋友董大相知,这是对朋友之间的离别之伤最好的慰藉。由此可见,“天下”情怀是中国文人特有的文化基因。 “天下”包含着“普天之下”的意思,比“国”的概念要大。在当时他们目力所及的范围内,都可称为“天下”。因此,是否“胸怀天下”被一直认为是衡量一个人才层次高低的重要尺度。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表达了浓重的“天下”情怀,他对“普天之下”整个人类的走向投去了睿智的目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有着胸怀天下的政治情怀,才能适时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三)秉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义利观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被认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黄金定律。在联合国总部大厅有一幅名叫“黄金法则”的壁画:Do un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unto you.(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这一“黄金法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英文翻译,它同样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圭臬。如果每个国家都能按照这一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纷争,从而增强各国之间的互信。

当前,在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中,某些国家唯利是图,不顾国际道义与礼义廉耻,只考虑自身的眼前利益。他们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致使国家之间难以形成健康的良性互动。面对此等不公正的国际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开了一副“药方”,他在诸多外交场合强调了树立正确义利观的重要性。正确义利观的传播,意味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观的弘扬。“要坚持正确义利观,做到义利兼顾,要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8]。由此可见,只有弘扬正确的义利观,才能实现国与国之间真诚的交往而惠及各国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包含着对世界人民深切的道义关怀,是中国用一颗“诚心”来换取其他国家的共鸣与信赖。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尽力为广大亚非拉欠发达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深知当今世界,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只有与世界人民一道共同发展,中国才能实现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而有些欧美国家别有用心地通过打压别国发展而维持自身的短期现实利益的行为,是一种政治短视,不会为国内民众带来长久的利益,其结果只能是损人不利己。因此,与中国一道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未来的最佳选择,也只有大力弘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国际道义,摒弃零和思维、冷战思维,才能构建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我国外交实践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现实基础

理论源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自然也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活动。在外交活动中,我国一直秉持和平理念并追求国际关系的融洽和谐。当前,我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在国际事务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呼吁全球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国一道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一)和平外交的宗旨

和平是我国外交的第一原则。回顾近代史,我国从资本主义列强的近百年欺辱中才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深谙和平来之不易的道理。从过往的历史来看,和平外交不但为我国创造了与世界友好相处的发展机遇,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且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形象,也为整个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早在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不难看出,该准则的核心就在于“和平”,在和平的基础上促进共同发展、解决国际争端,坚决反对武力威胁、经济制裁等非和平手段。五项原则一经提出就被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通行准则。

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程中,我国一直秉持“和平发展”的理念,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为我国赢得了长期稳定的国际空间。中国从一个百废待兴的弱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创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奇迹。这一成就并非像传统资本主义强国那样通过军事扩张与殖民掠夺而来,而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辛勤劳作并与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共处得来的。习近平主席曾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向世界庄严宣布:“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无论自身如何发展,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9]525习近平主席代表中国人民发出的“和平之声”,有利于打破“国强必霸”的思维定势,有利于更多平等伙伴关系的建立,有利于构建更加和平的国际环境。

中国呼吁世界各国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为了营造更大范围的和平环境。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需要更深、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与世界各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中国的发展将为全球增加更多的和平因素,将真诚地与他国民众共同培育“和平之花”。我们坚信,中国越发展,越能发挥自身的制度优势,为世界和平贡献更多的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为世界和平贡献的新举措、新理念,它秉承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以更加开阔的视野,为我国新的外交实践指明了方向。

(二)和谐世界的追求

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世界”自然也成为我党之追求。胡锦涛曾经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向世界各国发出倡议:“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10]和谐世界的建设,不仅切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契合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是一个需要全球各国通力协作才能实现的伟大目标。

回顾世界历史,各族人民都为人类的整体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百花丛中独一无二的花朵,因此,各种文明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而不是彼此轻蔑甚至彼此敌对。文化的多样性是“地球村”宝贵的财富,如同花园里所有的花朵不可能只有一种颜色,世界各族人民也不可能只有一种信仰、一种社会制度。世界各民族都有充分的理由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坚定本民族的文化发展道路。在当前世界,单边主义(unilateralism)仍然盛行,各种文明之间相互仇视的敌对行为屡见不鲜。这需要各种文明之间加强真诚对话,构建更加和谐的国际大环境。如此看来,和谐世界的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不同的重大外交场合强调维护多边外交的重要性,坚决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提出要积极塑造以联合国宪章为基石的更加合理的世界体系,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9]540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话是对单边主义的有力回击,维护了世界正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达到和谐世界的有力手段,各文明之所以纷争不断,就是因为没有和平共处、没有“命运相连”。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最大范围内把各个民族联系起来并形成休戚与共的伙伴关系,是营造和谐世界的一条现实路径。

(三)“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一带一路”(3)“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倡议的提出与扎实推进,是新时代我国外交的靓丽名片,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支撑。古代的丝绸之路是我国与中亚、中东、欧洲联系的一条商贸路线,具有诸多文化底蕴与神秘色彩。如今,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恢复这条线路,以期为世界经济做出更多贡献。习近平同志自豪地指出:“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11]自从这一倡议提出以来,在国际社会得到了广泛响应,许多国家纷纷与我国签订了合作协议。我国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凭借“一带一路”这一平台得到了充分展现,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搭乘了中国发展的“顺风车”,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与我国展开了深度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施彰显了我国的大国担当:“随着国力不断增强,中国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12]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我国大国外交新气象的产物,是对大国责任、大国情怀、大国义务以及大国自信的升华。

(四)积极参与全球抗疫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仍然肆虐全球,其传播范围之广、破坏力之深前所未有、世所罕见,是百年不遇的严重传染病。如何阻止病毒蔓延并保护民众生命安全,这是各国政府必须完成的答卷。

在疫情面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经受了疫情的洗礼,取得武汉保卫战、数次局部歼灭战的胜利,抗疫斗争取得重大成果,铸就了伟大的中国抗疫精神。这一切为世界赢得“机会窗口”,成为人类疾病斗争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基础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双管齐下,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扼制,民众生活秩序逐步恢复正常。

2020年3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G20特别峰会上强调:“当前,国际社会最需要的是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13]在全球抗疫期间,中国积极与国际社会展开抗疫合作、承担大国义务:第一时间向世卫组织报告病例数目、诊断手段、疫苗研发状况,与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患者救治与疫情防控经验,为一百多个国家提供医疗物资援助,向意大利、韩国等三十多个国家派遣专家医疗队。在此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具有重大影响的外交场合倡导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用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

病毒没有国籍,传染病没有国界,新型冠状病毒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敌人。为了战胜这一人类公害,需要在全球抗疫过程中继续深化国际卫生领域的合作,这更加凸显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全球性的构想,超越国别、地区性,超越民族、政治制度,是应对人类面临共同挑战的最佳选择。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人类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人类第一杀手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命运秀
命运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