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内涵及道路选择
2021-11-30李安君
李安君,刘 魁
(东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当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但是,由于时代的演变以及逆全球化思潮的兴起,目前全球的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比较严峻的挑战与质疑。那么,面对日益高涨的逆全球化思潮,尤其是面对生态危机以及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全球性挑战,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现实意义何在,是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现代化道路的多元性选择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西方的工业经济、民主政治与城市化等一度成为全球现代化发展的风向标,现代化强国作为世界现代化达到领先水平的国家,也因此受到许多政治家、经济学家与社会大众的热捧。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工业危机、生态危机与自由主义价值危机出现以后,现代化理论就受到了后工业、后现代以及各种反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与解构,但是,这些批判和解构并没有为人类提出理想的、建设性的发展前景。哈贝马斯强调,“我们不应把现代性及其规划当作失败的事业加以抛弃,我们应该从那些力图否定现代性的偏激方案的失误中吸取教训”[1],进而宣称“不屈尊于后现代主义和反现代主义”[2],但是他从交往理性视角对现代性进行地貌似非常有力的辩护,并没有从根本上消解西方现代化模式存在的诸种危机。此外,当今世界面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3]的难题,这些都使人们对目前流行的现代化模式产生了严重质疑。
1.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困境
从现代性批判理论视角看,发源于西方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主要面临如下困境与挑战:一是在价值观上,个体本位的西方现代化是建立在个体主义的现代性价值本位基础上的,自由、民主、博爱与人权是其核心价值理念,相对于封建社会,西方现代性的价值追求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同时也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色彩,排斥其他民族的价值追求,排斥传统的价值追求。在文化多元化,尤其是移民在西方社会比重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其民族文化的狭隘性就日渐突出了,毕竟个体主义的价值追求容易遮蔽社群主义、全球主义的价值追求;个体主义的权利追求容易遮蔽个体主义的责任意识,在生态危机的时代,责任伦理缺位尤为引人注目。二是在思维方式上,西方的现代化及其现代性是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容易陷入工具理性的陷阱,忽略人类的价值理性追求,而且在福柯看来,当理性同权力勾结之后,“正是越来越多地侵越着自由地盘的理性本身的统治,破坏了启蒙或透过运用理性来实现自由的希望”[4],当代消费主义、新自由主义的盛行,更增加了人们对人类未来的担忧。三是在经济上,以资本逻辑为主导,一切以资本扩张增值为标准,西方的现代性是资本现代性,现代化建设实际上受到资本和阶级利益的制约。当代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尤其是一些国家政府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全盘否定充分证明了西方现代性的狭隘性与虚伪性。四是在产业发展上,随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建立在大规模、标准化基础上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遭遇了小批量、多样化、满足多元个体需要的后工业经济发展的挑战。五是在国际关系上,西方的现代化在现代国际政治中具有西方后殖民主义、文化霸权主义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地区国家的民族独立、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引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对西方现代性的反思与批判。
2.多元现代化的机遇
在此背景下,有必要认真反思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首先,现代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何谓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类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人们心理的变化,即政治治理的民主化、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与资本化、文化的多元化、社会治理的法治化、个人追求的多元化与个体权利本位。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是一个社会发展自我否定的过程,虽然在转变的过程中会出现种种问题,但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进步必然带来的结果。在近代,科技进步、商业发展、跨国贸易和宗教的世俗化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又带来经济发展、人口激增以及农业人口的外流,带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发展,导致传统生产关系和等级制的社会治理体系的解体,资产阶级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但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确立又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诞生,传统等级社会转变为自我对立、自我否定的现代社会,在科技进步、工人革命与民主发展的推动下,现代工业社会在内部矛盾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直至被新的自我否定所取代。由此可见,就人类社会总体而言,现代化是必由之路。强力推行反工业化、反现代化、反全球化的发展道路,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
其次,现代化的基础工业化还没有结束,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到来。今天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包括环境污染、经济增长停滞、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依靠今天的技术和认知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必须通过以新能源、新通信技术、新交通物流技术为推动力的社会变革,来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才能化解矛盾,实现突破性增长[5]。现在,新的工业革命无疑已经开始,为人类开辟了新的发展前景。换句话说,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图景还处在修补与完善的进程中,各种现代化批判理论只是提供了现代化的修正、革新和完善的动力与时代机遇。
