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2021-11-30刘翠敏
刘翠敏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第一小学,河北 廊坊 065500)
国家非常重视小学时期的教育发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教育学生不再以批评为主,而是给予他们鼓励和赞扬。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正是处在对新知识存在认知和思维形成的阶段,因此好的教育方式和班级管理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随着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学校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在小学班级的管理中赏识教育被应用起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班级管理水平。为了提高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质量,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措施,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一)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
赏识教育注重发展规律,是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赏识教育是教师用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育方式。应用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还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环境。赏识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鼓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善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发挥了学生的优点
赏识教育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中,充分地发挥出了学生的优势。赏识教育重视发现学生的优点,在班主任的鼓励下,学生可以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过人之处,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并积极地把自己的长处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利用自身的长处提升了班级管理水平。赏识教育还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素养,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三)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小学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还拉近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1]。赏识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沟通方式,增加了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有效交流,班主任可以更加了解学生的想法,学生也能理解班主任的辛勤付出,赏识教育突破了传统师生之间的隔阂,帮助学生提高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还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四)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
班级管理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班主任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赏识教育重视学生的发展,并能迅速地建立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交流。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班主任可以随时了解学生在管理中的态度,并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鼓励学生,让学生认识到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来发挥学生的优点,改善班级管理中的不足,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五)加强了克服困难的勇气
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年龄较小,正是对新事物和新知识处在好奇和学习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意志力较差,在学习中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无法形成好的学习习惯。赏识教育是班主任运用赞美的方式来激励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克服困难,直面困难的勇气,提升了学生对外界不良因素的辨识和抵抗力,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方法传统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教育方式发生转变,小学开始进行教育创新,赏识教育是创新后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2]。赏识教育在应用初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赏识教育总是以传统单一的赞美方法来进行教学,时间一长学生对该方法产生了免疫效应,逐渐对学生失去了效果。比如你非常喜欢吃一种水果,但是每天吃会反感这种水果,教育也是一样,小学阶段的学生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因此教育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在实际的教育中,还需要创新教育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
(二)缺乏对赏识的认同和可信度
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是班级管理的领导者和指挥者。赏识教育应用在班级管理中需要班主任发挥引导作用,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还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获得学生的认同和信任。但是,现阶段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师作为主体,不重视学生的发展,学生缺乏主动性,只能被迫地去学习。在实际的教育中学生缺乏对赏识教育的认同和可信度,加上不合理的师生关系,导致教学效果不佳,降低了班级管理质量,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
新课改的推进,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在日常管理中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种班级管理理念,不仅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还磨灭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3]。传统陈旧的教育管理理念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很多思想品质优异的学生容易被边缘化。赏识教育要从道德、能力等多个方面来进行评价,以正确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培养良好的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一)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沟通交流,积极地开展师生教育活动,主动了解学生的爱好和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4]。在开展赏识教育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进行课堂教学和管理。增加与学生的交流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发挥学生的长处,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二)增强对赏识教育的认同感和可信度
班主任要增强对赏识教育的认识,并突出对赏识教育的认同感和可信度,只有充分的掌握赏识教育才能发挥出管理优势,建立和谐的师生发展,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5]。为了增强对赏识教育的高度认同,在实际的教育中还需要尊重每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心和爱护学生,多鼓励学生,学会换位思考,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发挥出学生的优势,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创新赏识教育方法
传统的赏识教育方法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也要不断进行教育创新。不能只靠语言来赞美学生,还可以通过肢体和实际化的欣赏方式来赞美学生[6-7]。例如在学生犯错时,可以鼓励学生勇于承认,这样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还能提升学生直面错误的勇气。开展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拉近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发展,还能发挥出学生的优点,提升教学和班级管理的质量。
(四)提升师生间的相互赏识
班主任在用赏识教育进行班级管理时,要把学生作为班级主体,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发挥出主导作用。让学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对赏识教育的认可,不仅有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赞赏,还能提升班级管理效率,推动班级管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四、结论
赏识教育逐渐被应用到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虽然在实际的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对赏识教育的认同感和可信度,创新教育方法等应用对策,改善了师生关系,提升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提高了班级管理效率和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