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助推学习方式变革的实践性探索
——以成都市晋阳小学“智慧学本”教学实践为例

2021-11-30四川省成都市晋阳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35期
关键词:个性化信息化课堂

四川省成都市晋阳小学 廖 芳

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之路

“智慧教育”是由政府主导、学校参与的现代教育信息化工程,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数字课件、云端设备等主要模块,其不仅能够有效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还能让教师学习、掌握拥有丰富多元的互动教学模式,让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再也不是不好实现的空中楼阁,此外,学校也可以借助这一系统完成高效、高质的管理与教研工作。当前,“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已然迈进了全新深入发展的阶段。《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中提出“应进一步深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加强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层融合,到2022 年能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预定目标”。

二、深度“融合”发展带来的教学新生态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较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授课模式,在开展环境、实施内容、教学工具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引发了教学活动中教师、教材、教学媒介与学生之间关系的改变,从而使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组织等都需要面临创新和变革。“互联网+教育”在教学活动中的渗透更是将教学改革推至风口浪尖,信息化手段可以有效消除异构资源差异与地域性,通过管理、计算、存储资源等技术,可以高效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在信息化应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在国家发展“智慧教育”政策的推动下,成都市武侯区申报成为全国智慧教育试验区。近三年来,区内很多学校参与到试验区的研究与实践中。成都市晋阳小学在原有的学本课堂实践成果基础上,探索信息技术与学本教学融合的方式,从而构建出以高阶思维培养为导向,以个性化学习、差异化教学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学本”课堂。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学习方式变革的“四种”课堂

(一)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堂

建构主义教育理念提出,学习是一种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即学生会在此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将对客体的探索内化为自己的理解。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是重要内容,为此,便需要突显学生的中心作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渗透能够为学生营造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资源,更加自由地思考和探索。基于此,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与海量资源进行精准数据分析,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认识角》课例中,教师采用以学促教、问题驱动导学、合作探讨学习、展示交流评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借助希沃白板从学生的预学汇总学生绘制的角,不仅能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情,还能让学生在自己和同学的作品对比中思考学习主题,带着思考进行后续学习。而后,教师可以利用课件直观展示学生在生活中,以及学过的图形中找出的角,借助软件将其展示出来,再组织小组讨论角的特征是什么,随后请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汇报,利用电子白板呈现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再进行总结,将前后知识进行串联,让学生对角的概念建立更加深刻和丰富的理解,从多维度为了考察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白板,将提前制作的趣味角辨识游戏呈现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致,继续深化学生于角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的联机功能回放关键学习流程,通过回顾引导学生一同参与课程知识总结,体现出学习共同体对解决核心问题的思考过程,以及对新问题的再思考。

(二)搭建个性化学习新课堂

以驱动为目标的个性化学习模式是以目标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的有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的学习活动。这一学习模式不仅是结果导向,还重视过程,对学生而言,也是最人性化、最科学合理的学习模式。还有科学研究指出,个性化学习是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的爱好与需要为出发点,致力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看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中心地位,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不管是学习环境、学习内容,还是学习形式,都不会设置固化的框架和条款,具有灵活开放的特点。不过对于教师来说,这又代表着全新挑战的到来,需要从整齐划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设计中脱离出来,设计内容更加多元化的个性化教学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担任引导组织者。

为此,需要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引进和开发相应的应用系统,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点与积极性,为“我想学”和“我要学”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而真正实现让学生自主选择,教师科学引导的目的。例如:体育学科引进了“动跃体育”这一教学软件,通过构建学生数字画像,生成详细科学的学情分析。依托该软件,体育教师可根据“身体素质”与“运动素养”两个维度,细分出“身高”“体重”“心氧”“力量”“平衡”“柔韧”“耐力”等具体的指标,搭配运动手环、电子秤等仪器,以月为单位开展记录,统计、分析后形成每一名学生的“数字画像”雷达图。这样教师便能以此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个性化体育运动教学和锻炼方案,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选择权,全面激发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兴趣,教学适切性显著。

(三)构建问题解决型新课堂

学习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习得知识,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思维的发展。为此,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设置的知识顺序,可以根据科学的教学评估,结合学生的学情,借助信息化数据分析功能明确教学重点,进而设计问题任务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探究、交流合作和展示汇报逐步完成问题解决型课堂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单元整体式教学方案时,通过分析教材、单元卷和历年期末考试试卷,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将《百分数应用(二)和(三)》的两课时融为一课时,教师通过数据分析,清楚掌握了学生学习本单元的现实起点和重难点,有利于开展更加精准化的教学。于是,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税率的知识和实际问题等,并设计了与百分数有关的理财的综合实践活动。随后教师明确了构建问题解决型课堂的实施策略,通过选择学习材料,设计问题导学单,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进行展示交流,切实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积累了经验,感悟了数学思想,增强了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其数学素养!

(四)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新课堂

实施差异分层教学的关键是精准分析学生的情况,进而从学校教育和家校共建两方面入手完成因材施教。一方面,学校需要创新教师的备课方式和与教学模式,借助数据挖掘信息化技术,依托“智慧教学资源库”和“学生数字画像”等教学软件、平台,创新备课环境,改变教研、备课组,以及教师的备课方式,根据学生信息库数据分析学生学情,精准备课,包括课前分层预学、课中差异共学、课后个性化复习这几部分内容,如此,教师便能在教学实践中试验差异化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缩小学生两极分化,促进学生的进步。例如:在小学语文六年级“古诗中的托物言志”教学活动中,教师教学设计选取的这一内容属于语文学科的群文阅读课型。因此,教师在设置详尽的教学目标时,就分为了“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作为三种不同学情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在“拓展练习”教学环节里,教师则给三种不同学情的学生设计了不同难度等级的练习,充分体现出差异化教学的思想。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家校合作共育建设,将学生的数字画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也能准确地了解孩子学习情况,与教师共同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合力,使不同学情的学生都能获得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化手段在教学活动中的深度渗透毋庸置疑促进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学领域的发展和创新。教师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推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搭建个性化学习模式,构建问题解决型课堂,实施差异性分层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使课堂教学真正面向未来,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

猜你喜欢

个性化信息化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一种融合PageRank和PersonalRank的多层个性化推荐算法
美在课堂花开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老年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
月“睹”教育信息化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嘻游课堂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