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2021-11-30李诗媛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文/李诗媛(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
目前,大部分人才都属于创新创业的人才,这也是我国人才强国与创新发展相互结合的主要模式,能够匹配时代的发展需求,从而将职业院校本身的人才培养结合到创新创业中,最终才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将人才作为核心动力。在人才的实际培养之中,需要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要针对培养进程中的问题做好对应的纠正与处理,这样可以满足学生基本素质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匹配区域经济发展,让人才得到高素质的培养。
一、区域经济发展和双创人才培养关系
区域经济发展和双创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人才是区域竞争优势构建的关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这几个方面。通过彼此之间关系的相互了解,能够认清楚彼此之间的真正关系。
(一)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在于拥有综合知识创新创业人才,新时期下的创新创业发展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能够满足区域产业机构的优化处理,以此来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地方职业院校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需要积极探索地方经济的融合之点,从而找准教育与人才培养切入点,以此来探索区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之间的需求关系,让自身的教育与专业设置等优化与完善工作可以不断落实,以此来搭建合理的双创知识结构,从而对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对应的区域产业优化升级有着必要的推动作用。
(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切教学工作实施的出发点,同时也是落脚点。职业院校本身也在区域经济发展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所以,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就需要将人才能力培养作为核心,基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作为基础,从而将方向定格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上,积极地转变传统的育人教育模式,让人才的培养能够直接匹配到区域经济发展,这样就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所以,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中,就应该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起来,让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一个前进的方向。
(三)创新创业人才是区域竞争优势构建的关键
在经济的高速发展进程中,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前提。目前,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在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新技术发展方兴未艾,人才成为竞争的核心资源,创新创业人才更是其精华所在。职业院校需要重点关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这样不仅有利于职业院校自身的发展,同时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创新创业人才的作用,可以带动知识型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加速区域经济结构优化,最终满足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1]。
(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舒尔茨提出教育对于经济的共享理论,他认为个体借助教育投资,就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提升,满足自身劳动价值与生产率的提升,以此来促进经济增长。创新创业人才作为优势资源,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就需要重点强调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此来注入持久的发展动力。
二、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必要的理念;体系建设难度大,欠缺协调性;缺少实践平台,合作深度与成效有待强化几个方面,还需要做好对应的分析,才能够服务后续的研究与分析。
(一)缺乏必要的理念
在经济转型进程中,职业院校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方面的支持,但是因为教学压力,一直忙于教学等工作,没有认识到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自身需要承担的使命。同时,职业院校也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导致教学过程中没有创新创业教育,从而缺少必要的创新创业理念。
(二)体系建设难度大,欠缺协调性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还需要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持,但是部分职业院校缺少对应的培养体系,导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缺乏协调性。部分职业院校虽然有单独的创新创业园区,但仅仅是名字能够匹配标准,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之间却没有任何的联系。另外,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出现了知行脱离的问题,偏向于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最终导致整体的协调性有所欠缺[2]。
(三)缺少实践平台,合作深度与成效有待强化
在区域与职业院校的相互合作中,还需要建立人才培养的独立机构,这主要是要求建立对应的实习实训基地,基于订单式培养模式,从而与企业之间建立相互的短期合作关系。通过这样的路径,就可以满足专业化人才的培养需求,同时也可以确保教师与学生拥有更多实践操作机会,以便于对理论知识的检验,积累社会经验,但是问题在于合作周期相对较短,校园与企业之间的关联度还不够高,最终导致合作分散、浅层、不完善。这一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没有构建统筹的创业实践平台。由于职业院校教师本身需要承担基础课程以及实践课程,就要求能够深入一线去学习。也可以组织校企合作课题项目,但是因为没有实现区域经济朝着地方产业结构转型方向的不断发展,最终就导致科研课题的实际转化率以及经济效率都非常低。出现这一种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缺失。
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路径
