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状态分析与思考
——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为例
2021-11-30陈晓岚
陈晓岚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正常运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为了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根据《教育部关于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全力防控疫情确保开学安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广东各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提出利用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做到“停课不停学”。
在线教学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主要集中于教学模式、在线教学效果、在线教学评价手段方面三个方面。一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作为理论化和模式化的教学实践样态,一般较为稳定,难以改变。比如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观念、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一般不会轻易改变,教学模式变革需要能够触动到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素。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就是这样一个契机,其影响范围之广、教师学生参与规模之众在我国教育史上是少有的,虽然目前它只是疫情期间的被迫选择,但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它的影响应不止于当前,如果能够加以更好地引导,它可以成为促进我国教学模式变革的机遇[1]。二是在线教学效果。纯线上教学不受认可,其被认为缺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线上教学平台因为缺乏非语言交流而产生教学效果递减,线上课堂演变成教师的“一言堂”。人们普遍认为线下教学更能使能力和成就得到他人的肯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觉性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线下教学不可缺失[2]。三是在线教学的评价手段。研究认为应在实践中侧重嵌入式评价,采取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多种测验方式,在学习过程中实施实时评价。在线实时评价能够对学习者的学习数据进行累计,根据基于教学过程的大数据与知识图谱进行个性化分析与诊断[3]。
以上研究都侧重于在线教学和评价,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研究较为薄弱,效果评估占多数,学习过程研究较少。作为在线学习的主体,疫情期间学生的在线学习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尤其需要给予关注和分析,这是提升在线教学效果和创新教学方式的题中之义。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资料收集方法,以疫情期间高职院校的学生作为分析对象,关注学习过程的效果和困境,尝试找到影响变量,并进行剖析。文章选取珠三角一所具有15年办学经验的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广东理工职业学院作为观察个案。该校在2020年3月初即按照校历开展在线教学,至7月中旬结束学期授课,有完整的20周在线教学过程,调查抽样在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中进行,收集有效调查样本120份,访谈样本50份。
二、疫情期间学生在线学习状况及模式
(一)在线学习的特点和优点
1.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自主学习是主体自愿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能进行自我调控的、具有责任感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4]。个性化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既是个性的展现,也是自我实现和追求个性化的过程。学习过程应是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而采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内容、起点、进程、评价方式等,促使学生各方面获得充分、自由、和谐发展的过程[5]。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52%认为相对于传统线下教学模式,疫情期间的在线学习实现了个性化、自主性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被调动起来,在课程资源平台自主获取学习资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在预习和课后巩固阶段,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选择观看微课视频或者拓展学习资源,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2.同伴学习形式的多元化。同伴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匹配同学的支持和帮助,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6]。它不是向专家学习,而是与自己水平差距较小的相同地位的团体互相学习。与向教师的学习和求助不同,同伴学习中有两种角色:指导者角色和求助者角色。指导者属于信息传递者。在传统的同伴学习中,指导者是榜样学生,擅长某一方面的知识,是教师角色的补充。而如今的同伴关系已经不是专家角色和学生角色的单一教和学的关系,越来越成为一个亲近可靠的角色[7]。同伴相互间的学习交流既促进学习,同时又加深同伴关系。在线学习过程中,师生隔着屏幕实现教与学,同伴间隔着屏幕实现同伴学习。当前通讯设备普及,在线聊天软件可选择余地大,实现线上同伴互助学习和协作,形式较为多样。
3.碎片化时间的充分利用。在移动终端逐渐增多,网络技术不断拓展的背景下,我们可自由支配的整块时间逐渐减少,零星的琐碎的时间却越来越多,时间被分割为各种零碎的时间段,短则数十秒,长则半小时,成为碎片化时间[8]。在学习领域,碎片化时间如何有效利用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在线学习使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率得到提升。根据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学生的访谈,学生们可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浏览该课程的学习内容,达到预习的目的;在课后将该课程不懂的地方通过网络工具询问教师或同学,解决学习困惑;利用碎片化时间还可以学习课程中的拓展类知识,扩大知识的范畴,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二)在线学习工具使用
在线学习整合了各大网络资源,学习工具也丰富多样。案例高职院校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时课堂软件和APP进行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以网络课程资源为基础,实时课堂软件主要有腾讯会议、钉钉、雨课堂和超星学习通,在实际运用中根据教学目标和环节需求进行“混搭”。
1.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有四类:一是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该平台以录播课为主,使用的范围及人群较为广泛,学生以自主观看视频的形式进行学习,视频时长适中,可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有无限制回放功能,每单元末尾有小测,学生可自测该单元学习状况,及时作出学习调整;二是专业教学资源库,主要是教师用来了解学生对学习情况的掌握程度,教师会在平台上布置习题、测试等,或上传学习资料,规定测试完成期限,学生课下自主完成测试,期限过后教师批改学生的作答并写上评语,学生可自行登陆查看批改情况;三是智慧职教平台,该平台以录播课的形式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视频有无限回放功能,供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学生可在平台中选择所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多样化学习,扩大知识的广度;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咨询平台,该平台以录播公开课为主,学生可自行观看。
