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广东翰林对岭南文脉的建构

2021-11-29林玉洁

文学天地 2021年10期
关键词:张九龄翰林岭南

【摘要】明代岭南地区经济较前代有所发展,但文化上的传承与确认还有待来者。从目前翰林们留下的诗文集中,可以发现明代岭南翰林试图在文化上为岭南地域文化构建属于自己的发展脉络。他们自觉且不断的追溯岭南文化的精神和地域特色,以期找寻并构建自身在岭南地域文传传承脉络中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词】明代;翰林;岭南;地域意识

在明代,以翰林为代表的岭南文人群体,有着较前代更名明显的地域意识,他们在反复驳斥前人关于岭南地域虽山川秀美、可惜人才不逮的固化观念的同时,通过追溯故乡先贤事迹,试图在精神和文化上定位岭南文化的精神归属。

一、唐宋时期的岭南地域文化意识

唐宋以前,岭南属于中原之外未开化的地域,在中原想象中,其地多瘴气猛兽,其习俗与中原迥异,如唐人以“獠”讥称包括岭南人在内的南人,带有明显的地域歧视。

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如唐代柳宗元关于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的论述,见于《送诗人廖有方序》一文,文中称:“交州多南金、珠玑、玳瑁、象犀,其产皆奇怪。至于草木亦殊异。吾尝怪阳德之炳耀,独发于纷葩瑰丽,而罕钟乎人。”[1]此篇赠序的初衷是夸赞诗人廖有方虽生于交州,却是世间少有的文质彬彬的杰出人才。序中提到的廖有方,与其说是以诗名,不如说是因诗歌《题旅榇》中展现的替素不相识的旅人卖马备棺瘗藏的义举而被柳宗元欣赏。故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以前,世人对于岭南人才不逮的固化印象。

无独有偶,韩愈在《送廖道士序》一文中,评价衡山以南的山水,“其水土之所生,神气之所感,白金丹砂石英钟乳桔柚之包,竹箭之美,千寻之名材,不能独当也。意必有魁奇忠信才德之民生其间,而吾未见也”[2]。文章在对“其神必灵”的山川景物一番赞美之后,突然文意一转,“意必有魁奇忠信才德之民生其间,而吾未见也”,直言虽然此地物产丰富,但本应受灵气所感而产生的奇异杰出、忠信才德兼备的人才,却没有见到。此文虽主要是描写郴州一带的山川和人文,岭南位于郴州更南的地域,其实际情况与文中所言相较,应亦“不遑多让”。

北宋曾巩在《送李材叔知柳州序》中,亦言“其物产之美,果有荔子、龙眼、蕉、柑、橄榄,花有素馨、山丹、含笑之属,食有海之百物,累岁之酒醋,皆绝于天下”[3],文章在盛赞岭南物产之富的同时,提出自己的困惑,“越与闽、蜀,始俱为夷,闽、蜀皆已变,而越独尚陋,岂其俗不可更与?”3为何岭南地区较同样地处偏远的闽、蜀,文化更加落后?曾巩认为是缺少治教的原因,“盖吏者莫致其治教之意也”,进而发出感叹“民之不幸也”。

南宋理学家朱熹在《琼州知乐亭记》中言:“琼管在中州西南万里,鲸波浩荡之外。其长吏常以领护岛中四郡、镇抚民夷为职,委寄甚重。然以其险且远也,朝廷往往不暇择人。冒而往者,意或私有所利,固不复知所谓承流宣化为何事。是以其地今为王土数百年,而旧俗未尽革。”[4]此记为朱熹于淳熙九年(1182年)应时任琼州太守韩璧所请,为翻新州学之后建造的知乐亭作记。文中提到的“琼管”在宋代是琼州府的别称,古时属于广义的岭南地域范围。北宋苏辙在《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一诗中用“适从琼管鱼龙窟,秀出羊城翰墨场”[5]来激励姜生,期望其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逐渐摆脱地域的限制,在仕途和文章中取得喜人的成绩,为家乡争得荣耀。

故就整个岭南地区而言,唐、宋两代尚属于文化落后之地,曾巩、朱熹等人也均在文中分析了岭南文化落后的原因,一是因为地处险远荒僻之地,官者皆不欲久居;二是由于官吏任用不能精择,仅仅将镇抚民夷作为工作的重点,而忽视承宣教化之责。世人对岭南地区缺乏人才的观念一直普遍存在,本地的学子也深有同感,“其人盖深耻之, 而未有以雪也”4。但其实在宋代,朝廷开始将学校制度推广到岭南等边远地区,在州县普遍修建学校,这种人才不逮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改善。到了明代,随着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较前代人才辈出,一种自觉的地域推尊意识,在岭南翰林群体中得以较集中的体现。

