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方法分析

2021-11-30徐威东莞市欧珀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品牌研究 2021年13期
关键词:电气设备工厂管理工作

文/徐威(东莞市欧珀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一、前言

伴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电力以及电子技术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获得了迅猛发展的机遇。电气设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无论是设备数量还是设备类别都是越来越多,当然设备的工作原理也愈发繁杂。因此,必须保障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高效推进,切实保障好人身及电气设备的安全,使电气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保障工业生产活动顺利进行。

工厂需要综合考虑电气设备的运行实际,明确具体的维护及管理方法,借助有效的控制举措提升设备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电气设备在工厂运行中,单纯地遵守维护与管理要求远远不够,还应该做好运行故障的预防工作。

二、工厂电气设备常见故障

(一)设备状态问题

工厂电气设备在运行环节会有热量散发出来。如果散发出来的热量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则代表电气设备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如果散发出来的热量远远超出正常范围,那么就提示设备运行状态异常。如果没有及时察觉异常,使设备长时间处于异常的运行状态,那么热量会越积越多,最后出现系统或者设备的损坏。表面过热是设备异常的直接表现,该异常可以借助红外诊断技术进行检测。

(二)设备接触不良

工厂电气设备在运行环节,难免会遇到接触不良的情况。总结电气设备接触不良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设备安装不到位,电气设备连接点不牢固或者安装不到位,那么接触性故障很容易出现;(2)电气设备在运行的时候,产生的运行冲击直接干扰设备状态,导致设备无法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接触不良等问题很容易出现;(3)工厂电气设备长时间处在运行状态,并且也没有做好设备的维护以及检修工作,电气设备接触负担较大,很容易出现氧化、锈蚀等问题;(4)电气设备类别繁杂,无法确保这些设备有着统一的性能,同时膨胀系数也不尽相同,所以部分电气设备长时间处在过热环境下,会加速老化,接触性故障频繁出现。

(三)三相不平衡

设备电流是检测三相不平衡问题的指标,当电气设备电流通过量不一致的时候就表示三相不平衡。工厂电气设备在运行环节一旦出现三相不平衡的问题,那么大量的热能积攒在设备中,导致电气设备或电机直接被烧毁,还会引发其他故障,例如震动、噪声等,这也是工厂电气设备即将出现严重故障的前奏。

三、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现状

(一)电气设备设计多样,运行环境特殊

电气设备作为现代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组成,其运行高效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生产水平,保障电气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就需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但是从当前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现状来看,并不乐观,存在很多突出性问题。首先表现为电气设备设计复杂,所处的运行环境相对特殊。现代工业生产中使用到的电气设备类别繁多,覆盖面广,因此电气设备在设计阶段以及制造阶段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设计以及生产厂家更是越来越多。但是不同的厂家设计、生产出来的电气设备并不统一,所以电气设备差异显著,电气设备存在差异,那么操作流程肯定也有差异,这就直接增加了人员对电气设备的维护以及管理工作量。例如电动机启停借助接触器实现,三相接入电动机部分是一次回路,而二次回路则包括接触器线圈、电流互感设备、指示灯等小电流原件构成的回路。在进行电气设计的时候,强调大电流由小电流控制,高电压由低电压控制,一次回路相对二次回路表现出高压、高电流特点,如此复杂的设计体系,在设计环节仅需改动其中一个小配件的型号,那么设计出来的电动机就会完全不一样。

(二)电气设备操作者技术与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较大。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也是电气设备产品质量的有力体现,电气设备运行效率受到操作者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等的直接影响。当操作者技术水平不高并且责任意识不足的时候,显然不能胜任工作,在具体工作环节也无法耐心细致地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忽略了设备的安全,导致电气设备运行状态不稳定。实际生产环节,部分仪器生产厂家为了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单纯地关注眼前小利,使用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引发安全隐患。此外,部分技术人员水平不高,无法及时察觉电气设备存在的问题,以至于错过了最佳维护时机,引发严重后果,给工厂造成巨大损失。