2.实时直播系统。实时课程的软件和APP主要有四种:一是腾讯会议,该APP是以支持相互学习为主,使用的范围及人群较为广泛,学生在学习遇到困难时,与同学之间进行会议,将自己需要分享或者展示的资料,通过屏幕共享的功能来进行求助,体现了同伴之间的互帮互助,能有效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钉钉,该APP的课程资源主要以群直播的形式实现共享,学生能及时得到课程资源,学生还可在平台中的聊天对话框中进行文字交流互动,或进行连麦语音交流,师生的交互功能性强,此外,系统的回放功能有利于学生课后巩固知识;三是学习通,该APP集结了各类优势课程知识,提供回放、缓存等功能,学生可在平台里面选择所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多样化学习;四是雨课堂,该学习软件是微信中的一个小程序,在使用上较为方便快捷,教师也热衷于利用雨课堂进行课堂小测验、作业布置、期末考试等,可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教师综合利用两大类在线教学工具的功能进行“混搭”授课,将各个教学平台和工具的优势结合起来,将学生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
(三)在线学习模式
希尔兹最早提出在线学习概念,他认为在线学习是指将某一课程的主页及相关资料置于Web之中,形成一个共享的虚拟学习空间,以达到一种面对面(FTF)学习效果的网络应用[9]。案例高职在这个学习空间里,构建了包括学习环节、活动和角色等因素在内的、不同于纯面授课堂的过程(见图1)。
1.角色与媒介的转换。首先是学生角色从接收者到主导者的转换。传统面授课堂中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而在线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需要得以彰显,这种需要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学习需要可以理解为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包含内容兴趣和过程兴趣,前者指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及主题感兴趣,后者则反映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可预期,二者共同决定学习者对后续学习的参与程度[10]。据调查问卷结果反映,有68%的学生对线上教学模式表示赞同。对赞同线上教学的学生抽样选取进行访谈,访谈学生一致认为在线学习模式开展后,学习积极性提升,对学习方向(专业知识、考证、兴趣爱好等)有明确规划。在线学习模式下,学生的学习需要被激活,学生可选择学习内容和调节学习进度,有利于实现自主学习。
同时,在线上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角色从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传授学生所需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沟通媒介也从传统课堂转移到网络平台,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实时课堂软件及智能终端设备实现在线教学的沟通交流。
2.学习环节。在课前预习中,学生通过读、查、思、明、写来完成整个预习流程,形成一个知识系统,带着问题去查找探究与交流,明确学习内容的重点难点,归纳总结并拓展延伸,提升知识挖掘与概括归纳能力。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利用在线学习工具的交互性,形成交互式学习。教师布置课堂小测试,通过学习平台的测试功能,学生可自我评价,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学生共享线上学习资源,可线上互相讨论,完善思维方法,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习总结能力。
在课后巩固环节,师生之间经过线上交流,列出相关的知识点,标出重点、难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学生在此基础上有目的、有重点、且有选择地通过习题和案例分析进行反馈,及时了解自身对于相应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同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生在线学习的困境及其成因分析
(一)交互性不足,网络实践环节缺失
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线上学习中,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方式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网络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场所。网络课堂的教学工具有签到、连麦、视频、聊天等互动功能。根据访谈材料,学生普遍反映,师生互动手段受限,通常是单向的,比如教师询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在线课堂中多数让学生采用连麦或使用对话框的方式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打开摄像头以掌握每个学生的动态;更有学生反映教师在线上课堂中全程不互动。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是否获取到知识及实践技能是否得到提升均存在疑问。
在“对在线学习有什么意见”的开放性问题中,有学生提出:希望能够有较多的实践性知识。在实操性较强的课程中,例如会计专业的速录、无人机专业的无人机飞机操控、模具专业的实训等,因在线学习的局限,无法进行实操练习。调查问卷显示多数学生反映在线学习只有理论知识的填充,却缺乏实操配合,导致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
因缺乏面对面交流,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是否获取知识,导致师生之间的信息通道有了“噪音”,传授的知识与学生接收的知识有了偏差。加上网速太慢和平台不稳定等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加无法像课堂那样及时地沟通与反馈,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不确定性,影响学习的效果。
(二)同伴学习缺失,学习过程不规律
同伴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能够增加学习者之间的社会联结感,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然而目前的同伴学习更多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其有效性已得到验证[11]。而在线上学习环境中,同伴学习遇到空间阻碍,有62%的学生认为在线学习环境下没有学习氛围,很难集中精力学习,这正是在线学习同伴缺失的表现。在线学习的学生缺失同伴学习,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
(三)在线教学工具过多,学习效率不高
线上课程所使用的各种平台功能不同,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不同的主讲教师会根据自己教学需要和使用习惯选择不同的平台和工具,而学生则需要安装多个软件,注册多个账号。调查中发现,有46%的学生反映教师使用教学平台过多,切换平台频繁,操作方面会带来一些困扰,工具过多反而对课堂学习效率有负面影响。
对学生来说,在线学习会导致电脑和手机的使用时间加长。有17%的学生每天线上学习的时间长达5小时以上,有60%的学生认为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给身体带来不适的反应。调查中发现,有70%的学生出现一次或多次专注力不集中现象,导致对课堂授课的内容不清楚或不理解。
