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与《历史文选》教学刍议
2021-11-29张敏
张敏
摘要:基于《历史文选》课程在历史学学科体系中的重要性以及目前本科生在阅读典籍文献中存在着各种问题等现实需要,将“小学”引入《历史文选》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小学”与《历史文选》关系密切,“小学”可疏通文义、探本究源,又直观形象,足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引入的过程中,找准定位、注意贯通、善于总结、讲练结合,不失为《历史文选》课程教学探索的一条新途径。
关键词:“小学”;《历史文选》;联系;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21)10-0114-05
作为历史学专业基础必修课,《历史文选》这门课程通过各种典籍作品,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并通过文献的解读,致力于让学生了解一点有关中国史料学以及中国史学发展概况等方面的常识。其教学内容具有跨学科性,融汇语言学、历史知识、文化常识、文献学、史料学等庞杂的体系,堪称基础的基础。正因为如此,自从20世纪20年代初陈垣先生首次在北京大学开设这门课以来,历史文选一直都是高校历史专业必修的一门工具课和基础课。时至今日,已经有众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对该课程、教材等诸多方面以及具体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提出了真知灼见,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将“小学”引入文选的教学中,也得到了众多学者和教师的认可。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梳理“小学”与《历史文选》之间的联系,并分析此举之必要性、重要作用以及注意事项,以期对《历史文选》课程教学做进一步探究。
一、“小学”与《历史文选》之间的联系
所谓“小学”,即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此三学在古代合称“小学”。以往这三项专门之学,大都由中文系开设,历史学专业很少开设,然而对于《历史文选》这门课来说,这三项却是重要的工具。学习文选,释读文献,首当明其字义。汉字与其他拼音文字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汉字本身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这三者恰是“小学”之涵盖。“小学”与《历史文选》关系紧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文字部分。文字主要指字的形体结构,形体结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的把握文字的本意,为进一步阅读选文做准备。现在学生接触的都是简化字,而很多汉字在简化之后,字形与字义已经割裂开来,无法从字形上分析字义。而文选的选文中很多字词用的都是造字之初的含义,从字形上进行分析,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方便学生理解字义,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文字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除了本义之外,又滋生出许多其他的含义,从形体结构出发去辨析这些字义,能够对文字的孳乳有所辨清,为更准确地阅读典籍文献。
其次,音韵部分。音韵学的难度较大,主要集中在上古音韵系统以及后来发展中的变化、反切等方面。音韵学与历史文选之间的关联,最大的地方,也是最实用的部分是在通假字的辨析上。所谓通假字,即本有其字不用,用另外一个音同或是音近的其他字来代替,是社会约定的同音代替。通假字在选文的阅读中时常碰到,也是学生阅读文献的一个拦路虎。通假字主要出现在上古时期,中古之后也有,但多数出于好古、仿古之类的目的。所以,在阅读上古时期的选文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要想让学生真正明白通假究竟为何,需要借助于音韵学,达到启发学生、举一反三的效果。
再者,训诂部分。所谓训诂,“训”即“释”,《字汇》云:“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说文解字》云:“詁,训故言也。”即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古语。由于时间上跨度大,字词在历史的发展中陆续产生出许多新义,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含义不同等因素,导致在阅读文献的时候对字词的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有误解的可能性。如《城濮之战》中有“听舆人之谋,称‘舍于墓”。“舍”的本意为客舍,后引申为众多含义,见下图标示:
在这众多的含义中,哪个才与“舍于墓”最贴合,结合上下文,“临时驻扎”为符合,意即“晋军将驻扎在曹国墓地”。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也是我们在古籍阅读中的一大障碍。利用训诂知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
广义的训诂还包括语法的说明、篇章旨意的申述、文化制度的蕴含等方面。如《城濮之战》中有“曹人尸诸城上”,其中的“尸”本意为名词“陈列”,其后为名词“尸体”,而在这一句中,两个意思都不能准确的释读。“尸”字在这里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陈尸”。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准确分析字义、句意,是训诂在文献阅读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典籍乃至近代文献,大都用文言文写成,要想真正读懂这些典籍,文字是关键。张舜徽先生曾说:“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读书必从识文字、明句读入手,而后进一步厘析篇章,去推敲每章每篇的大意”。基于此,“小学”与《历史文选》课程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小学”引入《历史文选》课程教学的必要性