这种情况是随着张九龄在玄宗朝的政治成功而开始发生转变的,[6]随着宋人提出“九龄风度”对张九龄在文学和政治两方面才能的推崇和认可,其影响则日益广大。[7]据《旧唐书?职官志?翰林院》载:“玄宗即位,张说、陆坚、张九龄、徐安贞、张垍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诏。”[8]自唐玄宗即位后,经常引弘文馆、集贤院学士参政、草诏,张九龄位列其间,被称为翰林待招。但这种临时性的差遣渐渐无法满足日益繁杂的政务需要,此后特别选拔朝廷有词艺学识的人担任翰林供奉之职,其中就有岭南曲江张九龄。后将翰林供奉改称学士,使专内命。张九龄作为词艺学识俱佳者入选,是唐代岭南文人的自豪,也是岭南地区较早能在政治和文化上与中原人士进行平等对话的首选人物。但在后人理想中文学与政治皆有成就的典型毕竟是特例,在当时岭南地域并未出现一批足以被后世铭记的杰出文人。

虽然张九龄一人不足以在唐宋时期完全扭转时人对于岭南地区的固有认识,但张九龄却成为后来明代翰林构建地域文脉的枢纽。

二、张九龄与明代岭南翰林的文脉建构

对于张九龄在岭南文脉中的地位推崇最力的,要属同为翰林的岭南人丘濬。丘濬(1420-1495年),字仲琛,廣东琼州人,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景泰五年(1454年)以二甲第一名考取进士,同年三月选馆庶吉士,散馆后入翰林院。除1469年至1473年服丧离职外,一直在翰林院供职,时间先后长达二十五年。丘濬为明代前期岭南翰林声名最卓著者,而其身上体现的地域意识也尤其明显。

丘濬极力阐扬张九龄的文章道德人品,是在明代地域之风盛行的环境下,以应对其它地域的挑战,以回应一种潜在的对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感。邱濬在为宋代名臣余靖《武溪集》作序时感叹:“予家岭表极南之徼,自少有志慕二公之高风,每恨其文不行于世”[9]。文中的“二公”指岭南文化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唐代的张文献公(九龄)和宋代的宋余襄公(靖)。前者以《曲江》名其集,后者以《武溪》名之,二水均为岭南地域的代表性河流。河水蜿蜒,寄托着张、余二人对故乡的深厚情谊。而同为岭南翰林的邱濬,也正由此故乡山水而引发一番感慨,“予尝怪柳子厚(宗元)谓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曾南丰氏(即曾巩)亦谓越之道路易于闽、蜀,而人才不逮”[10]。文中先举出柳宗元“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和曾巩越之“人才不逮”的相关论断;进而有意识的反驳二人的说法,“然则二子之言果可信乎?史册所载岭南人才固若落落,间有一二,率皆秉忠贞、砺名节。求其所谓巧宦佞幸者,盖绝书也。世之人因二子之言,往往轻吾越产”[11]。丘濬以人才的质量和高度来否定驳斥前人对于岭南不产人才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其实肯定了人才不够兴盛的事实,但赖有张九龄的存在,才能使得岭南翰林在寻找自己的地域精神脉络时,能够有所依归。

在其他文章中,邱濬也多次重申自己对前人评价岭南“人才不逮”等固化观念的不认同,以期通过自己的文章影响,重新构建岭南文化的历史地位。在《张文献公〈曲江集〉序》中直言:“唐相张文献公,岭南第一流人物也。嗟乎!公之人物,岂但超出岭南而已哉!盖自三代以至于唐,人才之生,盛于江北。开元、天宝以前,南士未有以科第显者,而公(张九龄)首以道侔伊吕科进;未有以词翰显者,而公首掌制诰内供奉;未有以相业显者,而公首相玄宗。……由是以观,公非但超出岭南,盖江以南第一流人物也。公之风度先知见重于玄宗,气节功业著在信史,播扬于天下后世。唐三百年贤相,前称房(玄龄)杜(如晦),后称姚(崇)宋(璟)。胡明仲谓,姚非宋比。可与宋齐名者,公也。由是以观,公又非但超出江南,乃有唐一代第一流人物也。”[12]邱濬通过论述张九龄在事功、文章、学识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均高于同时代人,故将其视为“岭南第一流人物”、“江以南第一流人物”、“有唐一代第一流人物”,其论说层层推进,文章气势跌宕,尽显邱濬眼中岭南人物的风流气韵。在《唐丞相张文献公开凿大庾岭碑阴记》一文中,邱濬再次以唐代名相张九龄为岭南士人正名,“自公(张九龄)生后,大庾以南,山川烨烨有光气,士生是邦,北仕于中州,不为海内士大夫所鄙夷者,以公也”[13]。身为翰林的丘濬,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位翰林前辈——开“大庾以南”文化风气之先——的仰慕之情。

