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用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对策
2021-11-30张燕
张燕
(邓州市人民医院,河南 邓州 474150)
一、前言
医院属于社会的基础性建设项目,但是同样也是需要妥善经营。医院的人力管理工作不仅具备一般人力管理工作的一般特点,同时也由于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因而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但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是优化医院管理效果,改善医院运行模式的重要举措,因而积极引入优质的人力管理方案,接受推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十分必要。激励理论是当前国内管理工作中广泛应用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其引入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可能有优质的效果。
二、激励理论概述
所谓“激励理论”,即是在工作中,通过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或者是建立一种与工作者自身利益相关的奖惩制度,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改善企业的运行状态的一种管理理念。激励理念在当前发展阶段中应用十分广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学工作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激励理论根据包含的内容,可以分为内容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以及行为改造激励理论等。不同的类型都有各自的使用条件。内容激励理论主要是通过激发员工的工作诱因,进而提高其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过程激励理论主要是根据员工的心理状态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励的因素贯穿于整个工作过程;行为改造激励理论是指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等,侧面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奖惩行为,提高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的态度。多种激励理论的存在,可以为人力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更丰富的选择性,进而提高管理工作的灵活度。
三、激励理论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作用
激励理论的应用,主要是为了改善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为医院的发展、良好的运行状态提供更好的保障,但同时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收获,因而激励理论的应用具有诸多优势,具体的分析如下:
(一)激发员工内在潜力
医院的医生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工作内容繁琐、工作难度大,因而长时间的工作就会导致医生的工作状态不佳,甚至出现消极工作的态度,对于提高医院的运行效率、提高就诊人员的体验感等众多方面具有明显的不良影响。通过将激励理论引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将医生的工作诉求为基础,推动医生与医院的共同进步。当前国内众多医院中,医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缺少假期以及正常的休息时间,因而医院的人力管理工作负责人可以利用医生对于休假等方面的需求,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性和业务能力,进而提高医院的运行质量,提升医院的质量。
(二)促进医院、医生共同发展
医生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生的专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的质量,因而激发医生的内在潜力,提高医生的专业素养,也是促进医院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新时代,单纯通过延长工作时长提高生产总产量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发展需求,只有通过改善发展战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才能实现企业的优质发展。医院的发展亦是如此,医生的工作压力大,但是社会发展对于医生的能力要求也在提升,因而将激励理论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是减轻医生工作压力,提高医生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医生工作质量,促进医院与医生共同进步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降低人才流失率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与防控过程使人们意识到医院、医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也意识到医生作为一个对于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而强化人才培养,降低优质人才的流失率,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因素。当前国内的医疗环境并不乐观,各种医闹、伤医事件时有发生,医生在面对巨大工作压力的同时还可能面临生命危险,这种不良的就医环境也成为优质医护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将激励理论引入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可以结合医生对于理想化工作状态的期待,提高医生的待遇,进而提高医生的工作积极性,改善医生的实际工作环境,为其提供更好的保障工作,进而吸引更多的优质医护人员,降低人才流失率。
(四)改善医疗行业的工作状态
多年来,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环境恶劣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医疗行业的发展受到的一定的限制,各种先进的临床技术、新型的临床用药推广过程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甚至威胁到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生作为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缺少发展的活力,缺少探索的积极性,导致整个医疗行业的发展止步不前,影响了整个医疗行业的进步。而积极引入激励理念的管理理念,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改善医疗工作者对于工作的态度,进而提高其探索的积极性,激励理念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是改善医疗行业工作状态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医疗行业更好、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
四、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在医院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改善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是优化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促进医院、医疗工作者工作环境改善的重要措施,具体的问题分析如下:
(一)医院优秀人才短缺
医学专业学习难度大、学习周期长,同时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因而当前发展阶段,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优秀人才数量有限。但是随着社会生活压力增加,以及医疗检查设备的逐渐升级,患病率、发病率、疾病检出率等都明显增加,面对实际的需求,医院缺少优秀的人才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建立在充足的优秀人才储备基础上,专业医护人员数量有限,医生在面对病患救治工作的基础上,还需要考虑评级问题。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还需要面临扩建问题,因而优秀人才短缺问题成为制约人力资源管理效果优化的重要原因。
(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有限
基于上文中提及的人才短缺与医疗行业发展需求之间的冲突问题,导致医院在进行员工招聘时,单一考虑学历因素,对于专业技术水平的控制力度不够严格。同时医学院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忽略学生专业技能培训的问题,导致学生毕业后之间进入临床工作时会出现专业操作技能不过关的问题。业务能力有限就无法实现优质的疾病处理效果,同时单纯满足医院发展数量需求的医护人员,也难以开展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扎实的专业技能,良好的业务能力是医护工作者基础的能力需求,也是进行科学合理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基础性保障。
(三)人力成本的提高
随着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国内的医院人力成本投入已经逐渐接近发达地区、发达国家水平,一方面是由于各种专业设备、专业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是医院的运行负荷逐渐增大。面对逐渐提高的人力成本,找到人力和支出间的平衡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医院的良好运行状态需要优质医护人员的支持,但同时也要保证正常的收支平衡,人力成本投入作为主要的成本支出项目,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是协调不同影响因素间平衡的重要关注点。
(四)考核机制不完善
国内大部分医院的考核机制,仍然沿用传统内容,虽然考评项目较为完善,但也会面临不适合当前发展阶段的问题,存在明显的考评漏洞。传统的考评机制受到当时发展水平的限制,因而在进行考评内容设计时,内容较为繁琐,覆盖范围过于宽泛,不仅会导致统计工作量的增加,同时也会由于内容过于繁琐导致实际的实施效果欠佳。只有立足于当前的发展需求,在传统考评机制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内容添加、删减,同时结合先进的考评结果统计技术,才能实现科学合理的考评结果,进而有针对性的人力管理工作的完善。
五、激励理论下优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效果的措施
激励理论是众多激励政策、激励手段出现的基础,也是改善医院人员资源管理效果的重要指导理念,在激励理念的支持引导之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者可以制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而有效改善人力管理质量,具体的措施分析如下:
(一)强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顶层设计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需要强化顶层设计,立足于医院整体的发展需求,结合激励理念,通过多种办法引导领导干部解放思想、转变错误观念,正确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做到带头作用,提高工作积极性,改善工作态度。充分了解人才优势特点,将其放在合适的位置上,更好发挥人才应该用的作用。同时优化人才考评制度,使管理者、工作者能够直观认识到问题,进而有针对性进行改进。
(二)建立科学多元化的激励机制
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即是建立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科室人员在进行工作、考评的过程中,都能够意识到良好工作状态、工作质量与自身“利益”之间密切的关联性,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医护人员专业素养,激励医护人员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患者,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优质的落实效果,进而提高医院整体的运行状态。
(三)优化员工综合素质
医护人员是医院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良好的工作效果也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因而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十分必要。学习培训是提高员工专业技能,强化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基前文中提及的缺乏优秀专业人才的医疗行业发展现状,通过学习优化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竞争意识,是解决发展过程中暴露的人才问题、提高医护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激励理念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可以培养员工的积极探索的意识,进而不断突破发展瓶颈,推动医疗行业更好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激励理念作为一种改善员工工作态度,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重要管理理念,对于改善国内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人才管理质量是确保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但是就国内现阶段的发展状态而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存在一些明显制约医院更好发展的问题,积极引入“激励理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是改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推进医疗卫生行业更好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