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盟县肉牛养殖闯出产业扶贫新路

2021-11-30欧阳仕春

云南农业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饲草肉牛劳务

欧阳仕春

(西盟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云南 西盟 665700)

1 西盟县基本情况

西盟县是典型的边疆民族贫困直过县,国土面积1353.57 km2,总人口9.62万人,辖7个乡(镇)36个村委会3个社区368个村民小组,佤族占总人口的70.3%。全县共有贫困村34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259户31146人。西盟县的脱贫攻坚工作2019年2月通过省级评估,4月退出贫困县序列,7月接受国家抽查,实现脱贫摘帽,并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 肉牛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2019年肉牛存栏17642头,出栏6395头,牛肉产量占全部肉类产量的12.9%。2019年,肉牛存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小区)13个,比2016年增加7个,增长43.75%,年均增长175%;肉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19.44%,比2016年的10.28%提高了9个百分点。其中,1500头以上的1个,500~999头2个,200~499头1个,100~199头2个,50~99头7个。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9个,饲草饲料基地1760 hm2,666.7 hm2草场1个,草料生产企业(合作社)2个,活体屠宰加工企业2个。

3 取得成绩

3.1 落实粮改饲项目,促进农民增收

2017—2019年,全县实施粮改饲项目种植青贮玉米2440 hm2,覆盖34个村11370户2400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4303户13112人,平均单产45 t·hm-2,收储全株青贮玉米7.4万t,按市场售价350元·t-1计算,销售全株青贮玉米收入达2590万元,户均增收2278元,人均增收1079元。按种植2440 hm2籽粒玉米,平均单产3690 kg·hm-2,籽粒玉米产量达9004 t,按市场售价2400元·t-1计算,年销售籽实玉米收入2160.8万元,种植全株青贮玉米销售收入比种植籽实玉米销售收入增加429.2万元。

3.2 推动区域经济向二、三产业领域延伸,扩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面

全县建成标准化肉牛养殖小区9个、肉牛冻精改良点2个,饲草饲料基地1760 hm2。存栏种牛5458头,带动农户7641户22079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973户10396人,企业与农户建立劳务联结关系,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赴养殖小区务工获取劳务收入,人均100元·d-1。每年可带动500名建档立卡户进场务工90 d,劳务总收入450万元。

3.3 肉牛产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在脱贫攻坚中按照“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模式,带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个,养殖企业(合作社、大户)4户,散养户约1394余户。推动肉牛养殖方式由传统农户分散饲养方式逐步向现代规模饲养方式转变,走出一条脱贫攻坚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有效融合和贫困群众精神与物质“双脱贫”、“双摘帽”的新路子。

4 具体做法

4.1 统筹谋划肉牛产业扶贫布局

一是采取抓实项目投入、实施主体带动、构建利益联结、提供技术保障等措施,使农户通过参与粮改饲、肉牛养殖等产业生产环节,出售饲草料、到养殖场务工,让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实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二是采取“龙头企业+平台+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农户种植青贮玉米在生产合作环节给予一定生产项目补助(皇竹草补助生产资料10500元·hm-2,青贮玉米补助生产资料300元·hm-2);在收购环节政府补助58元·t-1、企业订购350元·t-1;全县饲草饲料基地带动农户11370户24011人。三是全面落实金融扶贫政策,带动农户资产收益。县农村信用社对肉牛养殖项目给予贷款政策倾斜,让贫困户获得贷款入股肉牛产业,西盟扶贫投资开发公司与银行提供贷款入股的建档立卡户签订了《西盟县肉牛产业精准扶贫开发项目农户参与合作协议书》,累计实现资产收益带动农户8695户28582人,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保障了西盟县如期脱贫摘帽。

