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科技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构建策略

2021-11-30罗占收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科技

尹 刚,罗占收(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双一流”建设的精要在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二者的主要实践路径即教学与科研的统一。科技平台建设是实现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统一性的主要载体及阵地,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在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中的关键所在[1]。中医药科技平台的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了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和中医药学科发展的竞争力。

1 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发展的主要困境

1.1 国家战略布局体系空间紧缩,高校间竞争激烈

《“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中确定了国家今后取消批复新建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证。与此同时,科技部、教育部等部委将“动态调整、有序进出”作为重点科技平台考核机制,有序推进并实施末位淘汰制。今后一段时间内,国家层面的科技平台将维持在相对稳定数量内,各高校竞争态势将愈演愈烈。对照现有国家部委的科技平台布局发现,中医药领域相关的国家部委等科技平台大多集中于天然药物化学、活性组分、药效、中药制剂、民族药物、方剂、中医内科、针灸等。中医药院校科技平台提档升级、建设发展过程中面临极为严苛的院校外部竞争力,科技创新动力不仅面临从人才孤岛到人才集群的转变,更面临从资源驱动到人才驱动的转变[2],单纯通过校内科技资源配置来驱动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必将受限。

1.2 院校科研组织形式单一,优势科技资源聚合度低

当前,随着科学研究日趋综合性与复杂性,大多数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多学科交叉、团队间协同攻关。然而大部分中医药院校现有科研组织仍停留于传统的“校—院—系”单线性的组织管理模式,缺乏学科间、团队间深度融合,校内外优势科技资源极少统筹协调、系统整合[3]。甚至同一学科下科技平台(团队)都很难通过整合其优势科技资源、聚合成研究目标一致的高水平科技平台(团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重大科研项目的获取以及重大成果的产出。另外,高校现有科技资源严重急缺,且长期处于学院的割据状态,但是却存在“凡事都要有所为、凡是都要好为之”,造成力量分散,无法聚力办“大事”,更不可能“修炼”自身的“真本领”。比如,部分中医药院校重点科技平台实际面积达不到主管部门要求;科技平台建设经常存在“一套人马,多块牌子”的现象,虽然凸显了科技平台建设水平,但往往会导致平台研究方向过于分散,难以深度聚焦。单线性科研组织模式多表现为自由探索、自我约束和各自为阵的形式,在人才要素驱动下,科技平台可能会在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取得进步,却较难形成“标杆”[4]。此外,还会导致中医药院校与日俱增的科技体量与科技资源长期割据陷入死循环,而这种模式也将无法满足当前科技创新新趋势、新发展和新要求,也终将难以支撑中医药院校“双一流”建设的目标。

1.3 科技平台开放协同效能低下,体制机制供给失调

2018年7月,国家层面相继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随后江苏省出台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等系列改革措施和政策,这意味着从上到下的新一轮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浪潮席卷而来,同时也为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目标和方向指明了道路。科技评价机制是高校开展科技工作最根本的抓手,也是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最根本的依据,然而当前大多数高校科技评价机制仍长期停留在老套的体制机制下,如果没有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决心,将会直接影响高校科技创新动力、科技项目执行力、科技成果转化力等[5]。纵观部分中医药院校现有政策制度,尤其是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资源配置等方面趋于保守,缺乏有效激励措施。而科技体制机制供给上不能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将难以有序推进科技平台建设发展向国家需求靠拢,向协同增效进发[6]。

2 构建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体系策略

2.1 眼光向外、借力协同,搭建基于平台的创新共同体

以国家布局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为切入点,建立“政策特区”,在保持现有特色与优势领域正常发展之前,整合现有资源,重点打造强势或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科技平台,助推其尽快跻身“国家队”;注重中西会通,加强校际-校院-学院间开放协同,培育交叉研究方向;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围绕中医药智能制造、中医药学与材料学、中医药与自动化控制、中医药与云计算和大数据等前瞻性研究领域为切入点,探索医工结合新模式,拓展和培育新的科技增长点。进一步优化科技平台管理服务效能,着力引入外部科技资源与本校优势学科、平台进行深度融合[7],为平台间实质性合作开拓渠道、搭接桥梁。中医药院校在提升中医药基础研究的同时,更要充分与附属医院、药企优势科技资源相结合,推动各附属医院科研联盟,产业技术联盟,整合集群优势,加强开放协同力度,科技资源共享、人才互聘,营造浓厚的科研文化氛围,推动共建转化医学研究平台,提升高校中医药临床诊疗、研究和服务水平。开拓国际视野,在中医药全球化推广的前提下,引聚国外科技创新力量和学术资源,在交叉学科研究领域孵育中医药国际合作研究平台[8]。

