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引领京津冀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
——“2021碳中和愿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综述
2021-11-30母爱英
母爱英,卢 燕
(1.河北经贸大学 经济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61;2.河北经贸大学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61;3. 河北经贸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深入研究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协同推进京津冀产业集群和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推动“双碳”目标顺利实现,2021年10月16日,由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河北碳排放权服务中心、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联合主办的“2021碳中和愿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在石家庄市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知名高校、高端智库等单位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双碳”目标引领京津冀产业链集群协同发展各抒己见,从区域低碳增长、城市空间、产业链、新能源、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会议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现阶段的新格局与“双碳”目标
(一)碳排放现状及碳交易市场的问题
碳排放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是世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气候变化问题,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提高国家的自主贡献力度。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李国平教授通过分析京津冀三地的碳排放情况指出,京津冀碳排放量占全国的比重自2013年以来整体呈下降趋势;三地的排放规模以2013年为分界点,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2018年出现反弹;从京津冀内部的碳排放强度来看,呈现出河北排放强度最高,天津次之,北京最低。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杨开忠教授提出,当前京津冀区域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的比例较低,但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比例会上升。从空间上来看,人均碳排放量与国土空间是成正比的,因此优化空间格局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一个重要途径。河北经贸大学王小江教授指出,碳交易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点:一是交易系统需要理顺与完善;二是基本机制需要理论支撑;三是市场竞争结构不足;四是需要建设基于市场的调控机制。这些源于对碳交易市场内在规律和逻辑探索不足。河北碳排放权服务中心郝杰博士提出,需要政府引导市场使减排成本与减排收益达到平衡,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变相补贴,从而使整个能源结构转移,进而实现结构升级。
(二)“双碳”目标的提出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30-60”双碳目标,即我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0-60”双碳目标是我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阶段。郝杰博士提出,如何能够既保增长,又能在增长的情况下,考虑到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重大问题,由此背景提出的“双碳”目标。李国平教授梳理了“双碳”提出的重要节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2021政府工作报告》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了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21年10月颁布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建立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2021年10月召开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
二、“双碳”目标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一)减碳下的空间格局优化
“双碳”目标是可续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把减碳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在发展中减碳,在减碳中发展。杨开忠教授提出,塑造减碳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实际上要落实到地理空间,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和经济要求制定实施开发强度,解决大城市过度集聚和中小城市功能性萎缩并存的问题。他指出,要打造低碳减碳发展的空间节点,需要缩短空间距离,这样既能够提高生态效益,碳效益也会随之增加。通过优化空间格局实现减碳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是围绕城市核心及其周边形成的都市圈,把人口或经济从边远地区集聚到都市圈内;二是将生态功能区人口有序转移到城市化地区,以实现生态区的高效率运用;三是支持培育构建高效安全紧凑的产业链、供应链;四是消除城乡差距,形成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赵弘研究员提出,要“因市制宜”制定现代化都市圈规划,通过功能分散化、合理化布局,提升大城市的承载力与运行效率;前瞻性地规划建设包括快线铁路、市郊铁路、地铁在内的三个层次的轨道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合理化,从而加速城市布局优化和都市圈的最终形成;建立适宜都市圈空间战略落地的体制机制,使空间规划得到机制保障,避免短期化行为。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李兰冰教授提出,京津冀的空间协同需要填平京津两地之间的洼地,要尽快建设京津的都市连绵带,从北京的中心城区到通州、廊坊、武清、北辰,再到天津中心城区、滨海新区,通过建设京津都市连绵带,或者建设一些承载大区域和大项目的集中区,以错落有致的都市带促进产业链创新链高度集聚。
(二)“双碳”目标与城市高质量发展
