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实践及其启示

2021-11-30陈玉华梁威昊

关键词:主政共同富裕浙江

陈玉华,梁威昊

(浙江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1]。“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就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2035年远景目标提了出来[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再次强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4]。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扎实推动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已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议程。

202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赋予浙江“先行先试”的权利,及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其他地区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当好“试验田”。全国首家省级共同富裕示范区之所以“花落浙江”,一个重要前提就是浙江共同富裕建设已具有较好的基础与优势。主政浙江期间,在领导浙江扎实开展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同时,习近平还极具前瞻性地推动了共同富裕建设。本文拟通过对既有文献的梳理,对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时空背景、理念与举措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五个重要启示,以期丰富习近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相关研究。

一、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时空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动摇,民营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块状经济”异军突起,农村工业化取得长足进展,县域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全国“百强县”数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GDP总量从1978年的123.72亿元猛增至2002年的8 003.67亿元,由全国第12位跃升至全国第4位。浙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一跃成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体制机制最活、开放力度最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居民人均收入最多的省份之一。

走在前列的浙江也面临着“先成长、先烦恼”的痛苦。一是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当时的浙江经济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以往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着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而难以为继,浙江在市场方面的先发优势也逐渐减弱;此外,“入世”后浙江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还不强,浙江外贸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二是社会利益协调机制亟待完善。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结构变化,浙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社会各群体利益分化加速,省内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与不同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有所扩大,社会矛盾多发易发,信访总量持续攀升、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三是省域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浙江人民在经济上逐步“富起来”的基础上,对精神富有、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等方面的诉求日益提高;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高风险社会”所伴随的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也倒逼浙江进行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创新。

二、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理念与举措

面对浙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挑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调查研究。用了9个月时间,习近平就调研了浙江全省90个县市区中的69个。2003年7月10日,习近平在浙江省委第十一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在推动共同富裕方面作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极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一)坚持创新发展,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提出,“必须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主动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挑战,适应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加快科技强省建设步伐”“信息时代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幂数效应’”[5]。他强调,“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推进‘凤凰涅槃’,实现‘腾笼换鸟’”[6]。

如今作为浙江经济金名片的“数字经济”,就是在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打下了腾飞的基础。习近平大力推动软件、通信、互联网等信息产业发展,提出打造“数字浙江”。浙江的信息产业开始迅速发展,崛起了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一大批知名企业。习近平还突破常规思维,大力倡导发展海洋经济,有效拓宽了浙江发展的视野与格局。浙江陆域面积只有10.55万平方公里,海洋资源却十分丰富,海域面积有26万平方公里,拥有宁波北仑港、舟山港等天然良港。习近平提出,“我们不但要有黄色国土的概念,更要有蓝色国土的概念”[7],“以更大的气魄、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推进海洋开发,努力建设海洋经济强省”[8]。在习近平的支持下,舟山跨海大桥建设、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等顺利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成为浙江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坚持协调发展,补齐共同富裕的“最短板”

受区位条件、资源要素、国家政策等的影响,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三大差距”是共同富裕建设的“最短板”,解决“三大差距”问题是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主攻方向。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就此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习近平提出,“把促进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6]。他主要推动了三个工程:一是“山海协作工程”,重在加强沿海发达地区与浙西南山区、舟山海岛等欠发达地区的对口帮扶、互利合作。二是“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对原“百乡扶贫攻坚计划”的96个乡镇和农民人均收入较低的115个欠发达乡镇进行重点扶持。三是“百亿帮扶工程”,主要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投资环境和老百姓生活环境[9]。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习近平提出,“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从全局高度统筹城乡发展”[6]。在推动实施“强县扩权”与“强镇扩权”、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同时,习近平亲自部署“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推动建立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全面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扎实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习近平关心城市弱势群体的生活、推动国民财富“二次分配”的结构优化。他还亲自推动建立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通过加强农技示范推广,因地制宜发展精品农业,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促进了欠发达乡镇农民致富奔小康。

(三)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共同富裕的绿色样本

浙江“七山一水两分田”,生态禀赋较好。尤其是欠发达的山区县的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质量优、水环境质量好。由于无法将生态优势有效地转换为经济优势,当地人民只能“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与此同时,经济相对发达的工业县市由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环境趋于恶化。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生态优势,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5]。他强调,“生态省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让生态文化在全社会扎根”“既要GDP,又要绿色GDP”[6]。

2004年10月,浙江省全面开展“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提出用3年多时间,集中力量解决“全省八大水系及运河、平原河网, 11个设区市、11个省级环境保护重点监管区”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2005年8月15日,在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调研时,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后来,习近平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和《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6]两篇文章中系统阐述了“两山”理论。在“两山”理论的指引下,浙江的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不断拓宽“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作为“两山”理论重要发源地的浙江省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东”,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发展渐入佳境,生态旅游全域化推进,逐步成为浙江绿色发展的县域样本。

