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中小学写作衔接的意义及应用策略

2021-11-30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青龙回民小学王福丽

青年心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教学模式作文

山东省青州市云门山街道青龙回民小学 王福丽

对于中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广大中小学教师的重视。中小学教师在运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不注重学生不同时期的差异性,导致教学工作无法完全覆盖所有学生,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断层现象。现今,在中小学写作衔接工作中,需要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措施,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与连贯性,这也是当前愈来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探讨衔接工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一、中小学写作衔接的意义

(一)确保中小学写作教学覆盖所有学生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中小学写作教学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层次性,不利于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所以,促进中小学语文作文衔接工作的开展非常关键。在具体落实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分层教学的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彰显发展优势,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所以,中小学学生需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加强写作能力训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为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做铺垫,确保教学工作能够覆盖所有学生。

(二)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在中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运用,作文衔接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发现自身的学习规律与特点,教师也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实施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便发挥学生的自身特质,使其高质量地完成写作任务。由此能够让学生在高度参与下,确保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教学效率大大提升。长此以往,中小学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会大幅度地提升,教学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三)促进中小学语文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

随着现代化教学工作的高效推进,多元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常见的教学手段,它能够在同一阶段对各类学生展开教育与指导,或者把两种完全不一样的教学模式相结合,逐步增强课堂教学质量。对此,在中小学语文写作衔接课堂中,教师需要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元化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中小学作文教学的差异性。一堂高效的衔接课,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之后写作训练过程中正确理解题目内涵与写作中心,确保能够紧紧地围绕主题写作,逐步增强写作能力。

二、现今存在的问题概述

(一)教师教学素质有限,思维观念滞后,无法接受一体化的培养措施

当前,虽然我国中小学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有了明显的转变,但是在某些课程中,部分教师并未渗透创新性教学理念。例如:在语文作文课堂教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无法接受一体化教学手段,认为需要将中小学语文写作分开进行独立教学,两者不应该完全融合在一起。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生可能会按部就班地完成写作任务,不过各个板块的内容缺乏衔接性,造成写作教学缺乏统一性、协调性,这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利影响。

(二)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效率得不到明显提升

个别语文教师已经逐渐认识到中小学语文写作衔接课程的价值与意义,但受一系列因素,诸如个人经验、学校条件、教学任务等限制,无法高质量地实施。比如:由于中小学写作教学有明显的差距,不能全面整合,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逻辑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教学模式的应用不科学,由于中小学写作教学重点具有差异性,学生无法完全改变身份,再加上个别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宜,无法增强学生的课堂兴趣,容易造成课堂氛围过于冷清、低迷等情况,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开展中小学语文写作衔接教学的具体应用措施

中小学语文写作衔接教学的概念是指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新生之间进行写作能力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平稳过渡,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存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对此,从中小学生的立场出发,他们的认知能力提升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对此,在平时的衔接教学中,则需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情况给予指导,接下来我们对其具体的应用策略展开解析。

(一)深入剖析教材,促进中小学写作科学搭配

初中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要认真剖析教材,把握重难点,结合小学生写作基础与教学任务设计教学大纲,确保在实际教学中能够与初中写作教学相呼应,由此促进写作要求工作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在实际课堂中,与人物情感相关的描写一直是写作教学的重难点。例如:在小学教材中有一篇《慈母深情》,而在中学教材中有一篇《背影》,这一类文章在人物形象描述方面,都是存在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教师需要结合单元内容设置一个学习主题“他/她是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将一些描写主人公外貌、语言、行为的句子标记出来,然后分析人物的品性与思想。在此期间,教师需要认识到中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采用分层教学。对小学生的要求是能够大体上复述整个故事,且尝试灵活应用相应的修辞手法;对初中生的要求是加强细节内容的描述与理解,能够综合应用不同的修辞手法,然后通过综合应用逐步增强作文教学质量。

(二)思考学生的差异化特征,开展分层教学活动

在实际写作衔接教学中,教师需要客观地了解学生的个体特点,然后针对性地调整教学内容。运用分层教学模式,确保衔接工作能够覆盖所有学生。很多学生在六年级之后基本上都能够阅读各种故事,然后尝试写作,所以,教师需要为学生筛选出一些高质量的书籍,帮助其增强写作质量。一般情况下,男生比较喜欢一些情节紧张或者具有战斗情节的故事,例如水浒传、特洛伊战争等;而女生则喜欢一些具有浪漫情节的故事,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等。教师在中小学语文写作衔接课堂中,需要为学生科学分组,然后安排各组学生自学,在完成不同的自学任务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故事续写或改写。对于小学生来说,需要强调写作的整体性与趣味性;对于初中生来说,提升则需要逐步增强写作内容内涵及意义,促使学生能够顺利度过转折期。

(三)运用小组合作模式,加强学生写作技能培训

教师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开展中小学语文写作衔接活动。同时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由此来增强衔接教学的积极效应。比如:在“尝试创作”的写作训练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基础能力对其科学分组,然后安排主题不一的创作任务。小学生很少接触诗歌创作,这类教学模式对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增强中小学写作整体性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教师不妨尝试在小学时期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逐步激发小学生的创作欲望,提升创作能力;到了初中时期,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诗歌创作的方式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引导与培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分组教学模式本质上需要对诗歌创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深层次引导;而对于创作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则需要注意基础能力的巩固与训练。

(四)循序渐进开展衔接教学,确保内容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相结合

在初中语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明确清晰的教学计划,结合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有梯度的引导,从易至难,从简单至复杂,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是以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为前提,其根本目的是由简单记叙文训练到相对繁琐、复杂的记叙文训练,然后过渡到应用文或议论文的写作训练。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大纲“由低年级至高年级的简单练习至相对复杂的写作练习”,通过互相印证,设置相应的目标,加强重点复习,强调重难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提升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语文写作衔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现阶段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按照现今的教学要求,将其进行全面融合,实施科学、规范、完善、精准的教学策略,逐步开展教学活动。并且,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为其筛选出一些针对性的阅读素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层次化、针对性的教学指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教学模式作文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探索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探讨如何通过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