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齐尼?巴依卡:帕米尔的雄鹰
2021-11-29戴呈哲
戴呈哲
如果不是那次耗尽生命的托举,作为人大代表的拉齐尼·巴依卡必已圆了去北京的梦想,也一定给女儿买了她朝思暮想的电脑。他的日常生活,应是依旧骑着牦牛,同边防官兵一起爬冰卧雪,守卫祖国边境;有时候还会带上儿子一起,毕竟守护祖国的边境是拉齐尼家的传统。然而,他明澈的笑容,永远定格在41岁。
拉齐尼有很多身份:他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他也是从爷爷和父亲手里接过神圣职责,一家三代与边防战士一起守卫祖国边境的护边英雄。
拉齐尼的家乡提孜那甫村,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那里拥有888.5千米的边境线,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新中国成立之初,红其拉甫边防连在这里建立,守卫着祖国边境。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极为恶劣,因此边防官兵需要本地牧民做向导。1949年,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开启了拉齐尼一家三代接力护边的历史。1972年,拉齐尼的父亲巴依卡接过了凯力迪别克的接力棒,背上干馕,牵上牦牛,与边防战士一起穿越“生命禁区”,踏遍边防区的每一寸土地。
2001年,拉齐尼穿上军装,成为一名武警边防战士。两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军人使命有了更深的认识。从部队复员后,他接过爷爷和父亲的接力棒,成为红其拉甫边防部队的义务巡逻向导。那一天,巴依卡带上24岁的拉齐尼一起巡边。路上,巴依卡将自己标满了沟的险段与坡度、冰河温度、宿营点位置的手绘巡逻图交给拉齐尼,对他说:“我把最珍爱的东西交给你了,这个棒你要接好。”
从此,拉齐尼跟爷爷和父亲一样,成为“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
在高原巡逻路上,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情。2010年9月,拉齐尼与边防官兵们踏上巡逻吾甫浪沟的征程。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死亡之谷”。走到半路时,天上下起了鹅毛大雪。作为向导,拉齐尼建议大家先安营扎寨,等第二天雪停了再出发。那天是中秋节,也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一天——第一次离开父亲的引导,独自带领巡逻队走出最危险的吾甫浪沟。
拉齐尼常常听爷爷和父亲说:“解放军第一次来到我们家乡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他们免费给我们药,给我们米面,还帮我们修房子,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好人。后来我们才知道,他们叫解放军,叫共产党。”这样的话,拉齐尼从小听到大。他也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一个新时代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2021年1月4日,正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发现一个孩子掉入了人工湖的冰窟,他立刻踏上冰面,直奔孩童。没想到冰面瞬间破碎,他掉入刺骨的湖水中,却仍不忘使出所有的力气托起孩子。孩子得救了,拉齐尼却再也没有从水中露身。当人们把拉齐尼从冰冷的湖水中抬出来的时候,他的手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
拉齐尼生前也常常告诉儿女:“没有国家的界碑,没有边防官兵,哪里有我们的牛和羊。”因此,这份对祖国的热爱与守卫边境的牵念,早早地在拉齐尼儿女的心中生根发芽。
儿子拉迪尔·拉齐尼早在八岁的时候,就已经和父亲一起巡边,并坚韧地走完了所有的路。他也要像爸爸一样,成为军人,延续家族守卫红其拉甫边境、保护军队的使命。
女儿都尔汗·拉齐尼坚定地为考喀什大学的内高班而努力,并立志长大后成为一名軍医。“都尔汗”在塔吉克语中的意思是“红花”,红色是爸爸拉齐尼最喜欢的颜色;“拉齐尼”在塔吉克语中的意思是“雄鹰”。她想在学成后回归红其拉甫,让红花与雄鹰一同回到帕米尔高原上。
在这片用铁血与赤诚浇筑的边疆土地上,拉齐尼一家的精神将会永远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