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控信息化管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021-11-30周佳奇陈雨君吴赵曼秋张樱婷于淑梅顾乐盈宋绍征

智慧健康 2021年13期
关键词:院感医疗护理

周佳奇,陈雨君,吴赵曼秋,张樱婷,于淑梅,顾乐盈,宋绍征

(无锡太湖学院健康与护理学院,江苏 无锡 214064)

0 引言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简称为“院感”或“感控”)科室是新型科室,医院感控科是一个专门的实施预防传染病的监控工作单位,工作主要内容是制定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和监控措施来全面的开展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有效的改善了以往传染病不受到重视的局面,促进了传染病预防工作的实施。感控与临床护理工作密不可分,临床护理常因工作繁琐、人员不足等导致不良事件发生。应用感控信息化管理手段,减少了护理负担,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率,同时提升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1],为医院带来良好效益。感控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作用。近些年,随着云、大、物、移、智、5G 等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新一代医院信息系统持续涌现,感控信息化管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9 年5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提到:医疗机构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感染监测评估工作。通过主动监测,及时发现感染散发病例、感染聚集性病例,持续改进感控工作。现阶段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水平有待提高,医院管控信息化水平亟待加强。

1 感控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1.1 国外医院感染信息化的现状

国外起步早发展快,1970 年,美国就开始建立院感监测网络系统,英国紧随其后也迅速成立官方网站。通过网站进行感染病风险评估,对全国各地监测,一旦有情况立即启动报警系统。国际上对感控科很重视,为其人员配备也考虑良多。为缓解临床上感控人员不足的压力,英国率先提出了设立感控护士,随后1981 年,美国也开始培养感染控制联络护士(infectioncontrollinknurse,ICLN)[2]。同时,国外倾向于将医院感染信息系统与其他学科融合,诸如,利用Twitter 和急诊科数据推测哮喘人群数量等[3]。除此之外,医院的信息化建设,也为感控信息化发展助力。国外医院智慧化建设进展快速,取得不少成果。加拿大建立北美首个数字医院,应用机器人管理发放药物以及患者流量控制中心,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小人员感染发生概率。英国也采用机器人为患者提供服务、运送医疗垃圾等。韩国、澳大利亚等地区都已引进先进数字化设备管理医院。现阶段,国外医院的数字化、信息化程度高,且已建立较完备的院感信息管理系统及较成熟的感控团队。

1.2 国内医院感染信息化的现状

我国起步较晚。1986 年我国成立了首个院感监控协调小组,还建立了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同年共有9 个省和16 个医院加入,随后规模不断扩大。1986 也被称为是我国感控事业的历史元年。到九十年代,浙江率先建立覆盖全省的监测系统。2001 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制的“医院感染管理计算机系统”开始在全国推广,促进全国感控信息网的联结,进一步推动我国感控事业发展。2009 年,提出“感控文化”一词,开始重视精神层面的建设。2014 年国家卫健委成立智慧医疗小组,帮助医院智慧化发展,同时推动感控智慧化发展。2017 年12 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明确规定了医院感染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从而推进医院感控数据共享进程,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同质化。如今,全国感控网站运行基本稳定,但我国感控信息管理多由国家宏观指导,标准化程度低,且医疗和信息技术的整合度低,信息技术在医疗活动中未发挥实力,处于医疗与信息技术分离状态,与国外的智慧化医院管理发展存在差距。并且由于存在地域差异,区域信息化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

2 信息化感控对临床护理中的影响

2.1 对传染病防控的影响

我国传染病种类多,近年来多发的是新型流感,包括非典、甲型H7N9 流感、还有最新发现的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的新冠肺炎,这些病临床都多表现为高热、咳嗽,感染严重的患者易发生呼吸衰竭而死亡[4],主要传播途径有呼吸道飞沫传播、血液传播、接触传播等[5],在人群中普遍传播,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飞快。最近发现,新冠病毒变异率高,但疫苗作用有限,自身免疫又靠不住,已有部分患者出现二次感染的现象,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伤害。这时候医院感控就显得极为重要。非典时期,感控在我国并未受到重视,感控管理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医护人员防控意识薄弱,导致在医院感染的患者不在少数,医院一度成为病毒传播的疫源地,很多一线医务人员在此次战役中牺牲,医院也付出惨重的代价。自非典以后,院感受到极大关注。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凭借强大的科技力量,信息化院感防控发挥了巨大作用,医务人员也表现的更加从容和专业。疫情一开始,国家卫健委就出台了院感防控政策和消毒规则。各级医院积极响应开展相应工作。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重庆大坪医院信息科构建的“远程院感监督指导系统”让全国各地的医院得到专业的感控指导,结果是几万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实现零感染,体现了在科技加持下的院感防控水平。

