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2021-11-30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三中学李化才

青年心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教师应新课改政治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第三中学 李化才

在新课改理念中,教师应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进行教学时教师的行为举止、教学内容等都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将政治素养地核心内涵有效地发挥出来,并不断以核心素养为引领开展高中政治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一、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分析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其核心内涵主要有四个方面。首先,是政治认同方面,指学生可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能进一步理解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政治现象,并实现一定的认同,以此不断促进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与公民素养的提升,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共生与共鸣,不断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其次,是科学精神方面,指学生在通过对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后可以以理性的状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以自身的思想政治知识坚定自身的思想站位与理想信念,以此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第三是公共参与方面,在有效的教学下教师应让学生通过所掌握的政治知识不断促进自身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处理过程中,并承担一定的公共责任,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高中生的公共参与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需要教师进行一步一步地引导、培养。最后是法治意识方面,在学生学习了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法治知识后,能够明确认识到作为中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之间的关系,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教学对策分析

(一)利用社会案例进行高中政治基础教学,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政治理论知识

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为体现时事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应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案例进行政治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在时事政治中感悟政治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参与到课堂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时,这一单元主要讲解我国法治社会的形成,教师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内涵,可以在教学中添加案例为学生讲解,如未成年人运用法律知识维权的具体方式等,让学生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可以依靠法律知识进行维权的,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对自身是有一定的帮助的。其次在学生理解法治社会的基本内涵后,教师应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科学立法的基本内涵以及判断标准,加深学生对科学立法知识的了解。再如:以情景案例进行分析,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了我国生物安全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应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与制度保障体系。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应带领学生以这一问题为议题进行论证,针对如何实现科学立法展开讨论并且提出可行性建议,教师可结合教材知识与实际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依法治国的前提与基础、内涵和判定标准,以此作为议题论点进行分析。

除此之外,教师可针对气候变化这一典型的案例进行思想政治教学。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范式变迁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与全球治理。教师可利用微课视频等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化地认识到目前气候变化的严峻情况,并让学生以价值观点与科学观点进行分析。最后教师可针对社会案例进行总结。例如:教师可为学生播放两会热点的新闻,让学生关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师引导学生要及时了解时事政治,心系祖国改革发展,争当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运用时事教育的教学理念能不断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思维体系,加深理解政治理论性知识并结合实际感悟生活中出现的政治思想。这不仅突出了教育的主体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以小见大的效果,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扎实推进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基点

首先,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学生在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后可以根据自身的主观思维对政治知识进行批判,其产生的思想价值也有效发挥于文化批判一面,并使学生真正懂得国家、社会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其问题意识在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也得到了彰显,在学生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后,学生会明确认识到他们自身的道德意识应基于他们自身的责任,并不断以人类的自由意识和产生的政治意识为基础去真正研究政治问题,以此形成一种绝对的政治正确,这对教育全面化的推进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应基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特点,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并遵循趣味性原则,以有趣的问题为切入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高中政治学习,并不断完善自身的政治思维体系,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其次,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注意问题要具有深度,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这个空间中不断激发自身的批判性思维、主观意识以及探究性能力等。教师应根据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堂中,并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高他们的求知欲与自信心。

例如:在教学“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节课时,首先,本节课作为承接前两节课的主要架构是延续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教师从以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与实践效果这三方面进行教学。其次,教师应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对前两节课知识的掌握进行延伸教学,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针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又是如何凭借宝贵的经验、理论的准备和物质基础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在学生以小组进行讨论时,教师应让学生根据身边的实际情况,从目前社会的发展进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理论性等方面进行思考,并从中获取两者之间产生的联系,解决上述问题。教师应明确认识到政治的知识并非需要强化记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进程的掌握和对历史必然性的理解,以及将客观实际与系统理论相联系,将社会的具体变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间产生必然的联系相结合。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实事运用具体事例以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改革开放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以此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并真正以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之间的内涵,从而让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往的教学方式通常是教师为学生讲述相关的政治知识,学生长久处于被动的状态接受政治知识,缺乏参与到高中政治教学的积极性。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应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并有效突出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以此不断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并积极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参与高中政治教学课堂中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辩证能力、思考能力等。例如:教师可针对校园欺凌事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座,就校园欺凌行为的概念、特点及如何科学处置欺凌事件等方面进行讲解,分别从欺凌者、被欺凌者、旁观者等角度对欺凌行为进行详细解读。再如:教师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保障这一课时,可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让学生熟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内容、作用并理解我国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在讲座中,教师应利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学生拓展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框架,引导学生以综合分析、认识问题、联系实际等加深理解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和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因此,为确保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通过时事政治讲座、设置问题情境、生活化教学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切实掌握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成长目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教师应新课改政治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