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门部胆管癌的光动力学治疗进展

2021-11-30施学兵李炜王敬晗姜小清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胆管癌回顾性中位

施学兵,李炜,2,王敬晗,姜小清

(1.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胆道一科,上海 200438;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普外科,上海 200062)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是指来源于左、右二级肝管水平以下的肝门区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肝内外胆管癌的50%~70%。HC具有沿胆管纵向生长及侵犯周围血管神经的特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局部进展期或出现远处转移,治疗困难、预后较差,仅30%的患者有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各中心报道术后实际5 年生存率14%~48%[1-3]。尽管根治性手术切除仍然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最有效手段,但更多的HC患者需要能够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综合治疗方案。

目前,HC的姑息性综合治疗以通畅胆道引流为基础,以放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为主要辅助治疗手段。但HC的放化疗效果有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针对无法切除的HC,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更为积极的针对肿瘤本身的治疗。现就PDT治疗肿瘤的机制及其在HC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1 PDT治疗肿瘤的机制及优缺点

1.1 PDT的作用机制

PDT是通过静脉注射对肿瘤细胞具有较强亲和力的光敏剂,光敏剂进入体内后会在肿瘤组织中积聚,与正常组织形成浓度差,此时应用特定波长光源照射肿瘤组织,激活光敏剂,产生具有细胞毒性作用的氧自由基,从而高度选择性地破坏肿瘤细胞和肿瘤血供,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4]。

1.2 PDT的三个要素:光敏剂、光源和激活路径

理想光敏剂应具有高靶向性、低毒性等特点。第1代光敏剂血卟啉衍生物(photofrin)在临床上取得了肯定的疗效,但存在一些不足。第2代光敏剂大多为卟啉类化合物的衍生物,相较于第一代,在杀伤效应、组织选择性等方面有所改进[5]。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第3 代光敏剂,旨在增强PDT的选择性和可控性,增强其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避免光毒性反应[6]。光敏剂的研究进展也为PDT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光源的选择主要考虑:(1)与光敏剂的吸收光谱相匹配;(2)稳定的输出功率,并能有效的传输到病灶部位[7],输出功率的稳定性是PDT疗效的保证。

光照通路需要合适的路径。例如胃肠道肿瘤可通过胃肠镜引导激光光纤接近肿瘤病变部位,胆管内肿瘤可通过ERCP或PTCD途径引导激光光纤,而开放手术和体表肿瘤则可采用非激光光源直接照射的形式。

1.3 PDT的优缺点

PDT具有肿瘤高选择性、创伤小等优点。但仍存在重要的缺陷:(1)给药-照光间期较长,常用的光敏剂给药后到适当的激活时间多为24~96 h,导致治疗流程繁琐;(2)残留的光敏剂吸收白光会引起的潜在副作用(如皮肤的光敏反应),故要求患者在治疗后较长时间(通常2周)避光[6]。随着近些年的研究进展,这些问题逐渐改善,也促进了PDT的临床应用。

PDT用于肿瘤治疗已有40余年的历史,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将光纤引入胆道系统已不再困难,利用其对全身影响较小,具有微创、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将PDT与支架内引流联合应用,可作为不可切除HC姑息治疗的选择方案之一。此外,亦有学者对PDT在HC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

2 PDT在HC治疗中的应用

1991 年,McCaughan等[8]首次报道了成功应用PDT治疗不可切除的肝外胆管癌病例,随后,相关的动物实验和PDT在肝外胆管癌姑息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增多,但多数为小样本的回顾性或观察性研 究[9-11]。近年来,一些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随机对照研究和荟萃分析均证实了PDT在治疗HC方面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1 PDT联合支架引流治疗HC

回顾性研究结果提示PDT联合支架治疗的显著疗效。Cheon等[12]回顾性分析了232 例HC患者资料,其中72 例接受PDT联合支架治疗和71 例仅接受支架引流,两组中位生存期为9.8 个月和7.3 个月(P=0.029),中位支架畅通时间为215 d和181 d(P=0.018),在亚组分析中发现术前低胆红素水平、接受多次PDT及发病后尽快接受PDT治疗是改善生存期的独立预测因素。Witzigmann等[13]回顾性分析了184例HC患者接受PDT与姑息手术(R1/R2切除)治疗的效果,PDT组中位生存期360 d、姑息手术组366 d。尽管PDT组患者的肿瘤进展程度比姑息手术组高,但是两组间中位生存期却无统计学差异,这表明对于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的HC患者,PDT的效果并不低于姑息性手术。高道键等[14]回顾了东方肝胆外科医院60例胆管癌及壶腹癌患者资料,单纯支架组与PDT联合支架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2 d和327 d(P=0.00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DT是患者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P=0.012)。