(一)现实需要
时代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知识储备、能力水平也有所不同,阎崇东先生指出:“现今的中学教学,语文课本中和古代汉语有关的内容逐渐减弱,教学课时自然也在相应减少,教师对这方面的知识的重视程度也日益下降。”这就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古代汉语基础薄弱、古文字功底差。加之对古文本身较之现代文难懂,致使学生不感兴趣,历史文献的阅读能力普遍下降,严重影响到对历史文选的解读。然而要想学好历史文选,文字关首当其冲,只有准确把握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意思,才能真正通晓文章的意思,这是基础,也是根本。了解汉字的本义、引申义和假借义,才能弄清楚每个字在句中的真正含义。《历史文选》中的典籍,尤其是先秦部分,保存了一部分不常用的汉字,“秦汉以下的史籍,虽较易懂一些,但是很多地方,还在采用古字古意;和近世用字,也迥然不同。”圈如果不穷根究底,知其所以然,很难去领悟文献中的旨意,更遑论做进一步的史料分析。而“小学”恰恰是解决文字关的关键。这种现实状况下,在文选的教学中适当引入“小学”知识,非常有必要。
(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
《历史文选》与中学的文言文联系较大,但仍有区别,文选中篇目的时间跨度和篇幅长度都有所扩展。现行文选类教材的篇幅都比较多,如周予同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分上下两册,共有66万字;赵淡元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也分上下两册,共有58万字;汝企和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分上下两册,共有50.6万字。篇幅上,仅以字数相对较少的汝企和主编的《中国历史文选》为例,上册37篇选文,下册34篇选文,时间跨度上,从上古文献到白文选篇,林林总总。诸如此类,不一一列举。《历史文选》这么大的篇幅容量,对于学生来说,说是卷帙浩繁亦不为过。但文选课程的课时设置只有64学时,相对于卷帙浩繁的选文来说,64学时是远远不够的,仅能系统的讲解五到六篇选文,学生无法更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这样的情况下,既不能得过且过,仅是上完相应的课时就万事大吉,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所以,如何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教给学生自学的能力,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真正无障碍的阅读文献,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也是《历史文选》这门课的目标之一。如前所述,《历史文选》的开课学期大都在大一第一学期,很多刚入学的学生,古文基础较差,其水平达不到独立阅读文献的要求,教之以正确有效的方法,才是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献的关键。这种学习方法,恰恰是“小学”所能够涵盖的。清代考据学家戴震曾说:“经之至也,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窜等。”可见,“小学文字”明道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阅读文献障碍的关键。“小学”知识中的文字部分是基础中的基础,对文字部分的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学会运用文字解决文献阅读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将音韵学和训诂学的知识融会其中,那《历史文选》课程的自学也就迎刃而解。正如刘家和先生指出的:“这种方法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一杯水或一桶水,而是给了他们长流水的水源。”“小学”正是这长流水的水源,滋养着学生阅读和运用文言史料的能力。
(三)扩宽学术视野的需要
不止古籍文献,地下出土的器皿等物品上的文字资料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在《古史新证》中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实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基于此,自周予同版《中国历史文选》开始,许多文选教材中增加了出土文字资料的内容。此外,由于国家的重视,我国考古工作的蓬勃开展,出土资料更是日新月异,在讲述文选课时,尤其是在讲述先秦典籍时,更应注重古籍文献和出土文献的对读,如青铜铭文《利簋》记载了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讲解《尚书·牧誓》的时候,就可以结合《利簋》来讲,以此拓展对武王伐商这一历史问题的认识。地下出土文物上的篇章,或为甲骨文,或为金文,或为简帛文字,都与“小学”知识息息相关,在释读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再分析,既能加深学生对古籍文献的认识和掌握,又能丰富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以后个人的专业学习研究夯实基础。
