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英语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2021-11-29杨文星
[摘 要] 师范专业认证是深化新时代教师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考核范围涵盖专业人才培养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八个一级指标。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师范专业认证的重要环节,在整个认证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专业教师数量结构、素质能力、实践经历、持续发展情况四方面论述了扬州大学外国学院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指出本专业及目前国内同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师范专业认证;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基金项目]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认知心理学实验的时间思维方式和语言使用的关系研究”(16CYY023)
[作者简介] 杨文星(1986—),男,江苏无锡人,博士,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4-0018-04 [收稿日期] 2021-07-05
师范类专业认证自2018年开始正式实施,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新时代教師教育改革、全面保障和提高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旨在证明当前和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专业能否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一、专业教师数量结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专业目前在籍本科生553人、硕士生90人,专任教师39名、兼职教师9名。生师比为15.81∶1,优于教育部和江苏省的指标。本专业39名专任教师中,已有31名获博士学位(79.48%)。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50岁及以上者13名,占33.33%;36~49岁22人,占56.41%;35岁及以下者4人,占10.26%。所有专任教师都为本科生上课。高级职称教师100%在本科一线。近三年,教授、副教授分别授课57门次和98门次。
本专业教师教育课程教师12名,占30.77%。其中,92.31%的教师具有半年以上境外研修经历。为满足专业发展需要,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就“中学英语教材分析与开发”“试卷设计与评价”“教育见习实习”等展开密切合作,双方目标明确、工作聚焦,教研活动、职业培训常态化。
总体来看,校院两级协力打造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在教学能力方面,英语师范专业的专任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以及教学监控能力;在学术水平方面,他们具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良好的教育科学理论修养以及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完全满足师范生培养和专业教学需要,足以支撑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
二、专业教师素质能力
学校学院制定并实施了《扬州大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外国语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定》等规章制度,对师德师风提出明确要求,与专任教师、兼职教师签署了《扬州大学师德师风承诺书》,将师德师风融入课程、融入言行。所在党支部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党支部”,所在学院党委被表彰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将支部建设与师范专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支部活动聚焦师范生培养、师范毕业生质量、职业发展等议题,所开展的“四有引领,师德为魂”主题活动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支部一名教师获评“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名师)”“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多名教师被评为扬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近年来,学校颁发《扬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扬州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扬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长效机制的意见》等考核评价标准,建立长效机制。专任教师治学严谨、教学认真,学术水平高。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0项,厅级教改项目20余项。在Psychonomic Bulletin & Review、Speech Communication、Psicologia:Reflex■o e Crítica、《现代外语》[1]《中国外语》[2]等SSCI和CSSCI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教材8部;获得各级各类人才工程、奖励和表彰近50项。本专业多名教师被遴选为“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教学名师)”、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省“333工程”培养对象。一名教师获得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一名教师获评校“新世纪人才工程”青年骨干教师、校“新世纪人才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多名专任教师在省级以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中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指导学生获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9篇,获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专任教师教学成果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科研成果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三项。
本专业注重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转化和运用。秉承“学科专业立院、教学科研强院、特色创新兴院”的指导思想,本专业建设了一支精通高等教育和中学英语教育的教师团队。
三、专业教师实践经历
学校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拓展计划,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到中学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参与工作,增强实践经验,鼓励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深入中学一线,实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常态化。学院制定了教师研修保障措施,对挂职教师的课程安排、年终考核、绩效分配、奖励评优等方面做了进一步统筹和安排。具体措施包括:(1)与中学签约,建立中学一线实践基地;(2)青年教师在中学教研实践,学院和中学双层考核;(3)减免研修教师工作量,保证研修教师待遇。如今,学院已培养起一支具有中学教学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
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激发了教师深入中学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教师能全身心地投入中学一线实践,开展协同教研和合作研究,形成教学研究成果,提高了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产生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主要发挥如下三点作用:首先,部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在入职时或工作中已按要求在中学工作过一年或半年。其次,将高校教师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带进基础教育部分,指导基础教育实际教学工作,开阔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眼界。最后,教师积累了丰富的现场教学实践经验,产生了一定的关于基础教育的研究成果,并反哺到学院师范生的培养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四、本专业教师的持续发展情况
学校及学院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中长期规划,如《扬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扬州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扬州大学本科专业(英语师范)品牌化建设与提升工程”等。本专业坚持以师资队伍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职称结构为重点,以提升教学科研能力为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积极推进“团队化工程”“博士化工程”“国际化发展工程”,着力于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以及有效的人才竞争激励机制的构建,建立起一支以教授和博士为主体的学缘结构合理、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水平较高的专业师资队伍,以及数量稳定的具有高级职称、教研能力强的兼职教师队伍。近三年,师资队伍中1人晋升教授,6人晋升副教授;共引进博士学位教师3人。
学校和学院制定了《外国语学院青年教师培养实施方案与考核细则》等文件,在专业教师培养与培训方面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措施,切实帮助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根据学校和学院的要求,将培养提升专业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放在首位;实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常态化,加大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继续推进“教师国际化发展”工程;施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导青年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计划,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近三年,共有33名专业教师在国内外进修访学及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其中45岁以下17人,占51.5%,6名专业教师在中学一线服务。上述经历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评价环节中均获得好评。
