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融入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研究
——以某财经类高校为例

2021-11-30高新宇王菁娴

关键词:研究生课程思政思政

高新宇, 王菁娴

(安徽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近、因势而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程应与其同向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了更好地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同年12月,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强调思想政治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与“大思政”理念应运而生,并将引发高校教学模式的变革。现阶段,“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主要实践于本科教育阶段,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和预期目标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遵循德育教学规律和公共管理类课程体系设置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新形势下研究生群体的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开展更具有操作性和时效性的“全方位、立体化”协同育人模式迫在眉睫。目前我国大多高校都设有公共管理专业,拥有公共管理类硕士点、博士点的高校学科发展迅速,势头良好,在实际的建设发展中存在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总体而言,现在公共管理的学科优势主要体现在:视野开阔、学科活跃;各高校研究各有所长,都积极努力创办与突出学科的各自特点与特色;尤其是财经类大学的公共管理学科领域中的专业人才多、学科背景丰富、团队组合灵活多样,研究领域宽广,有利于促进公共管理交叉领域迅速发展。从公共管理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角度来看,存在的不足主要有: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人才培养方式的优劣有待考量、参差不齐。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管理学科联系不足仍然是当前公共管理发展的一个阻碍,其中与公共管理学科对思想政治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有一定关系。因此,如何有效地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调研某财经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发现,学生普遍感觉目前大多数专业课老师没有很好地将思想政治内容嵌入课程讲授过程中,即使是专门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课程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仍以传统的讲授为主)、内容枯燥、课堂活跃度不高等问题。根据现实情况来看,此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来说,教师和学生都是主要工作对象,而从目前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情况来看,教师与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契合度不够,教育重心仅聚焦学生不能有效地推进统筹意识,正确把握及更新教师的政治思想也同样尤为重要。第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来看,大多数思想政治课程更多关注的是讲理论、讲道理,而忽视了学生的生活与实践,因此很难在学生间产生共鸣,更是难以融入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中去;反之,另外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过于聚焦活动式教育,忽视思想理论的引领作用,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并且,一味地追求政治思想教育的形式化也会使得学生产生一定厌烦和抵触的心理。第三,尽管目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开始向网络思政方向发展,但主要还是集中在线下教育。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微信等平台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发表思想与意见的舞台,因此,通过借助微信公众号等工具,在网络上对高校学生与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更顺应当前的网络社会发展的趋势。诚然,一方面由于“课程思政”作为教学改革的新生事物,提出时间尚短,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的教师还处于学习消化阶段;另一方面,由于公共管理研究生培养下属二级学科较多(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社会医学与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且相互之间渊源不同,易形成没有“血缘”只有“地缘”的公共管理学术共同体[1]。导致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课程思政”显性化、形式化、实践化作用尚未得到较好地发挥。大部分高校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教育侧重于管理理论知识讲授与技能培训,对学生们道德理念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教导偏少。事实上,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的重任[2]。而这类高素质、复合型公共管理人才要求其具有“德才兼备”的特质,既要有文化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更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据此,“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已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尝试回答如下三大方面的问题:(1)为什么要将“课程思政”融入到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2)“课程思政”含有哪些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些元素与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间又有何内在的耦合关联?(3)怎样才能更好地将所挖掘出来的优质“思政元素”渗透到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系统演绎“课程思政”在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教育中所扮演功能,“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基本逻辑。助力形成“大思政”融入研究生培养的格局,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切实提高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二、立德定位:“课程思政”为公共管理专业类研究生教育树“魂”

俗话说“人无魂不振,军无魂不强,国无魂不兴”。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综合性管理人才,如无德则无魂,将会影响着自我事业的提升,更是关联着整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在我国,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总指导和总理论[3]。马克思的经典理论其实就是高等教育培养系统中的“魂”,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德”。相对来讲,“思政”正是这种精神教化形式,能够将一定的价值理念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的教育活动,其核心在于精神素质的提升,而“课程”则是学校一切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4]。不难发现,“课程思政”其实就是学校在进行一切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时,通过精神教化形式,将一定的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去,帮助学生重塑内在信念,型塑学生外在行为。毋庸置疑,“课程思政”在整个教学中处于“立德固本”的地位。公共管理专业类的研究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将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岗位,或进入公司企业从事财务、会计、现场管理等诸多岗位,爱岗敬业、拥护集体、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等职业之德,乐于助人、慷慨解囊、行侠仗义、言行一致等行为之德,均是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延伸,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写照,是“魂”之体现。“课程思政”为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教育树“德”提供了“精神场域”,为理解“德”之精神向度上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范式。

