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及对经济产生的影响
2021-11-30马冬梅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政府圣城街道办事处
马冬梅(山东省寿光市人民政府圣城街道办事处)
在经济发展当中,核心是资源,而资源的获取并不是源源不断的,在新时期发展中需要提升资源利用的有效率,需要保证财政支出能够获得效益,对财政支出效益以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作用进行明确,能够为新时期发展财政策略创新优化提供明显的助益。实际经济发展期间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具备明显的关联性,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 财政支出效益的分析
(一)财政支出效益内涵
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财政支出外在合比例性,是指通过政府渠道分配的资源总量在整个社会经济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是财政内在合比例性,指的是在财政支出外在合比例的基础上,财政支出在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社会共同需要之间的分配比例合理,其实质是财政支出在不同支出构成要素之间的分配比例合理[1]。其能够直接体现财政部门在进行资源、资金配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分配结构,而外在合比例性的确定是对财政支出效益进行准确判断的基础。财政支出面对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与建设的所有领域,在不同支出用途与领域当中,对财政支出效益的计算方法需要保证适宜性,财政支出效益的计算范围与标准均与普通的企业支出效益计算有明显的差异。主要的计算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劳务收费标准等级分为高价、低价、评价与免费)。在适用范围方面,最低费用选择法在教育项目、军事项目等当中比较适用。
(二)财政支出效益的组成
在实际财政支出活动当中,主要的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分别是资源的配置与资源的消耗使用,在这两个过程运行当中都会产生相应的效益。针对财政支出配置方面产生的效益,就是政府部门的财政资源配置应用在满足各类社会共同需求的内在合比例实际效果,在进行财政资源配置的过程中,会涉及到组织收入与安排支出两个主体环节,其中组织收入的运行就是财力集中收入的一个过程,这是财政部门内部的资源分配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的先前基础。
针对财政支出消耗所产生的效益,就是指资源配置之后进行资源消耗应用的过程中,消耗量与获取效益量的对比。财政支出活动在资源消耗应用完成之后才能够结束,当政府将配置资源落实到位之后,就会开始产生资源的使用,为社会事务提供充足的资源支持,以保证事务顺利推进,实现运行发展,财政支出活动就全部完成。
(三)财政支出效益的特征
财政支出效益从整体角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经济与社会效益、直接与间接效益、微观与宏观效益。分别来说,经济与社会效益之间具备紧密的关联性,能够相互促进也能够相互制衡,经济效益就是指财政为经济发展活动提供资金、资源之后所获得的经济成果,社会效益就是财政资源利用所达到的社会效果。直接与间接效益就是能够直观明确的效益获得以及间接获得的效益,在实际进行财政支出效益计算与评价时,需要对直接与间接效益进行综合考量,间接效益也是效益组成的重要部分[2]。微观与宏观效益就是从两个角度出发,对支出效益进行分化,微观就是从具体化的角度出发,对每一项财政支出活动运行所获得的效果进行明确,宏观就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对所有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的安排与调整所产生的有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以及人民整体、长远利益的效果。并且从宏观角度讲财政支出效益需要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定性的提升,实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另外,在宏观与微观两部分效益当中,宏观效益则发挥着主导功能,宏观效益实现的情况下,微观效益才能得到具体的呈现,因而在财政支出期间需先考量宏观效益获得情况。而微观效益对于宏观效益来说具备重要的促进作用,宏观效益的整体实现需要依靠微观效益的逐步实现来推进,若是在具体财政支出运行期间宏观与微观之间出现矛盾现象,需要以宏观效益要求为依准。
(四)财政支出效益评价