西方现代化的危机并不意味着现代化的终结,起源于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唯一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没有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从实现“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我国现代化建设随着时代发展以及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进一步全方位展开,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变化体现了我国对现代化建设更加全面和科学的认识。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内涵与价值指向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被动进入现代化的浪潮之中。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综合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从自身实际出发,在关系国家发展命脉的关键领域提出“四个现代化”,在党的十三大上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的中国选择了一条成功的现代化道路;在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蓝图。对于中国从“现代化国家”到“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国际社会有不同反应,赞赏者有之,忧虑者有之,更有一些大国基于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和民族主义立场而持反对态度。
1.西方现代化强国的判断标准与价值问题
关于现代化强国,国际社会主要有以下两种看法:一种是以全球影响力来评估,美国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现代化强国的典范,美国首先是工业强国、军事强国、软实力强国,其主要的现代化指标及影响力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包括俄罗斯、日本、欧盟等国家或区域的影响力尚无法抗衡,虽然目前有衰弱趋向,但是其科技创新实力、军事实力、文化软实力不可小觑。第二种是以工业化、民主化、城镇化、法制化、市场化等作为评估指标,比如,流传甚广的“英格尔斯(Alex Inkeles)的现代化指标体系”[6],处于指标体系前列的发达国家都是现代化强国,除美国以外,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国都可以归入其中。俄罗斯作为前发达国家的继承者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受到美欧意识形态的排斥,被迫走上了另一条孤独的现代化的强国道路。但是,由于缺乏公认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其认同度也受到相当的质疑。除此以外,这两种对现代化强国的评判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存在严重的问题:其一,霸权主义的价值危机,按照这两个标准,英美都曾经以世界现代化强国称霸世界,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的阴影犹在;其二,现代化强国意味着对传统的批判,世界上许多国家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宗教传统,难以割舍;其三,现代化强国往往意味着强化西方中心主义,意味着西方现代化体系的强化,不利于非西方国家的强国建设;其四,现代化强国也意味着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和自由主义的个人权利本位价值观的强化,遮蔽了生态价值和人类各种共同体价值的重要性,不利于环境保护,也不利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由此,发展中国家大多数内心矛盾重重,既希望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世界强国,又不想成为西方意义上的现代化强国。
因此,现代化强国不能够完全以发达国家、更不能完全以美国作为样板来建设,目前流行的各种现代化指标体系及现代化强国思想也不可盲目照搬,必须抛弃其中的霸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资本主义,代之以新型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强调和平性、生态性、人民性、法治性,否则世界和平、绿色发展、人民幸福、全球正义就无法得到保障。
2.中国现代化强国的理论内涵与价值追求
发展中国家应走上本土化、生态化、和平化的新型现代化强国之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就是其中的一种尝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美丽的现代化建设,这一建设过程是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的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这与目前西方占据主导地位的现代化强国在理论内涵和价值追求上有着很大差别,其一,经济富强。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以私有制为基础,利益格局固化,社会分化严重。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富强在根本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要达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二,政治民主。资本主义虽高喊“民主”的口号,但他们惧怕民主的多数原则、政治自由与平等对财产的威胁,“民主”的口号掩盖着资本统治的实质。与此不同的是,我国的民主政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3]。其三,文化繁荣。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坚实力量,面对个人主义至上的西方文化,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的立场,这就决定了中国不仅要建设一个物质文明程度很高的现代化国家,还要成为一个精神文明程度很高的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强调,“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3]。其四,社会和谐。与西方国家内部的两极分化、对外的全球扩张不同,中华文化强调“以和为贵”,以致中国的现代化具有和谐主义特征:对内强调共同富裕,共享发展成果,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3],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对外强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有利于社会稳定与世界和平,与此同时,“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3]。其五,生态美丽。“美丽中国”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整体性发展的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发展目标将使中国的现代化达到全方位的发展,努力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中国主动引导应对生态危机的国际合作,已为保障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并将积极推动“美丽世界”的建设。朝向现代化强国的努力,将在建设文化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等方方面面展开。
至于所谓的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问题。“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但中国对外传播的是和平理念,输出的是丝绸、茶叶、瓷器等丰富物产”[7];近代经历鸦片战争等历史屈辱以后,中国深受殖民压迫之痛,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只是意味着民族独立、民族自强、民族复兴的价值追求,没有称霸世界的目的;当下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强调的是人民本位、世界和平,主张走和平的发展道路,自然就反对霸权主义,这也就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大国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可见,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与当前流行的具有西方中心主义、资本主义、霸权主义、自由主义的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根本区别。