在《赠增城吴君浍荣登进士第序》中:“唐三百年间,南士登宰辅者才一二人,而岭海之间得三人焉。说者乃谓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不亦诬乎!”[14]文中举出南方士子登第者中的第一位状元——唐大中年间岭南人莫宣卿,以及唐三百年间岭南得登宰辅者三人,再次用事实反驳柳宗元在《送诗人廖有方序》中的论断。又如《送梁弘道教谕序》一文,邱濬再次盛赞张九龄,“公之风度德业,非独岭南士所间,有唐三百年来,中州人士亦不多见焉”[15]。进而论及当世(明代)岭南文化之接续与传承,今之世“衣冠礼乐,盖彬彬然与中州等矣。求其一人德业风度如公者,虽不可得,然其间服章缝学周、孔者,在在而有。岂所谓扶舆清淑之气在古专钟于一人,今则分而散于众欤!”到了明代,岭南地域的各种典章礼仪,文质兼备,已与中原相差无几。虽然就个人的德业成就而言,尚不能与唐代张九龄相比;但是在学问和事功上取得成就者,却大有人在。

为了追溯岭南地域的文化传承,邱濬先后用了数十年时间访寻张九龄的《曲江集》、余靖的《武溪集》,并利用翰林学士的特殊身份,将内阁书库中保存的二书抄出,交付韶州官府刊刻,二集才得以为世人所见。用邱濬自己的话说,“盖假公之文献以徵吾之言,且用以为越之人士解嘲云”[16],即借余靖《武溪集》的刊刻,来证明此前岭南地域不仅出过人才,更出过像张九龄、余靖般的国家第一流人才。丘濬坦言自己从小就仰慕“二公之高风”,其一生勤勉于著述,代表作《大学衍义补》,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成为当时统治阶级“治国平天下”之要义,丘濬也因此被称为“中兴贤辅”“理学名臣”。在文学方面,可将其视为台阁体后期的大家,强调文学的载道致用之功,主张平易正大的文风,对台阁后期“渐成啴缓之音”的弊病进行改良。无论是文章还是事功,某种程度上都可视为对唐代翰林先贤的自觉继承。

另一位极丘濬之后,极有地域意识的翰林,则是黄佐。黄佐(1490-1566)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少时以奇隽知名。学问渊博,贯通今古。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登进士第,选庶吉士。次年散馆授编修,入翰林。因与大学士夏言所论不合,辞归乡中,改景泰寺为泰泉书院,日与诸生讲学,人称泰泉先生。“南园后五先生”多出其门下,与丘濬、陈献章合称明代广东三大学者。黄佐是继邱濬之后,岭南地域出现的另一位有影响的明代翰林,同时在地域意识方面,较邱濬而言,也不遑多让。

黄佐在《诗人邵谒传》中,大致梳理过岭南诗文发展的脉络:“五岭以南当开元盛时,以诗文鸣者,曲江公张九龄一人而已。……后世所录唐诗以传者,独谒与曲江公岿然并传。”[17]黄佐将岭南诗文的大家上溯至唐代开元时期的张九龄,为体现岭南人才济济,进而推出晚唐的邵谒和廖有方二人。廖有方其人,前文已有论述,柳宗元在《送诗人廖有方序》中极称之。此处黄佐提及了另一位与张九龄一同有唐诗传世的岭南诗人——邵谒,其诗歌内容丰富,以五古见长,后人评价其诗风“洗剥到极净极真”[18],即不用过多彩饰的语言和修辞手法,用朴实的真挚情感来感动读者。黄佐标举张、邵二人,并言“然则岭南诗人如有方(廖有方)而不传者,不知凡几,而可谓粤无人哉 ?”[19]岭南诗人像廖有方这样的义士,却声名不传者,不知有多少人,所以怎么能说岭南地区没有人才呢?“使宗元见之,当何如而贵之也”,此处更是直接提到了柳宗元,黄佐认为如果柳宗元能够得见邵谒的诗歌,应当会觉得十分可贵吧。

