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变化及干预措施

2021-11-30高禄化连建奇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陕西西安710038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医护人员意象情绪

高禄化,连建奇,康 文(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陕西 西安 710038)

自2019年12月以来,中国各省份都陆续出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现已全球大流行,这对人类来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政府各级卫生医疗部门及时采取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对COVID-19的施虐形成强有力的扑灭之势。随着社会、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在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COVID-19患者,都会产生一系列心理应激性反应。尤其是COVID-19患者,容易产生消极的心理反应,导致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激活,产生躯体症状,并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或恶化。因此心理应激可能与疾病发展、预后密切相关。为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心理变化的认识,进一步促进COVID-19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现就患者心理变化及干预措施论述如下。

1 COVID-19患者心理变化

1.1 恐惧

面对突如其来的全新的疾病,患者对疾病发展和结局一无所知,缺乏对疾病的全面、正确的认识,思想未做好准备,往往不知所措,极度担心[1]。从认知而言,对疾病根本的恐惧来源于对死亡的恐惧。他们认为这种疾病是一场灾难,是一种可怕的瘟疫,得了病是不是被判处了“死刑”?能不能康复?会不会留有后遗症?这一系列的未知感和对死亡的担忧带来巨大的恐惧感,尤其是对那些身边已经有人因该病死亡的患者,更会加重其恐惧感。除此之外,患者突然被强制隔离、人身自由被限制,也会产生极大的恐惧感。当患者初入陌生的病房,突然面对一群“全副武装”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否走出隔离区,由此也会感到慌张和不知所措,有的患者甚至又哭又闹。

1.2 焦虑

COVID-19传染性极强,对周围人群具有传染性,周围人对感染者往往采取厌恶、避而远之的态度。患者一旦确诊,立即被强制隔离,其密切接触者,甚至亲人也都被隔离或者发病,使得患者产生极大的自卑感,并且对家庭、健康、财产、声誉过分担心,觉得自己愧对家庭、同事、朋友,担心自己的健康和治疗费用,即使痊愈出院将来也无法面对亲朋好友、街坊四邻。由此造成患者严重的焦虑状态,可有持续紧张、过分担忧、夸大风险,胡乱联想等表现。这部分患者非常害怕自己的病情恶化或反复,莫名地无法安静,惴惴不安,惶恐失措,但又说不出原因。可伴有心慌、胸闷、气短、出汗、失眠、情绪低落、少言少语,使得原有疾病症状加重。尤其是有心理或精神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加容易出现焦虑症。有些患者接受治疗也很消极,甚至对医生、护士产生过激行为。

1.3 愤怒

少数COVID-19患者不能正视被确诊事实,更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周围人,甚至社会。得知被确诊后就自认为被冷淡、被抛弃,心理产生愤愤不平,怨天尤人,压抑的情绪难以发泄,转换成对家人和医护人员的怨恨、报复心理,无法安心住院治疗。

1.4 急躁

部分COVID-19患者需要住院治疗而且病程中可能会有病情进展、恶化等病情波动,加上面对家人有内疚感,心理容易失衡,这使患者变得异常急躁不安,间断用药或不用药,造成疗效不理想,最终丧失治疗信心。

1.5 孤独

COVID-19患者需要隔离观察和治疗,限定了患者的活动范围,不能随便出入隔离区,更不能与外界接触。因此,有些患者难以适应隔离治疗,不能理解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觉得医护人员嫌弃他们,周围人包括最亲密的家人也疏远他们,会产生失落感、空虚感,感到自己处于一种独立无援的境地。

1.6 放任

极少数患者对COVID-19缺乏认知,不了解其烈性传染性,持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医护人员小题大做,表现为不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随意互相乱窜病房等。

