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2021-11-30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王庆冉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十七中学 王庆冉
高中生物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必要的技术,还能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除了一些基本的生命现象和规律外,还蕴含着许多传统文化思想。因此,学习生物学科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为此,本文就生物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实施过程进行了阐述,进而让更多的学生喜欢上生物课堂,同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奠基。
一、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生活心态
高中生物知识不仅讲述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还讲述基本的生命概念,所以,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意义。学习生物知识能够让学生养成远离烟酒、毒品,珍爱生命等健康的生活习惯,并在生活中能够建立一定的自我认知,消除不良的癖好。例如:(1)不再熬夜玩游戏,调整生物钟,早睡早起,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避免新陈代谢的紊乱;(2)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营养要均衡,满足身体各个机能所需的能量;(3)不酗酒抽烟,不暴饮暴食;(4)树立积极的生活心态,对未来充满希望,为成为新一代社会优秀青年而努力。总之,生物课堂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与储备能量的场所,更是规范自身行为、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关键领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丰富教学内容,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为创建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二)有利于学生自主摸索生物规律
生物在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这些规律需要人们长期的摸索才能得到,进而得出生物概念。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由于对生物现象和生物规律的认识不够,导致在理解上出现偏差,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增进学生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分享“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等俗语,帮助学生理解亲子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异,进而促使学生自主摸索生物规律,加强对生物规律的认识,为生命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三)有利于学生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物现象和生物活动规律的总结是生物科学家经过反复的实验,夜以继日地探究而得到的,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要学习生物科学家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能够迎难而上。同时,还要树立精益求精的态度,在做实验时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进而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提升自身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学生在生物课堂中能学会如何调整饮食,搭配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修身养性。再者,学生在生物课堂中通过学习受精作用和早期胚胎发育,树立“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思想,最终做到孝敬父母。另外,学生在生物课堂中了解我国科学家在生物领域中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后,进而改变自己的心态,并发奋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培养自身的爱国精神。总而言之,生物课堂教学的开展让学生从多个层面上了解人类,了解物种,进而树立生态平衡的观念,为保护自然,保护环境做出努力,最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继承。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物概念是学习生物的基础,也是学好生物的前提,一些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影响了生物的学习。为了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和直观地理解生物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生物概念的教学,让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释生物概念,在增加自我认知的同时,发展自身的生物思维,进而为提升生物技能而打好基础。
以“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概念教学为例,我在课堂引入了耳熟能详的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学生对以上谚语的意思都比较熟悉,进而在理解这一概念时降低了难度,同时增加了对本节课知识的好奇心。除此之外,以“生长素的发现”教学为例,我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氛围,引入了古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让学生体会生长素对生物成长的作用。之后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类似的谚语和古诗句,最终在掌握生物概念的同时,活化教学过程。总之,在生物概念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运用俗语和谚语理解了生物概念,进而让生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开放和有趣,助推了学生对生物概念的掌握。
(二)在生物思想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物思想一直指导着生物课堂教学的方向,同时也解释了生物成长的规律。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进化思想,二是生态学思想。学生在生物课堂中除了能够将基础的知识加以掌握以外,还要通过学习生物知识树立生物思想,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但是当下生物思想的渗透和培养不是很乐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帮助学生树立生物思想,并运用生物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进化思想”的培养为例,我在讲述生物的进化史时,首先给学生讲述了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故事,让学生从神话故事中树立进化的意识,为生物知识的学习奠基。除此之外,为了让学生感受“进化与适应”思想,我还给学生讲述了“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感受动物之间的亲情,并且树立爱护大自然、珍惜大自然的意识,进而帮助学生跳出课堂教学的限制,拓展自己的思维,在生物课堂中培养优秀传统美德。再以“生态学思想”为例,我在培养学生这一思想时,引用《老子》中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管子》中的“和乃生,不和不生”语句,让学生体会世界万物间互相影响且要保持平衡发展的关系,最终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理解生态平衡和生态循环,同时规范自己的行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为生态平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生物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但是,当下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开展不是很顺利,原因在于学生对于生物实验的认识不够深刻,且做实验的态度不够正确,在面对实验时表现不够主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讲述生物科学家对实验的探究经历以及态度,让学生效仿生物科学家的精神,进而规范自身的行为,并坚持以积极的态度操作实验,培养学生为了科学事业而奉献的精神。除此之外,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能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不足,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
以“影响酶活性因素”实验教学为例,我在开展这一实验教学时,首先讲述了酶的发现过程,以及科学家为了这一发现而做出的牺牲和贡献,进而让学生从科学家身上学习执着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之后,学生在探究酶活性时,我引导学生坚持辩证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在实验操作中不断地思考问题。在实验的操作过程中,我引入了《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最终让学生在实验中不断地拓展思维,培养科学的态度,为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和保障。除了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之外,我还给学生讲述了英格豪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坚持不懈地做了500次实验,孟德尔做了8年豌豆杂交实验才发现了遗传定理,而我国的水稻之父袁隆平更是为了实验研究费了毕生的心血等故事。通过这些科学家的事例,启发学生在做酶活性实验时能够坚持不懈、不断探索,最终在实验课堂中树立科学的意识,破除迷信,最终让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总而言之,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进而为未来的发展和成长做好铺垫。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生物课堂中的渗透策略还有很多种,接下来仍需教师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帮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构建知识框架,规范自身的行为作风,从而为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充分发挥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