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重点考虑到增强开放联动的理念、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与课程体系协调性、统筹区域资源,搭建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利用这样的方式,就可以真正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能够满足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一)增强开放联动的理念
职业院校需要打破传统,能够将多元主体互动、开放联动的理念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当中去。同时,职业院校还需要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以此来提升教育工作的针对性。职业院校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以及所在区域的实际经济特点,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引进来与走出去,实现相互之间的有机结合。引进来,也就是需要将区域优势与特点引入职业院校之内,如可以邀请部分优秀企业专家前往学校进行创新创业方面的讲解。还有最近比较流行的直播带货,就可以邀请部分直播带货方面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前来演讲,让学生能够从本质上了解直播带货的意义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走出去则是能够发挥自身的优势,如学校可以开展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的就业情况,能够为学生开辟出良好的就业市场;努力为学生搭建技能平台,强调对于学生的合理指导;能够积极与企业和政府之间相互合作,从而明确认识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本意义,同时也能够直接融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之中去[3]。
(二)提升区域经济发展与课程体系协调性
针对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还需要与区域产业结构的行业对应的发展特色、资源优势以及结构升级方向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同时,将企业人才需求作为基本的导向,这样就可以让人才的培养满足市场的发展需求。尤其是需要重点关注区域优势产业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快更新课程知识体系,从而满足动态化的课程体系的建立健全,最终在校园之中就可以让学生与市场发展的动态相互结合起来。学校还需要做好定期的专业论证,能够合理地进行评估,这样才可以确保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规划是正确的、科学的。
在校园之中,为了能够满足学生操作经验的获取,要求职业院校能够积极结合行业的发展需求,能够针对性地举办知识竞赛等活动,并且还要做好对应课程体系的及时更新。同时,学校还需要构建出业务精湛、机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创高素质导师队伍。基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需求,按照“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理念,引导让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提升实际动手的能力,从而提高双创意识。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求能够将校企合作模式加以落实,基于产教融合来满足合作共同体的建立健全。基于理论的分析,再结合实际的实证分析处理,从机制与体制的创新出发,将合作致力于“新工坊”“工作室”等合作载体,这样就可以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正式项目的引入,以此来实现实战能力的提升。同时,还需要落实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从而打造职业素养的培育工程,这样就可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最终满足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成为德技双馨的职业人[4]。
(三)统筹区域资源,搭建多元化的创业实践平台
针对职业院校、行业企业与地方政府,还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对于目前行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实现实践平台的建立健全,从而为在校生打造一个拥有实践机会的、并且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在满足学生锻炼的同时,还可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如,由科技产业技术研究院牵头,将发展运营模式定格在“产业技术研究+科技孵化+产业化”上,以此来满足产业创业链的形成,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生态系统,从而创设有力的创新创业条件。在具体的合作进程之中,还需要通过“引企入校”的模式,将企业的生产流程、运营以及客服等诸多环节都纳入校园之中,让学生在校园内部就可以进行对应的实践,这样就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内部管理和文化建设等内容。同时,学校也可以考虑聘请企业之中的专业人士,以此来帮助学生落实理论知识学习方面的实践性解读,让学生可以对自己所学习的行业发展趋势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同时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对于哪一部分内容进行重点的学习与掌握。在企业加基地的模式下,企业就可以将分公司直接植入到对应的校园中去,并且聘请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与运行之中。基于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学生在没有步入社会之前就会接触到对应的职场环境,从而实现职业道德素质的形成,同时也可以满足自身技能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提升。此外,通过反其道而行的基本方式,采取“引校入企”,为学生提供住宿、工资等福利待遇,凭借企业自身的优势,让学生能够整体性地了解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等产业链,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业务操作流程。在这一个过程中,还要求将实际的岗位职责加以明确,可以基于已经掌握的经验来进行对应的整合,从而为今后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支撑条件。相信在这样的一种模式下,可以让学生自主创业的自信心得到极大限度的提升。同时,基于“引校入企”的方式,对于其中表现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得到企业的青睐,这样就可以提前将其纳入到企业的用人计划中去,相当于在毕业之后就可以顺利就业,最终满足无缝的衔接要求[5]。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发展,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作为基本代表的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各种创新创业项目应运而生,这样就为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了资金支持、创业平台、研发机遇、政策倾斜等多项扶持,职业院校应集众智、举众措、汇众力,真正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重视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地方企业需求之间的杠杆作用,真正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