2.2 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的影响

消毒供应室(简称CSSD)是全院的物流中心,也是医院病毒聚集地。供应室的感染预防和控制可以说是整个医院感控的“心脏”[6]。消毒供应室的工作多由护理人员负责,供应室护理质量关乎整个医院安危。一旦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不到位,患者受到细菌病毒感染的机率就会增加,导致院内感染率大幅度提升。感控科通过开展院感信息监控与供应室护理合作管理,运用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将物品的信息上传,实现物品实时、高效可追溯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升院感科和供应室工作的整体质量,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率,更好的保证患者在医院接受诊断以及治疗时的安全性,从而大幅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可能。实验证明[7]信息化管控不仅利于医疗用品规范化管理,同时也利于预防感染的发生,提升了医疗物品监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2.3 对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影响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是指对三类及以上药物产生耐药性菌种。近年来,多重耐药菌成为院内感染的首要致病菌,且因其所致疾病多呈现复杂、难治的特点。护士的手卫生问题是导致MDRO 院感的重要原因,研究显示[8],规范护士手卫生能有效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2011 发表的《MDRO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要求建立MDRO 信息化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反馈MDRO 引起的医院感染情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感染。利用信息平台,耐药监测数据全面统计,实现对医院耐药菌感染的宏观动态掌握,提高药物的合理使用,多部门监管[9]。同时很多研究显示,MDRO 感染信息化控制管理在重症监护室[10]、妇产科[11]、儿科等科室应用中都获得良好效果。

2.4 对就医流程的影响

传统就诊模式下,患者挂号、缴费、取报告、病历记录都要依靠人员手动录入,操作流程长,患者就医检查进展缓慢,且手动输入错误率高,更容易发生不良事件,不仅导致医院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患者满意率低,还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2]。采用互联网+医疗模式,应用自助服务机器、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medicalrecord,EMR)[13]、手机app 预约、计算机化的医嘱录入(computerizedorderentry,CPOE)、支付宝-医保实时结算、移动医疗与床边结算等移动端支付平台系统[14]、微信服务号、支付宝生活号、百度医疗平台等进行整合,让患者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挂号、缴费、查看检查报告、住院、结算等一系列就医流程。导诊服务中心会帮助病人进行常规操作指引,同时还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百度等平台直接与医生沟通,实现线上就医。医生通过手机可以了解病人病情,按照病情分类管理,定期回访,形成了医患之间无缝连接的关系。住院病人可以在病区直接通过床旁结算系统,实行缴纳押金,不方便出院的患者也可要求床旁结算车推至病区来结算。这样智能化的流程,最大限度地解决患者就医等候时间长的问题,让病人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减少患者来回走动,降低医院人口流动率和院感发生率。

2.5 对护理人员的影响

门诊信息化流程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两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避免了人员漏报现象的发生[15];传染病预警[16]系统自动评估患者感染程度,提醒护理人员在对高危病人护理时需要注意的事项。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学习了解感控相关知识,在临床中开展更规范标准的护理、防控院感的发生,降低院感发生率。研究显示[17],上报平台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效果甚好,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务人员整体的考核评分和医院的感控合格率。信息化电子设备在护理人员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也发挥了极大作用。研究显示[18],借助微信进行信息化交流在护理人员之间应用效果良好。护理人员可以在微信内学习到最新感控资料、规范要求,实现实时共享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培训效率。而且,微信群能在第一时间下达会议通知、检查要求等通知,加快了通知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微信群可以将感控人员与医院其余科室医护人员保持在实时沟通的状态。某科室一旦发生院感或碰到感控相关问题,可以借助群内消息随时通知到院感科,感控人员也可以及时解决、及时反馈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医院整体感染防控意识和感控水平。这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降低护理风险,同时也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