三、“小学”在《历史文选》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疏通文义。明辨词义
“小学”对于疏通文义,明辨词义具有重要作用。阅读和运用历史典籍文献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典籍文献字词的理解,前人所著文献,随着时代变迁,其词汇的含义与现今多用含义多有不同,因此领会文献内涵,需要对文献字词的细致解读。张舜徽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一书首章强调:“读书必先识字”,如果不认识古代汉字,古籍“根本不能读下去。”清代考据大家戴震在《古经解钩沉》一书中对此总结“经之至者,道也;所以明道者,其词也;所以成词者,未有能外小学文字者也。由文字以通乎语言,由语言以通乎古圣贤之心志,譬之适堂坛之必循其阶,而不可以窜等。”可见疏通文字,弄清文字自身含义对于领悟经典起到重要作用。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言“积字成句,积句成章,积章成篇。读书必从识文字、明句读入手,而后进一步厘析篇章,去推敲每章每篇的大意。”兹就“小学”如何做到通文意、辨词义,略述如下几个例子:
再如《礼记·祭议》:“君子顷步而弗敢忘教也。”“顷”,《说文》对之解释为“头不正也”,按此,“君子顷步”解释不通。《释文》对之解释为“顷,读为跬,举一足为跬,再举足为步。”《大戴礼记·劝学》中亦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顷”是上古溪纽耕部字,“跬”属上古见纽支部字。溪,见发音部位相同,属旁纽;耕与支对转,“顷”与“跬”是通假字。如此一来,学生对于“君子顷步而弗敢忘教也”的句意明白无疑。再举范大成《与时叙现老纳凉地上》:“会心不在远,顷步便得之”,学生便会明白该处“顷”之含义。
(二)探究原委、追本溯源
《历史文选》中,对于难解的字词往往注有解
四、注意事项
“小学”知识引入《历史文选》的课程教学中,颇为重要,但是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只有运用得当,才能充分发挥“小学”在文选课程教学中的作用,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定位明晰。历史文选中“小学”知识的加入是辅助性的,不宜过多,不能喧宾夺主,倘若将文选课讲成古文字课,真就本末倒置了。如前所述,《历史文选》课程包容万象,字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史学文献、文化史常识、古籍校勘、标点语法等方面都有涉及,因此,对于“小学”的引入,应该有选择性和针对性。教师应该做好教学设计,选取那些能够起到足够启发作用的字词进行讲授,既不能过于精深晦涩,也不能过于简单直白,应该在学生的接受能力范围内,适当提升,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却又启迪智慧,发人深省。
其次,注意贯通。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各有侧重,从各自的领域来说,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从阅读古籍文献的角度上看,三者则是互相依倚,彼此联系的。将“小学”引入《历史文选》教学中时,需要注重三者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表现,比如在讲解某一个字词的时候,不能拘泥于只用“小学”中的一种,只要能更好的理解古代典籍文献,“小学”中的这三部分都可以加以灵活运用。
再者,归納总结。在阅读选文的时候,应该尽量注意归纳总结,将语法部分完整、系统的梳理清楚,以便学生能够更全面的掌握各种语法现象,从而准确地读懂选文,并理解和掌握其中的各种变化,能够举一反三,在阅读其他文献的时候可以运用这方面的知识。以名词活用为动词为例,这种词类的活用在文献中常见,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现象做整理归纳,为学生提供依据,并将其进一步上升为理论的基础。
最后,讲练结合。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小学”知识是比较困难的,除了依靠注解之外,使用较好的工具书是重中之重。遇到一些注解没有或是理解起来费劲、谈的不透彻的地方,有必要凭借工具书来解决问题。教师首先应该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工具书,比如《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古文字类编》《康熙字典》《辞源》《辞海》等,还有一些网站,比如汉典、国学大师、小学堂等,这些在学生自己进行实践练习的时候可供参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着手指导学生查阅工具书,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工具查找文字、解决文字问题的能力。可以适当找一些字词让学生去查找,以此检查并锻炼学生查找工具书的能力。在以往几轮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曾让学生查找自己的姓名,从分析字形入手,说明自己姓名中的每一个字的最初造字之意,以及后来的引申义,并尽量说明这些含义的繁衍过程,以及其与本意之间的联系。姓名跟随每个人一生,对于姓名中各个字的认识和了解,不仅锻炼了学生运用工具书查找文字,分析汉字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深入了解了自己姓名,学生对此普遍很感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小学”与《历史文选》课程联系紧密,以“小学”之学释读文献,能够真正解决阅读历史典籍文献中的文字障碍等问题,使得教学更为科学、有效。将“小学”引入文选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和运用一般文献史料能力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