经济发展当中财政政策的规划与实施是推动发展前行的基础与主要动力,而财政策略的制定与执行最终目标都是推动发展获得效益,财政支出管理是财政体系运行的核心内容,而财政效益则是管理当中的重中之重。在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当中会制定相应的绩效目标,效益与目标的对比就能够明确获得实际效益成果,这一过程中需要对应的预算编制部门制定总目标与分解目标,让财政支出效益评价更加具体客观。在评价期间,财政项目支出与产出的对比是关键内容,项目支出就是在项目运行当中财政部门一共支出的数量总和,而产出也就是项目支出使用后最终获得的成效,产出需要具体呈现人民群众从公共物品活动里面获得的幸福感与满足感,对于这两者的评价需要根据各级政府的活动生产率标准来开展。
目前来说,对我国财政支出的效益评价,主要是各级单位部门自己进行的自我考核评价,财政管理部门在评价当中没有充分的发挥考核职能,相应的财政管理考核制度执行力度比较弱,作用发挥效果比较小,针对这一点是未来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管理部门需要深化改良的重点,财政部门必须要深入到各个部门预算工作当中去,建立专门、专业的评价部门队伍,从而强化效益评价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同时对于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要与预算资金分配实际情况进行结合,促进评价权威水平以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全面提升。现代我国信息化科技发展越加先进,在财政支出效益评价当中也要积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一体化的评价系统,实现各单位的财政数据信息共享,将所有数据统一到信息化平台中进行管控,保证绩效评价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与真实性[3]。
■ 财政支出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1.对流通的影响
政府购买性支出,能够促进经济市场当中商品销售与劳务销售行为的产生,政府购买性支出归属于社会总需求范畴,因而购买性支出活动的运行势必会使社会总需求量提升。而购买性支出的行为包含类型比较多,如公务员消费、军人消费、事业单位人员消费等等[3]。政府若是进行大规模的购买性支出活动,会对销售市场的需求量进行直接的刺激,能够促进各类产品与劳务销售在市场运行规模的扩大与效率的提升。总体而言购买性支出对于市场流通的社会总需求量之间具有同比例变化的关联。
2.对生产的影响
财政部门购买性支出水平的变化与经济生产的影响作用也是成正比例变化的关系。若是财政部门购买性支出活动变得频繁,那么市场上的商品与劳务的需求量就会随之提升,市场销售的价格方面就会明显增高,产品生产企业能够从中获得的效益就越多,那么企业就会增大生产量与规模,在此背景下企业就会需要更多的人力与物力,进而能够促进劳务市场与各类材料市场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整体市场生产发展水平的提高。反过来政府购买性支出活动减少时,生产需求变小,企业利润空间缩小,就会导致生产行业发展不景气,经济发展力量会被削弱。
3.对分配领域的影响
在分配领域当中,若是购买性支出的总额度保持一致,购买的商品、劳务结构为变量时,那么为财政部门提供销售产品或劳务时能够获取的利润结构就会产生变化,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报酬也会有相应的增减变化,当财政部门减少某一种产品购买量时,对应的企业能够获得的效益以及生产要素报酬水平都会降低,而这部分效益会转移到购买量增加的企业当中。而若是在购买性支出总额度作为变量,购买商品、劳务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对应的企业能够获得的利润值会随之产生增减变动。
(二)转移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转移性支出包括债务利息、失业救济、养老保险等内容,这种支出是将财政部门的资金从政府机构无偿性的转移到非政府结构当中,包括个人、家庭、企业等结构,而转移的资金会转化成个人或家庭、企业的消费资金,最终这些资金经过一系列的流动会转化成社会消费需求,因而财政转移性支出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形式促进社会消费市场的流通发展。根据转移对象的不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领域会产生间接或直接影响,而对于分配领域则会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格局产生直接的影响。
■ 结束语
财政支出是国家政府部门为了实现社会发展、建设目标或任务时,而对财力进行合理的规划分配,而财政支出效益简单的来说就是政府部门支出的财力应用运行之后获得的社会实际效益水平。而财政支出效益水平的高或低判定,需要将实际获得的效益与实际支出消耗的财政资金水平进行对比,对财政支出效益及其对经济影响的明确,对财政支出规划有效性提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