2 COVID-19患者心理干预

2.1 治疗性沟通

治疗性沟通是为了解决患者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医护人员以沟通为手段进行治疗,选择恰当时机,有目的、有原则、分层次地进行针对性的沟通[2]。医护人员收COVID-19患者入院时应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讲,可通过图片、视频、文字等方式,说明隔离的目的和意义,而非冷淡与歧视;引导患者关注疫情和疾病的正面信息;教会患者对该病的传染性、传播途径、隔离以及预防措施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医护人员应积极主动地关心患者,认真聆听,满足其需要,使他们感到医护人员是精神上的依靠,让他们鼓起勇气,积极配合战胜疾病,增强治疗信心。

2.2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指通过改变患者思维、信念或行为的方法来改变其不合理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3]。COVID-19患者的心理变化都建立在不合理的认知之上,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心理不同程度地存在恐惧、焦虑、愤怒、急躁、孤独、放任等,常伴有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不安等,一系列心理、生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病情、治疗及预后。

医护人员应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建立医、护、患最初的信任格局,主动多与患者交谈,了解他们的烦恼、忧伤、痛苦,充分理解患者。有的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时,怀疑医护人员技术差,精神异常恐慌,不配合治疗,医护人员应耐心、详细地为患者进行各种讲解,积极引导,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调节自我心理平衡,正确认识疾病,相信科学,相信医院、医护人员。医护人员与患者沟通病情应适可而止,多给予病情好转的心理暗示,或做适度的保证,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患者配合治疗,才能在治疗过程中取得最佳效果,使其早日康复。

2.3 一对一心理干预

一对一心理干预是指医护人员或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一名患者提供专业的心理干预[4]。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程度等不同,及时了解、掌握每个患者的情绪变化,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制定严谨、周密的治疗计划。针对不同的心理状态应以理解的心情随时与患者谈心,解除不良情绪。一对一心理干预可缓解COVID-19患者的负性情绪,帮助患者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保证正常的思维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4 意象对话疗法

意象是大脑对不在眼前的事物形象的反映。意象对话疗法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措施之一。意象对话以意象为媒介,如可采用“房子”意象,通过运用意象的象征意义与患者在潜意识层面进行沟通与交流,以“故事对话”的方式进行,以达到化解消极情绪、深入探索自我、了解自我,可通过意象改善患者情感和认知,稳定患者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5]。医护人员,可在医学心理咨询师指导下采用意象所具有的心理学意义,结合COVID-19患者的表情、肢体语言和行为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地应用“接纳”等技术干预和治疗,改变患者的认知,有效提高其情绪管控水平,促进心理健康。让患者养成遇到问题主动寻求他人帮助的良好习惯。保持良好的情绪,犹如一颗定心丸,是任何药物所不能代替的。

2.5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是医学心理学及音乐相互融合的治疗方式[6]。音乐疗法通过音乐对患者的生理功能产生影响,促进患者乙酰胆碱等有益化学物质释放,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反应,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脏负荷降低、血液循环增加,起到调节血流量及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音乐干预容易管理,费用低,非侵入性,容易执行且符合患者需要。根据患者意愿选择音乐,收听收看以往感兴趣的音乐;若患者没有特定喜好的音乐可为其播放一些轻快、舒缓的音乐,如宗教音乐、轻音乐、古典音乐等。调节音乐强度、节奏、频率等,其可与人体相应生理节奏产生协调振动,使患者下意识调节自身呼吸节律,适当增加呼吸深度,减少无效腔通气量,促使机体进入生理活动协调状态,缓解人体心理紧张、应激状态,分散注意力。患者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音乐疗法是心理学中常用的改善心理异常状态的措施之一。

2.6 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学认为,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属于中医的“恐、忧、愁”等范畴。通过中医辨证施治,情志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全过程均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五脏与五情的对应关系是“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同样,五志对五脏也有着相互对应的影响关系,既“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7]。杨雪艳等[8]认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惊”,由“惊”生“恐”,最多见气机紊乱之变,故应依脏腑气机的升降、顺逆而加以调之。通过审证求因,调畅气机,气机和畅,情志症状自除,首先用基础方药,如柴胡疏肝散、红花逍遥丸、丹栀逍遥散等,从中医理论角度缓解COVID-19患者紧张情绪。中医药在情感类疾病应用中有独特优势,这也符合祖国医学有关情志致病与治病的原理。