在首个对不可切除胆管癌的PDT随机对照研究中,Ortner等[15]使用Photofrin作为光敏剂,与单纯塑料支架组相比,PDT联合塑料支架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93 dvs98 d,P<0.001),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胆道引流效率,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在入组的前39例患者中,PDT组患者获益巨大,以至于提前终止了该项临床研究。在另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Zoepf等[16]使用Photosan-3作为光敏剂得到了相似了结论:共入组32例HC患者,PDT联合支架治疗组中12 例经ERCP行激光照射,4 例经PTCD途径,PDT组与单纯支架引流组中位生存期为21个月和7个月(P=0.0109),但在PDT联合支架治疗组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值得注的是,近期的一项随机对照三期临床试验,Pereira等[17]得出了相反的结论,92 例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胆道肿瘤患者,随机分入PDT联合支架组和单纯支架组,联合治疗组获得了更差的总生存(6.2个月vs9.8个月,P=0.048)。需要说明的是,两组患者术后行辅助化疗的比例不一致(PDT组为28%,而单独支架组为52%),这一混杂因素干扰了试验结果。尽管如此,研究团队仍认为需慎重应用PDT,更推荐用于临床研究。

在一项荟萃分析中,Moole等[18]纳入10项研究、共402 例不可切除胆管癌患者,与单纯支架引流组相比,PDT联合支架治疗组的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413 dvs183 d,P=0.0043),并且黄疸减退的效率、患者的生活质量、术后胆管炎的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在PDT联合支架治疗组有10.5%的患者发生光敏反应,但均为自限性。

最新的随机对照研究得出了与既往不一致的结论。考虑到混杂因素(化疗)对结果的影响,以及绝大多数的研究支持PDT在胆道肿瘤姑息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失去手术机会的胆道肿瘤患者能从PDT治疗中获益。值得注意的是,既往大多数研究是回顾性或早期的前瞻性研究,随着PDT在胆道肿瘤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希望未来有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实这一结论。

此外,使用不同的光敏剂对PDT的治疗效果也会有影响。Wagner等[19]报道使用替莫泊芬作为光敏剂治疗29例不可切除HC患者,与Photofrin相比,替莫泊芬可显著延长患者局部肿瘤无进展时间(6.5个月vs4.3 个月,P<0.001),提高患者6 个月生存率(83%vs70%,P<0.01),所需重复治疗的次数亦更少(1次vs3次,P<0.01),而中位总体生存期也有延长的趋势(15.4个月vs9.3个月,P=0.72)。但是在现阶段,尚缺乏比较不同光敏剂治疗HC效果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2.2 PDT联合化疗治疗HC

除了单独应用外,PDT也可与化疗联合应用治疗胆管癌。Park等[20]研究发现PDT联合S-1治疗与单独PDT治疗相比,能够显著延长HC患者生存期,两组一年生存率(76.2%vs32%,P=0.003)和中位生存期(17个月vs8个月,P=0.005),均有统计学差异。Hong等[21]回顾性分析了PDT联合化疗与单独PDT治疗进展期HC的效果,发现联合治疗组中位生存期长于单独治疗组(538 dvs334 d,P=0.05),而联合化疗和接受多次PDT治疗是长期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在最近的一项回顾性研究中,Gonzalez-Carmona等[22]将96例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患者分为PDT联合化疗组、PDT组和化疗组,化疗方案以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吉西他滨单药或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为基础,三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0、15和10个月,PDT联合化疗组与单纯化疗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22)。在多因素分析中,联合治疗、单独PDT、金属支架是长期生存的独立预测因素。虽然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PDT联合化疗可以延长晚期胆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仍需考虑到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等问题,这一结论还有待更多高质量研究的支撑。