(四)坚持开放发展,建构共同富裕的互利合作格局

浙江是陆域面积小省,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相对缺乏,资源与市场“两头在外”。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主动接轨上海、积极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5]。 2003年3月,习近平率团赴上海和江苏考察,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确定了两省一市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推动了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建设。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大省,但受工业用地趋紧、电力供应不足、环保门槛抬高、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传统产业向中西部地区大规模转移,对浙江的GDP、税收、就业等带来了较大的挑战。针对这种现象,习近平指出,浙江的企业走出去“是在更大的范围配置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实现更大发展的需要”[6],要正确认识“浙江经济”与“浙江人经济”的关系,支持浙商“跳出浙江发展浙江”[6]。在这过程中,“浙江人经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省外浙商回归工程”成为浙江招商引资的头号工程。习近平还把外事工作当作浙江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将经济外事作为外事工作的重要内容,让外事工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服务,全省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不断提升[10]。

(五)坚持共享发展,探索共同富裕的民生保障机制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浙江人民总体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仍有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还很不健全。习近平提出,“把帮扶困难群众放到更突出的位置”“除了要不断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各类社会保障制度外,还要建立面对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6]。

2004年,浙江在全国率先作出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重大决策,出台《关于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2005年以来,浙江要求各级地方政府每年办好“十个方面民生实事”。从2006年开始,浙江通过大幅减少“三公”经费,确保将新增财力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改善民生,最大程度惠及百姓。习近平主政期间,浙江坚守“底线思维”、切实保障民生,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尤其是城镇弱势群体与欠发达地区人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三、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的重要启示

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推动的共同富裕建设既有“八八战略”作顶层设计,又有一系列重大举措来扎实推进,是共同富裕建设在省域层面“先行先试”的典范,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重民生、办实事,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紧迫的需求”[6]。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需要,习近平构建了一系列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机制。“山海协作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等无不彰显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这过程中,浙江逐步深化了对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的认识,在致力于实现人民群众物质富裕的同时,积极丰富与完善人民群众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相关领域的合法权益,探索出一条多维度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

(二)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顶层设计与群众首创精神的有机结合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作为浙江省域治理总纲领和总方略的“八八战略”,对浙江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顶层设计,并极具前瞻性地提出浙江要创建“科技强省”“海洋经济强省”“法治浙江”“文化大省”“生态省”,这些顶层设计构成了浙江推进共同富裕建设的“四梁八柱”。与此同时,习近平还非常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2004年6月18日,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在全国率先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显著提升了村务监督实效,村级治理实现“由乱到治”。2005年6月19日,习近平考察了后陈村。他还多次对“后陈经验”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在总结完善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由此推动浙江农村村民自治走向深入,为浙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提供重要组织保障。

(三)坚持“两只手”共同发力,构建经济社会发展长效机制

浙江是改革开放先行地,政府有为、市场有效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主张政府“有形的手”与市场“无形的手”共同发力。在习近平的亲自推动下,浙江省瑞安市于2006年开始探索与实践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采用“政府搭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唱戏、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有效整合三大系统(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重服务功能(金融、流通与科技)、三级合作体系(县、乡、村)。瑞安农村新型合作经济体系建设极大丰富了现行农村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中“统”的内涵,为农民抱团闯市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四)坚持“三个导向”精准施策,合力破解发展难题

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是带领全体人民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根据浙江省情精准施策,在缩小“三大差距”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此同时,习近平还积极建构新型政商关系,注重发挥浙商的作用,合力破解共同富裕建设中的发展难题。习近平“始终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1],他指出,“一部浙江改革开放的发展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浙商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创业史;希望浙商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改革创新的先行者”[12]。习近平还非常注重“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建设”[6],并得到了浙商的积极响应。例如,横店集团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影视文化产业,创造了上万个非农就业岗位,有效地支撑了所在地的共同富裕建设。

(五)坚持选树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干部群众创造了一个个发展奇迹,涌现出许多先进典型。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指出,“善于抓典型,让典型引路和发挥示范作用,历来是我们党重要的工作方法”[6]。地理位置并无优势、资源禀赋先天不足的浙江省义乌市,坚持“商业兴市”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共同发展。习近平多次到义乌调研,感叹义乌发展简直是“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5],提出要好好总结推广“义乌经验”。2006年4月30日,浙江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关于学习推广义乌发展经验的通知》。在习近平的直接关心下,义乌成为“全国权力最大的县”,进一步破除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成为我国县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典范,并有效集聚了更多的市场力量更大范围地带动周边地区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综上所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政治任务。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在推动共同富裕建设中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取得了极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这是科学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紧密结合浙江省情的成功范例,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共同富裕建设道路,是坚持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生动体现。习近平主政浙江期间推动的共同富裕建设对全面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与本质要求、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的原创性贡献;与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共同富裕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是高度一致的,是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新世纪以来浙江共同富裕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而且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示范区及全国各地深入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予以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

猜你喜欢

主政共同富裕浙江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企业慈善行为、第三次分配与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Mother
Task 2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海南官场掀起反腐风暴
妙取喉中鱼钩
易炼红“闯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