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析

2021-11-29台艳雪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实践探析

台艳雪

摘要: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需要通过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来实现,因此也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立足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更进一步提升相应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其后续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基于核心素养;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析;

引言

伴随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小学数学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核心素养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文章針对基于核心素养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展开研究,仅供参考。

一、规划教学目标,体现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必然要求,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需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原则,教师需意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任务,找到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点,认识到数学课堂目标是否融入教学过程,多方面展开思考有利于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比如,学习《倍的认识》过程中,部分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将目标划分为理论“倍”的含义及数量关系两个部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虽然能达到基本的教学目标,但缺乏教学针对性,教学内容过于僵化,没有针对学生学情有效设计教案,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学生在课堂中对理论内容掌握较好,但在解题过程中依旧存在问题。针对该情况,教师在备课时需调整教学方案,结合先进教学思想设计教案,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倍”的概念,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工具对倍数关系进行展示,结合动画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趣味,这种教学目标设计有利于考虑到每个学生情况,还能在数学教学中添加核心素养培养元素。

二、利用数学问题,作用引导式教学

由于受到传统数学教育方式的影响,部分小学生都采用固定思维方式来解题,一旦遇到较难的知识点,便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导致在解题过程中时间被大量浪费,甚至可能因为解不出来题目,让学生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所以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要通过数学问题方式来引导式教学,满足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个人数学核心素养。比如:让学生算出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出数学题时,(2加6加3加6等于几)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方式得出结论,然后由教师向学生发起提问:当我们从2加到最后一个数字6时,需要使用多少个步骤?再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来减少计算步骤呢。这时学生就会对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进行思考,会直接加上的数字和减去的数字分开来计算较为简单。这样的教学课程不仅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还能锻炼学生的独特解题思路,能够为解题带来较多的乐趣。

三、加强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例如,在“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小组中研究小数的读法、写法和性质,让他们对本章知识产生初步了解;之后,我鼓励小组间进行讨论,以此发现本组的不足与其他组的优势,在取长补短中加深对知识的认知,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开展二次学习。在二次学习活动中,由于“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他们对不同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也更透彻,而且我发现很多小组中同学互助的现象比比皆是,“以兵带兵”“以兵教兵”,学生的学习意愿也比以往更加强烈。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基于学生文化基础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式

文化基础对于所有学科教学来说都至关重要,其不单单只是表现于可以利用掌握的知识来处理问题,同时还需要把握学科中所展示的人文底蕴及科学精神。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这一课时,教师就可采用生活化教学法。许多小学生都对乐高玩具比较感兴趣,教师可据此进行分类引入,让学生自主研究不同形状的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教室中寻找各类正方体、长方体、球体以及圆柱体,通常学生都能很快地找出来。在此之后,有的教师可能会简单地表示肯定,之后便作出小结,让学生开展有关题目的练习。但教师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先给学生提出问题:“为什么课本是长方体的,为什么要将笔杆设计为圆柱体?”这就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而这样的问题对于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无法马上作出回答。于是教师就可引导学生,让其深入理解设计这些生活图形的道理。比如课本之所以是长方体,就是为了要方便人们翻阅、记载和堆放;而笔杆之所以是圆柱体,就是为了要让大家更舒适地握笔和写字。这样的生活化例子十分贴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便于学生理解,并且还将图形审美和实际应用融入生活化教学中,在实现教学方式创新的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强化了学生人文底蕴及科学精神,达到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可知,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要科学、高效地开展起来,并辅以教师的正确指导,学生的核心素养才可真正获得提升。在对小学阶段学生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要立足学情,明确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需求,制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真正提升,并能够正确运用数学知识,推动学生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殷丽丽.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策略剖析[J].考试周刊,2021(09):95-96.

[2]王合会.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创新实践分析[J].智力,2020(36):42-43.

[3]吴小锋.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析[J].新课程,2020(47):79.

猜你喜欢

实践探析
微型化学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
基于多领域应用的计算机软件开发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实践探析
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实践分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教学思维能力的实践探析
项目课例开发的实践探析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探析
高职院校信息化机构建设探索与实践探析
初中地理愉快教学策略及实践探析
关于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互动的实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