“双碳”目标对城市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高质量发展需要通过转变增长方式、创新产业供给方式、释放需求潜力、改变要素聚集方式以及创新政府体制机制等得以实现。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刘秉镰教授提出,要素转换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点,从传统生产要素向新型要素赋能转换过程中,新要素构建和新优势建设是重点。城市发展动能转换要优化城市内和城市间空间布局,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根据本地资源解决“双碳”约束下城市未来的发展问题,包括就业导向产业、规模导向产业和创新产业,培育城市发展新动能。他认为,京津冀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一要构建服务低碳要求和新发展格局的城市经济体系;二要实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就业模式;三要逐步推进区域服务功能,解决京津冀空间发展的落差问题;四要加强包括城市市场环境、文化环境、特色风貌等在内的城市要素建设;五要加快实现大中小城市的有效资源整合和城市融合,解决大城市过度集聚和小城市功能性萎缩并存的问题;六要完善城市三生(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品质治理。
(三)“双碳”目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实现“双碳”目标,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转变。河北经贸大学武义青研究员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之策是低碳发展,而低碳发展的核心是低碳增长。其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核心。从数量关系来看,经济增长率近似等于碳排放的增长率加上碳生产的增长率。因此,碳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碳排放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从数值测算来看,相对于长三角、珠三角的中碳型,京津冀的经济增长方式属于高碳型;从京津冀内部各地区的发展趋势来看,增长方式都在优化的进程中。
(四)“双碳”目标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双碳”目标下,京津冀协同发展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李兰冰教授提出,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任务主要是和效率相关的经济增长、均衡发展、自立自强、产业优化。针对当前存在的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空间结构不够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体系尚不完善、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等问题,她从“先破后立”“先立后破”两个方面提出“双碳”目标下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路径:一是慎用“先破后立”政策。“先破后立”是简单的“一刀切”式的政策,其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以牺牲经济发展实现减碳减污,实际上碳的排放和污染的排放在很大程度上是具有同源性特征的。二是倡导“先立后破”发展思路。通过生产技术创新、能源结构改善、地区间协同发展,达到降低单位效益的能耗或碳排放。在“先立后破”过程中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减污降碳,另一方面可以诱发或衍生出一些新的产业,形成新型的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进而实现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目标。武义青研究员提出,京津冀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与创新能力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区域低碳增长的核心是提高碳增长率, 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现双赢。
三、“双碳”目标与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
(一)“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集群的发展战略
围绕实现京津冀产业链集群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战略目标,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沈体雁教授提出,京津冀应实施以产业链集群为基础的有差别又一体化的发展战略。他认为,面对未来“双碳”目标,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充分发挥京津冀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相互协同相互融合的产业优势,把创新科技研发作为产业链绿色转型的动力,加速工业、建筑、交通等重大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节能,在关键产业链的双碳技术研发方面取得突破。二是优化京津冀产业集群结构,建立京津冀产业链集群的统一评价体系、智慧平台和智慧基础设施,包括优化重点领域的用能结构,加快脱碳化进度和重点产业链工艺改造等。三是在环渤海区域进行有效有序的产业空间转移和空间战略使用,将包括钢铁、化工等传统高耗能产业尽可能地转移到其他区域。四是建立京津冀产业链集群的“双碳”政策体系,主要包括:以产业链集群为基础的碳基建体系,对整个链条不同环节的碳排放进行精准计量;以产业链集群为基础的碳互联网,又称“碳基建”;以产业链集群为基础的碳治理体系;以产业链集群为基础的“双碳”政策规划体系等。五是建立以产业链集群为基础的协同创新联盟体系,比如钢铁、化工、生物医药、IT等产业。六是建立以产业链集群为基础的区域互助合作体系。
(二)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发展
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问题,是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产业的结构调整能够很大地促进低碳效益,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实质上是产业创新化以及创新产业化。就如何推动京津冀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叶堂林教授认为,非首都功能疏解为三地产业“链式”发展奠定了基础,京津冀逐渐形成了以北京为创新中心,天津、石家庄为创新次中心的创新网络。针对目前京津冀产业协作水平不高,产业集群发展不足,政策体系不完善不衔接,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部门占比偏低,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节点城市发育不足,创新源与创新承接地之间创新能力与创新扩散环境差距显著等问题,他提出如下建议:一要探索建立京津冀重点产业链“链长制”,设立京津冀产业链协同发展相关职能部门,重点解决三地产业链对接过程中的体制机制障碍、GDP分计、税收分享等跨行政区域难题;实行三地产业主管部门责任人轮值机制,结合10大高精尖产业,探索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就特定区域产业链的“缺链、断链、弱链”等问题列出责任清单。二要发挥企业在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区域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区域内龙头企业在研发平台、产业链以及销售渠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资等方式,推动国内外产业链龙头企业落地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集聚效应,实现“强链”“补链”。三要推动北京技术成果向周边地区的优势行业扩散,加强区域内(特别是承接地)各类科技服务企业培育力度,依托科技行业协会等建立创新链研发端与产业链需求端之间的有效沟通机制,加强承接地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进一步改善创新承接地(尤其是节点城市)创新成果的扩散环境。四要打造3~5个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的关键节点城市,通过提升这些城市的创新能力,完善区域内创新转化环境,吸引北京相关技术成果在节点城市落地。