2.2 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构建有组织的科技平台体系

本着“保重点、补短板,分类支持、注重绩效”的原则,以优势学科群建设为磁场,加快推进以高校现有高水平、高质量科技平台为轴承,相关有特色、有关联的省部级科技平台(实验室)为辐条的优势科技平台群建设。在科技平台实体化、规范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上,协同学科资源与平台资源的布局和融合,积极构建虚实体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平台模式,稳步推动“自由探索式科研”向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的“有序组织型科研”转变,突显学科建设的“集群效应”与“共振效应”,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育形成合力,推动科技平台建设发展[9]。

2.3 革新制度、净化环境,打造卓越品质的科学家精神

中医药院校应加快对制约科技创新动力和活力的制度的“破、立、改”,建立健全科技平台的组织保障机制,切实发挥政策制度要素在提升科技平台创新效能方面的首要作用;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产出质量为导向”的学术(科技)资源配置与激励措施,提高资源配置有效性和合理性;大胆推进人才引育、绩效评价、成果贡献等体制机制改革;构筑尊重科学研究规律,注重医教研融合,坚守科研诚信,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环境。造就求实创新,追求卓越品质的科学家精神,引领形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文化氛围;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健康、规范、宽松、向上的学术环境,不断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10]。

2.4 优化流程、提升服务,引入智慧化、集约化管理新理念

中医药院校应构建个性化科研管理服务体系,极力打造高质量引智、沟通、合作的服务平台,促进科研与学科对接,科研与产业对接,科研与国家需求对接。做好“牵线服务”和“织网监督”双环管理,即牵好“信息线”“组织线”“人才线”等开放环,织好“制度网”“任务网”“考核网”等闭合环。为贯彻落实国家科技改革的“放管服”精神,推动高校内部科研管理放权、减负、激励的改革政策落地见效,中医药院校的科技管理工作急需转变思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通过完善科技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梳理整合全校学术资源,推进建立科技与人事、财务、资产、研究生院、图书馆等部门资源共享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确保科技基础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使科技管理过程实现科学化、智慧化、高效化,最终实现“数出一门、信息共享”[11],着力解决耗费科研人员大量精力的简单、重复性工作等问题。统筹布局全校科技资源,破除科技资源配置“碎片化”的屏障,对潜质型平台、团队、项目、成果实施科学培育工程,为“形散神不散”的大平台、大团队形成创造先决条件[12]。

2.5 重视人才、激励创新,形成稳定长效的科技创新氛围

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骨干是中医药院校科研的主力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应立足于理解其诉求,尊重科技创新规律,体现人才知识价值,激发其科技创新潜能,最终才能确保改革成效[13]。一方面要建立多样化的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协调优化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中的科技指标,推动考核标准由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引导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追求卓越;一方面要强化科教融合与科技成果转化,提升青年学者成长速率;另一方面要着力打造高质量科研大团队,促进重大科研项目联合、持续攻关。围绕国家战略布局和中医药行业重大问题,以政策引导科研人员研究方向聚焦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强化科研育人作用,通过高水平平台建设、高水平科学研究提升教师队伍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做大做强优势特色领域,培育抢占制高点的重大科技项目,持续产出高质量、原创性科研成果,不断引领学科发展。

3 结语

中医药院校科技平台是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4],不仅承担着高校科研的重任,也是学校组建科研团队、培养高端人才、产出高质量科研成果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推进“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的“加速器”[15]。面对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和“双一流”建设的战略要求,中医药院校应充分把握时代方位,坚守时代使命,通过构建完善能够适应新时代新挑战的中医药科技平台建设体系,进而为提升中医药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服务区域经济以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供有力的支撑。

猜你喜欢

中医药院校科技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家庭中医药》老读者请注意
欢迎订阅《基层中医药》杂志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