首先,“课程思政”突出“课程育人”的人文关怀。人们对自我所处世界的有效认知,需要以“经验”为支撑。通过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交往获得对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对世间万事万物形成自我观点看法。学校教育活动通过课程的形式将前人所创造积累的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深入发觉学生已有的“旧三观”,关注学生理性认知能力的发展,重塑学生新的“三观”体系,使之塑造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当前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热衷侧重对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科学管理”的实践思维模式向导和“目标控制”的管理方式运行。过分突出量化手段和技术支持,容易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处理,单方面强调经验客观、价值中立从而变得简单化[5],导致整个教学课程只顾停留于“知识与技能”上,而忽视了课程中所传授知识的内在文化价值与精神塑造的意义,难以实现“课程育人”的初衷。正是因“课程思政”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消弭了这些困顿。“课程思政”深入贯彻“课程育人”的根本宗旨,提倡教育不仅要帮助学生获得生活实践技能,也要为之形成完整人格,使学生自身修养得到全面提升。

其次,“课程思政”始终强调“以德为先”的价值理念。目前,大部分高校开展研究生课程均有些功利化,以市场需求为准则,专门设置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课程,陷入“谁有价值,就向谁学习”课程设置的背向选择。没有客观考虑到“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两个价值维度的相互统一。其实,课程价值不仅是为学生培养谋生的手段,而是要全面塑造学生出“德”、“才”、“知”、“行”、“信念”等素养,打造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综合素质人才。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毕业后所从事职业广泛,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情景,“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相协调统一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思政”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始终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基本原则。于“私”,强调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时恪守“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知行统一”的价值理念;于“公”,则强调个人在追求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要兼顾好对国家政治认同及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做到个人之德与社会之德相协调统一。根据对拥有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资格的某财经类高校考察发现,老师们在给研究生上课时,时常在课间分享自己学习马哲的心得感悟,并与学生探讨每年国家两会的主要内容,以“润物细无声”方式帮助学生树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深刻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个人的成功始终离不开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富强,“课程思政”强调“以德为先”的价值理念极大促进了“课程育人”课程初衷的实现,有效帮助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树“精神之魂”。

一言以蔽之,之所以将“课程思政”融入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是因为“课程思政”具有“立德育人”之功效,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化”于学生心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立德”与“求知”“外化”于行。

三、“思政元素”聚焦:增强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四个自信”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中国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弄清楚我们需要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指出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教育必须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拥护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6]。由此可见,“课程思政”的“思政元素”其实就是增加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7]。除此之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8],是“课程思政”一个重要起源。与此同时,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基本要求、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与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中,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9]。

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力军,在社会各领域中的管理岗位上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引领整个社会的主要风向标。当前,世界上对走什么样的道路、信奉什么样的理论、制定什么样的制度、传承什么样的文化,充满着不同声音。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极力鼓吹着资本主义国家所走的道路、信奉的理论、制定的制度以及传承的文化均要优于社会主义国家。倘若处于领导管理岗位的受过高等教育的研究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够坚定,将会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甚至影响着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课程思政”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课堂,形塑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据调研发现,某财经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老师,在给研究生讲解个案分析时,选取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本土实践上所取得优异成绩的案例进行探讨,分析治党、治国、治军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激发研究生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怀,使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与此同时,还将“思政元素”渗透到公共管理专业理论与实务操作课程的讲授中,倡导学生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恪尽职守、乐于奉公、甘于奉献。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中的主要“思政元素”即使增强公共管理类研究生的“四个自信”,充分发挥出了“课程思政”的主体功效,使之培养出的公共管理类研究生更加具有社会主义信仰,更加具有职业道德操守,更加具有完美人格,促进公共管理类研究生不仅具有知识有能力,还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与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实现了“思政元素”与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现实价值的关联耦合。