(三)打造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集群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整体定位,首先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而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需要世界级产业链集群的支撑。低碳增长的核心是提高碳增长率,这要求我们转变增长方式,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实现环境保护。构建和完善京津冀绿色低碳的世界级产业链集群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武义青研究员提出,规划4条京津冀世界级绿色低碳循环产业链集群:一是先进铁基材料、金属制品、装备制造(重型)等循环产业链集群;二是汽车(新能源、智联、专用)、轨道、航空等交通运输设备及零部件产业链集群;三是生物医药、食品、健康等产业链集群;四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等产业链集群。他认为,打造京津冀世界级产业链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当务之急是制定京津冀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发展专项规划,打破京津冀行政区划限制,精准绘制京津冀统一的产业链图谱,分别形成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清单、主要配套企业清单、补短板突破环节清单等。李兰冰认为产业链的构建还需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地去做整条产业链,避免地区间的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
(四)京津冀产业结构内部实现低碳化发展
产业结构是造成碳排放模式差异的重要原因,分析京津冀三地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相互关系,有助于科学合理制定“双碳”目标下调整和优化京津冀产业结构的方向和重点,因此,产业结构内部的低碳化发展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大意义。李国平教授提出,面向“双碳”目标,京津冀产业结构优化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强调在顶层设计中突出产业结构优化,特别是制造业内部结构低碳化,即从行业结构、工业结构和制造业结构等多方面明确内部结构低碳化要求。二是重点优化河北产业结构,尽管钢铁是河北、天津的支柱产业,但是面向未来,还是要进一步推动钢铁、电力减量绿色发展,增加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三是加快以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步伐,通过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传统优势资源性产业进行置换。四是优化调整河北能源结构,逐步调整河北现有煤炭占比较高的能源消费状况,降低工业消耗,减少碳排放。李兰冰教授指出京津冀协同的维度之一是实现产业协同,要实现有序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增强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拓展区域间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建立“双碳”导向下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低碳为风向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以产业图谱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四、“双碳”目标下京津冀行业发展策略
(一)“双碳”目标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就“双碳”目标的实现会以什么样的节奏去影响所有的行业,郝杰博士梳理了“强、激、节、泛”四种市场影响模式:一是强制性市场,即对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八大行业被强制性纳入碳市场,以目标要求倒逼这些行业进行技术改革。二是激励性市场,即针对可再生能源,包括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氢能等,但凡有任何可能性进行节能的技术,进行碳资产打包上市,给予变相补贴。三是节能性市场,即发展减碳技术、节能技术,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井喷式增长。四是泛市场,即除强制性市场、激励性市场、节能性市场之外的所有市场,无论是从软硬件、互联网、广告、地产、服装、金融、酒店等都会被影响的市场。因此,“双碳”目标基本上会影响所有行业,只不过节奏不同。在影响顺序上,首先是强制性市场,其次是激励性市场,再次是节能性市场,最后是泛市场。
(二)金融机构的碳交易市场参与及数字化转型
就当前金融机构参与到碳交易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问题,王小江教授提出,金融机构可以参与,但是必须加入新的限制,否则金融机构的参与必然导致金融服务两面性的出现。为此,需要在完善法制的基础上,首先开放碳交易的债权市场,然后再逐渐开放主体投资市场。具体建议如下:一是基于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阶段,建立碳交易储备公益基金,基金定位是“准公益性组织”。通过建立碳交易基金的方式,在建立碳市场规则要求的同时,实现国家发展战略。二是明确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市场的行为规范,把包括主体范围、主体资格、主体行为、主体绩效、主体管理等在内的内容用特殊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一方面保护了金融机构,另一方面也保护了碳交易市场,实现了金融系统规则与碳交易市场规则的有机结合。三是出台碳交易市场金融交易管理办法,明确金融机构参与的规模。例如,金融机构参与的整个规模控制在5%、8%还是10%,控制多少个金融机构(10、20或者30)的介入,金融机构的参与时间等,这些方面都要被细细地分解,做到既保护金融机构的利益,又保护碳交易市场的稳定和对风险的有效控制。四是在法律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可以开放一个碳基金进来,同时要研究碳交易市场金融管理办法和碳交易市场金融交易管理办法。
