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2021-11-30

中国伤残医学 2021年19期
关键词: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刘 娜

(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 , 辽宁 铁岭 112000 )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骨外科疾病,主要好发于老年群体,在患者发病后会严重影响患者自身健康,对患者自身生活质量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得出,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难度较高,患者发病后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将会造成患者的护理并发症出现[1]。很多患者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症,但是在患者术后需要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案,这样才能为患者护理提供帮助。而护理干预在患者管理中的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患者自身护理工作实施需求,对提升患者护理水平具有重要帮助[2]。故而本研究选取52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52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65±6.32)岁,对照组男1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6.54±2.15)岁。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2 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即在患者护理工作开展中,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指导,提高患者康复指导能力。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实施健康教育宣教,由于患者恢复期内的注意事项较多,因而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患者康复指导能力,需要对患者健康教育宣教作出科学的指导。很多患者在对病情康复认知较差,因而医护人员将着重针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提升患者病情认知能力,这样才能满足患者自身康复训练指导需求[3]。(2)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由于患者恢复期内的行动能力受阻,因而该阶段患者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注重对患者心理干预引导,通过心理干预指导调节,能够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对患者自身心理负担排除具有重要帮助。(3)按照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实施需求,将患者护理工作实施流程细化。由于患者自身护理工作实施中的各项要求较高,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指定完善的护理体系,通过术前、术中和术后评估指导工作实施,提升患者护理指导能力。尤其是在术前患者情绪安抚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情绪安抚调节,这样才能满足患者自身护理工作处置需求[4]。术中护理工作实施中,为患者做好术中护理保温工作,提高患者术中护理舒适性,从而为患者手术实施提供帮助。(4)在患者术后恢复期的护理工作开展中,应该适当地加入康复训练和饮食护理指导。在康复训练指导过程中,可以采用牵引训练、负重训练以及针灸指导等多样训练方式,帮助患者刺激受损神经组织,提高神经调节能力,从而为患者康复提供帮助。在饮食指导上要科学搭配患者术后饮食,整个饮食方案的进给要以营养补充为主,但是不能过量进补,如在术后1周内可以给予患者清淡的鸡汤进行进补,术后1个月内可以给予患者牛骨汤加枸杞子进行进补,科学的进补干预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效果,因而需要在患者护理中重点分析饮食进补方案[5]。

3 观察指标:对比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术后VAS疼痛评分及护理并发症发生率。(1)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采用阶段性评分法,由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评分,整个调查评分选取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详细的纪录患者的各阶段评分状况,这样才能在最终的组间评分对比中为患者护理情况评估提供依据。整个调查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相应的指标康复效果越显著。(2)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中,主要从术后12小时、术后24小时和术后72小时患者疼痛评分情况进行比对恩熙。在疼痛评分管理中,采用VAS视觉疼痛评分法,主要判定标准,如下:0分表示患者没有疼痛。1-2分表示患者疼痛感明显,3-4分表示患者疼痛难忍,5分以上表示患者疼痛剧烈。(3)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主要从组内出现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压疮和术后感染患者人数统计为主,叠加式计算组内相关患者人数,最终进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分析[6]。

4 统计学处理:用SPSS22.0统计软件作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x2)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分别为(29.65±3.32)分、(52.14±3.21)分和(63.54±5.21)分。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分别为(29.57±4.15)分、(47.21±1.24)分和(54.25±3.21)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评分要明显好于对照组(t=8.089,P=0.031,<0.05),有统计学意义。

5.2 2组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为(6.32±3.21)分,24小时疼痛评分为(4.54±0.25)分,72小时疼痛评分为(2.54±0.52)分,对照组患者术后12小时疼痛评分为(6.05±0.24)分,24小时疼痛评分为(5.96±0.36)分,72小时疼痛评分为(3.96±0.25)分。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对比显著好于对照组(t=8.556,P=0.041,<0.05),有统计学意义。

5.3 2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人数为深静脉血栓1例,假体松动0例,压疮0例,术后感染0例,组内并发症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人数为深静脉血栓2例,假体松动1例,压疮2例,术后感染2例,组内并发症发生率为26.92%。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631,P=0.018,<0.05),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比较常见的一种手术类型,在现有临床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股骨颈骨折患者为例,在其治疗中,需要经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实施帮助患者改善病症,从而满足了患者病症控制需求。该病主要好发于老年群体,尤其是65岁以上群体更是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由于患者发病后根治难度大,如果不及时采取护理措施,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自身治疗效果。一般情况下,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护理工作实施需求,对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具有重要帮助。并且通过临床研究分析后得出,在现有患者治疗工作实施中,通过护理干预指导能够改善患者护理指标,对患者自身病情控制具有重要帮助。程立军通过研究指出,在现有临床研究工作开展中,通过护理干预模式指导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管理,能够满足患者自身护理工作实施需求,对患者术后康复护理能力提升具有重要帮助。本研究结果与上述学者研究结果相符,验证了护理干预在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因而可以在临床护理工作实施中推广[7]。经本研究结果分析后得出,2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方法应用后,患者护理效果有了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总体护理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相应的组内患者护理工作实施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从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Harris评分对比中可以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要好于对照组,说明护理干预模式实施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能力。在患者护理疼痛评分对比中也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总体疼痛护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因而患者疼痛控制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患者自身护理工作实施需求。在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中也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要远远低于对照组,以上种种研究均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要好于对照组,因而可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颈置换术髋关节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中西医结合防治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5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