三、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策
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把全球推向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基于全球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追求,有必要在相对宏大的视野下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面临的全球性挑战做出对策分析。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化强国建设需要保障发展的根基,即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障发展的推动力,即高科技的研发运用;保障发展的空间,即全球化的推进以及保障发展的信念、坚定的决心。
1.以共同责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面对生态危机,中国提出了“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前景,关注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有机统一,生态保护与人的发展相统一,使之真正朝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迈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制度建设到环保意识的培养,不仅要立足于脚下的土地,更应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机制。各国面临的生态问题要放在全球大环境中进行考虑,全球化的进程已经让一个国家的问题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但必须与自身的国情相符。显然,生态危机是一个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配合、共同努力。面对气候变化等生态问题,要及时减缓和预防可能带来的危机,根据本国实际承担“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中国也在努力推动国际合作机制的完善,增强国际合作意识,提升中国在环境外交中的影响力。
2.以全方位评估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高科技的发展一方面有力推动了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带给人类更高的生产力和更便捷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严峻的高科技风险,转基因技术的安全隐患问题、基因编辑技术的生命伦理问题、智能机器人对于人类发展的控制与就业威胁问题等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科技的自立自强和安全发展关系着现代化建设的力量。面对高科技的飞跃式发展,不能因其有利方面而盲目发展,也不能因其潜在弊端而坚决阻断。如果说任何一个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都充满了风险因素的话,那么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中国由于其构成要素更加复杂,面临的变数更加繁多,因而所面临的风险因素相对来说就更加凸显[8]。由于高科技政策鼓励的原因,我国许多地方政府与公司盲目发展高科技,追求世界领先,对于其中的潜在风险考虑不够。为了避免“科学和技术的手段完全是理性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是疯狂的”[9]“科学总要放弃它们的实验逻辑的根基,而与商业、政治和伦理建立一夫多妻的联系——或者更确切地说,结成一种‘没有证书的永久婚姻’”[10],因此,在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人们需要关注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发展、社会就业、公民权利、生产关系重塑、社会安全以及现代化强国建设等要素之间的均衡性,不能够舍本逐末。
3.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全球化发展方向
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国家间利益不均衡,大量国际移民流动,社会不平等加剧等问题催生了“逆全球化”的出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对“逆全球化”对现代化发展的挑战,必须要正确引领全球化的发展方向,消解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习近平在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时强调,“我们要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扔掉我赢你输、赢者通吃的旧思维”[11]。面对现实问题,中国将秉持“正义”精神,倡导新型国际关系,提倡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在交流中达成共识,遵守国际规则,平等交往实现共赢。全球性问题不应成为国家间相互隔绝的因素,而是各个国家团结协作的契机,解决全球性问题,需要各国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创新合作方式,以共同的发展利益为基础,凝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之力,破解逆全球化对国与国之间良性互动的阻碍。同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出的和平、正义与担当也回应了中国是否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问题。
4.以积极作为直面全球互动与博弈
以中国来看,一些人对于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长期性与艰难性估计不足,盲目乐观,似乎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梦想指日可待;又有一些人陷入了盲目的悲观情绪,觉得中国不可能成为现代化强国,应该继续“韬光养晦”,跟随他国发展。事实上,应当客观分析我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以积极作为直面全球互动与博弈。一方面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加强现代化体系的创新性发展与转型,加强本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一方面要主动参与、融入世界文明,不惧大国博弈,在博弈与互动中获得话语权与本土现代化的全球认同,推动世界文明发展。由于种种缘故,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不可能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只有在形形色色的全球互动与博弈中,中国才可能了解全球各种异质文明,从而融入世界文明,在国际交流中展现自己的形象与发展理念,进而得到各国的认同。同时,不能忽略中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面临全球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问题。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是一个复杂而又艰难的历程,只有在世界交往中显示自己独特的话语权和不可替代的软实力时,中国才可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