2.7 医学语言干预

据文献报道,临床医学语言即医护人员使用的医学语言能够影响到患者的心理变化以及机体生理反应,患者的大脑皮质会根据不同的语言刺激,促使病情好转或恶化[9]。目前针对COVID-19尚无特效药物,作为医务工作者将语言交流贯穿于诊断、治疗、随诊等医疗过程中,使语言交流有知识性、可信性、科学性,或使用开导性、解释性或暗示性等治疗性语言对患者起到心理治疗作用,能使其明白COVID-19的特殊性,树立信心,安定情绪,变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重视用医学语言干预治疗患者的“心病”,通过解释疏导、鼓励安慰、适当承诺等使患者坚持治疗,不急于求成,规律起居,适度运动,增强营养等。患者对自己身体应充满信心,抛下心理思想包袱,有利于身体康复,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8 针对不同人群应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对未成年人应由成年患者或监护人陪护。医护人员通过言语轻声安慰或肢体接触,如轻拍,来传递安全感;给孩子一些喜爱的玩具、讲故事等来增进交流,舒缓患儿情绪。老年患者认知能力下降,情绪控制能力变弱,容易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包括侥幸心理,固执,依从性差,疑虑过多,注意力狭窄,情绪波动大,脾气大,小气,沟通不畅或者极为脆弱和依赖。对老年患者,应主动询问老人的感受,以传递关爱;鼓励其家属与老人通过电话、视频等形式多沟通;主动向老人分享正面信息,传达辟谣信息,强调治愈和出院的好消息[10]。

2.9 药物干预

大多数COVID-19患者都有应激反应,包括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状较轻者,通过心理干预后,症状可获得缓解。部分COVID-19患者入睡困难,睡眠严重障碍,尤其中老年患者,可以使用具有快速睡眠诱导作用的唑吡坦等新型助眠药物治疗。针对急性抑郁发作一旦符合临床诊断抑郁或抑郁发作,则建议在治疗基础病的基础上积极应用抗抑郁药物,以期迅速控制症状。具体抗抑郁药物方案较多,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临床上主要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和选择性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物,其能够明显缓解抑郁、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舍曲林、文拉法辛和奈法唑酮的效果优于其他药物。针对兴奋躁动症状明显的COVID-19患者需要使用镇静药物,应避免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因其具有呼吸抑制作用,可使用小剂量镇静作用强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它除了本身的抗精神病外,还可以通过阻断多巴胺D2受体、组胺H1受体等而发挥镇静效应[11-12]。

2.10 保持医护人员心理健康

保持医护人员在突发性疫情中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应对水平和社会支持,提高医疗工作效率[13]。医护人员应重视自身修养,用生命履行自己的医学信仰,面对疫情,医院就是战场。广大医护人员应冲锋在前,穿上白大褂、护士服、燕尾帽成为“白色战衣”,要无私无畏,忘我奉献,迎难而上,充分尊重COVID-19患者,给他们以人道主义的关怀和温暖。采取有效治疗手段缓解患者症状的同时解除患者思想顾虑,保持心理平衡。医务人员要举止端庄,语言简洁、准确,诊疗技术娴熟,有利于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医治效果,达到促进患者康复的目的。

3 结语

COVID-19对患者是一个很强的应激反应,对生理和心理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诊疗过程中,不单纯强调治疗手段、药物选择等而不顾及患者的心理变化,应当遵循身心并治的原则,既重视治疗手段的应用,同时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及人的身心与环境的统一性[14-15]。

猜你喜欢

医护人员意象情绪
抚远意象等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意象、形神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