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题研究需要,有效开展园本教研
2021-11-30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吴航中心幼儿园林雪梅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吴航中心幼儿园 林雪梅
园本教研是一项以园为本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旨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历经长期的探索与沉淀,园本教研理念已经实现由教师“如何教”到幼儿“如何学”的转变,使园本教研的目标更加清晰,实现自上而下的教育蜕变。
近年来,我园立足于长远发展目标,针对现有的园本教研组织行政性凸显、以“教”为中心的教研现状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带来了局限性等问题与思路进行深入探讨,积极尝试和探索先进的园本教研方法。同时,结合2019 年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要求,进一步致力于园本教研工作探索,使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主渠道。
一、优化资源,创设园本教研环境
园本教研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为基点,我园强调创设强有力的园本教研环境,以推动园本教研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
(一)幼儿园层面
在区级课题《信息技术支持下幼儿科学活动的自主学习与发展的实践研究》的推进中,我园以制度保障为前提,一方面,优化相关的园本教研制度,结合幼儿园人力、资金投入等资源的优化,并将其与绩效考核相联系以形成长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另一方面,坚持园本教研的科学性、系统性,保证园本教研有始有终,即构建闭环管理的创新模式,在园本教研实施前明确计划、目的,优化组织过程和实施评价等工作。
(二)专业层面
为了将新的园本教研理念,在实践中落地、落实,我园建立了园级组、年段组、课题组、案例组等各级教研组织架构,以解决不同年龄班、不同领域的问题,更新园本教研的观念和方法。比如针对课题研究的安排,通过年段组的教研活动,共同探讨各年龄段科学活动发展目标,以及在课题背景下本学期科学活动安排和组织等,逐步形成统一的教学实施路径,促进课题的有效、高效推进。
(三)教师层面
筑牢“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园本教研理念,即包含了学习、研究及实践等共同体,从而通过系统性思考、专业性沟通、成果化运用等方式,提升合作学习的效果和质量,营造良好的园本教研的氛围,促进幼儿园内部教研氛围的和谐。
二、科学研修,深化园本教研活动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环节。园本教研中的行动研究,能够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持续升华。
(一)以专业学习为基础
有针对性的学习,能够弥补教师理论知识经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不足,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深化园本教研的重要途径。例如课题实施初期,围绕研究对象,我园确定了以科学活动核心经验(即PCK)和活动指导为学习内容,通过全园集中培训、年段教研组研讨、个人个性化阅读和笔记等形式强化自身专业知识。针对大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较低的问题,开展了《希沃课件制作初级教程》讲座以及信息技术成果的分享交流会,帮助教师掌握希沃白板的使用设计方法,感受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活动的创意和成效,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与信心。
(二)以专业实践为核心
在我园开展的园本教研中,注重教师实践过程的质量,使其能够对园本教研具有更深刻的理解。例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展以园内优秀信息技术课例设计评比、区级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成果展示、区域游戏观摩等为载体的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创新的同时能够满足能力提升的需求。又如利用科学课例现场的观摩研讨,选取大班“鸵鸟”、中班“鱼”、小班“罐子的声音”等,并共同参与“信息技术在科学活动课例中的运用与成效”阶段小结交流,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分享与思想碰撞,为教师的教研能力提升带来触动和影响。
(三)以专业反思为动力
针对园本教研的各个环节,要突出教师的评析过程。首先,要强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反思,针对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针对性的交流反思,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制订有效的改进方案。其次,要注重完善框架,即围绕专业反思的核心内容与主题,突出教研的系统性和延伸性。如对第一次课例观摩研讨后,我园开展了学习讲座《幼儿园教学活动之听课、评课》,帮助参与的教师掌握有效的听评课方法,帮助开课教师明确自身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引发问题的原因、设计解决方案,帮助教师建构完整的反思框架。
三、根植现场,突出行动,推动园本教研创新
一日生活环节,为园本教研提供了发现问题、实践理论、收获答案的现场。
(一)立足教学现场,关注问题需求
在园本教研中,应实施针对性的探讨与分析,既要反思教师组织活动中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是否存在问题,又要兼顾活动效果是否符合幼儿的发展需求。第一次课例观摩研讨后,除了发现参与的教师听评课能力有待提升,还发现“灌输式”的科学教学活动,忽视了对幼儿学习方式的重视,因此幼儿在活动中显得兴致不高。于是经过教研,大家达成一致意见:下次观摩研讨中要聚焦幼儿的学习方式,即经验的自主建构。
(二)回归教学实境,呈现探究互动
我园依托课题上次研究的问题及需求,课例的第二轮观摩与研讨中,研讨主题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科学课例的有效开展”,以“幼儿学习方式——自主建构”为焦点。对标后,授课教师注重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支持幼儿的科学探究学习。她们或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情境性、互动性强的“乘地铁”人机交互环节,或运用学习型App 中三维可视旋转功能,让幼儿边操作边全面细致观察昆虫外形特征……再通过投屏、大小屏互动等方式直观展示探究的具体情况,促进师幼集体的交流分享,最后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核心经验,幼儿体验了自主学习过程的快乐和成就感。
(三)在生活场景中,捕捉有价值的教研内容
在园本教研中,应要求教师注重对幼儿生活经验的观察和研究,从中挖掘教育契机,寻求教学基点,提升教师捕捉课程的能力,只有这样才是真正“接地气”的园本教研。例如本课题实施过程中,中一班的郑教师带领幼儿户外散步,她发现幼儿特别喜欢摸摸、抱抱操场边的大榕树树干,还喜欢跳起来用手碰碰榕树须,小伙伴之间自发交流与榕树有关的疑问和经验,相谈甚欢。后来,通过谈话活动师幼达成共识,于是中班科学主题教研活动“拜访大树”生成了。
因此,在整个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园始终关注一日生活环节各现场情况与园本教研之间的衔接,注重园本教研中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衔接,既要丰富教师的教研活动新思路,又要持续从多元、创新的角度,努力挖掘更多的教研作用和价值,通过实践夯实让教研结论落地,从而以幼儿最适宜的方式呈现,促进教师和幼儿的共同成长。
四、提炼经验,强调对话,彰显园本教研价值
园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激发教师的内在成长动力是有效提升园本教研质量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园本组织的行政性突出,而教师常常是被动参与,经常出现教研管理者一言堂,参与教师怕讲错、不敢讲的对话模式。为了转变传统的对话模式,我园努力构建具有显著园本特色的对话文化,管理者以伙伴的身份参与教研,明确教师对话的平等性,鼓励教师勇敢、自然地表达真实的观点与意见,提倡“百家争鸣”的对话方式,倡导“对事不对人”评价风格。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倡导教师在吸收成功经验的同时,能够实现良好的自我评价,并利用互评、团评以及根据游戏中的幼儿持续性活动和自主学习与发展的动态情况对园本教研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及时分析问题并提出下次策略。再如:我园定期邀请专家来园通过实地调研,对课题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方向等进行诊断,并为教师答疑解惑。再如实施轮班制,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轮流担任教研组长,充分发挥和挖掘骨干教师的潜力,为优秀教师提供历练的平台,增进教师参与对话的自信,帮助其专业能力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我认为有效的园本教研活动,应当在优质的园本教研环境支持下,注重学习与实践相融合,鼓励教师走进丰富的教研场景,关注园本教研工作的落地实践;突出“研”的价值,推动课题的发展和完善提升教师的专业研修能力,最终达到园本教研创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