黄佐在编辑《广东通志》时言:“韶本荆州裔土,气习大抵与郴、桂相类。张曲江(九龄)、余武溪(靖)以杰出之才,前后振起颓靡。故宋朱熹《濂溪祠记》谓韶故名邦,士多愿悫,可与进于道者,盖有张九龄、余靖之遗风焉。”[20]韶州本是荊州以南的边远贫瘠之地,士人气习与郴、桂等地相近,张九龄、余靖凭借个人杰出的才能,先后振兴了此地文化。朱熹曾说韶州是有历史的地方,此地多诚实朴实之士,可以授其道学,以继承张、余二人的遗风。

黄佐的诗文见于《泰泉集》,其诗歌风格,雄伟奇丽,壮浪恣肆,因有“粤中昌黎(韩愈)”之称。明代顾起纶《国雅品》评黄佐的诗歌:“譬之龙跃悬河,凤鸣阿阁,辉映高绝……并得开元风格,大历情兴,足以接武曲江,追驾岭表矣。”[21]顾氏认为黄佐之诗可以接续前代张九龄,是岭南诗歌的佼佼者。清代朱彝尊在《明诗综》中,将黄佐目为岭南诗派的领袖,称其对岭南诗派的振兴功不可没。黄佐是继丘濬之后,又一位以翰林身份主动追溯岭南文脉并希冀振之者。

与黄佐同时的,还有伦以亮和伦以训兄弟。伦以谅(1494-?),字彦周,状元伦文叙(1467-1513年)长子。明正德十五年( 1520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官至南京通政司右参议,著有《右溪集》。伦以谅出身翰林世家,其父亲伦文叙,从小家境贫寒,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状元,授修撰,入翰林。正德八年(1513)秋,出任应天试主考官,归途病卒,官终翰林侍讲兼右春坊右谕德。伦以谅的二弟伦以训(1497-1540年),正德十二年(1517)会试第一名,殿试高中榜眼,授编修,入翰林,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其三弟伦以诜也考中进士,自此伦氏家族在当地成为美谈,皇帝御赐“中原第一家”的称号,伦氏族人在祠堂门前撰对联“文章四海无双士,翰院中原第一家”。

伦以谅在霍韬《霍文敏公文集序》中言:“昔韩昌黎送廖道士,叹岭南瑰荦奇伟之气,不钟于人而钟于物,一或有之,又出于异端方外之徒。今观公以明沛之识、弘博之学、峭崛之气、昌大之才,举天下而鼓舞之,殆山川间气象灵炳之所发泄而钟焉者也。”[22]伦以谅对前文提及的韩愈《送廖道士序》一文中评价岭南地域“钟物不钟人”给予反驳。伦以谅坦言历史上或曾有之,但今日之岭南却大不相同,山水间的灵秀之气孕育了此地的杰出人才。故其诗文中多有对家乡山水的赞美,如《登粤秀山》《春日游西樵集古》《海珠寺》等等。二弟伦以训在《重修海康县儒学记》中论及岭南山海地域之独特时言:“(雷廉)是为山海之隩区。吾闻巨溟神岳之所钟,必有殊尤杰特之产,兹吾有望乎海康也。”[23]以期此地蕴藏的人才,也能如奇伟的山海之貌一般。同时指出“希贤希圣,是在夫人之立志,与其躬行心得,未闻必以河洛为兴道之源,亦未闻必近河洛而后可为邹鲁”24,此处“河洛”用来指代自古延续至今的中原地域的核心文化区域,而地处偏远的岭南地域,士人通过“立志”和“躬行”,亦可以走出自己的“贤”和“圣”。身为翰林的伦以训,通过文章为家乡的士人正名,同时激励他们摆脱地域文化落后的固化观念。结合伦氏家族自身的经历及取得的成绩,这种说法似乎十分令人信服。

