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研究
2021-11-29张靖
摘 要:艺术民俗学是从民俗学角度展开的对于艺术活动的阐释,并探索艺术活动与民俗整体之间内在关联的学科,是艺术学的分支学科。在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应结合艺术民俗学的学科特点,创新艺术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改进路径,以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使学生灵活运用艺术民俗学相关理论研究艺术民俗现象。
关键词:艺术民俗学;教学模式;田野调查
注:本文系2020年度山西省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课题“《艺术民俗学》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2020YJJG283)研究成果。
在当今学科建构与建设中,关于学术与学科领域交叉与融合问题的讨论,既热门又前沿,是推动学术与学科发展的风向标。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和艺术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交叉学科的产生提供了契机,艺术民族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都与之相关。艺术民俗学与艺术学其他交叉学科的区别主要在于,它立足于艺术与民俗的关系,从民俗学角度对艺术进行研究。
一、艺术民俗学的学科特点
艺术民俗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文人艺术构成本质性差异的、作为民俗现象的艺术活动。一般来说,在人类历史的初始阶段,艺术活动是民俗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艺术独立发展起来并日渐脱离了直接的民俗功用,而大量的民间艺术仍基本处于一种民俗形态。文人艺术与民俗多有关联,或取用民俗题材,或挪借民俗图式,故文人艺术中亦有相当部分可以视作艺术民俗,或需要从民俗学的视角予以阐释。而所谓富有个人色彩的、比较纯粹的文人艺术,也离不开区域民俗生活与传统民俗心理的潜在影响。但是,艺术民俗与文人艺术的本质性差异在于二者的创造主体不同,前者的创造主体是民间大众,后者的创造主体是精英阶层。倘若我们从研究民俗形态入手,以民间艺术为重点,对艺术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阐释,必然会获得新的突破,从而使艺术学研究更加丰盈。
艺术民俗学试图将艺术融入社会活动的整体过程进行阐述,从艺术活动与民俗的相互关系出发,观察记录二者双向的动态。艺术民俗学聚焦于社会生活中艺术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艺术以何种方式对社会生活的变迁产生影响,社会生活的变迁对承袭现有的艺术系统会产生何种影响,这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在具体操作层面,艺术民俗学首先研究艺术活动背景下诸多的民俗事象与民俗意识,然后以民俗学的研究方法探寻艺术的起源、创作、传承、功能、价值、接受等方面,最终破解艺术与民俗的深层关联之谜。这就决定了艺术民俗学面临两个具体任务:第一,从田野作业出发,研究作为艺术活动之广阔语境的民俗世界;第二,研究艺术活动与民俗语境之间难解难分的内在关联,包括民俗对于艺术活动的渗透与影响研究和艺术对于民俗活动的审美升华功能。
二、艺术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从宏观角度来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能够协调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有序性和可操作性是其独特之处。在开展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时,可结合现实教学条件,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性来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以达成教学目标。如今,艺术民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发生转变,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现代化教学工具也日益丰富,新的教学手段层出不穷,教学模式日益走向现代化。
结合艺术民俗学作为交叉学科的学科特质,其具体的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和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课堂实践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讲授艺术民俗学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此种教学模式常把具体的案例作为切入点,随之展开課堂讨论,进而引导学生学习艺术民俗学的知识点。在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亲身参与体验和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基本理论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艺术民俗学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艺术民俗学为中心开展一系列参观、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高校可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等作为艺术民俗教育的实践教学基地,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关于艺术民俗学的社会调查活动。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统一、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统一的方式来开展,使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确定自己的实践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彰显开展艺术民俗学实践教学的意义。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是指学生在校外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而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利用假期时间,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社会实践,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教师可引导学生针对艺术民俗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社会实践调查,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统一的方式社会实践调查。集中教学方式下,学生在教师的统一组织下依据提前拟定的艺术民俗课题前往指定的地方进行社会调查。分散教学方式的灵活性较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可以独自调查,还可以通过结成课题组的方式对艺术民俗现象进行调查。
三、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改进路径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与发展皆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艺术民俗学课程作为新生事物亦是如此。艺术民俗学课程虽然已初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教学模式,但仍不具备稳定性,教师们依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摸索,尝试改良教学模式以形成一套固定且高效的教学模式。
首先,教师应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艺术民俗学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高校教师队伍缺乏稳定性,部分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经过专门的艺术民俗学知识的学习培训,缺乏对艺术民俗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认识。
因此,教师在艺术民俗学的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对民俗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才能把自身的知识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此外,学校需要对教师进行文化素质、文化技能的培训,并且聘请有经验的教师负责艺术民俗学课程建设。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知晓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在学习传统民俗文化方面的积极性与热情。
其次,创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兼备实用性与趣味性。部分高校的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内容存在不够系统和适用性偏弱的问题,仍要继续完善。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反复斟酌。第一,艺术民俗现象多种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教学时注重传播传统民俗文化。第二,在讲授艺术民俗学知识时要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开展个性化教学,依据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其对传统民俗文化各个方面的诉求。
教师确定艺术民俗学教学内容时,应该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兼具的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避免单向地向学生灌输艺术民俗学的理论知识,而应采用实践教学为主、理论灌输为辅的方式,让学生处于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文化氛围中去了解和认识传统艺术民俗,这样会提升教学效果。教师还要密切观察学生的关注点,适当增添学生喜欢的民俗事象。
最后,高校需要征求教师对于教材的意见与看法,形成统一的教材编写理念。高校教师需要从本校实际出发,以学生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为基础,再融合极具当地特色的艺术民俗文化,进而编写兼备实用性和普及性的艺术民俗学教材。高校还可邀请一批从事艺术民俗学研究的专家指导教材的编写。
综上所述,在艺术民俗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开展艺术民俗学课程教学,以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艺术民俗学知识,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的提升,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此外,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总结,在不断反思调整中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我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士闪,耿波.中国艺术民俗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2]芒迪.翻译学导论:理论与实践[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夏燕靖.艺术学交叉与应用理论建构的多元格局[J].民族艺术,2020(5):112-129.
[4]李海云.艺术民俗学[J].民间文化论坛,2019(5):125-128.
[5]黄龙光.民俗艺术田野调查与艺术民俗志书写[J].艺术探索,2017(2):54-63.
作者简介:
张靖,博士,太原師范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艺术理论、民间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