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以xx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
2021-11-30李宝珠李媛媛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姜 姗 李宝珠 李媛媛(大庆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建立以多维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对用人单位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人才培养规格、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过程的三大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形成以多维能力培养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1]。具体来说,创新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规格差异化
与其他类型人才培养明显区分,做到“同级类差”和“同类级差”[2]。根据社会对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要求,构建了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指标群、营销专业能力指标群、以及创新创业综合素质指标群等三个评价维度,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出对应的课程和各课程具体知识点、能力点并明确每门课程可以实现的程度,将课程进行结构与顺序的设计与划分,形成能力培养分解和能力实现矩阵。
(二)教学内容体系模块化
做到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展现知识的多元性和多视角。根据市场营销核心职业能力,打造市场调查、市场策划和市场销售三大核心课程模块,打通各基础课、核心课和选修课之间的笆篱,增强授课内容的有效性和连贯性;并尝试和探索“课岗对接+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对部分学生进行更具人性化的课程设置,采取课程置换或者实践教学累计学分等形式,优化人才培养价值链的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
(三)教学方法手段多元化
不断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根植于按学科分类的课程体系和学生主观体验中去,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思考和研究。针对基础课可以采取辩论式的互动教学法,由教师设计拟定辩论的主题,把学生分成若干个辩论小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思辨式教学,不断探索该学生理论发展的前沿;对于专业课程采取项目式与学科竞赛式教学法,以项目为导向,全方位组织策划与实施,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对于专业选修课程采用热点议题设置的教学方法,以线上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从而促进学生从多个视角来学习课程。
■ 完善基于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的教学保障体系
围绕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实践过程的关键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系统改进与建设,构建以“平台、智力、导向、操作”为保障系统的全面提升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支持体系[3]。具体来说,改革经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
立足本地业缘、地缘、以及人缘关系,主要通过搭建产学合作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有效运行。具体举措主要有:(1)借助校企合作企业,合作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以及人才培养的合作机制;(2)基于联邦模式,与同城高校建立学科竞赛组委会,建成第二课堂拓展平台,为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保障机制;(3)通过政府的纽带作用,与本地企业成立“实习+就业”的一条龙联合培养新模式的校外实习平台。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立足现有专业教师实践素质的提高,对专业教师进行实践方面的再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化。具体做法主要有:(1)定期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或学习,以增加专业教师自身的工作背景和实践经历;(2)依托与学校长期合作的实训基地,新入职的年轻教师都要在实训基地进行岗前培训和挂职锻炼,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还要定期邀请实训基地经验丰富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到学校为教师做专题讲座,向教师传授宝贵经验,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授课思路。
(三)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影响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水平,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xx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自主研发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能力为本位的过程性评价系统,来对市场营销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以形成客观、全面、可操作的市场营销学生综合质量评价体系,旨在对教师和学生开展综合监控管理,保证市场营销专业各教学环节的高效开展。
■ 形成以协同育人思想相统一的特色育人机制
根据“应用+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以协同育人思想为指导,充分挖掘区域资源,产业资源、办学资源、以及教师资源等能影响和渗透人才培养的渠道,从育人广度与深度上探索构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铁人精神育人、职业育人、文化育人、教师育人和创新创业育人相结合的特色育人机制。特色育人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职业氛围育人
市场经济环境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未来面临行业复杂多变,因此,为了能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和“工作职场”,在学校构建全息的职业育人环境则尤其重要。xx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利用产学研合作平台,构建全息的职业育人环境。一方面,市场营销专业围绕市场营销职业核心能力,引入xx导引营销策划有限公司、xx禧程网络有限公司等企业进校园,组建了营销总监青苗班、电子商务实训运营班等特色教育班,建设校企人才培养工作室,并在专业内部开展每月一次企业精英职业能力提升专题讲座,将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共同营造职业的育人环境;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尽快熟悉企业流程,市场营销专业探索将企业培训标准引入课堂教学,从课程内容层面上与企业进行无缝嫁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使学生能进一步拓宽见识,进一步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补齐岗位能力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短板。
(二)文化环境育人
xx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一直致力于文化环境育人的研究,把文化环境育人作为实施培养应用型人才战略的关键途径,来拓展学生的人文科学精神以及专业综合素质,以达到增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主要举措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实施以“节日”为载体的文化育人模式,每年5月中下旬,在校内举办商贸文化节,让学生按照市场化模式,自己当“小老板”,在真实的营销实践过程中深刻理解营销理论,切实锻炼学生营销实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与吃苦耐劳品性;二是建立环境识别系统,在第五教学楼二楼走廊以及专业实训房间等基础设施内部,通过对教学楼文化墙的重新设计和规划,对学生进行专业和素质教育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三是加强院风、系风和学风的一体化打造,市场营销专业恪守经济管理学院“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院风、建成“德能兼备、学以致用”的系风,打造学生“勤学、善思、乐行”的学风,学生参与院风、系风和学风等方面建设实践,最终实现文化育人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教师主体育人
教师是育人的主体,也是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引导者,因此,提高教师育人水平和调动教师育人主体的自觉性,直接关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一方面,xx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重视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主要举措有:(1)青年教师导师制,利用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2)专业教师班主任制度,通过育人的实践、强化育人的能力等等。另一方面,营造良好氛围、解放育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育人的自觉性,主要举措有:(1)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交流育人经验、丰富育人方法、提高教师育人能力;(2)组织经济管理学院最受欢迎教师评比活动,发挥教师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调动专业教师积极开展育人实践活动;(3)每年设立院级教学改革项目,鼓励教师进行教学育人改革创新。
(四)创新创业育人
xx师范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着力培养和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近年来,依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培养规格,已经初步探索和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育人体系,具体举措有: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市场营销专业学分管理和人才培养完整链条中,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二是“一二课堂结合模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鼓励学生投入创业实践,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以学科竞赛等方式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三是组建铁人创业实验班、创新创业导师团以及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保障要素的同时,形成创意、创新指导、创业催化的一条龙孵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