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守课堂阵地,促进适性发展

2021-11-30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特殊教育学校邱永兰

青年心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露珠智力障碍

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特殊教育学校 邱永兰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构建以生活为核心的开放而适性的语文课程。在生活化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以生活为导向,关注学生差异,巧用多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感知语言、丰富体验、有效参与,充分挖掘学生语文学习的潜能,实施多元评价,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一、巧设生活情境,拉近文本距离

(一)注重已有经验,再现生活情境

智力障碍学生思维能力差,注意力分散,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新知识前有熟悉的场景或生活经验做支撑,更容易激发学生对课堂、对知识的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合理选择与生活贴近的素材,再现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切感受文本内容。

如二年级《我的学校》教学“操场”“花园”两个词语时,先用课件展示本校的操场和花园的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是操场,哪个是花园。随后教师提问:我们的操场上有什么?花园里有什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在操场上干什么?在花园里干什么?并且利用文中的图片让学生指认哪个是操场,哪个是花园。从最熟悉的场景入手让学生认识操场和花园并了解两者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出示词语“操场”“花园”,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记忆字形,利用已有生活经验的铺垫,学生很快就从音、形、义掌握了这两个词语。

(二)注重年龄特点,组织课堂游戏

游戏的创设既能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又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获取知识,维持其注意力的。特别是低年段的学生,更适合这样寓教于乐的方法。如教授《耳》这一课时,我通过认真分析、学习,并结合我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及学习能力,设计了游览“耳朵王国”这一故事情境,全课以游览耳朵王国为主线,通过完成国王要求“认识并书写耳”、帮助小公鸡“知道耳朵的作用”、倾听手和耳朵的对话“知道保护耳朵的方法”、游戏“我当修改员”“比耳力”等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文字动态化。让学生通过读一读、写一写、指一指、做一做、改一改、听一听等活动认读、书写“耳”字,知道耳朵的作用,并知道如何保护耳朵,让学生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学习语文,学会自我保护,真正做到学之有用。

二、巧渗康复练习,引导多维发展

(一)潜能开发与功能改善相结合

大部分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发音障碍把“h”发成“f”,把“zh”发成“z”,有些学生只会发单个字或叠词。传统的教学训练枯燥且单调,学生容易厌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发音康复练习内容,在课前或课中安排舌体操训练,舌体操分为伸舌运动、抵腮运动、旋转运动、弹舌运动、双唇运动。通过舌体操训练,可以改善学生舌头僵硬的状况,让学生的舌部更有力量,舌头更灵活。在教学词句时强调正确发音,让学生听清语音、看清口形,并大声模仿发音。日复一日,随着康复训练次数的增加,智力障碍儿童的发音障碍能够得到有效改善。

(二)因课制宜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

在说话练习中积累语言,在积累语言中进行康复训练。如学习《白云感冒了》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积累课文中的句式,我让学生朗读“一朵白云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玩着。它一会儿变成了大树,一会儿变成了大山,一会儿又变成了小白兔……它围着太阳嘻嘻地笑着,跑着”。当学生真正地读懂这一段时,加入说话练习,让学生先用“一朵白云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玩着。它一会儿变成了( ),一会儿变成了( ),一会儿又变成了( ),它围着太阳嘻嘻地笑着,跑着。”这一句式进行练习。学生在对文本语言充分掌握的基础上,加入了大胆的想象重新创作。有的学生说:“一朵白云在天上自由自在地玩着。一会儿变成了一头牛,一会儿变成了一辆汽车,一会儿又变成了一条河……它围着太阳嘻嘻地笑着,跑着。”虽然语言简单,但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说说练练中记住物体名称并学会运用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这样的练习能够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智力障碍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三、遵循认知特点,引导多法学习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要突出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为学生通过感知、体验、参与等多种方式进行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条件。智力障碍学生常常记得慢忘得快,并有畏难情绪,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全程关注学情,采取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因势利导,并适时提供有效支持,让每一个个体在每一次学习中有所收获,得到适性发展,体会成功的喜悦。

(一)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实用语文学本》每课都配有一张主题图。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遵循听说先行、读写跟进的教学原则组织课堂教学。《小露珠》一课教学句子我是这样教学的:(1)请同学们看看图,图中荷叶上有什么?(2)小露珠长什么样的?通过观察大部分学生可以说出:小露珠圆圆的亮亮的。在学生学会说的基础上出示句子:小小露珠真可爱,圆圆胖胖亮闪闪。再采用跟老师读、自由读、个别读、分组读等朗读形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小露珠外形的可爱。学习句子:荷叶上面滚呀滚,小草叶上滑呀滑。教师先让学生手捧荷叶摇一摇,感受露珠在荷叶上滚动的动态;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感受露珠在小草上滑的动态。学生在体验活动中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并学会用自己的话说:“小露珠滚来滚去真可爱!”这时出示句子让学生读,学生便能很快地学会,并正确流利地读懂句子。教学中由直观内容过渡到抽象的文本,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减弱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露珠,热爱大自然和情感。

(二)关注差异,分层教学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科学评估学生的特殊需要,还要根据每个个体的学习特点,充分利用支持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性发展。教学《派出所》一课时,教师采用分层教授对ABC 三类学生设定了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实施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学习能力强的分为A 类生,要求学生学会指认图片、认读“派出所”,还要学会正确朗读并理解句子:派出所为群众办理户籍、接受报警、求助等。学习能力弱的分为B 类生,要求学会指认图片、跟读“派出所”,跟读句子:派出所为群众办理户籍、接受报警、求助等。学习能力很差的学生分为C 类生,要求能指认派出所的图片。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做到因材施教。

(三)“小步子多循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智力障碍学生认知阶梯采用小步子多循环的方针,降低难度,减缓坡度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体验、参与。如《小乌龟》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刚才同学们对小乌龟有了初步的认识,我们回到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乌龟的?(1)听老师读,用笔圈出你不会读的字、词。(2)请跟老师读,注意你不会读的字词。(3)提出你不会读的字词,大家一起学习词语。(4)字词会读了句子能朗读好吗?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把每一句读通顺。(5)精读句子说说小乌龟有什么特点?在相关的词语、句子下面画横线。从初读到精读每一阶段的朗读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小步子的引导下,步步跟进,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建立起学习自信心,我会读,读得懂,自然而然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捕捉课堂生成,实施多元评价

(一)分层评价促乐学

分层评价应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基于不同的侧重点评价不同的学生。同一个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只限于关注其学业进步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状态表现。如用“你的见解别具一格”“你善于思考细心发现大胆发言”“你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的朗读又准确又流利”……“你不仅会听也会思考,这是很好的学习习惯”“你爱朗读勤动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送给表现突出、思维活跃的学生。用“这次读得更顺了”“你说得更清楚了”评价那些思维缓慢的学生。用“再来一次,相信你一定能行!”“你今天表现真不错!”鼓励那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很差的学生。

(二)丰富评价促参与

智力障碍学生的课堂常常是“热闹”的,每个班级都存在不善言语、目光呆滞、坐立不安的学生,一个声响、一只小虫的出现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整个课堂沸腾起来。这时教师要善于调动体态语言,用握握手、拍拍肩、摸摸头提醒他,或蹲下来与他俯首帖耳地说上几句,或利用强化物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回归课堂,待学生纠正后用灿烂的笑容、鼓励的话语回应。

(三)及时评价促提升

教师要捕捉错误信息,整合教学策略,调整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听、说、读、写等语文教学活动,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让智力障碍学生得到适性的发展。

猜你喜欢

露珠智力障碍
为何中年婚姻障碍多
小露珠去哪儿了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小露珠
露珠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欢乐智力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