2.3 PDT新辅助治疗

HC手术切除率低,即便是获得R0切除的患者,其术后复发率可高达50%~70%[23],尤其好发于吻合口和肝脏。为了预防HC术后复发,Berr等[24]最早尝试对1例Bismuth II型HC患者行术前PDT,切除标本后发现胆管内壁4 mm深度肿瘤均坏死,而在5~8 mm深度的胆管壁内仍可见有活性的肿瘤细胞,该患者随访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及胆肠吻合口狭窄。随后,该团队于2003 年报道了一项II期临床研究,纳入了7 例术前评估可能无法获得R0 切除的HC患者,行PDT后再接受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R0切除(3 例行联合右半肝切除,2 例行联合左半肝切除,1例行肝胰十二指肠切除,1例行肝移植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25],随访16年,6例死亡,中位生存期3.2年,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仍然存活,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57%和43%。与既往获得R0切除的对照组相比(中位生存期1.8年),中位生存期有所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26]。此外,对于等待肝移植的胆管癌患者,亦有采用PDT控制肿瘤进展的报道,并取得了预期效果[27]。

由此可见,PDT作为进展期HC的新辅助治疗是安全可行的,有可能起到降期、控制病变进展、预防复发的作用,有望改善进展期HC患者的生存期,但还需要高质量的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2.4 PDT的拓展性应用

根据现有文献报道,放化疗并不能给进展期肝外胆管癌患者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28],而PDT在多项回顾性研究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有望成为进展期HC患者姑息治疗的标准方案[29]。除了姑息治疗外,术中和术后PDT的应用亦值得探索。

术中辅助性PDT的应用在膀胱癌、恶性胸膜间皮瘤、脑胶质瘤中已有相关报道。在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中,Filonenko等[30]对42 例未侵犯肌层的膀胱癌行经尿道切除联合术中PDT,术后一年复发率为22%,远低于文献报道的40%~80%的复发率,提示术中PDT可降低中高风险膀胱癌的复发率。Friedberg等[31]对38恶性胸膜间皮瘤采用根治性胸膜切除联合术中PDT,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分别为9.6个月和31.7个月,认为术中PDT有可能是延长生存期的原因之一。PDT在脑胶质瘤中的术中应用报道更多,术中荧光显影可以指导脑胶质瘤的手术切除,结合术中照射可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缓肿瘤复发[32]。

由上述可见,术中辅助性PDT有可能降低肿瘤术后复发率,但PDT在胆道恶性肿瘤的术中应用尚未有报道。理论上讲,术中辅助性PDT有望进一步发挥PDT治疗胆管癌的优势:首先,扩大了应用范围,对于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外胆管癌和胆囊癌的术野均可进行照射;其次,开放手术进行照射操作更加便捷,术中照射的范围更广;第三,在PDT术中治疗时,光照区域的潜在残留肿瘤组织中光敏剂浓度高,会产生强烈细胞毒性,受到严重破坏,但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小;最后,患者术后恢复期对于避光的依从性更高,可降低皮肤光敏反应的发生率。故术中辅助性PDT将是胆道恶性肿瘤治疗中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术后辅助性PDT在胆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亦有报道,Nanashima等[33]报道了8例胆道恶性肿瘤术后行PDT治疗,其中6 例患者镜下发现胆管切缘肿瘤残留,2例肿瘤复发堵塞胆道,采用Photofrin作为光敏剂治疗,4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肿瘤复发,3 例复发,1例患者死于门静脉血栓。2例患者发生胆管炎,4例患者发生皮肤光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好转。作者认为对未达到R0切除的胆道恶性肿瘤行PDT有可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众所周知,肝门部胆管癌的最佳治疗方式仍是根治性切除,但较低的R0切除率、较高的复发率以及有限的治疗手段,使得胆道外科医师寻求更多的治疗方法。目前术中、术后联合PDT治疗的探索开始在一些的胆道中心实施,但目前还缺乏有效的数据,希望未来能获得稳健的数据支撑。

3 展望

综上所述,PDT在HC姑息治疗中的地位日渐巩固,PDT与支架内引流及化疗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HC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支架通畅率及患者生存期。PDT在HC新辅助治疗、术中和术后的辅助治疗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有望提高R0切除率、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随着新型光敏剂的研发,在提高PDT治疗效率的同时,能够缩短给药间期、减轻不良反应,从而充分发挥PDT治疗肿瘤的优势,加快PDT在HC治疗中的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胆管癌回顾性中位
回顾性临床研究的特点
手外伤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回顾性研究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脏里的胆管癌
什么是胆管癌
真相的力量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直线运动热点与易错点
1126例儿童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