4.2 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内育外联”,培育龙头企业。在肉牛产业扶贫中,与龙头企业三江并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西盟迅驰农牧有限公司等肉牛养殖主体,在勐梭镇班母村云岭牛养殖示范基地、勐卡镇马散村云岭牛养殖示范基地、翁嘎科镇龙坎村云岭牛养殖示范基地、翁嘎科镇英腊村养殖小区、龙坎村养殖小区及力所乡南亢村养殖小区进行肉牛育肥,企业聘请建档立卡贫困户赴养殖小区务工获取劳务收入,人均100元·d-1。每年可带动500名建档立卡户进场务工90 d,劳务总收入450万元;三江并流公司组织建档立卡户开展以劳代训,参与建档立卡户每年可获得培训收益400元;同时也带动具备运输能力的农户增加饲草运输收入。在资产收益合作环节,一方面,大力弘扬“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的政策,产业扶持资金形成的资产收益,贫困户必须通过到牛场务工或从事相关公益性岗位获取收入,坚决杜绝养“懒汉”,让贫困户通过劳动获得有尊严、可持续的收入。另一方面,鼓励群众通过土地或资产入股,获取股金分红。

4.3 落实科技推动产业扶贫

始终注重强化科学技术支持,增加农技推广服务供给,充分认识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能发展壮大肉牛产业,才能高标准、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采取系列措施,扎实完善肉牛产业配套技术。一是发挥定点帮扶优势。依托省农业厅设立黄必志、王之盛2个省级专家基层工作站,建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肉牛差异化育肥节本增效饲养关键技术示范基地1个,授权《云岭牛生产雪花牛肉技术方法》《牛移动式稳重器》等技术专利7个。聘请郭爱珍、孙宝忠等4名国家级技术专家担任技术顾问;成立了以省草地动物科学院副研究员赵刚为组长的技术服务组,开展饲草种植、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24期。二是深入实施技能培训。扎实组织市、县畜牧专业技术人员,组建云岭牛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队伍,结合养殖小区和饲草种植布局,赴各乡(镇)、村、组和养殖小区开展技术服务工作,确保农户种植饲草前有统一的技术指导、种植时采取统一的种植规范;企业在牛进场前有防疫检疫,养殖中采用标准化流程。累计开展肉牛养殖技术技能培训42期1890人次、疫病防控培训20期980人次、饲草种植技术培训88期5280人次、青贮饲料制作技术培训27期620人次,田间指导培训农户3.84万人次,实现肉牛产业技能培训全覆盖。

5 经验

“四个全覆盖”产业扶贫模式在《云南日报》头版刊登后,先后被国务院扶贫办、国家农业农村部、新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作为产业扶贫先进典型案例推广宣传,并在全省产业扶贫工作会上交流发言。一是探索资产收益分配模式。西盟县着力将肉牛养殖、中蜂养殖、生猪托管寄养等财政支农资金所支持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形成的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与贫困户从事开发生产类和公共服务类岗位相挂钩,10507个贫困户通过岗位劳动获得资产收益分红,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持续引导贫困户以劳获酬,有尊严的脱贫,杜绝养懒汉。二是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采取“龙头企业+平台+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以省级龙头企业为带动,以县扶投公司为平台,以项目技术保障为支撑,开展生产合作、劳务合作、资金合作,实现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收益有分红。三是探索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产业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脱贫的指导意见》,通过创新“订单、股份、劳务、租赁、保险、激励”的联结利益联结方式,助推贫困群众增收。四是提供技术保障。以实施“技能扶贫专项行动”开展就业扶贫培训,严格落实就业创业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帮助贫困劳动力提升技能素质、实现就业创业、增加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饲草肉牛劳务
雇员对交通伤害发生负主要责任,能否要求雇主赔偿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张小燕:代言“洪洞三保” 提升劳务品牌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加快建立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十四五”全国饲草产业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加快建立现代饲草产业体系推动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
高密度饲草打包机团体标准发布 将有效减少运输成本
老挝肉牛输华实现突破
打造用好劳务品牌
肉牛口炎咋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