三、余论

明代翰林对张九龄与岭南文脉的论述,重构了岭南的地域传统,使得明清岭南士子有了精神上的坐标,而作为翰林的岭南士子,也可在与其他地域的比较重获得认同感而获得自信,进而逐渐摆脱岭南文化落后的印象,这对明清以来,尤其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明代翰林钟芳在《琼州府学科目题名记》中尝试总结岭南地域文化的演进与明代人才之盛的原因:“自唐以前学校之政未立,造士之方多阙,虽有魁奇忠信之质,亦皆沦胥于夷,无以自见。昔人谓阳德炳耀,独发于纷葩瑰丽,而罕钟乎人,岂其然哉?” 大体而言,唐代以前学校教育在岭南地域的缺失,是主要原因之一。虽有奇伟忠信之士,但其名声不能够彰显。“宋兴始建学校,间虽一二显自科第,然皆江左偏安之后,猎俊彦以收士心,非合艺于天下而角之者也。”25到了宋代,地方开始重视教育、兴建学校,其间有一二人因为科举而显扬,但有部分原因是统治者出于安抚南方士子的政治需要而给予的政治恩惠。明代,“国朝洪武十七年(1384)甲子初,初入午会十一运阳德昌融之候,而琼士捷京闱、登会选者,绳绳有人,合南北之士褎然与之颉顽,无少贬焉。自是而位省部,跻台阁,琼之名与曲江比隆,盖非偶然之故矣。”25自洪武十七年颁行的“科举成式”以来,以岭南地区的琼州府为例,人才辈出,其杰出者甚至可以与北方之士不相上下。更有任职省部,乃至出任台阁者,使琼州地域的声名远播。至此前人所谓“阳德炳耀,独发于纷葩瑰丽,而罕钟乎人”的论断已非岭南文化的现状了。

随着明代岭南地区文化的发展,以丘濬、黄佐、伦氏兄弟为例,岭南地区的翰林影响力逐渐辐射全国,相伴而生的是地域推尊意识的彰显。翰林们通过不断的驳斥唐代关于“岭南山川之气独钟于物,不钟于人”的固化的观念,并用岭南人才在明代迭出的事实,在思想和文化上为岭南文化争取一席之地。

注释:

1.柳宗元,《送诗人廖有方序》,《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61页。

2.韩愈,《送廖道士序》,《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86页。

3.曾巩,《曾巩集》,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20年,第172页。

4.朱熹,《琼州知乐亭记》,《朱子大全》卷七十九,上海:中华书局,四部备要单行本。

5.苏辙,《补子瞻赠姜唐佐秀才》,《苏辙集》(下),第800页。

6.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地域文化意象嬗变论略》,《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中古史研究——朱雷先生八秩荣诞祝寿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196-223页。

7.马东瑶,《论宋人对“九龄风度”的接受》,《文学遗产》,2010年,第五期。

8.《旧唐书》,卷四十三,志第二十三。

9.邱濬,《武溪集序》,《邱濬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022页。

10.柳宗元、曾巩的原文表述,分别详见前文《送诗人廖有方序》《送李材叔知柳州序》二序,此处邱濬表述与原文稍有不同。

11.邱濬,《武溪集序》,《邱濬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022页。

12.邱濬,《张文献公〈曲江集〉序》,《邱濬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021页。

13.邱濬,《唐丞相张文献公开凿大庾岭碑阴记》,《邱濬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282页。

14.邱濬,《赠增城吴君浍荣登进士第序》,《邱濬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195页。

15.邱濬,《送梁弘道教谕序》,《邱濬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180页。

16.邱濬,《武溪集序》,《邱濬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4022頁。

17.黄佐,《诗人邵谒传》,《广东文选》(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73页。

18.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78页。

19.黄佐,《诗人邵谒传》,《广东文选》(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73页。

20.黄佐,《广东通志》卷20《民物志》,第506页。

21.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108页。

22.伦以谅,《霍文敏公文集序》,《广东文选》(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9页。

23.伦以训,《重修海康县儒学记》,《广东文选》(上),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84页。

24.钟芳,《琼州府学科目题名记》,《钟筠溪集》(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参考文献:

1、高建旺,《岭南意识的勃发——以明代广东作家为考察对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第2期。

2、王承文,《唐代北方家族与岭南地域文化意象嬗变论略》[J],《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中古史研究——朱雷先生八秩荣诞祝寿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5月版。(第220页-223)

3、李婵娟,《乡邦意识与地域诗学观之建构——以明清之际的岭南诗坛为个案》[J],《广东地域文化传承与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版。(第92页-103)。

4、颜广文,《论明朝粤籍士人对张九龄的表彰兼论明中期粤籍士人的汉文化认同运动》,《张九龄学术研究论文集 》(上)[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9年10月版。(第297页)。

5、程潮,《论岭南文化评价标准的历史演变》,《现代哲学》,2010年第6期。

【作者简介:】

林玉洁(1987-),女,辽宁大连人,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诗文批评、翰林文学。

【项目基金:】

本文系2017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明代广东翰林群体及其文学研究”(项目编号:GD17YZW03)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张九龄翰林岭南
来的都是客
《岭南百年散文诗选》出版发行
宋代岭南词中羁旅山水词的特征
岭南传统技艺名扬海外,侨胞助力民俗节庆创新传承
吃荔枝
张九龄智谏唐明皇
张九龄:成也细节败也细节
一代名相张九龄
孤独的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