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的“已知已会”为起点进行阅读教学

2021-11-30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二中学张玉梅

青年心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爱莲说思维过程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第二中学 张玉梅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作为“主体”的学生,他们走进课堂时是带着已有的“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他们的语文学习从来不是零起点,不是全局性的“坏死”,而是局部的缺失。因此语文教学就是要弥补学生“缺失的”,否则就失去学习的价值。以学习“主体”的“已知已会”为起点,教“未知未会”的,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这样的教学内容才是有价值的。用教师的“教”带来学生“可学”的,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有价值的。

如何知道学生的“未知未会”呢?可以根据教师长期以来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推测,也可以根据学情调查探究发现。学生的问题背后会显示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会暴露他们在阅读方法等方面的不足,依此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归因,由此发现问题背后的“问题”。

例如:在《爱莲说》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问:“写莲花‘香远益清’,香气不是传得越远越淡吗?文中为什么写越远越清幽呢?是不是不符合事实?”“淡”和“清幽”意思是差不多的,何来矛盾呢?学生其实是想问“香气应该是越远越淡,为什么文中写越远越香”,可以看出,学生是对“清”字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把“清”和“清香”连起来,又把思考的侧重点放在了“香”字上,在无意识中进行了概念的偷换,对“清”字的理解和思维过程出现了问题。

经过归因、分类得知学生虽然已经能够理解文章的意思,对写作手法也有一定的了解,但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对文言词语的掌握仅停留于死记硬背的程度,还不能从本义、语境义两个层面去深刻理解词语的意思;二是阅读的方法不当;三是对于文章所呈现的思维过程并不是很清楚。于是,我进行了这样的课堂教学。

一、确定学习目标——定向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领者”。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对自己所要“引领”的这一活动的目的、意义、任务应有明确的认知,这就是“定向”。“定向”有误无异于南辕北辙,它的重要性无须赘言。对学生的“已知已会”和“未知未会”进行分析后,我确定了学习目标:运用“还原法”对文章内容及形式进行再认知,探求作者写作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学习思维方法,从而理解作者怎样把“爱莲”这件事“说”清楚。

上课伊始,我对学生的“已知已会”进行了总结:“同学们谈的收获,有的是从内容角度,有的是从形式角度,但都是在谈论摆在我们面前的作品。”写作就是做事,在写作的过程中,怎样想就会怎样写。也就是说,有了一个独特的思维过程,才会有这样一篇独特的作品。“爱莲说”其实就是“说”“爱莲”,把“爱莲”这件事及其中包含的事理说清楚,作者的目的就达到了。那么,作者是如何把这件事说清楚的呢?由此明确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对整堂课的学习进行定向。

二、理解入题方式——引导

文章是作者思维过程的外化表现,它的入题自然是作者写作时思维的起点,在阅读的过程中,理解入题方式是理解思维过程的基础。

我围绕学生的两个问题展开本环节的教学:“为什么开头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接着却只写了三种花呢?”这两个问题很有价值,他们问的不是文章“写了什么?”,而是“为什么这样写?”。提问的学生在思考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处理第一个问题,我和学生进行了这样的对话:

师:在你读这篇文章之前,你们知道世上有许多可爱的花这件事吗?

生齐:知道。

师:不仅你们知道,今天来听课的老师们都知道。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一个“常识”。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从一个“常识”开始写起?

生:“说”这种文体是为了说理,从常识写起,拉近读者和作者的距离,更易让读者接受。

处理第二个问题,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众”“森”“淼”,请学生思考这三个字的字形与意义的关系,再联系一些熟悉的成语“三人行,必有我师”“三番五次”“三五成群”等,学生便恍然大悟:“三”代表多,证明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在这里,教师是引导者不应直接给学生答案,而是要以学生能回答的问题作为学习的“脚手架”,让学生联想自身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在这个“已知已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答案。

三、探知思维过程——示范

写作是做事,“做事”就有一定的目的,为了实现目的,必然会从诸多可行的方式中选择最恰当的。从“做事”的角度出发,通过认知文本这一阅读行为推求思维的过程,就能知道作者是怎样根据写作目的进行思考和写作的。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上主要给学生示范了“认知文本”的方法和过程,探究作者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经历了什么样的思维过程,实现了自己的写作目的。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给学生示范的阅读方法是“还原法”,这是理解文本中词语含义的一种重要方法。

例如上文提到的学生关于“香远益清”的疑问:“香气传得不是越远越淡吗?文中为什么写越远越清幽?是不是不符合现实?”我先和学生一起找到这个问题的焦点——“清”字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然后示范方法:从字典释义中选择与“香”有关的义项,即纯净没有混杂的东西(跟“浊”相对);干净,纯洁。接着联系语境理解:“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其实都有“干净,纯洁”的意思,所以,香气和莲的外在形象是统一的,都体现了它的高洁、清雅。

在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过程中,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还原法”,还理解了作者笔下的莲其实是心中的莲,是依照君子的形象和特质写的莲。这样读者心中就会树立起一株“君子莲”的形象,作者把“人”和“物”关联起来,这就是互联思维。

为了使“君子莲”这一形象更突出,作者用牡丹和菊两种形象作陪衬,可以看出作者在心里对三种花进行了比较。这一点,是学生“已知”的,但是为什么要用牡丹和莲这两种花与莲做比较而不用别的花?三种花比较的具体思维过程又是怎样的?这些便是学生不知道的。

我引用郑思肖的《画菊》和刘禹锡的《赏牡丹》,请学生比较三篇诗文中三种花形象的异同,学生认识到作为客观存在的花是不变的,不同的人笔下的花形象不同,是因为作者心中的“志”不同。那么,作者在《爱莲说》中比较三种花,不是比较其外在形象,而是比较三者代表的不同的人生态度。这样,学生就发现文中“比较”的内容。

然后我请学生用列表的方式把三种花的比较变成“两两比较”,即“牡丹和莲”“菊和莲”,以课文的语句为依据,总结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发现“比较的前提是有相同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三进二”和“二进一”的选择过程,先排除一个,再在剩下的两种中选择一个,自然是选择莲。这样,我带领学生重历了作者“比较”的过程。

接着读最后一段,这一段中每个分句提出来读,都是一个事实。但是并列起来,就又产生了比较。在前面引导和示范的基础上,学生联系第一段中的“独”和“甚”,探究这一段中“比较”的内容与过程又是什么。这一环节,既是对“还原法”这一阅读方法的巩固,又是对“比较思维”这一思维方法的再训练。学生发现:比较的不是“爱”的程度,也不是施爱的人,而是爱各种花的群体的比较。

在教师的示范之后,学生充分地进行阅读和思维实践,掌握了从前“未知未会”的阅读和思维方法,清晰地还原了作者的思维过程:从常识写起,从“可爱者甚蕃”写到三种可爱的花,引导读者把目光聚焦在“莲”上,把莲这一具体事物和“君子”互联,然后用比较思维,从物的比较到喜欢它们的人数量的比较,逻辑清晰,把自己的观点呈现给了读者。

本文以《爱莲说》一课为例,以学生的“已知已会”为起点,根据学生的需要设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己通过已有知识与经验解决未知问题,传授用“还原法”进行阅读的方法,示范了阅读的过程,探究了课堂的设计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在于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习惯和能力。对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实现主动阅读、认真阅读、独立阅读。

猜你喜欢

爱莲说思维过程
爱莲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爱莲说》微课教学设计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绍兴市上虞区夏丏尊小学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