3 提升医院感控信息化水平的措施

3.1 标准统一化,制度化建设

规范标准统一是医院信息化管理行之有效的前提保障,是实现各医院之间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的桥梁。各医院信息化程度不一、系统使用不当。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医院信息化建设滞缓,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现今,医疗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规范医院信息化管理的任务迫在眉睫。然而这就需要多部门共同协作。这一过程长,涉及范围广,一旦某个环节不到位,工作也很难继续下去。一个环节做不到,工作的开展都会卡壳。因此为避免因信息录入错误、执行错误率高等问题造成数据不可靠、真实性受质疑现象的发生,应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推动医院信息化持续稳步发展。

3.2 立法保护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界限模糊,数据流动成本低,保密难度高[19],隐私泄露和盗取事件层出不穷。但是数据与个人隐私之间的界定,隐私泄露带来的相关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成为医院信息化发展的一大难题。医院的信息数据不可避免会涉及到患者隐私。在此次新冠疫情中,一位重庆新冠肺炎感染患者因活动轨迹被公布遭受网络暴力,其朋友圈遭泄露,个人信息被曝光,这严重侵犯了她的个人隐私权。如何合理获取医疗数据价值、高效利用医疗数据、实现感控信息化的同时兼顾病人隐私保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发达国家已经建立完善法律并对隐私进行了有效保护。但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未颁布明确法律来保护患者在医疗信息领域个人隐私。这就需要相关领导部门制定规范合理的法律法规,加强隐私保护,推动有序的社会建设和发展,促进感控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3.3 政府支持,平衡发展

三级医院信息化感控应用程度较高,而二级医院、中小型医院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一线发达城市的感控信息化已有较成功的实践,且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越来越接近。但是我国边远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医疗信息水平较低,感控信息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中部西部地区,由于医疗资源缺乏,医院感控信息化一直处于较落后水平。此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加以资金和人才投入,改善各地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加强对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型医院的人才资源的投入,同时加强各基层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推动感控信息化的应用和落实,提高我国总体感控信息化水平。

3.4 医院重视,设施完善

感控发展缓慢是由于医院不够重视。客观来说院感科作为成本部门,不能为医院带来直接效益,因不受重视而出现资金投入不足、人员配备不足的状况。这时候就需要医院领导积极主动了解感控的重要性,重塑感控科在医院中的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感控科调控能力,发挥感控的作用。首先将院感纳入医院整体安全体系,计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其次要发挥好感控团队和专家的作用,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去做,需要决策时,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后进行;还有就是要给感控科配备必要的信息化管理软件,促进医院信息化感控的开展。

3.5 加强感控队伍的建设,积极培养后备人才

感控工作对感控人员的专业要求不低,若不能熟练掌握相关管理和操作技能,很难落实感控工作,这就要求感控人员要加强自身管理能力,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将手卫生、耐药菌检测等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中,规范医护人员操作,提高院感防控意识。湘雅医院感控科主任吴安华教授在经历此次新冠疫情后提出两点建议:一是要将感控课程纳入高校医学生的专业教育体系中,二是医院要加强感控队伍的建设,同时医院应考虑感控人员工资及岗位晋升等问题,建立成熟的制度。近年来,我国开始注重培养专业的感染控制联络护士(ICLN),如在新冠疫情爆发的武汉方舱医院里就应用了专职感控护士,她们在保证医务人员掌握感控要求的同时,自己也严格执行感控要求,并且取得良好成效[20],不仅提高了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还降低了医院感染率,提高了感控护理质量和效率,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专业的服务。

4 展望

院感是医院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切断传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防患于未然是院感的宗旨。院感信息化发挥前瞻性作用,不仅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医院护理质量水平,同时保护医患健康,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加持,感控工作也得到迅速发展,医院感控开始从消毒隔离手卫生等基础感控时代进入参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诊断、治疗的全程感控时代。但国家医院感染质控中心付强主任曾发文指出,感控工作并非置身于医疗质量与安全之外,而是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不可分割的重要本体构成。因此感控工作要参与到临床诊疗工作中才能进一步发挥感控的作用。要注重感控科与多学科融合协作,普及推广信息化管理在各医院的应用,并且加快落实移动终端在临床中的投入使用。

猜你喜欢

院感医疗护理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对ICU患者护理质量及院感发生率影响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
以院感风险控制为工作导向 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