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美育渗透途径探微

2021-11-30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小学李雅丽

青年心理 2021年25期
关键词:角度文本情感

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小学 李雅丽

语文文本大多美感十足,充满诗情画意,是实施美育的绝好素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内容,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审美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科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和组织时,应适时渗透审美教育,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本文从整合文本资源、展开情感阐释、优化阅读鉴赏、延伸阅读训练四方面展开教学渗透设计,给学生更多学习体验的机会,成功激发学生学习潜质,提升学生的审美认知,进而实现全面自然地成长。

一、整合文本资源,确立阅读审美视角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基本都属于经典之作,具有极高的文学鉴赏和思想教育价值,教师要对文本资源做科学整合处理,根据学生接受实际做匹配设计,确立阅读审美视角。针对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为学生准备适合的鉴赏内容,让学生在深度阅读和解析中建立个性认知,成长思想认知。此外,如果教师能够借助网络收集到一些课外鉴赏素材,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促进作用。

如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这篇课文,以作者童年时与母亲一起月下散步的经历为写作素材,表达了对童年和对母亲的回忆和怀念之情,文本描写的情景很美,教师可以从情感诵读角度展开任务设计:这篇课文语言精美、场面温馨、情感饱满,是诵读的好材料,先听示范诵读,然后做反复训练,准备参与诵读比赛活动,看谁能读出浓重的情感,更具感染力。学生聆听教师示范诵读后,对诵读情感和其他技巧做探索,教师再集中讲解诵读技巧应用,从语气、语调、语速,以及抑扬顿挫等角度展开介绍,让学生融更多情感于诵读之中,以形成更丰富的感染力。之后,学生开始诵读训练,准备参与集体诵读比赛活动。为激发学生参与诵读训练的主动性,教师专门为学生准备了背景音乐。教师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小组内做诵读展示,评选出小组代表,然后参与班级诵读展示活动。

诵读不仅需要技巧的支持,还需要情感的投入,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指导,让学生找到情感抒发的切点,为学生提供难得展示的机会。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由感性走向理性,这是审美体验的过程。审美体验有不同切入角度,教师从诵读方向做出规划和组织,其训练效果显著。

二、展开情感阐释,建立阅读审美共鸣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会呈现差异性,如何让学生与文本达成情绪的共鸣,这是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情感诵读、片段鉴赏、课堂演绎、角色对话等,都属于阅读和活动方式,教师要做好过渡和衔接,让学生自然进入多种学习活动之中,进而建立审美共识。需要注意的是,情感诠释文本内容的方式需要情感的融入,如果学生对文本内容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师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做出对应设计,让情感渗透自然发生。

《西门豹治邺》一文中描述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除害,故事情节惊险刺激,学生对这样的故事都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情节梳理,然后推出演绎活动任务: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创编课本剧,现场演绎这个故事。小组组长具体负责,做好演绎分工,进行演绎排练,参与班级演绎活动,看哪一个小组表现最为出色。学生对演绎活动有特殊情结,自然能够积极响应。在演绎脚本创编之后,演绎排列顺利展开,教师深入观察,对学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做纠正。学生大多关注情节的发展,而对故事内涵缺少深入研究,教师从这个角度做诠释,让学生重新认识相关角色人物,用心去塑造这些形象。学生开始对人物角色做讨论,逐渐找到正确塑造人物的方法和途径。在课堂演绎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做评选活动,对学生演绎情况进行梳理和分析,感知真善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趣的课堂演绎活动任务,将学生带入特定学习情境之中。一般而言,学生对文本故事都有阅读和表现兴趣,教师就可以从含义角度展开深入发掘,引导学生对人物做理性分析,由此建立起来的学习认知带有更高审美价值。学生对人物和故事的理解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和设计,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和对接体验中成长审美认知。

三、优化阅读鉴赏,强化阅读审美体验

语言鉴赏是阅读学习核心任务,教师在阅读鉴赏方法传授方面做出积极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支持,让学生在阅读审美中建立学习体验认知,实现思想的跨越性成长。阅读鉴赏不是单纯的学术行为,需要生本文本达成更多和谐和共鸣,教师要起到桥梁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对文本内容和人物情节做深度研究,展开个性解析和探索形成个性鉴赏认知。缺少语言鉴赏方法,这是普遍现象,教师要做创新指导,让学生在语言鉴赏的基础上有更多体悟产生。

学生进入阅读鉴赏环节后,教师需要从不同角度展开引导,如典型词语、句式、修辞、主旨、情感等,让学生多层次展开思考和体验,进而建立鉴赏认知基础。如教《麻雀》这篇短文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文本最精彩的描写片段,做深入思考,从不同角度展开鉴赏学习。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大多会从修辞角度展开思考,并做出鉴赏展示。如:“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老麻雀急于救助自己的孩子的心情。教师对学生鉴赏做评价:能够抓住修辞角度展开思考,对文本精彩片段做分析,体现学科特点。如果能够从情感视角展开深度思考,还可以做出怎样的解读呢?学生再度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课堂学习研究氛围逐渐建立。“老麻雀为救自己的孩子,可以说是舍身忘死,像石头一样撞击到地面上,表达了伟大的母爱之情,令人感动和震撼。”

文本歌颂的是伟大的母爱,我们阅读这样的文本,自然要深受感动,对母爱的理解会更为深刻,也能够联系我们自身,对亲情父母有更真切的认识,更加珍视亲情。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角度展开审美教育,让美育在阅读学习之中自然发生。

四、延伸阅读训练,建立阅读审美能力

在阅读训练设计环节,教师可以做延伸探索,设计更多适合的训练任务来增强学生审美体验。课内课外对接阅读、信息素材收集、读书笔记、读书反思、读后感等,都属于阅读训练形式,对训练学生阅读能力和思想品质都有重要帮助作用,教师要做好优化设计,以提升训练设计品质。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训练的机会,如果教师借助网络推出一些训练任务,能够开阔学生学习视野,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这对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成长有积极作用。

学生阅读文本大多关注人物和情节,教师需要做出对应指导,引导学生做深入思考,从美育角度展开推介和指导,让学生自然建立美学观点,获得德智的全面成长。如《爬天都峰》,这是一篇很平凡的叙事散文,介绍了一老一小两个人相互激励攀登山峰的经历,给读者带来更多学习启示。教师围绕学生阅读情况,设计了延伸训练任务:阅读这篇课文,你会产生哪些感想和启迪呢?将相关认识写成读后感,或者是阅读反思,准备参与小组集体交流活动。学生有阅读经历,自然展开深入思考和讨论交流,训练气氛逐渐形成。在课堂交互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做集体展示和互评活动,促使学生接受心灵的洗礼。教师来到学习小组,认真倾听学生的感悟反思,适时做出方法指导,对学生思想感知情况做评价,给学生更多正面鼓励,让学生产生更多交流热情。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内容,设计读后感训练任务,让学生从思想体验角度展开阅读分析,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做深入反思,给学生提供自我检查的机会。虽然这篇散文讲述的故事很平凡,但给学生带来的学习启迪却很丰富,生活中有很多平凡的事情,如何从这些常态生活中形成有价值的感悟,这是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为此,教师从这个角度展开设计和引导,让学生自然建立生活价值观,无疑带来更多审美体验。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教材文本做深度解析,以审美学习活动为依托,组织学生展开广泛阅读和思考,进而使学生在学科认知能力成长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其思想认知的培养,这无疑是一举多得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在阅读鉴赏中接受审美教育,其契合性更强,这既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也能使学生在思想对接和学习体验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角度文本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情感
《悦读·家》开播激发爱国爱家情感共鸣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台上
角度不同
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