四、融入路径:宏观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微观“思政元素”渗透相结合

“课程思政”融入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一个较为复杂而繁重的建设任务。在融入专业课程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与政策层面,而要深入到教学实践中,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好专业课程设计,又要从微观上渗透好“思政元素”入课程,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成效。真正帮助学生系统领悟 “四个自信”的精神内涵,为其立“德”树“魂”,培养成为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宏观上看,学校要强化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之所以要大力推行课程思政入课程教学,是因为能够帮助学生“立德树魂”提供良好的“精神场域”。公共管理类课程思政“立德树魂”体系的建设,需要统筹好几方面的要求。其一,课程内容上要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公共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庞大,涉及到管理学、经济学、财务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等课程。在提升学生基本专业课程理论的掌握能力基础上,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门课程中。系统收集各种具有教育性及生动性的最新案例呈现于教学课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案例的探讨,汲取案例中所呈现出的精神食粮,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爱国敬业、诚实守信等良好的道德品德;其二,建立对教师的监督考评机制。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们的授课监督,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向其阐述课程思政入课题的必要性。其次,学校可以成立课题教学巡视组,入课堂听课,看看教师们在上专业课时是否有向学生灌输“四个自信”的“思政元素”,是否有教导学生要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树立爱国情怀。再者,可定期组织学生思想政治考核,以考试形式或以访谈形式加以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考察。最后,将课程思政入课堂所取得的成效纳入到对教师年终绩效的考核当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其三,创新课程思政融入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模式。学校需要创新多元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混合式的课程模式,让学生既能够在网上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又能在线下课堂上沐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带来的阵阵“春风”。或构建“田野”与“书斋”并举的人才培养方法[10],让老师带领学生进入实地实习调研,以真实的案例情景让学生通过课程思政所传授的价值理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或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模式解决好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意识。

从微观上看,积极引导教师转换已有的固化教学思维模式。课程思政是教育改革中的一新生事物,部分年龄稍大的教师一时间很难接受,认为思政是属于思政老师的教学范畴,专业课只传授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好专业技能就是对学生负责。殊不知,这种固化的教学思维模式忽略了“立德树人”是教学的根本宗旨,先要“立德”才能更好地“树人”。“育才”与“育人”相结合是“立德树人”对人才培养的期许和诉求[11]。首先,公共管理类专业课老师应立足于专业课程的自身特点,系统深挖专业课程里所蕴藏着的各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例如,行政管理课程中“以人为本”的行政理念、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管理信念,是该课程中所隐藏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老师在讲授该课程时应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渗透好“思政元素”,为学生们“立德树魂”奠定基础。其次,各科授课老师除了要转换固化的教学思维外,更重要的是要加强自身学习建设。一些公共管理类的老师虽然是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毕业,但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训练较为缺乏,客观上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内涵的理解,导致了部分教师难以将“思政元素”以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教学化改造继而运用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公共管理类专业的老师可以依托思政理论课的专业老师,打破专业、院系甚至是校内校外等界限,以跨界组队组团的方式加强自身学习,以课题教学、专题讲座、实践实训等形式系统补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优秀的传统问题知识,提高公共管理类专业老师“思政元素”的知识储备量。最后,老师需充分激发学生融入课程思政的课堂参与度。公共管类专业的教师应改变以单方面“输出”的教学方式,协调好课堂教学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以师生“协作”、“会话”等互动方式,将基本“思政元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专业课程理论通过案例分析、时政研讨等多种形式融入到课堂中,提升公共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立德树人”的成效。

总而言之,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育人”与“育才”同时兼备,课程思政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始终扮演着“立德育人”的角色,创新课程思政融入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培养过程路径,通过将宏观课程思政顶层设计与微观“思政元素”渗透相结合,助力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内化”于学生心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将“立德”与“求知”“外化”于行,增强学生的“四个自信”,提升公共管理类研究生“德育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研究生课程思政思政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伍小东研究生作品选登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