学校及学院出台了《扬州大学教师基本工作量要求暂行规定》《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年度绩效核算及分配实施办法》等文件。根据实际情况,将专任教师分为科研为主、教学-科研型并重、教学为主型、社会服务为主四种类型。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的评价标准参照教学为主型执行。例如,每年的教学工作量要求明显高于其他三种类别,教师须承担一定数量的教改课题,发表教改论文,参加教学比赛,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等。
目前,本专业积极探索高校和中学共同发展,已构建多种发展模式。一是在学校领导下,与地方政府共建中学;二是将一些地区的中学纳入“协同教研”“双向互聘”项目,进行科研、培训、见习实习、一线教学实践等方面的指导与合作;三是建立一批高质量的见习、实習基地,加强本专业教师与中学教师的岗位互聘,对相关教学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攻关。
五、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综合来看,本专业及国内高校同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35岁以下青年教师比例有待提高
学院教师青年化培养工程刚刚起步,青年教师引培措施尚需进一步完善。生师比优于国家和省的相关要求,能够很好地满足教学需要。但师资队伍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比例略低,后备人才储备略有不足,青年教师数量需要扩充。
(二)专任教师基础教育研究项目和成果偏少
由于专任教师教学和科研大多围绕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学英语教研,对中学英语教材、教法、学生的最新需求跟踪有待加强,与中学一线教师的联系有待加深,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专任教师在中学英语一线教学中的参与度有待提高
目前,专任教师联系中学、到中学课堂进行教学观摩、开展同课异构、示范教学的常态化机制仍不十分健全,导致专任教师在中学英语一线教学中的参与度偏低,在一线课堂教学中了解中学教育教学现状、与中学一线教师教学相长的工作开展得不够充分。
(四)与中学岗位互换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推进
学院正在积极探索开展“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和“岗位互换”等活动,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兼职教师绩效考评有待加强。少数实习指导教师教学工作繁忙,一定程度上疏于对师范生见习和实习的悉心指导,与预期效果有一定差距。
六、针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拟采取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特别是对教师教育类课程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储备。进一步实施并完善青年教师导师制,选派优秀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加快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支持青年教师通过名校访学和国际合作等多种形式,提高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信息化技能培训等。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优先引进教师教育类师资。制定鼓励性政策,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优先引进有较强科研能力和中学工作经历的专业带头人及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支持人才。加大兼职教师在教学中的参与度,邀请兼职教师共同研讨课程体系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定,推动兼职教师进一步融入师范生培养的全过程。
深化高校与中学实践合作的机制。鼓励专任教师与中学师资的互聘,让更多中学教师参与师范生的技能训练和实习指导,同时鼓励专业教师到中学一线听课、兼课,参与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目标地派出专任教师到中学教学一线锻炼,灵活参与中学的教研活动、研讨会和师资培训。细化兼职教师的绩效考核。从师德师风、学术道德、教学科研产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对无法胜任的兼职教师实施有效的退出机制,对涉及师德师风问题的兼职教师实行“一票否决”,保证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性、纯洁性、稳定性。完善“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共同发展机制和实施方案。以共同体理念加强本专业和中学学校的交流,建立师资队伍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加大在培养目标制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团队与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力度。探索“岗位互换”机制。制订本校和中学开展岗位互换的工作方案,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和优质资源,促进中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鼓励专业教师深入中学兼职任教、挂职实践,与中学教师共同申报项目,指导中学青年教师的教学研究等工作;同时,聘请中学一线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熟悉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优势,助力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进一步重视教师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的制度建设。实施教师教育队伍质量提升计划,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倾斜,如职称晋升、绩效分配等,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教育队伍。
七、結语
师范专业认证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认证体系,全面保障和提升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提供的有力保障,它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重要举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全过程,是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行动指针。因此,师范类专业师资队伍配备、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和实践经历等能否有效支撑师范生能力素质的养成是师范专业认证的重点问题。本文从上述几个层面论述了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内同类专业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其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建设一个更加完善的师范专业,推动师范专业认证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陆军,吴茜.短语单位移变研究——汉英流行词语序列证据分析[J].现代外语,2019(5):597-609.
[2]王金铨,缪海涛.以专业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外语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外语,2018(5):16-17.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in English Major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n New Era: Taking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ANG Wen-xi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127, China)
Abstract: Teacher certific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o guarante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er training, and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 The scope of the examination covers all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eight first-level indicators: training objective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cooperation and practice, teaching staff, support conditions, quality assurance,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As an important link for teacher certific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er team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the whole certification process. In this paper,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of English major in the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Yangzhou University was discussed from four aspects: quantity structure, quality and ability, practice experience, and continuous development, pointed out commo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 team in this major and domestic similar majors, and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correspondingly.
Key words: teacher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English major;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