绿色金融与数字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就绿色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兴业银行总行程峰博士汇报了兴业银行“绿色+数字化”转型聚焦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是优化金融科技系统,构建相对完善的绿色金融平台。二是数字化的场景应用。例如,给某个企业做光伏电站投资的同时,借助数字化产品把这个企业的供应商、电站的运营维护商、经销商等都加入合作范畴,成为服务对象。三是对外打造包容开放的绿色金融服务窗口。秉承开放心态,与其他银行差异化发展,做细分行业里面的龙头。四是构建绿色金融场景的生态圈。对客户的综合价值进行分析,进行客户识别和差异化管理,对于“中色资产”,支持其转型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改造。五是通过金融科技拓展,与更多平台合作。例如,通过与危险废弃物的管理平台、再生能源管理平台等方面的合作,把管理平台嵌入金融服务里面去。再如环境权益交易,在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用能权、未来林权等方面,做业务创新,并把这种理念通过交易环境市场进行推广,引导低碳行为,计算碳积分,实现跟碳交易所区域的碳汇平台对接。
(三)光伏发电与京津冀绿电协同发展
按照目前的阶段性计划,要实现碳中和,仅仅靠碳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转变能源结构和供给模式,即大幅度地减排,大规模地增加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生产供给。鉴于此,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何继江博士以美国、德国数据的比较为分析背景,结合对张家口、承德等地区的具体调研实际,建议京津冀在光伏发电及绿电协同方面做到四个结合。
第一,绿电投资与采购相结合。在农光一体模式之下,无论是北部的张家口和承德地区,还是南部的开发沿线一带,河北省能够建设大量的光伏。建议以土地为纽带,建设京津冀的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能够让农民群众参与的、不完全由大企业投资的光伏项目。参与者包括两类:一类是北京的市民和机构,另一类是河北当地的土地所有者(普通老百姓和政府),他们共同成为光伏电站的投资者。目前北京有很多单位有绿电需求,特别是在碳中和任务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一些跨国公司都在着急买绿电;在河北,大量的农光一体、光伏电站、绿电权益等可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与北京的绿电市场结合在一起,进而实现京津冀绿电协同发展。第二,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河北农村地区建立光伏电站,要注意生态效益,避免由于单一发电而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作用。第三,电力革命与提高农民收入相结合。建议在河北的农村地区建设一批试点村镇,人均60平方米就可以安装10千瓦的光伏,使农村成为清洁电力的电源点,既可以实现电力革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同时也提升了当地收入。第四,碳中和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调整光伏电价、鼓励光伏贷款等方法来实现乡村振兴,通过农业与光伏、农业与生态的结合,以及河北跟北京之间绿电的结合,推进乡村振兴。
(四)河北省钢铁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
钢铁产业作为能源消耗密集型产业又是工业领域排碳大户,面临碳减排的严峻挑战。河北省是全国钢铁大省,减排压力巨大,从某种程度上说,河北能否实现“双碳”目标关键看钢铁产业。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刘学谦研究员在分析河北省面临的减排压力大、科技创新支撑力不足、部分企业对减碳工作认识模糊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河北省钢铁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为:一是以创新驱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全流程低碳发展;二是抓紧完善钢铁行业排碳基准制,尽快建成河北省钢铁行业全产业链的碳排放大数据库;三是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四是完善和延伸钢铁产业链条;五是设立钢铁行业碳交易中心,复制碳中介交易机构,培养碳核查碳交易人才,提高河北省钢铁行业碳交易的国际化水平;六是紧跟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坚定走出去发展战略。具体建议如下。
1.创造实现“双碳”目标的良好环境。一要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纠正对“双碳”目标的模糊认识,钢铁产业实现“双碳”目标绝不是对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的制约和限制,而是转变发展的方式。二要正确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性和有序性。不搞运动,不搞形式主义的一刀切,吸取不成熟技术盲目推广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教训,积极稳步地推广和推进新技术,减少盲目性。三要加大对河北省绿色钢铁、高质量钢铁的宣传。树立钢铁强省的形象,加大河北省低碳钢铁对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贡献,统筹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四要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充分认识和尊重科技创新人才,拓宽发展眼界和格局,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让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有危机感和紧迫感;创新发展思路,鼓励河北省钢铁企业走出去,走向原材料市场和需求市场,布局全球市场;创新发展模式,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进行管理创新,创新商业模式等。
2.制定“双碳”目标的支持政策。从六个方面完善政策支撑:一是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对节能减排新技术,钢铁行业流程优化的财政支持政策;二是对废钢合规使用的补贴和鼓励政策;三是完善的绿色税收体系,包括碳税的税率及征收管理办法,碳税及碳交易补贴制度的边界和范围,不同阶段的碳税实施方案等;四是对重大关键低碳项目的政策支持和财政补贴;五是短流程炼钢的优惠电价,减征税费等措施,碳排放配额分配中的平衡政策;六是鼓励碳中介机构发展的相关政策。
3.建立和完善钢铁产业研究新型研发机构。依托京津冀钢铁研发机构和北京科技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工科院校高校资源,联合首钢、河钢、敬业钢铁、津西钢铁等龙头企业,共同组建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钢铁产业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预判钢铁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破解碳排放技术难题,培养碳领域研究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