四、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坚持的原则

(一)先机械设备后电气设备维修原则

开展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不能盲目展开,需要坚持既定原则。先机械设备后电气设备的原则,很多时候电气设备故障与机械设备故障同时发生。因此,无论是否确定有机械设备故障出现,都需要先完成机械故障的检修工作,在没有排除机械设备故障的情况下就着手维修电气设备,那么接通电气系统之后,机械设备故障引发更严重的设备故障,甚至出现大事故。只有将机械设备故障完全排除后,才可以进行电气设备的维护与检修。电气设备维修环节,采用专业的检查以维修设备,做好故障位置的判断,明确具体的故障类别。

(二)先静态后动态的维修原则

开展工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工作,还需要坚持先静态后动态的原则。也就是关键位置的检查工作需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主要包括接触器、保护装置、操作按钮等,将这些位置的故障全部排除同时初步维修工作完成,才可以通电进行检查。

(三)先充分检查后着手维修的原则

设备维修是在通过检查明确具体故障的基础上进行的,也是维修举措选择的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做好设备的全面检查工作,明确设备具体故障,针对性地制定维修方案,着手进行维修工作。规避盲目维修情况的出现,提升维修成效,还可以减少不规范维修带来的安全隐患。

(四)先清理后维修的原则

当设备被污染的时候,设备检查的准确性以及设备维修的有效性往往也会受到影响。此外电气设备电路发生污染也会导致设备故障的出现。因此在进行设备维修前需要做好设备清理工作。将电气设备电路及其他元器件的污染物清理干净,特别是电路中各个接触点位置更需要清理到位。清理结束后完成设备的试运行检测,将污染原因引发的故障排除,然后正式进行设备检修工作。

五、做好工厂电气设备维护与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保障工厂电气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高效展开,需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电气运行操作规范、故障处理规范、设备维护及检修规范、设备巡视检查规范、运行交接班规范等。

(二)注重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

全面把握好电气设备的运行实际,是及时察觉异常的关键,做好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工作,监督运转班人员巡查情况。由于重视电气设备巡视检查同时将巡检制度落实到位,那么电气设备存在的故障及隐患也很容易被察觉,为后续的维修处理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例如110kv变电站人员及时发现处理了可以引发整个工厂停电事故的线路保护回路故障隐患。

(三)重视技术材料管理工作

做好技术材料的管理工作,例如安装图、原理图、布局图等为设备的维修及维护提供重要参考。电气设备故障原因的排查,离不开相关技术材料的支持。因此,做好电气设备技术改造工作,需要将技术材料作为依据。因此,开展电气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工作,必须保障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高效推进,做好相关技术材料的归档保存。改造各项技术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技术资料的修改及完善工作。

(四)强化岗位技能培训

保障电气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高效推进,必须进一步做好岗位技能培训工作。结合具体岗位内容及管辖设备的具体特征明确对应的培训计划,做好各岗位管辖设备所涉及的知识专题教育及现场讲解工作,丰富维修人员的理论体系,熟悉掌握设备状况,做好设备运行、操作、维护规程的培训工作,促进维修者工作规范程度及熟练程度的提升。

(五)做好电气设备备品备件管理和国产化工作

对电气设备而言,备品备件在其维修维护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连续生产的企业,很多故障都是永久性的,为了缩短修复时间,尽快恢复正常生产,采用备品备件直接替换是有效的解决对策。

(六)高效推进技术改造工作

做好工厂电气设备维护及管理工作,需要结合设备的运行设计及生产工艺,做好技术改造工作,达到功能完善,满足工艺的要求。例如在无备件更换的状况下,做好技术改造工作,增加开关、按钮的方式取代触摸屏作用,使系统基本功能尽快恢复,满足生产需要。

六、结语

综上所述,对现代工厂而言,保障电气设备的维护及管理工作高效推进是保障生产效率的关键。虽然不同的企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的类别、运行情况等不尽相同,人员配置以及管理模式也存在差异,但是笔者认为,做好以上几方面的工作,对提升电气设备维护及管理效率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电气设备工厂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PLC技术在电气设备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为什么工厂的烟囱都很高?
10kV变配电站一、二次电气设备的选择
离散制造MES在照明工厂的实施与应用
电气设备的防雷接地与保护
电气设备及其接地装置的运行维护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