(四)线上学习评价监督手段单一,学习反馈不足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评价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和期中、期末的考核成绩判定学生的学习成效。但在在线学习时,学习评价和监督的手段较为单一,导致学习反馈不足,比如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的专注力集中情况、以及对授课内容的理解程度等。
在线学习中,第一种评价手段是出勤率,使用的是直播系统的签到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到课率,但也有局限性,主要表现为无法控制签到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实际到课率。第二种手段是线上作业,这是获取学习反馈的有效手段,但有54%的学生认为线上的作业量过多,有61%的学生线上完成一部分作业,剩余的通过线下完成,或结合使用教学工具的回放功能完成,实际学习进度远比网络上教师对学生所监测到的学习进度差异大,导致难以进行有效的反馈。
调查中发现,线上学习评价监督手段单一,导致学习反馈不及时,不自觉的学生甚至没有学习反馈。在访谈中,多数学生反映希望教师多些讲解作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状态。但在线上学习中,若是缺乏有效的学习反馈,教师就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就会陷入一知半解的困境,甚至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否掌握了知识点。
四、构建提升学生在线学习成效的长效机制
改善学生的在线学习状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需要教师与学生双向的努力,形成良性、长效的学习机制,包括教学工具组合使用机制、在线学习促进机制、在线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在线学习评价机制。
(一)教学工具组合使用机制
不同的教学工具各有优劣,可取长补短,进行在线工具的混合使用,促进学生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组织方式。一是“雨课堂+腾讯会议”。利用腾讯会议的视频会议功能进行授课与听课,利用雨课堂的教学资源以及重点难点的收藏功能结合起来学习,教师可及时在后台解答学生的疑问。二是“钉钉+雨课堂”。利用钉钉的回放及定位打卡功能,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搭配雨课堂的分享功能,不定时发布随堂小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三是“钉钉+微知库”、用钉钉发起会议,实时观察数据,时刻关注学生的在线状态和学习质量,结合微知库的考勤签到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同时在微知库中随时发布或提交任务,为学生提供问答互动学习的体验;四是“钉钉+雨课堂”。钉钉的视频直播结合雨课堂的PPT,一定程度上可在线上实现面授课的效果,凸显在线学习的便利和资源更新的效率,方便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线上学习。
(二)在线学习促进机制
资源共享平台的多样化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在线学习能力,可以从提高学生对在线工具的使用和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找到在线同伴学习模式、明确学习需求并与教师实现有效沟通等方面着力,使学生在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下实现高效学习。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相比,从功能上来说更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视频类的教学内容可以反复观看,能够加深记忆,方便学生对在线学习过程遗漏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总结学习内容;从知识内容上看,在线学习平台资源丰富,学生可以根据学习需求进行规划,采用合适的方式学习,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在在线同伴学习模式探索方面,学生应积极寻找高效的手段和方式实现有效的沟通,充分利用便捷的手机等终端设备,利用聊天软件和社交平台等,以视频、语音、文字等多种途径和形式,实现有效的同伴学习。同时,学生也应努力实现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建立在线师生沟通的长效机制,实现学习需求和学习目标的互通了解。
(三)在线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远程教育质量监控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和口号,而应在目标明确的前提下落实于日常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要加强并落实质量监控与教学管理同步进行、相互促进的理念。监控的目的并非给教师和学生架设“监控器”,而是促进学习、改进教学,经过一次次研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课程精挑细选适合线上教学的授课内容,组建共享的资源库,优选适合单个班级或多个班级的一个或多个线上平台交互使用,确保线上教学的高质量开展。可成立线上教学督导检查暨“推门听课”工作组,深入抽选教学班级全程听课,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按照“线上教学和线上监测两手抓”“防疫督导和常规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每周不少于三节的“推门”听课,课后听课小组成员在群内讨论交流,并由相关主任或组长及时向授课教师做出反馈,以便上课教师及时调整、改进,确保线上教学质量。
(四)在线学习评价机制
在线学习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以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为原则,实施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动态评价。
(1)以形成性评价为核心。形成性评价分为“作业”和“自测题”两种形式,教师通过教学模块设计,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帮助学生发挥自主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多听、多看、多说、多练,打破固有的上课时间学习的观念,随时随地学习、自测,完成形成性考核。在线学习的终结性评价是通过线上测试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教学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检测学生对线上所学知识的运用及掌握程度。形成性考核成绩与终结性考核成绩以一定比例形成课程总评成绩,其中形成性考核成绩是核心。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对学生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学校和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除了分数和等级以外,允许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方案,采取的学习形式可以丰富多样。应重视学生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重视他们辨别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还应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客观描述学生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3)动态评价。线上学习的动态评价是指时间上的流程化、空间上的广延化以及形式上的多样化。动态评价可适应在线教学过程灵活性的要求,实时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个性化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感谢广东理工职业学院法律与行政学院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2018级学生叶巧玲、邓皓月、叶运儿、丘玉慧参与本文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数据分析报告撰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